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影推薦|《夜班醫生》:都說急診室是看遍人間真實的地方

2021-02-23 縴手修書

隨著近些年醫療劇的大火,國內外一波波醫療劇不斷刷屏,今天我們就來看一部算是老牌醫療劇的美劇,《夜班醫生》。

這也是發生在急診室的故事,因為國情不同對於其中的醫療體系就不多評價,這部劇當年上映的時候可謂是引起過一陣不小的轟動,雖然在要求嚴謹的今天,我們仍會發現劇中在學術問題上可能有些小瑕疵,但在當初醫療劇試水的年代,已經算是神劇,可惜的是近幾年因為版權問題,《夜班醫生》僅有兩季在刪減後得以在國內上映,後幾季都暫無版權,令眾多影迷深感可惜。

不過說起劇情,真的是急診室看遍人間冷暖,在這裡有數不盡的悲歡離合,也有道不完的神奇囧事。

看的不僅是病人,還有醫生。

另外我們在之前《緊急呼救》中談到的,國外對於「月圓之夜」的「迷信」,在這裡又一次得以體現,月圓之夜離奇病例不斷,最離奇的病例,是一位女士為了有孩子,不惜將一隻雞(活的目測),塞入了自己的下體,場面略顯噁心,不過對於經常會處理腸道異物的急診室,這只能算是升級版的離奇事件。

看來在任何文化中,都是有那麼一兩個公認的「未解之謎」啊。

話回正傳,這部劇講述了一群主要由退伍老兵組成的夜班急診室工作人員的故事,在這裡有醫生有護士,還有外勤救援和來自各地的病人,對於醫者來說,即使家庭再不順心,也要在任何時刻隨時救人,哪怕病人並非好人,哪怕病人是前一分鐘開槍打死自己同事的犯人,也要第一時間克制住所有情緒,立即救人;對於病人來說,他們也必須放下一切戒備,信任醫者,否則也許就會失去生的希望。

在這裡,有為了生計卻被人利用販毒的失足女孩,有為了防小偷卻誤傷妻子致死的絕望丈夫,有退伍後卻無法適應正常生活最終被女兒病情擊倒在醫院開槍自殺的可憐老兵,還有因為意外遭受到放射性元素輻射最終殞命的普通人……在急診室,生與死一直都在不停轉換,手術成功的人也許前一秒還「活蹦亂跳」,後一秒卻突發情況不治身亡,而急救室裡,心臟停跳的人們前一秒也許半隻腳就踏入了鬼門關,後一秒卻被搶救回人間,從他們進入急診室起,就不單是醫生治病了,而是一場天與人的較量,從死神的手裡爭分奪秒的,不僅僅是醫生,還有病人與家屬。

都說在急診室,你可以看遍天下離奇感慨竟然還有這種受傷法,也能識遍天下人心感嘆人世間冷暖無常,更有甚者,就是說如果你對生活絕望或者想在最短的時間裡看遍百態,那就去急診室待一晚上,第二天出來,保證你對世界有一個新的看法。

總之,這部劇可謂是集集都有新劇情,而且,醫生的崩潰在這部劇裡也被體現了出來,醫護人員要面對來自家庭、工作和患者的三重壓力,當救援失敗時,也是醫生最無助的時候,當下,有多少醫生是在這種壓力下前行,就有多少曾經抵不住壓力放棄的人,兩者都是旁人無話可說的選擇,希望日後,大家在去醫院的時候,可以互相體諒,當然,如果不用去醫院一直都健健康康,才是小編對大家最真摯的祝福。

希望好醫護人員的善行,終有一天能有善報,而不是以悲涼畫上句話。

 

