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日本的官方正式場合都用漢字多?自豪不?

2021-02-17 國學堂之說文解字

我不懂日語和韓語,但據說日本的官方正式場合都是用漢字多,片甲字只是口語。以前棒子也是,後來自己閹割掉了。忽然感覺自己身為一個中國人倍感自豪。越南,韓國自從徹底刪除漢字表後,現在的人連自家祖宗都不認識了。沒辦法,誰讓她們的家譜,歷史檔案文獻都是漢字書寫的呢。

日本最早詩歌集《萬葉集》中的漢字

在日本最大的日文漢字字典中,共記載接近5萬個漢字,不過在戰後的現代日文中保留的漢字大概2000個,生活中用到的不會超過500個。雖然如今日本滿大街的漢字,但是我們卻看不懂它們的意思了,這是為什麼呢?(但是會意還是可以的)

古代的日本是沒有文字的,他們的文字是直到唐朝時期才從日本使節在中國帶的書籍一起傳入日本的,當時傳的字就是正兒八經的漢字。《隋書》中記載倭國「無文字,唯刻木結繩。敬佛法,於百濟求得佛經,始有文字。」日方的史料也確認了這一觀點。漢字是隨佛教經朝鮮半島正式傳入日本的。雖然具體傳入的年代如今已不可考,但是歷史學家普遍認為漢籍最早在五世紀初流入日本。日本人後來經過在漢字的基礎之上創造了平假名和片假名,於是也就形成了現在的日文。

在日本的街頭一則廣告中,很多人看不懂這是什麼意思(但我知道那個是楊冪,哈哈),雖然有身體、芯、全身指壓等漢字,可我們始終不能猜出來這是什麼意思,但是仔細聯想一下,就能知道這是關於身體清潔的一則廣告,應該是一款精油或者沐浴露之類。

而受付則是說明這個地方是受理付款、結帳櫃檯,一般在百貨商場、超市等商業場所的櫃檯上都會有這兩個字。是不是忽然覺得日語好像也不難學了?

御手洗就是衛生間的意思,其實有一些地方也會寫成お手洗、お手洗い,但這三個詞彙其實意思是差不多的,只要認準了手洗這兩個,基本上就是洗手間。

在日本寫文章時用漢字越多越說明你的文化水平高、有很高的文化素質。現在的年輕人寫文章時不會的漢字往往用假名代替。漢語雖然難學,但始終是日本學生的必修課,因為他們的高考需要用到,日常生活也經常需要用到。

新年,祝大家新年快樂!

