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鐵路之父」變成日本人,蔡正元酸:「臺獨」不拜日本人要怎麼...

2020-12-23 臺海網

臺北市新公園(現「228公園」)大潛亭的劉銘傳銅像。

三級古蹟獅球嶺鐵路隧道,南口出處有劉銘傳題字「曠宇天開」。

鍛冶工場內現今仍存有清代劉銘傳時代的火車蒸氣錘。

「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介紹,臺灣「鐵道之父」變成「日據時代」「臺灣總督府鐵道部長」長谷川謹介。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鐵路之父」是誰?從小教科書上都寫1885年至1891年臺灣建省首任巡撫劉銘傳,但是有民眾發現,剛開幕的「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介紹,臺灣「鐵道之父」是「日據時代」1906年的「臺灣總督府鐵道部長」長谷川謹介。蔡正元開酸,「臺獨」不拜日本人,要怎麼活下去?

長谷川謹介,於1899年,受「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邀請來臺,擔任「臨時」臺灣鐵道敷設部技師長。1906年始出任「臺灣總督府鐵道部部長」。

但劉銘傳於1885年-1891年出任臺灣建省後的首任巡撫,當時甲午戰爭都還沒發生,更遑論有所謂「臺灣總督府鐵道部長」。

1887年,劉銘傳奏請成立「全臺鐵路商務總局」,為臺灣鐵道建設的發端,聘請英國人馬迪遜(H.C. Matheson)與德國人白克(Becker)統籌興建,包括臺北往雞籠(基隆),臺北經竹塹(新竹)往臺南兩條路線。

1893年,雞籠至竹塹通車(有一說為1891年通車)。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1895年清朝與日本籤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1906年,長谷川謹介出任「臺灣總督府鐵道部部長」。距離1893年劉銘傳興建雞籠至竹塹鐵路通車,已經過了13年(或15年)矣。

前國民黨「立委」蔡正元開酸,「臺獨」政權不拜日本人,要怎麼過日子?要怎麼活下去啊!

