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關條約中,日本人為什麼要臺灣?他們到底為了什麼?

2021-01-16 歷史勘探隊

馬關條約中,日本人為什麼要臺灣?他們到底為了什麼?

說到中國和日本之間的恩怨,其實從很早之前就已經有了,最早的時候,我們叫日本人還是叫倭寇呢。不過我們今天講的並不是那個時候的故事,也不是抗日戰爭時候的故事,我們今天講的是甲午戰爭時候的事。1895年是一個讓中華民族感到恥辱的一個日子,因為這一年正是清朝和日本籤訂了馬關條約,不得不說甲午戰爭的失敗真的讓清朝付出了非常重的代價。

根據條約裡面的規定,清朝不僅是賠了大量的錢財,還割讓了自己本國的領土。而割讓的領土裡面就包括了遼東半島還有臺灣及其邊上的一些小島。從日本的地理位置上來說,他們想要遼東半島還是很合理的,畢竟遼東半島和日本的距離還是很近的,而且是靠近朝鮮的,當時的朝鮮正是被日本所控制。

佔據了遼東半島,在軍事上是有著很大的作用的,日本想要對中國有什麼動作的話,直接就可以從遼東半島進入中國,所以日本想要遼東半島還是很合理的。但是日本想要臺灣就有點想不通了,因為臺灣距離日本的距離是比較遠的,而且臺灣當時作為一個海島,其實並沒有多少的發展。日本為什麼想要臺灣這個地方呢?下面就讓小編來和大家說一說吧。日本人想要臺灣並不是沒理由的,而且他們這個想法其實在很久之前就已經有了的,也就是說,臺灣其實早就已經成了日本人的目標了。在1874年的時候,日本人其實就已經對臺灣有想法了,他們借著自己國家的漁民被臺灣人殺死的緣由,發動了對臺灣的侵略。不過這次侵略並沒有成功,日本人最後無奈退兵了,通過這一次的事件就已經發現了日本人對臺灣的野心了。

而日本人之所以這麼想要佔領臺灣,其實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對中國的侵略。臺灣是處在我國靠東南的地方,而且是我國第一大的海島。從地理位置上說,臺灣是有著非常大的優勢的,不僅和中國的福建相鄰,甚至是別的一些國家也都能通過臺灣控制到。所以日本的戰略中,臺灣是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的。首先我們要知道,臺灣所處的位置對於日本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一個點。日本是一個小島國,他們自己領土上的資源是很少的,像什麼石油啊等等一些資源那都是要從別的國家進口,而這些國家基本上都是在西亞或者東南亞這些地方,一般都是通過海運來運輸的。

海運的話就會經過臺灣海峽,也就是說如果把臺灣海峽給斷了的話,日本想要運輸資源就變得非常困難了,而對於一直想要壯大實力的日本來說,這肯定是非常致命的。當年二戰的時候,美國就是把住了臺灣海峽,使得日本需要的很多資源都沒有辦法運輸,直接就導致了日本國內物資的匱乏,也就使得日本的實力下降了。所以日本也是很清楚這一點的,如果日本想要擴張自己的勢力,那就得有穩定的資源,這也就使得臺灣海峽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了。這種想法早在江戶時代就已經被提出來了,而等到真正開始侵略的時候,這個想法已經深入到所有的軍隊了。還有就是佔領臺灣的話,能夠很好扼制中國的出口,上有日本島,下有臺灣島,這正好就能對中國所有的出海口進行很好的控制了。

因為臺灣距福建等一些沿海地區都比較近,所在日本佔領了臺灣之後,就可以把手伸向內陸的這些城市。這幾個沿海的城市都是有著不錯的資源的,日本人可以在這些城市中大力發展工業,做到真正的工業入侵。而他們一旦站住腳跟之後,就會逐漸往裡開拓自己的勢力,南北結合,上下夾擊,中國很快就會被日本給完全侵略的。還有就是日本人認為臺灣在當時並沒有太大的發展,如果他們進入臺灣的話,臺灣人的反抗不會太激烈,而且在管理方面也不會有太大的困難。日本在進入臺灣之後,還是有不少人進行反抗的,也確實讓日本有了不小的損傷,但是這其中很多人還是沒有選擇與日本對抗。

