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澎湖和臺灣的阿沛·阿旺晉美

2021-02-07 江寧知府

本篇是《入藏,1951》的番外。

文章開始,我們先一起來回憶一下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的「歷史背景」和「技術路線」:

1. 噶廈政府謀求「藏獨」,拒絕和平統一

2. 中央見和平統一無望,準備武力攻藏

3. 噶廈以武拒統,並呼籲外部勢力幹預

4. 解放軍攻克「藏東門戶」昌都

5. 拉薩震動,準備了和談和流亡兩手牌

6. 雙方達成「和平統一協議」

7. 形勢所迫,噶廈政府接受「城下之盟」

8. 1959……

看完上面的「平藏技術路線」,相信很多朋友都會立刻聯想到臺灣。

目前臺海局勢的1、2、3階段,是完全按照1951年劇本來進行的——

1. 臺灣政府謀求「獨立」,拒絕和平統一

2. 中央見和平統一無望,準備武力攻臺

3. 臺灣以武拒統,並呼籲外部勢力幹預

平心而論,臺獨、藏獨分子有「以武拒統」的想法,可以理解。

自古以來,想要割據一方的政治勢力「和平交出權力」,談何容易啊!

所以,破局的關鍵一招就來了:

4. 解放軍攻克「藏東門戶」昌都

不願意「和平談判」是吧,那就把刀架到脖子上逼你談。

在這一步中,臺灣的「昌都」,是澎湖。

澎湖群島衛星圖

澎湖群島東距臺灣本島約50公裡,西離中國大陸約140公裡,由97個大小島嶼組成,總面積128平方公裡。

作為臺灣最重要的「離島」,澎湖扼守臺灣海峽要衝,自古以來便是往來臺灣海峽船隻的中繼站和各方軍事爭奪的要塞。

在中國古代軍事史上,有「守江必守淮」之類的古訓。

對於臺灣,這句古訓便是「守臺必守澎」。

澎湖歷史上曾是頻繁的古戰場,近代以來這裡發生過四次著名戰役——

1622年,荷蘭攻澎湖

1683年,施琅攻澎湖

1883年,中法戰爭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

其中,荷蘭東印度公司、鄭成功、施琅在武力進攻臺灣的時候,均以澎湖作為戰略跳板。

以施琅攻臺為例。

康熙二十二年夏,施琅率福建水師兩萬餘官兵分乘兩百多艘戰艦出徵臺灣。

六月十四日(1683年7月8日),施琅大軍從福建東山島出發直撲澎湖。

次日,臺軍哨船發現清軍已到花嶼、貓嶼一帶,趕緊回報澎湖守將劉國軒。

當晚,施琅海軍在澎湖南部的八罩島安營紮寨,將該島作為澎湖決戰的清軍大本營。

經過數日激戰,施琅成功擊敗鄭氏澎湖守軍。

劉國軒戰敗的消息一出,鄭氏王朝內部軍心大亂。

不久,延平郡王鄭克塽率眾薙髮降清,結束在臺灣22年的統治。

八罩島又名望安島,位於澎湖南部,今天是澎湖縣的一個鄉

話題回到今天。

軍迷朋友們都清楚,臺灣有個年度大型軍事演習,叫做「漢光演習」。

話說最近十幾年來,「漢光演習」從未演練過海空軍兵力增援金門、馬祖的科目。

換句話說,在臺軍高層眼中,金馬早已不是曾經的「第一道防線」,而是妥妥的「棄子」。

2000年以來,金門馬祖的駐軍被多次裁撤。

時至今日,一旦有變,駐防金馬的臺軍也只能是「象徵性」的比劃一下了。

澎湖則不同。

目前澎湖陸軍防衛指揮部兵力有約8000人,下轄4個營和直屬部隊,指揮官編階陸軍中將。

由於該部隊前身為陸軍第四十三軍(臺南軍),所以名義上是一個軍的編制。

不僅如此,澎湖還駐有臺灣海軍146艦隊,空軍馬公基地等。

如果解放軍並不是像馬英九預計的那樣「首戰即終戰」,而是採用「以武逼談」的半和平方式收臺,完全可以通過一次「軍事演習」假戲真做,攻下澎湖以震懾臺灣。

實際上,在《對臺作戰計劃 2.0》中,有人的確也曾這樣想過。

澎湖縣政府

最後,我們引用一段來自臺灣某智庫的「國防情勢月報」。

島內的專家用清朝末代臺灣巡撫唐景崧的話,作為澎湖軍事重要性論述一文的結尾——

「夫爭臺灣者,必爭澎湖。蓋以澎湖可泊兵船,以為根據。若我不能保澎湖,則臺灣陷於孤立,其勢難守」

參考網址:indsr.org.tw(在網站首頁的「研究成果」一欄中可以下載各類文檔)

