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玉縣雞苗孵化車間。 趙飛 攝
中新網烏魯木齊12月14日電 (記者 陶拴科)12月中旬的新疆墨玉縣依舊陽光明媚,該縣喀爾賽鎮巴格其村村民艾克拜爾·麥麥提江兩年前購買了10隻羊,如今已經繁殖到100多隻,和他一樣靠養殖富起來的村民村裡佔了多數。
艾克拜爾·麥麥提江說:「2018年在工作隊的幫扶下購買10隻多胎羊開始繁育,多胎羊每次產2-3隻,我看到多胎羊的效益後,推薦鄰居們養多胎羊,現在村子裡多數家庭也開始養多胎羊。現在我家條件好多了,家裡買了一輛貨車,每個月掙3500-4000元左右。發展養殖業後我的生活有了大變化,收入也提高了。」
和田地區村民養羊合作社。 陶拴科 攝
墨玉縣是新疆的人口大縣之一,靠特色養殖富裕了村民。墨玉縣委副書記馬生斌說:「我們從單一產業拓展到多元產業,農民忙了、富了。這些變化令人欣喜。」
養殖業的發展鼓起了當地農民的錢袋子,村民養殖積極性高。養雞、養羊、養兔、養鵝以及特色種植業遍地開花。與此同時,去年一批產業深加工在墨玉縣落戶。「我們將養殖與產業化結合起來,推廣『公司+農戶、基地+農戶、協會+農戶』模式,培植專業合作社。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全縣各鄉鎮湧現了一批產業化龍頭公司、企業和專業合作社。」馬生斌說。
墨玉縣工業園區,精加工後的成品。 陶拴科 攝
記者了解到,墨玉縣在大力發展生態富民產業的浪潮中,羊、雞、兔規模養殖不斷擴大。該縣畜牧部門制定了相應的管理措施,高標準、嚴要求規模化養殖成為趨勢。並形成了產業發展目標,打造新疆南部農副產品中心,實現年產3000萬隻肉雞、600萬隻肉兔、450萬羽肉鴿、400萬隻鴨、鵝、100萬隻肉羊等,產業養殖逐漸由初級向加工端轉變。
墨玉縣工業園區生產車間,工人正在包裝產品。 趙飛 攝
如今,養殖產業帶動墨玉縣6.3萬餘戶、27.5萬餘人脫貧。特色養殖成了墨玉縣民眾走向致富之門的捷徑,返鄉致富的村民也在逐漸增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