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務派遣工比正式工的工資低,還值得去嗎?3點供你參考

2020-12-12 焱公子

作者丨焱公子 編輯丨水青衣

萌萌最近在找工作,她發現疫情過後,勞務派遣的工作越來越多了,不只是像電子廠那樣的大型用人單位使用勞務派遣,現在很多國營的企業也擴大了招聘合同工的規模。

萌萌很困惑,就算因為疫情各企業的經濟壓力很大,招聘員工採用勞務派遣的模式能省下不少的用人成本。但對於個人來說,勞務派遣所給的工資低了正式工一大截,為什麼他們寧願去大公司應聘合同工也不去小公司當正式工呢?

其實,這一問題不難解答,關鍵原因就在於三點:需求、供給、與中介。

一、公司有需求,也就有了市場

勞務派遣又稱人才派遣、人才租賃、勞動派遣、勞動力租賃、僱員租賃等等,是指由勞務派遣機構與派遣勞工訂立勞動合同,然後把勞動者輸送到其它用工單位的行為。

一般由用工單位向派遣機構支付一筆服務費用,然後由勞務派遣公司發放工資。

這樣的用工模式不但能大大降低用工成本,還能低成本地滿足公司短暫性的用工需要。

公司裡不時會出現由於脫產學習、休假等原因無法工作的員工,但崗位不能空著,這個崗位上的工作還是需要有人去做。這時候,企業就會考慮招一個實習生或是使用勞務派遣員工來完成休假員工的工作。

另外,對於公司來說,使用派遣員工比使用實習生更能有效減少勞動爭議。

比如,當勞務派遣公司A派遣員工B到企業C,那麼,當員工B和企業C產生勞動爭議時,由於員工B是和派遣公司A籤訂的勞動合同,所以此時員工B和企業C之間的關係就不是勞動關係,彼此之間發生的糾紛就不屬於勞動爭議。

員工B若提起勞動仲裁申訴,應以勞務派遣公司A為被申訴人,而實際用工單位C只是在必要時可以第三人的身份參加仲裁活動。這樣一來,就能大大減少了人員管理成本與糾紛。

二、勞務派遣也有其優勢所在

毫無疑問,我們都希望能進入大公司成為一名正式工,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機會。當大公司人員飽和、編制已滿,又或者以自己的能力和資歷無法通過該公司的面試時,我們就得在大公司的合同工和小公司的正式工之間進行選擇。

我曾問過周圍幾個選擇勞務派遣方式來工作的同事:「為什麼合同工工資這麼低你們還會選擇來我們公司?」

他們幾乎都會笑一笑,然後各自說想法,其中有一個同事的回答深得他們的認同:「我看中的不是工資這麼簡單。雖然薪資水平和福利待遇低於你們正式工,但這並不是意味著我們在這裡是白呆的。要知道,進入一家大公司,我們所接觸到的不僅是大的工作項目,更有公司裡有能力有才華的你們。退一步說,就算無法結識到有價值的人脈,那無論是了解到公司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對於我們未來的發展也是很有幫助的。這難道不比到一家小公司當個正式工要有價值得多嗎?」

確實,合同工只是一個身份,只要他們有心去學習去發展,一樣能有很多發揮自己才能的機會和空間。而且,在很多公司,不少的勞務派遣的員工因為能力突出,在和勞務派遣公司解除勞動關係後就和用工單位籤訂了勞動合同,轉為了用工單位裡的正式員工。

三、勞務派遣公司提供用人保障

有需求也有供給,自然少不了中間聯繫兩方資源的平臺,勞務派遣公司就是這樣一個平臺。

他們為用工單位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供應,通過賺取類似中介費的服務費獲得收益。

同時,他們有著豐富的處理用工風險經驗,也通常會配備具有專業的法律知識的法務人員,最大限度地幫助用工單位降低用工風險。而且勞務派遣公司也為勞務派遣人員提供了完善的社會保障和按時打入銀行卡的工資收入。

