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7日(農曆庚子九月廿二)7點13分,太陽到達黃經225°,我們居住的地球北半球進入二十四節氣的立冬。
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意味著生氣開始閉蓄,萬物進入休養、收藏的狀態,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自此從少雨乾燥的秋季氣候,漸向陰雨寒凍的冬季氣候轉變。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寫道:「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洩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在庚子年立冬學習這段古聖之教尤為重要。庚子年冬天分為三個階段:庚子立冬至小雪半個月,處於庚子年的「五之氣」中,逢「少陽相火當令」。
《黃帝內經•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寫到秋分至小雪「五之氣」時說:「畏火臨,暑反至,陽乃化,萬物乃生乃長榮,民乃康,其病溫。」立冬至小雪這段時間,白天在火星的影響下,陽光格外強烈,空氣乾燥,一派「冬行夏令」的氣象。這種與節氣相悖的氣候,是對一些心臟狀況不佳的人嚴峻的考驗。冬季萬物閉藏。「心」屬火。「火,夏旺,秋囚,死於冬。」冬季是心臟最薄弱的時段,中老年人儘量安閒起居,養心靜心,與冬季相應。可是,受火星的影響,「心」難安心房,而出現心悸、心氣虛、胸口出汗、失眠、煩躁等失常情況;嚴重者呼吸急促,缺氧;血液粘稠者有可能心梗,等等。庚子年小雪至大寒兩個月,是北半球庚子年的終之氣。主氣(地氣)「太陽寒水」,時間橫跨冬至前後各一個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時段。客氣(天氣)陽明燥金,金星取代火星影響地球,形成了「冬行秋令」。
《黃帝內經•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在寫到包括庚子年在內的「子」、「午」年小雪至大寒兩個月氣候時說:「終之氣,燥令行,餘火內格,腫於上,咳喘,甚則血溢。寒氣數舉,則霿 [méng]霧翳,病生皮腠,內舍於脅,下連少腹而作寒中,地將易也。」金生水,水為寒,金水借力,相得益彰,使得庚子年終之氣的兩個月(2020.11.22-2021.1.20)格外寒冷。而這段時間「五運」的「客運」為「太宮」,是太過的土運。土主溼生金,又與金氣相得益彰。所以,終之氣的兩個月,土、金、水三者相得益彰,使得終之氣兩個月溼寒交加,雪上加霜。這種氣候30年一次,除了「庚子年」之外,還有「庚午年」,例如30年前的1990年。所不同的是,庚午年的地支為陽火,火生熱;而庚子年的地支為「陽水」,水生寒,陽水屬於太過之寒。所以,氣象專家說今年是60年一遇的極寒天氣,與上古時期的《黃帝內經》所講的理論相似。
庚子年大寒標誌著北半球人從五運六氣角度上進入了辛丑年。庚子年的「冬三月」,從庚子年立冬開始,經過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至辛丑年立春結束,歷經三個月。
《黃帝內經•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寫到包括辛丑年在內的「醜」、「未」之年大寒至春分兩個月氣候時說:「初之氣,地氣遷,寒乃去,春氣正,風乃來,生布萬物以榮,民氣條舒,風溼相薄,雨乃後。民病血溢,筋絡拘強,關節不利,身重筋痿。」冬三月最後半個月,處於辛丑年大寒至立春之中。這段時間形成的主要病症,是腦溢血和內臟血溢,乃至痿症一類的病。
了解庚子年冬三月三個階段的氣候,乃至可能出現的病症,做出時令養生的預判,是一種智慧。但是,當務之急是做好立冬至小雪這半個月的養生,關係到小雪至大寒兩個月氣候的嚴峻考驗。
小雪至大寒兩個月,如果發生以肺部失衡為核心的流行性疾病,比喻為一場人與疾病的廝殺戰爭,那麼立冬至小雪半個月,猶如一個「迷魂陣」。所以,智慧地應對這半個月,可為之後的戰爭增加勝算機率。庚子年是金運太過的中運,立冬至小雪半個月,主氣(地氣)仍是「陽明燥金」,客氣(天氣)仍是「少陽相火」。雖然火克金,火氣當令,但金運金氣強盛,形成了金火相搏,導致金鬱,影響了肺的免疫力;火與心相應,金與肺相應,金火對立使得心肺不睦,導致了人體上焦的危機。「冬行夏令」時,心肺這種開放的狀態,仿佛一座城市大戰前的歌舞昇平。到「小雪」節氣,氣溫一夜之間冰火兩重天,心肺在未有「收」和「藏」的前提下,面對突如其來的嚴寒措手不及。受此影響的人群數量會比較大。以此而論,立冬至小雪半個月時令養生的重點是:飲食斂陽和舒肝通絡。立冬至小雪「冬行夏令」,陽光明媚將是這半個月的常態。每天可在家中後背對著陽光至少曬半個小時。曬後面色白亮。這是後背的督脈陽氣通過百會,經任脈下注的結果。督脈屬陽,與陽光相得益彰,太陽氣作為能量轉入屬陰的任脈,化為質量充養身心,是「終之氣」抗寒的「資糧」。常曬後背,令人心喜悅色。
由於火星當令,形成了「金鬱」;太過的金運和金氣與火相搏,迫使心氣乃至陽氣內擾,破壞身體機能。《經》云:「金鬱洩之。」若身心灼熱,或者頭的右側、牙床右側,乃至身體右側酸脹不適,等等。即時飲食養陰斂陽,洩瀉熱邪,保留清陽。
金鬱導致木鬱,影響肝氣條達。肝不條達,導致了肺肅降不利的局面。於是秋分至小雪兩個月之間,查出「肺結節」的概率會有所增加。《經》云:「木鬱達之。」凡是頭的左側、左眼、左牙不適等,甚則疼痛,可飲食舒肝。大千世界,萬事萬物,欲說詳盡,以偏概全。只能以《黃帝內經》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時令養生,不離時令。待進入小雪至大寒兩個月冰天雪地的時空,也許有人會想起《庚子立冬 冬行夏令》這篇文章分析的那個「大戰」之前的「迷魂陣」,更加讚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智慧吧。中國將在中共中央的領導下,堅定文化自信,全民一心,繼續為全球防控疫情拿出中國方案。
註:上述時辰以北京時間(東經120度)為準,各地根據當地經度與北京時間的經度差來計算時差,可以在百度查閱《真太陽時算法與中國主要城市查詢》作為參考。歡迎關注公眾號
如有問題請留言,客服人員會及時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