相關焦點

  • 讓日本人放棄漢字到底有多難?| 漢字文化圈的那些事兒01
    但是,只要遇上莊重、正式的場合,比如年度字的評選、年號的頒布、護照甚至貨幣的設計等等,漢字永遠是他們的不二之選。日本人對漢字為什麼執著?日文為何總也離不開漢字?這事兒說來話長。當中4500多首長、短和歌,多用漢字標記日語。比如和歌八五〇,原文是:短短五行字好似「亂碼」,但標上羅馬拼音再讀一遍,味道就不一樣了。不信你來,瞬間口吐日式芬芳——有了萬葉假名,記載天皇口述命令的宣命體,很快出現了大小漢字混用的形式。靠右的小字,就是假名。但用一個個方塊字標註讀音,想想都麻煩。
  • 日本就算再怎麼囂張,也終究無法捨棄的漢字
    但是,只要遇上莊重、正式的場合,比如年度字的評選、年號的頒布、護照甚至貨幣的設計等等,漢字永遠是不二之選。日本人對漢字為什麼執著?日文為何總也離不開漢字?這事兒說來話長。裡面4500多首長、短和歌,多用漢字標記日語。比如和歌八五〇,原文是:短短五行字好似「亂碼」,但標上羅馬拼音再讀一遍,味道就不一樣了。不信你來,瞬間口吐日式芬芳——不錯,萬葉假名的用法,你已經會了。
  • 日本崎嶇的廢漢字之路
    據日本史記載,大概在漢魏、兩晉時期,先是當時的倭國與曹魏有了朝貢往來,漢字也隨之傳入日本。隨後,應日本第十五代應神天皇之邀,一位叫王仁的學者帶著儒家經典《論語》和《千字文》由朝鮮半島來到了日本,並當上了朝廷的宮廷教師。於是,很多人都向他學習漢字,據說,這個記載就是日本正式學習漢字的開端。漢字傳入之後,日本人以漢字為用,漸漸形成了「文言二途」機制(即口語使用本民族語言,書寫時使用漢文)。
  • 「草」真是個萬用的漢字,在日本用會笑,在中國亂用小心挨揍
    中國的文字博大精深,但是日文裡也有不少「漢字」,並且日語的漢字意思其實和中文裡有一部分不一樣。像是「大丈夫」,就並不是中文裡的「大丈夫」的意思,而是「沒問題」的意思。「新聞」是報紙的意思,不是「新聞」。
  • 【日本網友】文化:中國人用漢字不累嗎?
    25 :名無し募集中。。。@転載禁止:2014/03/05(水) 17:26:32.71 0大學の時に臺灣からの留學生とよく一緒に講義受けたけどメモ書きは繁字體で書いてた 器用だなといつも思ってたわ大學時代經常和臺灣來的留學生一起上課,看到臺灣學生用繁體字記筆記,每次都覺得他們好強大27 :名無し募集中。。。
  • 日本沒有放棄使用漢字的原因
    倍感自豪的是現代中國的唐代文化在奈良的印跡,能去親身感受一下唐代文化,真的是感謝日本「遣唐使」們的文化傳輸,讓中國唐代文化永遠烙印在奈良,能長遠傳輸中國文化。①不同行業和職務的人說話也不同,體現出日本社會嚴禁等級制度、團隊思維,日語敬語很發達,敬語使用公眾場合下日語十分典雅,過於繁複的語法學習敬語非常困難,土生土長的日本人也不能完全掌握。
  • 漢字在日本人心中有多高級?日本年輕人:不用假名全用漢字高大上
    氏非常怠者故、不動如山。外出億劫、此日晝飯抜。 現代漢語:某天晚上,中原在家坐在電腦前,突然肚子餓了,但是他很懶,不想出門。可是這天他已經早、中飯都沒吃了。 地獄難度: 「偽中國語」:氏一人曰、「我豚骨拉麵食慾。」。兎角、氏數多拉麵之中、特豚骨好。
  • 為什麼日語中的漢字比韓語中的多?漢字在日本和韓國經歷了什麼?
    日語與漢字在歷史上,中國周邊的日本、韓國、朝鮮、越南等國家都屬於中華文化圈。早期的朝鮮半島、日本列島所處時代文化落後,有語言卻沒有文字。然而,同時期的中原華夏的文字體系早已完善,甚至可以說十分發達。在隋唐時代,漢字大量傳入日本,日本開始系統地利用漢字記載自己的語言。日本最初將漢字作為表音的符號使用,日語中有幾個音節,就用幾個漢字表示。日本奈良時期的《日本書紀》和《古事記》用的就是這種「漢式和文」;到了平安時期,連朝廷的公文和官方文件,都是用漢式和文寫成的。
  • 日本人為什麼沒有放棄漢字?
    日方的史料也確認了這一觀點,漢字典籍是隨佛教經朝鮮半島的百濟國正式傳入日本的。從公元四世紀末到六世紀初,百濟向日本派出多批儒生和僧人傳播儒學和佛教。六世紀以後,日本上層普遍信仰佛教,從那時起,為了理解佛教,日本的精英才開始自覺學習使用漢字。
  • 漢字到了日本有哪些變化
    到了現代,朝鮮半島與越南已經完全廢除了漢字,用本國文字代替,而當年同樣引入漢字的日本,直至今日仍在使用漢字,並深度滲入日本文化中。日本曾興起過幾次廢除漢字的運動,但最終經過官方與民間的多重考量,還是將漢字保留了下來。(《日本的漢字》[日] 笹原宏之 新星出版社)漢字公元6世紀傳入日本,最早通過《千字文》等儒家經典讀物隨朝鮮半島移民一同傳去。
  • 世界上有哪些國家用中國漢字?新加坡和日本至今還在用?
    第一個國家,就是我們比較熟悉的日本。其實在很久之前,漢字就已經傳入了日本。目前日文中還在使用的漢字就有1926個。其實到日本去過的人應該會有很深的體會。走在日本的大街上,即使你不會日語,只要有文字的大家基本上都可以看懂是什麼意思。第二個使用漢字的國家。這個國家就是新加坡。
