10月26日下午14:30,聖湘生物與上海市醫學會感染與化療專科分會聯合舉辦了「EBV DNA檢測多學科臨床應用探討線上論壇」。據小編了解,本次直播聖湘生物選擇目前與兒童感染、血液腫瘤、鼻咽癌、移植後PTLD密切相關的EB病毒DNA檢測進行多學科臨床應用探討,從EB病毒的疾病免疫機制到EBV DNA檢測在鼻咽癌、兒童血液腫瘤、器官移植術後的臨床應用,涵蓋了目前EBV DNA檢測的主要臨床應用科室以及熱點問題。
論壇邀請了國內EBV感染領域知名專家潘秋輝教授、謝正德教授、曹清教授、肖志強教授、王敏教授等作為嘉賓,共同探討EBV DNA檢測的臨床應用與診療等熱點議題,引起行業的廣泛關注,累計觀看人數達到26000多人,在線人數峰值達到10259人,受到了臨床檢驗工作者、臨床醫務工作者的好評。
首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檢驗科主任潘秋輝教授進行了精彩致辭並簡短介紹了本次論壇的意義。
國內EBV研究領域知名專家北京兒童醫院謝正德教授,結合其實驗室的多年研究成果,介紹了EB病毒及其免疫致病機制,EB病毒與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慢性活動性EBV感染、霍奇金淋巴瘤、伯基特淋巴瘤、鼻咽癌、移植後PTLD、EBV相關噬血細胞症候群等疾病相關,謝教授詳細介紹了EBV相關疾病的免疫機制,不同疾病免疫機制不同、信號通路不同,對於疾病治療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中國抗癌協會鼻咽癌標誌物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肖志強教授,介紹了EBV標誌物在鼻咽癌診療中的臨床應用,EBV與鼻咽癌的發生關係明確,血漿EBV DNA檢測是目前臨床應用最廣泛的鼻咽癌標誌物,血清或血漿中EBV DNA陽性(EBV-DNA≥500copies/mL)對鼻咽癌的診斷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達到89.1%和85.0%,血漿EBV DNA檢測在鼻咽癌篩查、早期診斷、治療、療效判斷和預後復發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檢驗科王敏教授作了關於EBV DNA檢測在器官移植術後的臨床應用匯報,亞洲人群EBV血清抗體陽性率大於90%,EBV D+/R-(供體EBV陽性/受體陰性)是器官移植術後高風險人群,容易導致器官移植失敗,所以器官移植前的搶先治療或預防以及移植後EBV DNA的定期監測對於器官移植患者至關重要,而EBV抗體檢測對於PTLD的預防與治療監測幫助並不大,EBV DNA陽性應立即進行治療,避免器官移植失敗。
本次線上論壇主席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感染科主任曹清教授的匯報主題是EBV DNA檢測在EBV相關血液疾病中的臨床應用,EBV激活是器官移植後的常見併發症,絕大多數發生在器官移植後3個月內,EBV血症不影響移植後患者總體生存率,只有進展為EBV相關性疾病,致死率顯著上升,結合其臨床工作,曹主任分享了EBV DNA檢測在CAEBV、EBV相關淋巴瘤、造血幹細胞移植後PTLD的早期發現、診斷中的作用,以及在兒童器官移植後的臨床應用,同時分享了EBV相關血液疾病的治療方案。
最後,曹清教授、謝正德教授共同參與了線上答疑環節,對於觀眾提出的四個問題進行了解答。關於不同樣本類型進行EBV DNA檢測的問題,謝教授只建議對新生兒進行咽拭子EBV DNA檢測,對於成人患者的樣本應選擇全血、血清或血漿樣本。關於其他問題的解答以及其他精彩授課,可以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觀看直播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