所以日本只用了兩年的時間就把反抗的勢力給除掉了,而且日本也徹底統治了臺灣。所以總的來說,臺灣對於日本是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的,日本整體的戰略中,臺灣是一個能夠起到很大作用的地方,所以日本才會指名要清朝把臺灣割讓出來。

相關焦點

  • 馬關條約後,法國和德國為什麼要答應俄國,迫使日本還遼呢?
    清廷只能屈辱了和日本籤訂了《馬關條約》,其中一條是割讓遼東半島給日本。但是就在條約籤訂後沒多久,俄國和法國、德國一起,迫使日本歸還了遼東半島。日本在無奈之下答應了,不過趁機勒索清政府三千萬兩白銀作為賠償。馬關條約後,法國和德國為什麼要答應俄國,迫使日本還遼呢?
  • 李鴻章籤馬關條約時說了狠話,讓日本人集體沉默,如今都實現
    原標題:李鴻章籤馬關條約時說了狠話,讓日本人集體沉默,如今都實現 晚清時期有著四大名臣,分別是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還有左宗棠,在那個慈禧統治的年代,清王朝早就開始變得腐朽不堪。
  • 為什麼日本會鐵了心的先侵佔臺灣?
    1895年,清政府被迫和日本籤訂了不平等的馬關條約,把臺灣劃給了日本,為什麼會籤這個馬關條約?就是因為之前打甲午戰爭輸了。為什麼會輸呢?這個問題非常非常的複雜,沒有辦法去解決,但是可以把它歸納總結一下,那就是日本當初也是被西方列強打破了國門,中國當時也是被西方列強打破的國門。
  • 為何二戰過後,許多日本人待在臺灣不想回國,是什麼吸引了他們?
    為何二戰過後, 許多日本人待在臺灣不想回國, 是什麼吸引了他們?二戰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聽膩了,那我們今天就來講講關於二戰之後的日本,我們都知道當時有一項規定就是因為戰爭而到其他國家的日本人都必須回國或者說是遣返。
  • 日本到底為什麼要侵略中國?其實在當時已經是早晚的事
    事實上,日本覬覦中國的土地並不只有侵華戰爭,早前當西方列強敲開中國大門之後,日本就已經加入到他們的隊伍,比如最開始的中日甲午戰爭,日軍一舉殲滅了滿清的海軍力量,中國的國防自此成為一張薄如蟬翼的白紙。當然如果我們縱觀中國歷史就能發現,早期的日本對中國只有畏懼和崇拜,他們也接受了許多中國文化,所以歷史中日保持了長久的建交關係,但看看日本近代的表現,它對中國已經完全沒有敬畏之心,瘋狂的找滿清割地賠錢,所以日本到底為什麼要侵略中國?
  • 臺灣學者談保釣:可憐臺灣還有人在幫日本說話
    針對日本衝繩縣石垣市將釣魚島更名,民進黨當局態度消極,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教授王冠雄表示,面對釣魚島議題,最重要的原則是主權在我,否則別人不會把你當一回事,臺涉外部門說日本更名的事情是在反制中國大陸,這顯示了日本是根本不臺我們當一回事,知道臺灣就是會乖乖的、軟軟的不吭聲,這是非常屈辱的對待
  • 二戰時,日本為什麼要和美國開戰
    甲午戰敗後,日本特意在馬關籤約,也有其報復的意義,條約就叫《馬關條約》。「黑船事件」更是讓日本人如鯁在喉,他們認為日本是被美國人傲慢地欺負了。那是1853年7月,美國的海軍艦隊司令馬修·佩裡率領四艘軍艦來到日本外海,那時的軍艦都塗得黑乎乎的,所以日本人叫他「黑船」。這些黑船開到東京灣附近,日本人才知道這是鐵的,深受震撼。
  • 東京「中二大叔」叫囂,臺灣的祖國是日本?臺灣網友:該吃藥了