站在晚清的歷史背景下看,唐景崧所言很精闢。

不過,在一百多年後的今天,擺在大陸面前的選擇就太多了——澎湖也僅是其中一種罷了。

歷史總是有很多巧合。

劇本選來選去,回到1951年最初的起點也未必不可能。

待到那時,誰又會是臺灣的阿沛·阿旺晉美呢?

時至今日,恐怕島內有的人已經在思考這些問題了。

(全篇完)

相關焦點

  • 昌都戰役:打開西藏和平之門
    渡江後,155團在右,向生達、昌都攻擊前進;156團(欠一個營)、軍炮兵營在左,沿玉曲、都蘭多之線,直取昌都。師指沿156團路線跟進。155團先頭部隊前進途中,獲悉牙夏松多藏軍和民兵駐防,即向牙夏松多奔襲,斃傷和俘虜藏軍10餘人,餘部潰散西逃。
  • 昌都戰役:解放全國大陸的最後一戰
    考慮到昌都是西藏咽喉,分裂主義分子還在英國和美國顧問協助下,加緊在金沙江西布置防務。他們試圖以昌都為樞紐,以昌都經生達至鄧柯線為重點,作分區域的單位配置,企圖依託金沙江天險,抵抗解放軍。7個代本共4500餘人,約佔藏軍總兵力三分之一。另外,徵調民兵、僧兵3500餘人,配屬在各代本中,作為補充兵力。這些補充兵力分散配置於上述地區,協助藏軍主力部隊作戰。
  • 抗美援朝戰場之外:解放戰爭大陸最後一戰 昌都戰役
    被問的人愣了:聽說格達活佛中毒死了,昌都人已經都知道了!所有人不禁心裡一沉,「看來我們要興問罪之師了」。打這場仗,是為「以打促和」彼時的拉薩,西藏地方政府內部分成主戰派與主和派。時年40歲,任孜本(審計)官的阿沛·阿旺晉美是主和派的代表。他後來在自己的回憶中寫到,他曾在政府官員會上說,同解放軍只能談判不能打仗。
  • 1950年昌都戰役,毛主席決策,鄧小平籌劃,以戰促和和平解放西藏
    根據中央指示,鄧小平與劉伯承、賀龍一起擬定好了昌都戰役的作戰計劃。解放軍大軍一觸即發,西藏的形勢又如何呢,這裡不得不提到的是新任昌都總管阿沛·阿旺晉美。阿沛出身於西藏舊貴族家庭,他學識廣泛,又有英國留學經歷,還曾在藏軍「仲札兵營」中服役。阿沛是西藏青年才俊,不同於守舊勢力,他的眼界是開闊的。阿沛早已看清,時代潮流滾滾向前,順勢而為才是人心所向。
  • 大陸解放的最後一仗——昌都戰役
    如果看過清朝有關藏區的史料,你會發現那裡根本找不到「昌都」,但卻能經常看到一個音近的詞——「察木多」。沒錯,那就是昌都以前的譯名,而按照藏語發音的話,它原來的名字「察木多」,其實比現在的「昌都」更合適一些。清朝曾在察木多冊封了一批大活佛和土司,受駐藏大臣和達賴喇嘛的管理。
  • 中國臺灣島和澎湖列島的全景地圖清代《臺灣及澎湖列島全圖》
    《臺灣及澎湖列島全圖》描繪了清代光緒8年(1882 年)以後繪製的臺灣島和澎湖列島全景彩色地圖。《臺灣及澎湖列島全圖》現臧於美國國會圖書館以下為部分截圖《臺灣及澎湖列島全圖》這幅地圖由福建地方長官李聯琨設計和繪製,作為給該省總督行政管理參考的備忘錄。
  • 明朝和荷蘭殖民者的澎湖之戰:保住了澎湖,卻忽略了臺灣
    東方的貿易之路也不平坦,它是在爪哇和馬六甲海峽兩次打敗葡萄牙艦隊之後,就此壟斷了此處的貿易的。買賣做大了,就得有專門的管理部門才行,於是,1602年3月20日,荷蘭東印度公司(Dutch East India Company)成立了,簡稱VOC。