相關焦點

  • 「臺灣鐵路之父」從劉銘傳變成日本人?前「立委」:「臺獨」不拜...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鐵路之父」是誰?臺教科書上都寫著1885年至1891年臺灣建省首任巡撫劉銘傳,但有民眾發現,剛開幕的「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介紹,「臺灣鐵路之父」是1906年的「臺灣總督府鐵道部長」長谷川謹介。
  • 「臺灣鐵路之父」從劉銘傳變成日本人? 前「立委」:「臺獨」不拜...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鐵路之父」是誰?臺教科書上都寫著1885年至1891年臺灣建省首任巡撫劉銘傳,但有民眾發現,剛開幕的「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介紹,「臺灣鐵路之父」是1906年的「臺灣總督府鐵道部長」長谷川謹介。
  • ...父」從劉銘傳變成日本人?前「立委」:「臺獨」不拜日本人可怎麼活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鐵路之父」是誰?臺教科書上都寫著1885年至1891年臺灣建省首任巡撫劉銘傳,但有民眾發現,剛開幕的「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介紹,「臺灣鐵路之父」是1906年的「臺灣總督府鐵道部長」長谷川謹介。
  • 「臺灣鐵路之父」變成了日本人?認賊作父,民進黨還能更無恥嗎
    此前他們對課綱和教材下手,處心積慮要將孩子汙染扭曲成「天然獨」,如今連成年人也不放過——有島內記者發現,從小教科書說「臺灣鐵路之父」是臺灣建省首任巡撫劉銘傳,最近卻莫名其妙變成了日本人長谷川謹介。蔡英文 資料圖 視頻截圖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近來開幕,其臺灣鐵道建設簡介赫然將「臺灣鐵路之父」寫成日據時代1906年的臺灣總督府鐵道部長長谷川謹介。
  • 「臺鐵之父」竟成日本人?
    此前他們對課綱和教材下手,處心積慮要將孩子汙染扭曲成「天然獨」,如今連成年人也不放過——有島內記者發現,從小教科書說的「臺灣鐵路之父」是臺灣建省首任巡撫劉銘傳,最近卻莫名其妙變成了日本人長谷川謹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近來開幕,其臺灣鐵道建設簡介赫然將「臺灣鐵路之父」寫成日據時代1906年的臺灣總督府鐵道部長長谷川謹介。
  • 「鐵路之父」鬧笑話,難道臺北基隆不算臺灣?
    「臺獨」又作妖了而且毫不讓人意外的又是一波違反基本常識的低級妖術有民眾發現,剛開幕的「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介紹,「臺灣鐵路之父看樣子「臺獨」分子想「去中國」,已經不需要任何理由了。但是「臺灣鐵路之父」明明是比長谷川謹介早了十幾年的劉銘傳,「臺獨」分子此番作妖除了徒增笑料,實在讓人看不出還有什麼實際價值。
  • 聊點臺灣腔:臺鐵之父變成日本人?問過劉銘傳嗎?
    近日,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正式開園。在博物館的介紹中,「臺灣鐵路之父」變成了1906年的「臺灣總督府鐵道部長」長谷川謹介。論篡改歷史,民進黨當局堪稱「專家」。在臺教科書中,「臺灣跌路之父」的稱號,原本屬於1885年至1891年的臺灣建省首任巡撫劉銘傳。長谷川謹介,則是日據時代臺灣總督府的鐵道部長,他規劃的鐵路在1908年通車,可是,劉銘傳興建的鐵路早在這之前20年就已經通車。強調「過去許多文獻都如此稱呼」「劉銘傳的鐵路後來被拆」,無疑是強詞奪理。
  • 「臺獨」大佬稱臺灣要有條件的與大陸往來(圖)
    羅福全認為,2012年選舉不只是臺灣的「總統」選舉,美、日也很關心,很可能是影響亞洲安全形式的一次重要選舉。(中評社 黃筱筠攝)環球網12月31日消息,據香港「中評社」報導,民進黨老天王謝長廷日前拋出「兩岸論述」,認為「臺獨派」應與維持現狀派結合。民進黨「執政」時第一任駐日代表羅福全昨日接受採訪時稱,大陸經濟力量強大臺灣不可能不和大陸往來,但是要有條件的往來。
  • 「中華民國臺灣」意在「臺獨正名」
    「中華民國臺灣」是個拼湊起來的奇怪名稱,意在推動「漸進式臺獨」,閹割「中華民國」,使其進一步「臺灣化」。熟悉民進黨歷史的人都知道,最早把「中華民國」和「臺灣」這兩個概念連接起來的是民進黨「臺灣前途決議文」。
  • 「臺獨」教父李登輝,曾因「媚日」被票選為臺灣發展的歷史罪人
    【文/觀察者網 李煥宇】7月30日,新華社援引臺北榮民總醫院消息稱,臺灣當局前領導人李登輝因敗血性休克及多重器官衰竭,於7月30日19時24分病亡。終年97歲。 李登輝,曾拋出分裂祖國的「兩國論」,公然挑釁「一個中國」。還曾公然宣稱「我22歲以前是日本人」、「領導世界的只有日本」。