    編輯:堅果審稿:悠悠近日,「海外網」報導稱,在日本東京都知事的選舉中,有候選人瘋狂發表言論,叫囂著「臺灣的祖國是日本」,引得臺灣島內的民眾大怒。根據「中央社」的報導,此次狂言是由2016年曾參加過知事選拔的後藤輝樹發表,並在此次選舉中掀起軒然大波。「中二大叔做夢篇」第一章:臺灣的祖國是日本後藤輝樹從參選日本神奈川縣議員開始,就多次參加選舉,每次政見都成為當時的「熱點」,在日本引發廣泛爭議。
  • 東京「中二大叔」叫囂,臺灣的祖國是日本?臺灣網友:該吃藥了!
    編輯:堅果審稿:悠悠近日,「海外網」報導稱,在日本東京都知事的選舉中,有候選人瘋狂發表言論,叫囂著「臺灣的祖國是日本」,引得臺灣島內的民眾大怒。根據「中央社」的報導,此次狂言是由2016年曾參加過知事選拔的後藤輝樹發表,並在此次選舉中掀起軒然大波。「中二大叔做夢篇」第一章:臺灣的祖國是日本後藤輝樹從參選日本神奈川縣議員開始,就多次參加選舉,每次政見都成為當時的「熱點」,在日本引發廣泛爭議。
  • 中國是戰勝國,為什麼《凡爾賽條約》要坑我們?
    二,為什麼草案將日本的主張列入,而對中國的主張不予理睬?《凡爾賽條約》是列強分贓大會,每個戰勝國都可以提出各自的利益要求,只有中國反而要失去利益。最關鍵問題是它們把中國當什麼了?今天中國要與俄羅斯籤一份關於保護美國領土完整的協議,估計美國要爆炸了。美國有什麼好心?它只是在全力攫取歐洲利益,先把中國當肥肉餵一下日本這頭餓狼,另外還有一份不知所云的秘密協議。日本認為自己贏得了一個外交勝利,因為它們理解這是政治協議,特殊利益是指它在中國的政治利益。
  • 臺灣「鐵路之父」變成日本人,蔡正元酸:「臺獨」不拜日本人要怎麼...
    「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介紹,臺灣「鐵道之父」變成「日據時代」「臺灣總督府鐵道部長」長谷川謹介。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鐵路之父」是誰?從小教科書上都寫1885年至1891年臺灣建省首任巡撫劉銘傳,但是有民眾發現,剛開幕的「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介紹,臺灣「鐵道之父」是「日據時代」1906年的「臺灣總督府鐵道部長」長谷川謹介。蔡正元開酸,「臺獨」不拜日本人,要怎麼活下去?長谷川謹介,於1899年,受「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邀請來臺,擔任「臨時」臺灣鐵道敷設部技師長。
  • 清朝割讓臺灣島給日本時,李鴻章撂了句狠話給日本,如今已然成真
    那時候凡是戰敗國,就得和勝利的國家籤訂不平等的條約,而中國也不例外。就這樣,日本人獅子大開口,籤訂了馬關條約,這個條約共11款項,分別涉及到了割地,賠款,以及戰俘的問題。那時候清政府派出議和的官員便是李鴻章,與李鴻章同朝為官,而又不糊塗的,還有三人,分別為左宗棠,曾國藩,張之洞。
  • 臺灣「鳥不語,花不香,男無情,女無義」?真相:李鴻章並未貶低臺灣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過去臺灣民間流傳,清朝直隸總督李鴻章在與日本內閣總理伊藤博文商議「馬關條約」割讓臺灣時,為安慰慈禧太后,在奏摺寫下臺灣「鳥不語,花不香,男無情,女無義」。從此廣為流傳,以為當時清朝對臺灣冷言冷語,令臺灣人寒心。但實情真如此嗎?