  • 臺灣海峽中部的澎湖列島(一)
    澎湖列島地理位置優越,東隔澎湖水道,與臺灣島相對,最短距離約24海裡,兩面與祖國大陸福建省廈門市隔海相望,最短距離約75海裡。過去橫渡臺灣海峽,往來於大陸與臺灣島之間的船隻,常常進入澎湖島上的馬公港停泊。從這裡出發,往北可抵達馬祖列島、大陳島和舟山群島,往南可去東沙群島、南沙群島,並可通往菲律賓和東南亞各國。澎湖列島居臺灣海峽的中樞,扼亞洲東部的海運要衝,被稱為「東南鎖匙」。
  • 臺灣海峽中部的澎湖列島(二)
    「澎湖漁火」自清代起即為臺灣「八景」之一,澎湖天后宮、西嶼炮臺、西嶼東谷均為臺灣省一級古蹟。其他還有觀音亭、順承門、孔廟、施公祠。七美人冢等,以及澎湖跨海大橋、海水浴場,成功水庫、西嶼燈塔。果葉日出、通梁古榕等。近些年到澎湖的遊客每年都在l00萬人次以上,1995年,澎湖被正式劃為「特定風景區」,設有澎湖旅遊服務中心,觀光旅遊業已成為澎湖縣最重要的產業。
  • 臺灣澎湖旅遊攻略,澎湖的這些旅遊景點值得一去
    澎湖縣位於臺灣海峽中流,東與雲林、嘉義兩倒相望,西與福建廈門相對。全縣由澎湖本島及周圍64個島嶼組成,統稱澎湖列島,極東是查某嶼;極西是花嶼;極南是七美島;極北是目鬥嶼;極西的花嶼亦是臺灣版圖極西的島嶼。是臺灣唯一全部以島嶼組成的縣。
  • 上海浦東直飛臺灣澎湖成功首航
    上海浦東直飛臺灣澎湖航線5月12日成功首航 主辦方 攝中新網上海5月12日電 (記者 繆璐 李佳佳)吉祥航空HO1361航班12日滿載旅客,執行首個從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起飛至臺灣澎湖馬公機場的航班,這也是目前為止兩地互動交流中的首條直航航線。
  • 宋元時期福建漢人即開發澎湖,為何澎湖會比臺灣早開發500年?
    臺灣,中國第一大島,居民多閩粵移民後裔。雖然現在看來臺灣距離大陸非常近,但稍微了解一些歷史的人都知道,在東亞各地區中,臺灣被發現和開發的非常晚。一直到17世紀,沿海的漢人才開始大規模移居臺灣,而一直到鄭成功收復臺灣,臺灣島內才有第一個漢人政權,至於中央朝廷首次收臺灣為版圖,那還是在康熙帝平明鄭之後。
  • 《有翡》朱晨服下阿沛給的鳳凰丹,阿沛要重蹈青龍主覆轍?
    阿沛對「興南門」的朱晨很感興趣,在客棧的時候,他就找過他一次,阿沛說你可以當我座下的一條狗,這樣你以後就沒人敢欺負你了。阿沛的這句話讓我想起了當年的青龍主 ,殷沛逃出紀家時,恰巧被青龍主撿到,從此他在成為了青龍主座下的一條狗!
  • 臺灣海峽中部的澎湖列島(三)
    臺灣海峽中部的澎湖列島(三) 時間:2001-04-10 09:39   來源:   馬公市是臺灣最重要的珊瑚加工基地,此外,還有文石、貓公石等寶石和瑪瑙加工業,據說,世界上只有澎湖和義大利西西里島出產文石,而以澎湖的文石品質最為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