  • 「臺獨」碰瓷東奧 臺灣運動員都急得要罵人了!
    不過,其中一個「公投案」目前卻在臺灣引起了非常強烈的爭議,更招致了臺灣體育界絕大多數運動員的明確反對……碰瓷奧運會的「臺獨」公投因為這個「公投案」是要求臺灣當局必須在參加2020年日本東京奧運會時向國際奧委會提出申請,把臺灣參加奧運會時使用的「中華臺北」這一名稱改為
  • 臺灣教師之憂:「臺獨」歷史教科書戕害下一代
    這些教科書裡充斥「去中國化」及「媚日」內容,被島內有識之士斥為完全淪為民進黨「臺獨」思想宣傳品。二年級歷史教科書雖未面市,但已確知的是,「中國史」將根據課綱併入「東亞史」並採取專題形式編寫。島內有識之士普遍憂慮,這批教科書將戕害數百萬青少年,是企圖將整整一代人變成「臺灣人不是中國人」觀念的擁躉。
  • 評論:臺灣人媚日,換來的是日本人徹底的鄙視!
    既然同是東亞黃種人,年輕人因喜歡日本的動漫、服飾、化妝品等文化而哈日,自然情有可原。這種哈日,就像某位旅日華僑的書名一樣:「哈,日本」。  然而,一些臺灣人「哈日」的實質是媚日。最近從朋友處聽來一段經歷,讓我感覺有些異樣。朋友出差住在某個旅館,遇到一隊臺灣人入住。
  • 港臺腔:「中華民國臺灣」意在「臺獨正名」
    熟悉民進黨歷史的人都知道,最早把「中華民國」和「臺灣」這兩個概念連接起來的是民進黨「臺灣前途決議文」。上世紀90年代後期,民進黨為奪取政權,消除島內各界對其「臺獨」理念的疑慮,在1999年提出「臺灣前途決議文」,宣稱「臺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臺灣,固然依目前憲法稱為中華民國,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
  • 聽說「臺獨」在徵選「臺灣奧運旗」,要不用這面?
    今天,結果最終出爐,前3名作品分別為「實質存在世界共融」、「奧運臺灣隊」、「臺灣之光世界之最」。據臺灣《自由時報》報導,對此,「著名」的「臺獨分子」「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表示,希望2020年東京奧運,能夠不再使用「不三不四」的產物,讓臺灣人以「臺灣」的名義參與奧運。那麼就讓我們立刻來看看這三個既「三」且「四」「大作」吧。
  • 為了搞「臺獨」 臺灣有人竟自稱「臺灣人基因與中國不同」!
    然而,有些綠營人士,連這一點都要否認,他們竟聲稱,臺灣人和中國漢人是不同民族,因為「臺灣人基因與中國不同」!得出這一「研究成果」的是臺灣馬偕醫院名譽顧問醫師林媽利。日前,她在參加綠媒政論節目《政經看民視》時,稱根據她的「研究」,有資料佐證臺灣人多為「孟買血型」、「米田堡血型」,這樣的血型在北方相當罕見。
  • 「中華民國臺灣」是新版「臺獨」論調
    自2016年5月20日民進黨重新上臺以來,拒不接受「九二共識」,持續推動「臺獨」分裂活動,對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造成嚴峻挑戰。為給「臺獨」分裂活動提供法理支撐和擴大民意支持,民進黨當局精心設計出「中華民國臺灣」論述。對此,《環球時報》發表涉臺學者王劍的署名文章指出,事實上,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臺獨」論述,又對島內民眾具有很強的迷惑性。
  • 身為日本人的臺獨教父李登輝,是不是得了美國肺炎死了?
    這次新冠疫情,臺灣地區中招的最高的官大概就是「臺獨」教父、臺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早前,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李登輝於2月8日因為喝牛奶嗆到,咳嗽不停,隨即被送往臺北榮民總醫院留院觀察。李登輝於1923年1月生於臺灣省臺北市,其生父為:筱原笠次郎,系日本派駐臺北之刑警,生母為:江錦氏,是名臺灣女子。李登輝是其母在筱原笠次郎家中幫傭時所生下之私生子。李登輝自小進入淡水中學及臺北高等學校,畢業後由其生父帶回日本進入帝國大學深造,至民國34年(1945年)因日本投降,遂與同學彭明敏、許遠東等多人回臺。
  • 民進黨為了「臺獨」,刻意忽略臺灣光復節?
    編輯:淺陌審核:樂一根據臺灣有關媒體報導得知,10月25日是臺灣的光復節,這對於臺灣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日子。然而不知道民進黨當局是忘了還是有意為之,他們忽略掉這個節日,而國民黨則是在當天舉辦了一系列活動。國民黨在光復節當天舉行了音樂會,多名國民黨前主席出席了活動。馬英九之後在社交媒體上表示,竟然有民進黨人用「終戰」作為藉口忽略臺灣光復的歷史事實。他對此表示十分不滿,建議民進黨多讀點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