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傑,國內一線配音演員、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國家一級演員。從1980年第一部配音作品《流浪漢與毛孩》到87版《紅樓夢》,至今,從事配音行業三十多年。從最初的話劇演員,到如今的配音演員、配音導演。這一路來的經歷,讓他對配音藝術愈發的熱愛。
七十年代,他是話劇演員。一次偶然的機會被劇組挑中去幫忙錄製一句「他在那!」,踏進配音行業。從最早的一個字、兩個字,到一句臺詞,開始了他長達幾十年的配音生涯。
每天中午,他來到棚裡,泡上一杯茶,開始一天的工作。工作直至凌晨,趕戲時則是通宵工作。回到家時,家人早已熟睡。特殊的工作時間及作息時間,和常人作息時間錯位,使得他和家人常常無法見面。常常只能靠「留紙條」來交流信息。這是他最大的困擾,甚至超過了工作本身。
這就他每天工作的場景。屏幕、話筒、劇本,在這樣一個密閉的空間裡,塑造出了一個又一個鮮活的作品。
最早跟著老師學習,只能配一兩個字,後來能配各種小角色的一句話。
1980《流浪漢與毛孩》他第一次配男主角。
到現在他的作品有87版《紅樓夢》《三國演義》、《雍正王朝》、《射鵰英雄傳》、《建國大業》等等。
在他看來,配音最重要的是情感,而不是簡單為對口型,為畫面配上聲音。
2008年汶川地震時,他們曾義務為中央電視臺地震專題片通宵配音。他們也希望通過配音為公益事業盡一份力。
陸揆,一線配音演員、配音導演,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90級。大一開始涉足配音,畢業後放棄留在上譯廠,毅然回到北京奮鬥至今。
當年他大一時,作為學生去上譯廠幫忙,被老師相中開始學習配音。大學畢業時曾有三個調令,但陸揆還是毅然選擇回到北京,堅持從事配音工作。從一個「棚蟲」開始,到現在成為配音導演。
從事配音工作幾十年,陸揆配過許多耳熟能詳的作品。如《指環王6部曲》、《加勒比海盜》、《鋼鐵俠》、《變形金剛》(1、4)、《機靈小不懂》、《少年包青天》、《康熙微服私訪記》等等。
這些年來,他曾經有過許多瓶頸。一人分飾兩角、對於人物分寸的把握,直至到對「配音」的含義的追尋。
配音專業沒有系統的專業科班院校,多數是老師的言傳身教和個人領悟。他認為,配音從業者叫做配音演員,從事的是配音表演。在配音過程中,比技巧更重要的是情感,是靈魂。
齊傑、陸揆現在也是配音導演,常常指導青年配音演員。
對於未來配音行業,他認為「只要有對這個行業有責任心的人,這個行業就會發展。我們這代人的責任就是傳承。」
來源:中國青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