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這幾天感冒,頭暈頭疼,非常難受,有點發燒發熱,這種情況能不能進行一些運動?劇烈運動會有什麼後果?同事也是很揪心啊,今天,同事嗷嗷的叫,如果能讓感冒快點好的話,做啥都可以!如果嚴重的話,小樣希望就不要做運動了。
冬季是感冒高發季節。感冒後,人們通過服用藥物、多喝水、增加休息來緩解病症。根據媒體報導,有美國專家提出了一個「脖子法則」:如果症狀在脖子以上,如鼻塞、打噴嚏等,應該去運動;如果症狀在脖子以下,如劇烈咳嗽、發燒、肌肉疼痛、噁心等,則不建議運動。這個法則是否真的可行呢?
有人問,感冒時運動會誘發心臟病嗎?當下很多年輕人都不把感冒當一回事,他們認為感冒是小病,對自己的日常生活沒有影響。所以,他們照常吃喝,照常運動,該幹嘛就幹嘛。但是有些人一不小心,感冒時運動得很起勁,自己倒是爽了,卻惹來了心臟病。曾經有個電臺的女主播突然猝死,原因在於她感冒時仍健身運動,結果引發病毒性心肌炎致死。
專家叮囑,感冒可分為導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普通感冒,和侵襲整個呼吸道乃至全身的流行性感冒。「脖子法則」無非是讓患者通過體感區分感冒類型,或對輕重進行判斷,而這些自我判斷往往也不夠準確。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朱欣佚表示,運動確實可以讓血液循環加快,提高身體免疫力,但這是以人體處於正常的生理和機能狀態為前提的。我們不能單純依靠運動讓感冒痊癒。生病時,運動不但不能減輕症狀、幫助機體縮短感冒病程,甚至有時還會加重病情。即使是普通感冒,出現脖子以上的症狀時,身體各器官,如心臟等已經加大負荷。這時再運動會進一步增加機體負擔,讓病毒更容易乘虛而入,可能誘發病毒性心肌炎等重病。國內也曾有報導,有人為治療感冒特意跑到健身房去運動出汗,結果引起心臟衰竭而猝死。另外,該法則是基於西方人體質提出的,東西方人的機體耐受能力和應激性有差異,感冒後的運動療法縱使有其合理性,也不能生搬硬套。
老話說,「動一動,少生病;懶一懶,藥一碗。」合理的運動可增強體質,避免感冒。但感冒時還是要多休息,多吃清淡食物,適當用藥。對於本來就很少鍛鍊的人,感冒期間應避免勞累和劇烈活動;日常堅持鍛鍊的,感冒時運動量也要減半,採用溫和的形式,一旦出現發熱症狀應立即停止。症狀較輕的初期患者參加長跑、打籃球、踢足球等劇烈活動前,也要先經醫生對感冒進行鑑別診斷後,再依照醫囑進行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