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海澎湖水道計劃:澎湖同臺灣島連為一體,縮短兩地來往時間

2020-12-12 橋川野鴿

在距今數十萬年前,地球經歷了最近的一個冰河時期,大約三分之一的陸地都被厚厚的冰雪所覆蓋。在那個時期,由於大量的水體都被冰凍在冰川裡,所以當時海平面要比現在低130米左右(當然這個數據只是推測)。我國沿海大陸架都是露出海面的陸地(現在的渤海,黃海,東海的大部分區域都是陸地)。從我國的山東可以直接「走路」到達朝鮮半島,臺灣島和亞歐大陸是一個整體,甚至古長江的入海口都在距離現在長江口800多公裡以外的衝繩海槽。隨著冰河時期的結束,海平面的上升,才形成了現在的海陸分布狀況。

位於臺灣海峽中間澎湖列島曾經是「臺灣海峽大陸橋」中途的重要一點,遠古人類和動物曾經經過這裡進入臺灣島(臺灣海峽海底近年來發現了古陸地生物化石,可以證明這一點)。現在的澎湖列島也是臺灣海峽中非常重要的中轉站和補給點。澎湖列島和臺灣本島之間隔著一個寬度大約在40公裡左右的「澎湖水道」。由於有這個水道的存在,澎湖居民的雖然在島嶼上修建有通用機場同外界溝通,平常也能通過渡輪來往各地,但是遇上天氣惡劣的情況出行就存在困難了(澎湖水道因為有流速較快的洋流,海況惡劣,時常發生翻船事故,被早期移民稱為「黑水溝」)。所以能否從臺灣本島填海造陸40公裡到達澎湖列島,使得澎湖列島成為臺灣本島的一部分,同時在澎湖群島周圍進行圍墾,擴大島嶼面積,使澎湖列島成為臺灣海峽,甚至我國沿海重要的補給站和港口?答案當然是可行的。

臺灣海峽地形圖

澎湖水道是一個由北往南逐漸加深的水道,在北部區域70-160米左右,到了南部區域最深處可達1000餘米,落差極大。考慮到工程施工難度,我們「填海造通道」主要在水道的北部淺水區進行。

我們可以從臺灣本島東部的濁水溪下遊區域附近往澎湖列島方向填海,因為這一區域距離澎湖列島的距離較近且附近海域深度較淺,在離岸十幾公裡附近的海域平均深度只有20-30米左右。我們從地勢圖上可以看到,通道附近海域只有在澎湖水道的中心線附近海域深度才會達到100米左右。我們都知道,澎湖水道是臺灣海峽內部重要的航道,每天來往的船隻很多,也是洋流循環主要的通道。如果我們不計後果地把中心區域的水道給填了,將會失去寶貴的航道資源,同時會對海洋生態造成影響,並且對於100多米深度來說也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所以我們可以在這十幾公裡的海域修建跨海大橋,來給航道和自然留一條大通道。跨過中心海域後,水深又只有幾十米,這時候我們可以繼續進行填海操作。總的來說,澎湖到臺灣本島的「填海造陸通道」主要分為填海區和跨海大橋區兩部分組成,總距離大約40公裡。

如果該工程建成後,澎湖地區和臺灣本島之間的交通往來受天氣等因素影響就少了,還能縮短交通的時間,對現代社會「時間就是金錢」的觀念來說是十分必要的。仔細觀察上面臺灣海峽地形圖的讀者還會發現,澎湖列島的西南方向一直到大陸沿岸的「U」字型海域的深度都很淺,也十分適合填海造陸。如果有一天台灣海峽陸路通道開始修建,我們可以藉助這一有利的海底地形,修建跨海大橋或者海底隧道或者填海造通道的方式連接澎湖列島,再藉助澎湖列島這一跳板到達臺灣本島。

希望有一天這個工程能夠開始修建,造福中華民族。以上內容純屬筆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討論。大家如有觀點請積極留言,謝謝!

