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南部崛起富民產業群 特色養殖「養」出幸福生活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墨玉縣雞苗孵化車間。 趙飛 攝

中新網烏魯木齊12月14日電 (記者 陶拴科)12月中旬的新疆墨玉縣依舊陽光明媚,該縣喀爾賽鎮巴格其村村民艾克拜爾·麥麥提江兩年前購買了10隻羊,如今已經繁殖到100多隻,和他一樣靠養殖富起來的村民村裡佔了多數。

艾克拜爾·麥麥提江說:「2018年在工作隊的幫扶下購買10隻多胎羊開始繁育,多胎羊每次產2-3隻,我看到多胎羊的效益後,推薦鄰居們養多胎羊,現在村子裡多數家庭也開始養多胎羊。現在我家條件好多了,家裡買了一輛貨車,每個月掙3500-4000元左右。發展養殖業後我的生活有了大變化,收入也提高了。」

和田地區村民養羊合作社。 陶拴科 攝

墨玉縣是新疆的人口大縣之一,靠特色養殖富裕了村民。墨玉縣委副書記馬生斌說:「我們從單一產業拓展到多元產業,農民忙了、富了。這些變化令人欣喜。」

養殖業的發展鼓起了當地農民的錢袋子,村民養殖積極性高。養雞、養羊、養兔、養鵝以及特色種植業遍地開花。與此同時,去年一批產業深加工在墨玉縣落戶。「我們將養殖與產業化結合起來,推廣『公司+農戶、基地+農戶、協會+農戶』模式,培植專業合作社。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全縣各鄉鎮湧現了一批產業化龍頭公司、企業和專業合作社。」馬生斌說。

墨玉縣工業園區,精加工後的成品。 陶拴科 攝

記者了解到,墨玉縣在大力發展生態富民產業的浪潮中,羊、雞、兔規模養殖不斷擴大。該縣畜牧部門制定了相應的管理措施,高標準、嚴要求規模化養殖成為趨勢。並形成了產業發展目標,打造新疆南部農副產品中心,實現年產3000萬隻肉雞、600萬隻肉兔、450萬羽肉鴿、400萬隻鴨、鵝、100萬隻肉羊等,產業養殖逐漸由初級向加工端轉變。

