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懂日語和韓語,但據說日本的官方正式場合都是用漢字多,片甲字只是口語。以前棒子也是,後來自己閹割掉了。忽然感覺自己身為一個中國人倍感自豪。越南,韓國自從徹底刪除漢字表後,現在的人連自家祖宗都不認識了。沒辦法,誰讓她們的家譜,歷史檔案文獻都是漢字書寫的呢。
日本最早詩歌集《萬葉集》中的漢字
在日本最大的日文漢字字典中,共記載接近5萬個漢字,不過在戰後的現代日文中保留的漢字大概2000個,生活中用到的不會超過500個。雖然如今日本滿大街的漢字,但是我們卻看不懂它們的意思了,這是為什麼呢?(但是會意還是可以的)
古代的日本是沒有文字的,他們的文字是直到唐朝時期才從日本使節在中國帶的書籍一起傳入日本的,當時傳的字就是正兒八經的漢字。《隋書》中記載倭國「無文字,唯刻木結繩。敬佛法,於百濟求得佛經,始有文字。」日方的史料也確認了這一觀點。漢字是隨佛教經朝鮮半島正式傳入日本的。雖然具體傳入的年代如今已不可考,但是歷史學家普遍認為漢籍最早在五世紀初流入日本。日本人後來經過在漢字的基礎之上創造了平假名和片假名,於是也就形成了現在的日文。
在日本的街頭一則廣告中,很多人看不懂這是什麼意思(但我知道那個是楊冪,哈哈),雖然有身體、芯、全身指壓等漢字,可我們始終不能猜出來這是什麼意思,但是仔細聯想一下,就能知道這是關於身體清潔的一則廣告,應該是一款精油或者沐浴露之類。
而受付則是說明這個地方是受理付款、結帳櫃檯,一般在百貨商場、超市等商業場所的櫃檯上都會有這兩個字。是不是忽然覺得日語好像也不難學了?
御手洗就是衛生間的意思,其實有一些地方也會寫成お手洗、お手洗い,但這三個詞彙其實意思是差不多的,只要認準了手洗這兩個,基本上就是洗手間。
在日本寫文章時用漢字越多越說明你的文化水平高、有很高的文化素質。現在的年輕人寫文章時不會的漢字往往用假名代替。漢語雖然難學,但始終是日本學生的必修課,因為他們的高考需要用到,日常生活也經常需要用到。
新年,祝大家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