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貓又像豹 難道是雪豹——
原來是兔猻
路邊休息 生意人邂逅「大貓」
王先生說,11月24日中午,他與朋友在倒淌河柳梢溝停車休息,下車活動時聽到不遠處有類似貓叫的聲音。
王先生走近一看,發現路邊的水渠裡趴著一隻灰色小動物,起初以為是只野貓,但仔細觀察後卻發現,這隻「貓」的頭部和體型,與普通的貓還是有明顯的區別,特型比較大,而且戒備心強,會對靠近它的人發出低吼。王先生意識到,眼前的「貓」並不是只普通的貓。
王先生說,當時,它可能餓壞了,有氣無力地趴在水渠裡,抓它的時候也並沒有反抗。小傢伙野得很,而且只吃新鮮生肉。自從它身體恢復了以後,就變得特別厲害,隔壁的家貓一見它,就跑得遠遠的。
像貓又像豹 是豹貓還是雪豹
26日下午,記者在王先生的店鋪裡見到了這隻神秘「大貓」。見到陌生人,「大貓」立即變得性情暴躁。無奈之下,王先生把它關在一個鐵籠子裡,以免傷人。
乍一看,「大貓」的臉部像貓,但體型明顯比貓大,體長三十釐米左右,全身絨毛呈淺灰色,身體背部和尾巴上有黑色橫紋,頭部有黑色斑點,耳朵呈小三角形。
「大貓」的毛濃密且長,看上去顯得格外圓潤。它的聽覺非常靈敏,一發現有陌生人靠近它或周圍有響動,便會警覺地趴在鐵籠上,雙目中透露出了野生動物特有的野性,並用爪子不停地扑打鐵籠。
周圍的商戶知道王先生撿到了神秘小動物後,紛紛跑來觀看。有人猜測它是豹貓,也有人猜測它是猞猁。
「你看,它眼神兇狠,腹部毛長,可能是豹貓。」「可能是雪豹!」有人提議上網搜索,但大家搜索了一番,也無法確認到底「大貓」是什麼動物。
謎底揭曉 原來是兔猻
隨後,記者與王先生將「大貓」送到了西寧野生動物園,經工作人員鑑定,確認「大貓」就是一隻五六個月大的兔猻。
西寧野生動物園豹館組組長楊衛國說,兔猻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分布於西藏、內蒙古、新疆、青海及四川荒漠草原,常棲息在荒漠草原或丘陵地帶,林中、丘陵及山地也有分布,是比較典型的漠原動物。
兔猻常單獨棲居,築巢在巖石裂縫和石塊下面,也利用旱獺的舊洞等,巢穴通路彎曲,深兩三米。多在黃昏開始活動和獵食,冬季食物缺乏時白天也出來覓食。
兔猻的視覺和聽覺發達,遇到危險時迅速逃竄或隱藏在臨時的土洞中,叫聲似家貓,但性情較粗野。食物以旱獺、野禽及鼠類為主。另外,兔猻有幾個特徵和其他的貓科動物有所區分,它最大的特點就是耳朵小,而且腿短臀部較肥。
26日下午,這隻兔猻在西寧野生動物園有了一個溫暖的新家。(記者 吳夢婷 王琪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