墨玉縣工業園區生產車間,工人正在包裝產品。 趙飛 攝

如今,養殖產業帶動墨玉縣6.3萬餘戶、27.5萬餘人脫貧。特色養殖成了墨玉縣民眾走向致富之門的捷徑,返鄉致富的村民也在逐漸增多。(完)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特色養殖挑起富民「大梁」 「嘎啦雞」讓趙...
    在蘭州市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戰略及產業政策帶動下,蘭州市七裡河區黃峪鎮趙李家窪村的「嘎啦雞」等特色養殖不斷發展長大,已成為帶動一方經濟、助力村民增收致富的新產業。結果一養就出問題了,從2011年到2015年,我是一隻雞都沒養成,每年都養,每年都死。剛開始,由於缺乏養殖經驗、技術不過關,管理不善,1000隻美國鷓鴣種雞死了大半。
  • 向總書記報告丨富民新村新路子
    △微視頻|富民新村新路子一路走,一路看——嶄新的房屋、寬敞的道路、整潔的院落,富民新村一片安樂祥和。從「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古浪縣南部山區搬遷後,鄉親們通過發展牛羊養殖和蔬菜種植逐步擺脫貧困,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 山泉養鱒魚鱘魚 重慶彭水高端冷水魚養殖興起富民新產業
    山泉養鱒魚鱘魚 重慶彭水高端冷水魚養殖興起富民新產業2016-11-07 08:2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華龍網        瀏覽量: 13341 次 我要評論 近日,記者走進彭水縣太原鎮區陽村,發現這裡也做起了「水」文章,他們依託優質的水資源,引入企業發展高端冷水魚養殖產業,經過5年的潛心打造,太原鎮現已擁有重慶品質最好、規模最大的高端冷水魚養殖基地,同時冷水魚產業還帶動周邊農戶脫貧增收,讓這片曾經貧瘠的土地漸漸開出致富之花。
  • 「產業+就業」——新疆機場集團的特色脫貧之路
    新疆機場集團迎難而上,探索出了一條「產業+就業」的特色脫貧之路。「我現在也是民航人了,今年年底就可以去于田機場工作了!能在這麼好的大企業裡上班,還在家門口,這是我們一家三口最驕傲、最幸福的事。」于田縣木尕拉鎮阿熱木喀木村的熱孜古麗·買吐送開心地說。熱孜古麗·買吐送是新疆機場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軍結對親戚買吐送·熱哈買提的女兒。
  • 新疆南部「駱駝村」重生記
    中新社新疆和田4月16日電 題:新疆南部「駱駝村」重生記  作者 胡嘉琛  新疆和田地區墨玉縣喀爾賽鎮庫木博依村地處中國第一大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三面環沙。
  • 一個省定貧困縣的特色產業扶貧富民之路
    一個省定貧困縣的特色產業扶貧富民之路 2020-12-18 11:11:08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該縣把特色產業扶貧作為頭號富民工程,在特色種養業、農產品加工業、鄉村旅遊和電商等產業上下功夫,走出一條產業高質量發展富民新路。2019年5月21日,該縣被山西省委、省政府批准正式退出貧困縣。
  • 養殖梅花鹿-鄧州市夏集鎮丁長偉特色產業拓寬群眾致富路
    結婚後,他和愛人是生活上的好伴侶,更是工作上的好搭檔。20年來,為了擺脫貧困,創造幸福生活,夫妻倆比翼齊飛,風雨同舟,患難與共,先後在四個公司奮力打拼,積攢了數十萬元,為日後創業奠定了基礎。日月如梭,光陰似箭。2014年3月的一天,丁長偉在嫂子家(嫂子是福建省人,與哥哥同在東莞務工)偶遇其娘家叔叔。
  • 新疆兵團阿拉爾市小龍蝦養殖產業紅紅火火
    摘要:小龍蝦市場火爆,為此,新疆阿拉爾市古渡口水產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了小龍蝦養殖,同時套種蓮藕、茭白等水生蔬菜,發展鄉村遊,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助力當地經濟。
  • 【幸福東北】吉林鹿鄉鎮:發展特色產業讓村民錢袋子「鼓起來」
    【幸福東北】吉林鹿鄉鎮:發展特色產業讓村民錢袋子「鼓起來」中國網  作者:丁素雲  2020-09-21 18日,「幸福東北」主題活動記者一行來到雙陽區鹿鄉鎮劉家村盤古