  • 日本人都不會讀的日語漢字,你都知道嗎?
    日語中漢字的發音方式分為訓讀和音讀,想必學習日語的小夥伴,都因漢字的讀音而苦惱過吧?背單詞不僅要背意思還要背發音。
  • 「密」字評選為2020年日本年度漢字,盤點歷年日本年度漢字
    作者丨張育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12月14日,日本2020年年度漢字出爐,「密」字被選為能夠反映日本2020年世態民情的年度漢字。
  • 看漢字如何影響鄰國,十分相似
    中華文化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不中斷的文化。不僅僅是我們十幾億中國人這麼認為,而且包括我們鄰國,他們也同樣認為中華文化非常適合他們民族發展、延續。於是我們周圍的韓國,日本和東南亞等地,我們會發現中華文化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今天我們就從漢字這個方面帶大家一起旅旅遊,看看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兼收並蓄。
  • 日本印章門道多,留學生應該如何準備印章
    日本的印章分為三類:實印(実印)、認印(認印)和銀行印(銀行印)實印用於各種正式籤字場合,比如說辦理契約合同,租房子、辦手機等場合認印我們留學生不必辦理實印是每個人都要準備的印章,和籤名同樣具備法律效力。我們在出國之前會要求準備印章,需要注意以下幾點:2. 兩個字的名字是上下結構,三個字的名字是姓在右名在左此外,也可以準備一個姓名拼音的實印,因為我們在日本的身份證明——在留卡上的名字沒有漢字,只有拼音。有些古板的工作人員可能不承認漢字印。
  • 日本有自己的文字,為何這部正史用漢字書寫?看強大繁盛的吸引力
    這部書不僅通篇用漢字寫成,而且內容上深受我國古文典籍影響,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早於它900多年成書的《準南子》。既然是日本「最初之國史」,為何行文不用日文,而用漢文呢?漢字大概在公元5世紀初,隨著佛教由朝鮮半島進入日本。當時佛教經典教義都是古漢語文字書寫,佛教在日本風靡後,人們對學習漢字的需求日益巨增,漸漸地漢字成為日本唯一的正式文字。但是,漢字在日本的讀音卻有兩種,一是訓讀,就是根據漢字的意思使用日本原來的讀音,比如「山」,寫作「山」,讀作「yama」。
  • 日本護照上有5個漢字,在我國古代地位首屈一指,現在依舊受歡迎
    日本漢字的歷史大概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紀彌生時代時期,考古學家在彌生時代遺址當中挖掘出了西漢時期直徑7.4釐米的連弧文鏡,上刻有銘文:久不相見,長毋相忘。這大概是某位男子送給女子的禮物吧。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日本在唐朝時期才跟中國建交,不過隋朝就已經有了文字記載,在《隋書》當中記載倭國:「無文字,唯刻木結繩。
  • 中國漢字和日本漢字有什麼不一樣?
    任文部科學省"常用漢字表"、法務省"人名用漢字"、日本國語辭典、日本國語教科書的編寫委員及幹事。著有《日本的漢字》《方言漢語》《漢字的歷史》等多部著作知日: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對漢字研究感興趣的?笹原:小學五年級,大約10歲的時候,我在哥哥房間的書架上看到了一本《漢和辭典》。
  • 今年日本年度漢字為「密」,漢字文化圈今年都有什麼字?
    年的年底,各大機構都會選出當年的「年度漢字「,2020年也不列外。被疫情所影響的2020的年度漢字是什麼呢?昨天日本宣布了代表今年年度的漢字的結果那就是——密。官方還公布了往年的「年度漢字」讓我們來看一看2019「令」不僅代表日本剛剛開始的「令和時代」還代表著發生在2019年的法「令」改正、遵守法「令」、警報發「令」、避難命「令」
  • 日本人不是也用漢字麼,為啥會給動漫角色起這麼奇怪的名字?
    經常看日本動漫的朋友肯定知道,雖然這些動漫中的角色們說的是日語,但是其中時不時會有漢字出現,和日語混雜在一起,一些詞語和中文的意思還挺相似的。特別是動漫角色們的名字,很多時候都會寫成中文,不過,讓人奇怪的是,雖然日本人也用漢字,但是一些動漫角色的名字卻超奇怪,中國人看了會忍不住笑出聲那種,讓人難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