相關焦點

  • 美軍艦穿越臺灣海峽時疑進澎湖水道?臺軍連夜否認
    美國海軍「哈爾西」號驅逐艦於8月30日由北向南航行穿越臺灣海峽,「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平臺9月1日發布的消息,通過衛星測距比對,疑似在澎湖水道發現「哈爾西」號的身影。據「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平臺9月1日發布的消息,通過衛星測距比對,疑似在澎湖水道發現「哈爾西」號的身影。「南海戰略態勢感知」稱,如果情況屬實,這將是首次發現美軍艦穿越臺灣海峽時在臺灣「內水」航行,這也將是對中方的進一步試探。
  • 美國專家:印度打不過中國,美軍艦疑似進入澎湖水道
    衛星曝光美軍艦過臺海行蹤,疑似首次進入澎湖水道,步步緊逼式試探 「哈爾西」號驅逐艦通過臺灣海峽時的畫面 據「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平臺9月1日發布的消息,通過衛星測距比對,疑似在澎湖水道發現美國海軍「哈爾西
  • 臺灣海峽中部的澎湖列島(一)
    臺灣海峽中部的澎湖列島(一) 時間:2001-04-10 09:40   來源:   澎湖列島位於臺灣島西部的臺灣海峽中,是臺灣省最早開發的地方。
  • 上海浦東直飛臺灣澎湖成功首航
    上海浦東直飛臺灣澎湖航線5月12日成功首航 主辦方 攝中新網上海5月12日電 (記者 繆璐 李佳佳)吉祥航空HO1361航班12日滿載旅客,執行首個從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起飛至臺灣澎湖馬公機場的航班,這也是目前為止兩地互動交流中的首條直航航線。
  • 中國臺灣島和澎湖列島的全景地圖清代《臺灣及澎湖列島全圖》
    《臺灣及澎湖列島全圖》描繪了清代光緒8年(1882 年)以後繪製的臺灣島和澎湖列島全景彩色地圖。《臺灣及澎湖列島全圖》現臧於美國國會圖書館以下為部分截圖《臺灣及澎湖列島全圖》這幅地圖由福建地方長官李聯琨設計和繪製,作為給該省總督行政管理參考的備忘錄。
  • 臺灣澎湖旅遊攻略,澎湖的這些旅遊景點值得一去
    全縣由澎湖本島及周圍64個島嶼組成,統稱澎湖列島,極東是查某嶼;極西是花嶼;極南是七美島;極北是目鬥嶼;極西的花嶼亦是臺灣版圖極西的島嶼。是臺灣唯一全部以島嶼組成的縣。澎湖群島位於中國大陸與臺灣之間,由於具有先天地理與港灣的優越特殊條件,自古即為軍事要衝及重要的移民中繼站,是臺灣開發最早的地區,有「臺灣海峽之鍵」的稱號。
  • 澎湖大戰——大明與荷蘭的爭奪戰
    雷爾生在澳門吃了兩個大敗戰,盟軍亦棄他而去,雖然掌控全國最精華的海軍,卻連一個小小的澳門也吃不下來,只覺得前景一片茫茫,不知何去何從,更不敢回到巴達維亞,因此苦惱異常。副將高文律(即Kobenloet,或雲系荷蘭人職官名稱,待考。有能Governor知事之譯)於是建議艦隊北行,佔據無人防守的澎湖群島。
  • 宋元時期福建漢人即開發澎湖,為何澎湖會比臺灣早開發500年?
    但,如果把臺灣的範圍擴大,那中原王朝首次在臺灣地區設立統治機構的時間就要早得多了,可以上溯到元朝,甚至是宋朝!什麼意思?在「臺灣島」有漢人政權要到明朝,但在「臺灣地區」設置機構統治則元朝就有了,這不矛盾嗎?當然不矛盾,「臺灣地區」可不止是「臺灣」,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離島,這就是澎湖!
  • 施琅是怎麼收復臺灣,一舉佔領澎湖列島
    施琅是怎麼一舉佔領澎湖列島,收復臺灣?臺灣得到了這次教訓,施琅把選擇出兵的季節、時間、風向等條件作為一件大事,專門派人查天氣資料並進行了海情和風向、風力的實地觀測。在攻打臺灣之前,制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這個時候選擇北風還是南風的風向出兵這個關鍵問題上,軍內有不同意見。但是施琅認為:臺灣地區高溫多雨,特別是在偏南風向下,風速和緩順暢,因而有利於舟師橫渡海峽。他多次向康熙皇帝上書陳述自己的意見,就南風和北風對航海軍事的影響優劣做了比較,他的理由最終說服了康熙帝和其他將領。
  • 乘坐郵輪到澎湖,遨遊奎壁山步道,感受大自然的美
    澎湖列島位於臺灣島西部的臺灣海峽,因港外波濤洶湧,港內靜水如湖而得名,一首歌《外婆的澎湖灣》讓大陸人知道美麗的澎湖列島,這次麗星郵輪的澎湖之旅,終於讓我有機會看到它的美麗。天秤座星際遊輪從廈門的母港出發,在海上航行了一夜,第二天早上9點抵達馬工市碼頭,經過半個小時的通關,我們踏上了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出了碼頭,事先安排好的計程車就在旁邊等著,熱情的陳順和他的主人把我們七個人都帶上了車,開始了澎湖藍島之旅。
  • 臺灣寫真:會講故事的澎湖