  • 高淳:20年打造「固城湖螃蟹」金名片,走出「生態富民」特色路
    一組數據見證了高淳螃蟹養殖產業的發展之路:2001年首屆螃蟹節,高淳區河蟹養殖規模12.6萬畝,產量2815噸,產值2.29億元。截至2019年,該區河蟹養殖規模22.4萬畝,產量1.76萬噸,產值20.3億元。
  • 特色產業託起小康夢——沅陵縣盤古鄉發展產業助民增收紀實
    近年來,該鄉在脫貧攻堅戰中,著力產業先行,為貧困戶增收致富提供了保障。如今,透過一個個頗具地方特色的產業項目,盤古正用特色產業託舉群眾的小康夢。產業先行 群眾心安小澎村系沅陵縣五強溪庫區移民大村和懷化市深度貧困村。
  • 江蘇灌雲再辦豆丹節:地裡「害蟲」如何真正蛻變為富民產業
    更重要的,豆丹還是一種富民產業——種大豆一畝收成不過千元,而豆丹的價格則遠超大豆。一畝大豆田所養的豆丹,收入可超過萬元。7月15日,2017中國灌雲豆丹美食文化節開幕。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注意到,這已是灌雲第七次舉辦豆丹美食節。在當地官方宣傳冊上,灌雲豆丹是「國內少有、蘇北僅有、灌雲特有」的美食。
  • 小楊營鎮:產業奏響富民曲
    近年來,小楊營鎮黨委政府始終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扶貧工作的重中之重,結合市委「一抓三突破」戰略部署,立足實際,大力鼓勵經濟能人返鄉創業,指導服務各村產業發展,把綠色生態作為「底色」,讓「一村一品」成為「特色」,讓強村富民檢驗「成色」,收到了顯著成效,伍仲村瓜蔞產業就是其中一個縮影。
  • 新疆民豐縣:黑雞帶來致富新「雞」遇
    今天公司的雞苗終於到了,去年我就養了50隻,賣了20隻,算上賣掉的雞蛋,大概賣了2000元,今年我計劃養上200隻,為家裡增加一筆收入。」喀伍力口中的公司就是新疆崑崙尼雅生態農牧發展有限公司,近年來,公司為民豐縣發展特色養殖產業提供了新動力,已建成種植基地、尼雅黑雞繁育基地、生態散養基地、綜合加工基地、冷鏈物流公司、科培基地等,在產業上形成了「種植—養殖—加工—銷售」一、二、三產融合產業鏈,既確保了尼雅黑雞的基因純度越來越高,又保證了尼雅黑雞的孵化量,延伸了尼雅黑雞的產業鏈,擴大了銷售途徑,帶動了周邊農牧民群眾積極就業
  • 鄧州小楊營鎮奏響產業富民曲
    近年來,小楊營鎮黨委政府始終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扶貧工作的重中之重,結合市委「一抓三突破」戰略部署,立足實際,大力鼓勵經濟能人返鄉創業,指導服務各村產業發展,把綠色生態作為「底色」,讓「一村一品」成為「特色」,讓強村富民檢驗「成色」,收到了顯著成效,伍仲村瓜蔞產業就是其中一個縮影。「咱現在過的是半工半農的日子,像半個城裡人呢。」
  • 「幸福東北」吉林鹿鄉鎮:發展特色產業讓村民錢袋子「鼓起來」
    本文轉自【中國網】;中國網長春9月18日訊(記者 丁素雲)18日,「幸福東北」主題活動記者一行來到雙陽區鹿鄉鎮劉家村盤古。鹿鄉鎮劉家村盤古屯位於長春市雙陽區鹿鄉鎮西部,與鹿鄉鎮主鎮區接壤。農業戶數140戶,總人口519人。
  • 沃野織錦繡 富民天地寬——慶城縣發展特色產業助推脫貧攻堅紀實
    沃野織錦繡 富民天地寬 ——慶城縣發展特色產業助推脫貧攻堅紀實 隴東報記者 李雲 時下,慶城縣的田野沃土間,處處顯露著豐收的景象。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特色產業「種」出脫貧新生活——安徽部分摘帽...
    新華社合肥11月15日電題:特色產業「種」出脫貧新生活——安徽部分摘帽縣產業扶貧一線觀察 新華社記者林翔、姜剛 年屆花甲的門重權踩著雨靴,俯著身子,將洗去汙泥的蓮藕撿起,放入桶中。
  • 經濟學家董志龍談新疆扶貧產業
    經濟學家董志龍談新疆扶貧產業 2020-06-23 10:07:00來源:央廣網
  • 會寧:鴕鳥養殖「馱」起致富夢
    在會寧縣新莊鎮新三合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鴕鳥養殖基地,談起鴕鳥養殖,基地負責人楊雄如數家珍,幸福流露。正是楊雄口中的這些鴕鳥,託起了當地村民的脫貧致富路。 ,基本就能判斷出鴕鳥的身體狀況對症下藥,對於接下來的發展規劃,他自信滿滿地說要充分利用鴕鳥皮毛肉蛋的功效,物盡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