註:本文所有劇照均來自於影視劇《夜班醫生》。

相關焦點

  • 【夜班醫生】醫生值夜班是什麼樣?太形象了......
    話說,醫生值夜班是什麼樣子?
  • 《急診室故事》——用行動還社會以真實
    導語在醫患關係緊張的今天,敢於把急診室24小時全部開放在大眾面前,敢於直面攝像機鏡頭,敢於用行動證明給社會看一個真實
  • 推薦丨美劇《夜班醫生》BL支線—cp:醫生X軍人
    這部劇《夜班醫生》目前已經出到第四季了,關於夜班急症室醫生的故事。每個人物都很棒,故事情節也不錯。
  • 豆瓣9.6分,看哭了所有上海人的-<急診室故事>
    看完評分,小怪又搜了下這部劇的簡介:有幾個重點:1、全國首檔大型急救紀實真人秀節目,78個攝像頭,24小時全面覆蓋;2、不是作秀,拍攝的全都是真實老百姓的故事但是奶奶覺得插管很難受,一直拒絕,甚至說自己不想活了,不要插這根管子。
  • 《急診室故事》30分鐘的故事,來自生活的每個24小時
    由東方衛視傾力打造的大型醫療急救紀實節目——《急診室故事》第二季不僅延續了第一季口碑上的良好勢頭,引來點讚無數,收視上也獲得了大豐收,前兩期節目的收視率穩佔各大衛視節目當日收視的榜首。特別是上一期節目「當你老了」播出後,空巢老人的現狀在引發螢屏大催淚之餘,更讓不少人好奇,急診室的每一個24小時,是否都像30分鐘的節目那樣撼動人心。為此,記者採訪了節目組的工作人員以及上海第六人民醫院急診室主任封啟明醫生,聽聽他們口中的急診室故事。  急診室,這個最貼近死亡的地方,每天都上演著一場場「生死時速」。
  • 美劇推薦之《夜班醫生》(內含獨家觀看福利)
    猴年馬月都來了,拖延的事總該動手了吧!醫學英語的學習,你進行了多少?一周緊張的學習工作之後,換個方式學習吧~周日到,美劇推薦時間到!小編今天給大家推薦豆瓣評分7.7分的醫務美劇--《夜班醫生》。對,就是它!第三季已於6月1日正式回歸!
  • 《急診室故事》:不做秀的真人秀
    在這種情況下,上海東方衛視推出的觀察式真人秀節目《急診室故事》,立足於表現普通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不失為一種有勇氣的創新。 78臺固定攝像頭,24小時全天候記錄,平均840分鐘的素材剪輯出1分鐘的片子。以上海第六人民醫院急診部為據點,節目向觀眾展現了最真實的搶救過程,向觀眾普及醫療常識、傳達「珍惜生命」的信念,增加人們對診治流程的了解,促進醫患和諧。
  • 《急診室故事》完美收官 獨家記憶大放送
    >我們都拍到了什麼?兩季《急診室故事》我們分別用78個和 98個攝像頭紀錄下一個個充滿人性溫度的真實瞬間~這些分分鐘惹哭一票觀眾和網友的經典旁白都是出自急診室總導演、總編劇 王童之手~《急診室故事》在醫院急診室這個特殊場景下呈現的內容都是普通百姓自己的故事,沒有明星,沒有編劇,這些人物故事跟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觀眾與故事中的人物有很多感情和經歷上的聯繫,這些都可以從內心深處引發觀眾強烈的情感同鳴,並引發觀眾的思考和感悟。
  • 【直擊】急診室的故事
    「醫生,醫生!」「搶救病人,處理傷口!」
  • 22:00急診室故事 醫院驚現暴力事件 聚焦「最真實的無奈」
    今晚22:00,一起走進急診大樓為您揭秘最真實的急診室!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治病救人的醫生變成了高危職業。蠻橫患者暴打醫生,醫生、患者究竟誰之過?1月18日,急診室大樓走廊裡突然發生了令人震驚的一幕。一位病人和幾位家屬竟然出手暴打泌尿外科醫生張心如。
  • 【急診室故事】30分鐘的故事,來自生活的每個24小時
    由東方衛視和恆頓傳媒聯合製作的大型醫療急救紀實節目《急診室故事》第二季不僅延續了第一季口碑上的良好勢頭,引來點讚無數,收視上也獲得了大豐收,前兩期節目的收視率穩佔各大衛視節目當日收視的榜首。特別是上一期節目「當你老了」播出後,空巢老人的現狀在引發螢屏大催淚之餘,更讓不少人好奇,急診室的每一個24小時,是否都像30分鐘的節目那樣撼動人心。
  • 急診室醫生確診後發警示:沒接觸過確診病例,但仍被感染,密市一醫院大爆發!