  • 臺灣日本合拍電視劇臺詞稱:「臺灣曾經也是日本」
    該劇講的是,1999年臺灣高速鐵路的機電核心系統的優先議約權由日本新幹線取得,日本方面想要將新幹線技術適用於臺灣高鐵建設中,派了波瑠飾演的女主角春香去臺灣工作。在這過程中,許多日本人與中國臺灣的當地人發生了許多故事,最主要的一個故事就是女主和男主劉人豪(炎亞綸飾演)重歸於好的過程。
  • 臺灣,你不能忘了「甲午」的血淚
    甲午戰爭,人們只記得大清戰敗,大清重臣李鴻章赴日議和,被迫籤訂「馬關條約」,割讓遼東半島和臺灣。鄧世昌「撞沉吉野」的悲壯在耳,那些戰敗被俘的軍人卻連歷史的風鈴聲都未留下,早已風吹雨打去了。然而,當你拂去歷史的塵埃,往事的風鈴聲從遠處飄過來時,你會為這些曾經為國而戰的軍人感到震撼而偉大。在日本大阪的真田山麓,埋葬著六位甲午戰爭的大清戰俘。
  • 一份三百字布告,為收復臺灣提供了關鍵依據
    學過歷史的都知道,在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中華民國政府緊跟美國對日宣戰步伐,於1941年12月9日,正式發布文告,向日宣戰。但很多人不知道,就是短短三百餘字布告,為收復臺灣提供了關鍵依據。這份布告史稱《中國對日宣戰布告》,其全文如下:
  • 臺灣怎麼割讓及收復的
    1895年3月19日(距今121年),李鴻章帶著兒子李經方和美國顧問科士達等隨員100多人,以「頭等全權大臣」的名義抵達日本馬關,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商訂和約。馬關議和從3月24日正式開始,在談判桌上,日本在美國的支持下,對李鴻章進行訛詐、恐嚇,威逼李鴻章在一份早已擬好的條款上簽字。
  • 邱毅爆料:蘇貞昌的祖上原來是漢奸,曾為日本人賣命害死抗日英雄
    後來就籤了「馬關條約」,1895年日軍在基隆的澳底就登陸了。登陸了以後準備接收臺灣,可是接收了以後,很多臺灣民眾繼續反抗,這時候就出現了所謂的臺灣「抗日三猛」,「三猛」正好遍布臺灣北中南,北部的是在淡水地方活動的,叫做簡大獅,簡大獅後來被日本人殺了,臺灣中部叫柯鐵虎,南部的叫什麼,就叫林少貓。林少貓相傳是南少林子弟,他的飛簷走壁功夫非常好,所以叫貓。
  • 劉六麻子保臺灣
    [摘要]馬關條約後他聽說臺灣被日本人拿走了,氣得吐了血。忠,是我對劉銘傳的第三個印象。作者:李天軍,羊城晚報主任記者,作協會員,著有《深圳十二年輪》,擅歷史鉤沉。後來又知道,劉銘傳為了抗法保臺,把家產都賣了,召集子弟兵出徵。但粗枝大葉,沒有現在這麼細的介紹。還留著「反革命將領」的帽子,給點正面評價也不會太多。現在知道了,馬關條約後他聽說臺灣被日本人拿走了,氣得吐了血。忠,是我對劉銘傳的第三個印象。有關他保臺灣的事跡,差點鬧出一場「外交事故」。九十年代,其時我尚在合肥工作,二姐夫與二姐由荷蘭回國。
  • 二、《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是一切之根源
    重要的是,他們聽話,蘇聯能夠通過他們隨意指揮中共的人事、軍事、黨建工作。失敗了不要緊、團滅了也不要緊,蘇聯老大哥不關心這個。蘇聯有錢、有裝備、有培訓能力,隨時可以再扶持一批人出來,還叫中國共產黨。但遵義會議和整風運動後,以毛澤東為首的一批共產黨人上臺了,蘇聯就不怎麼喜歡中國共產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