    《外婆的澎湖灣》原唱潘安邦是澎湖眷村走出的歌手,圖為4月22日,位於澎湖篤行十村的潘安邦舊居變身為紀念館,吸引遊客參觀。中新社記者 畢永光 攝澎湖眷村走出的潘安邦與張雨生讓篤行十村成為一個有故事的地方。篤行十村位於馬公島西南角,是臺灣最早的眷村,1961年出生於澎湖的潘安邦,童年和少年時代就是在這裡和外婆度過的。
  • 臺灣屬島澎湖列島修建了這麼多機場,多數都能起降戰機,了解一下
    臺灣省是我國省級行政區,省會臺北,臺灣省是由中國第一大島臺灣島和周圍屬島以及澎湖列島等島嶼組成,總面積約3.6萬平方公裡,人口2300萬左右,臺灣島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地處中國大陸架東南海域,東臨太平洋,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南接巴士海峽與菲律賓隔海相望。
  • 明朝和荷蘭殖民者的澎湖之戰:保住了澎湖,卻忽略了臺灣
    澎湖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彭湖為漳、泉之門戶,而北港(臺灣)即彭湖之唇齒,失北港,則唇亡而齒寒,不特彭湖可慮,漳、泉亦可憂也。」(《讀史方輿紀要》清·顧祖禹)作為一個中轉基地,地理位置十分理想。看好這塊地方以後,他們自己一合計,事情就敲定了。
  • 為躲大風,20多艘大陸船避難澎湖,臺海巡船不顧同胞情動用水炮
    受此影響,在臺海地區打漁的大陸漁船不得不在澎湖列島附近躲避大風。然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臺「海巡署」艦船居然不顧同胞之情驅趕大陸漁船。據環球網近日消息稱,東北季風強勁吹襲,大陸漁船20餘艘出現在澎湖西吉海域避風,臺「海巡署」近艦隊分署出動三千噸高雄艦前往,以發射水炮方式驅離陸船至澎湖限制水域外。
  • 澎湖列島你知道多少呢
    澎湖列島,位於臺灣島西部的臺灣海峽中,因港外海濤澎湃,港內水靜如湖而得名。由臺灣海峽東南部64個島嶼組成,主要島嶼有澎湖本島、漁翁島和白沙島,面積約為96.6平方千米。澎湖列島的底基為一隆起的玄武巖方山,是經過多次海陸升降、海蝕和火山噴發而形成的,一般在海拔20-30米 自海上望去,地勢低平,宛如大小平盤浮在海面;平均海拔17米,最高點為西南望安鄉大貓嶼,海拔78.9米。三島嶼環抱而成的內海就是澎湖灣,南北長約12千米,東西寬約8千米。北口為牛公灣海峽,已建跨海大橋,不能航行;南口被鳳櫃裡半島和漁翁島所扼,寬約3.3千米,水深10~62米。
  • 臺灣海峽中部的澎湖列島(二)
    臺灣海峽中部的澎湖列島(二) 時間:2001-04-10 09:40   來源:   澎湖縣因開發早,古蹟甚多,加上特殊的地理景觀,使澎湖縣觀光旅遊資源極為豐富,在全縣農業和工商業難以有較大發展的情況下,80年代初以後,該縣開始注重發展觀光旅遊業
  • 【青年聲音】澎湖縣長選舉:賴峰偉再戰陳光復
    賴峰偉與陳光復在睽違17年後,角色互換再次進行縣長對戰,再加上表態以無黨籍身份參選的人數眾多,年底澎湖縣長一戰選情激烈已可預期。澎湖縣是臺灣省的離島縣,位於臺灣海峽,並以澎湖水道與臺灣本島相互遙望,全縣由澎湖群島所組成。由於地理、國防軍事戰略位置極佳,自古以來便是往來臺灣海峽的船隻中繼站和各方經濟與軍事爭奪的要地。
  • 歷史上的今天,日本派兵佔領臺灣島和澎湖列島,臺灣人民奮起抵抗
    1895年3月26日(距今123年) 日本派兵佔領臺灣島和澎湖列島,4月17日 清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與日總理大臣伊藤博文籤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澎湖。割讓臺澎,舉國同憤。邱逢甲等舉唐景嵩為「臺灣民主國總統」,劉永福為「臺灣民主國大將軍」,邱自任「義勇統領」守臺中,建號「永清」。6月3日 基隆失守。6月8日 漢奸李春生、辜顯榮等出迎日軍入臺北城。各地義軍並起。安平鎮有胡嘉猷(阿錦),新竹有姜紹祖、徐驤,苗慄有吳湯興,以及雲林等處民眾。各支義軍少則三四百,多則七八百以至千餘眾,展開英勇的武裝反割讓鬥爭。
  • 昌都、澎湖和臺灣的阿沛·阿旺晉美
    澎湖歷史上曾是頻繁的古戰場,近代以來這裡發生過四次著名戰役——1622年,荷蘭攻澎湖1683年,施琅攻澎湖1883年,中法戰爭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其中,荷蘭東印度公司、鄭成功、施琅在武力進攻臺灣的時候,均以澎湖作為戰略跳板。
  • 澎湖煙火節來了,澎湖9個必去的景點推薦
    每年的澎湖煙火節是離島年度盛事,美麗燦爛的煙花,總是吸引滿滿的遊客前來,你跟上了嗎?其實澎湖的美麗,遠遠不僅於此,今天就讓小編帶你一起去探索下澎湖的9大人氣景點,來個三天兩夜的小旅行,現在正是時候!海洋牧場海上休閒活動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