    溫哥華有位急診科醫生,之前也認為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但是確診後不敢這麼想了。Joseph Finkler是溫哥華St. Paul's Hospital的一位急診科醫生,今年62歲。上周初,他開始感覺有點疲倦,他一開始以為是長時間上夜班導致的勞累,並沒有在意。
  • 隴南援鄂醫生13小時夜班,忘記時間,忘記自己~
    「有一名護士早班,醫生小夜班。」時間回到1月31日,甘肅省援鄂醫療隊臨時黨支部第一次黨日活動,在駐地操場隆重舉行,宣讀成立黨支部文件、奏唱國歌、重溫入黨誓詞,「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共產黨員,是一個莊重而又充滿責任的身份,它肩負著為人民服務的職責。
  • 人間真實」張雨綺又出金句,碎鑽不值錢
    有些女明星為了凸顯「親民」路線,刻意推薦廉價愛用物。但張雨綺畫風就跟她們不一樣了,上來就說「碎鑽不值錢」。還給粉絲們推薦大幾萬的奢侈品包包,雖然網友們被張雨綺的土豪思維嚇到了,但張雨綺卻獲贊「人間真實」,有很多姐妹也因此了解到,一克拉以下的鑽戒統稱為碎鑽,而碎鑽是不值錢的
  • 醫生們被外賣小哥「潛規則」,卻哭了!
    文字樸實得只剩下真實,我們的日常、我們的一舉一動都被原生態的印刻了下來。真心感謝小哥對醫生群體的白描。我們已經在習以為常中忘記或忽略了小哥眼裡的那些感動,謝謝小哥們的「潛規則」,讓我們暖胃又暖心!親愛的醫護兄弟姐妹們,答應我看完別哭!因為還有那麼多願意給我們暖胃又暖心的人們!我暑假做了一個月的外賣員兼職,發現下外賣訂單最多的不是上班族,而是醫生和護士。
  • 8張恐怖的X光照片,嚇壞急診室醫生!
    中國一名69歲老人的X光片顯示他的頭頂被釘入了3根釘子本期總結:這些對於急診室的醫生來說,雖然異物卡在體內可以說已經見怪不怪了,但有時還是會覺得人們的行為遠超自己貧乏的想像力,特別是肛腸科和照X光影像的醫生。
  • 醫生們被外賣小哥「潛規則」,卻哭了!
    真心感謝小哥對醫生群體的白描。我們已經在習以為常中忘記或忽略了小哥眼裡的那些感動,謝謝小哥們的「潛規則」,讓我們暖胃又暖心!醫院的大部分科室我都去送過,比如什麼普外科、腦外科、兒科、婦產科、呼吸科等等,我深更半夜送過去的時候,病人都基本休息了,只有幾個醫生護士站那裡,邊拆包裝邊討論病人的情況。急診室最愛叫的是奶茶,通常我去的時候,護士站和辦公室都沒人,偶爾有一個醫生接收,手頭也在忙,讓我就放在桌上,護士壓根就沒怎麼看到過,有時還能聽到她們在隔壁房間搶救的聲音。
  • 2歲兒子躺在急診室,杭州夫妻竟「置之不理」!真相讓人淚奔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就在最近發生在杭州建德市第一人民醫院。同為醫生的父母正在手術臺上專注的給患者開刀,而此時,他們21個月的兒子卻在醫院急診室病床上接受治療。  這一刻,作為父母,他們是焦急的、擔心的;但作為醫生,他們必須藏起擔憂、做完手術。  孩子的母親是名普外科醫生,孩子的父親是名骨科醫生。事情發生後,醫院宣傳部門想把這份暖心分享出去,可這對父母醫生卻都不願意具名,就暫且稱他們為"醫生媽媽""醫生爸爸"吧。
  • 大夜班,想說愛你不容易
    高速公路運營管理單位要積極改善收費員的大夜班工作條件,使收費員適應有大夜班的倒班制度。 ▲在重大節假日,夜間仍有較大車流量。此時大夜班的收費員既要克服睏倦,又要強忍對家人的思念,做好文明服務殊為不易。孫朋 攝加強智慧高速建設,大力推廣ETC。相比於人工收費車道,ETC車道效率更高,需要配置的人員大大減少。
  • 6歲女孩去急診8次 被醫生說成撒謊裝病 半年後確診癌症!
    一位可愛的6歲女孩,因多次感到臀部和腿部劇痛而被送到急診室,卻因為檢查不出任何問題,被醫生說成是「裝病騙獎勵」,直到大半年後才終於被檢測出罕見的淋巴癌!於是小女孩的媽媽艾瑪(Emma Osborne)打了急救電話,帶她前往諾丁漢(Nottingham)當地的皇后醫學中心的急診室。在這裡,院方為伊莉莎白做了血液和X光檢查,結果竟顯示一切正常。於是醫生斷定她很可能是生病後產生的短暫疼痛,並沒有什麼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