其實,對於勞務派遣的員工來說,合同工還是正式工,比起身份,他們最關心的還是「同工同酬」。

在國外,派遣工與正式工的待遇相差很少,而且勞工法保護也保障了派遣員工能拿到最低工資。

但在國內,由於目前派遣用工規定還不明確,根據《勞務派遣暫行規定》,只有符合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才能使用被派遣勞動者。「臨時性」的立法本意是崗位存續不超過6個月。「輔助性」被限定於為主營業務崗位提供服務的非主營業務崗位上。「替代性」強調被派遣勞動者可以在一定期間內替代單位裡由於脫產學習、休假等原因無法工作的勞動者。

正是因為法律上的輔助崗位的定性,使得勞務派遣員工的工資,往往是由最低工資加上微簿的加班費構成。有的派遣工薪資甚至不足正式工基本工資的1/3。

另外,由於「三性」原則很難理清,很多企業就此抓住了空子。他們將派遣員工安排做正式員工的工作,有的企業更是過分,他們將大量的正式職工改籤派遣合同降低工資成本。

這也由此導致了職場裡普遍存在勞務派遣、合同工幹著正式工的工作,卻拿著比正式工低很多工資這樣的不公平現象。

綜上,每個人的職業選擇都有他自己的考慮,就看他看中了工作中除了工資以外的哪一個價值點了。就比如你去應聘阿里的正式工失敗了,但阿里說要招你去當合同工,你會願意去嗎?

相關焦點

  • 現在很多國企招聘都是勞務派遣,與正式工有區別嗎?
    說句不好聽的話,勞務派遣工與企業沒有任何關係,還用工合同都沒有。勞務派遣工根本不是企業招聘的,而是勞務派遣公司招聘的,企業只對勞務派遣公司負責,勞務派遣公司對勞務派遣工負責。勞務派遣工最早出現在珠三角與長三角地區,這些地有大量外貿加工企業。
  • 現在很多國企招聘都是勞務派遣,與正式工有區別嗎?建議收藏!
    正式工薪酬高,社保齊,基數高。一般國企是五險一金,好的國企是七險二金,多了補充養老保險和補充醫療保險,企業內部建立了企業年金。勞務工薪酬低,要麼沒有社保,有社保也少、基數也低。至少沒有住房公積金、企業年金和補充醫療保險。這一塊錢也不少,一個月能差大幾千元。為什麼待遇低呢?因為國企使用勞務工的目的就是為了省錢,給你正式工一樣的待遇,還不如招正式工呢。
  • 正式工5000+五險,派遣工4000+五險,同工不同酬!淚奔
    勞務B公司想多賺點,A企業要求同工同酬,除了工資不能下手,只能從社保下手,按照最低基數繳納。使得正式工派遣工同工同酬,但社保繳納不同。A企業存在正式工,派遣工,同工同酬同社保,但是福利待遇不同:有沒有發現企業A裡的正式工,逢年過節,柴米油鹽醬醋茶禮品奉送,過年還包個小紅包慰問慰問,但是派遣工呢,為何啥都沒有?勞務B公司的掙錢呀,柴米油鹽醬醋茶紅包都是支出!
  • 2020勞動法:勞務派遣和正式員工區別在哪,勞務派遣工能轉正嗎?
    一、勞務派遣和正式員工區別在哪 1、籤署勞動合同的單位不同。正式員工是勞動者與工作的單位籤訂勞動合同,由工作單位繳納社會保險,發生勞動爭議,由勞動者和工作單位雙方處理。派遣工是勞動者和勞務派遣公司籤訂合同,被勞務派遣公司派遣到用工單位去工作,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和勞務派遣公司雙方處理。
  • 進廠還得分勞務工,派遣工,正式工,有什麼區別?
    導讀:作為一名企業的HR,嚴格意義上說:我們通常所說的勞務工和派遣工可以統稱為勞務派遣工。勞務派遣工與正式工的區別還是很大的,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一是用工方式不同;二是薪酬福利待遇有差異。三是晉升空間有差異。
  • 在機關事業單位,勞務派遣工與公務員的3大區別,有希望給編制嗎
    在政府工作的勞務派遣工的用人單位,就是機關事業單位,但是管理主體卻不一樣,他們由派出公司和用人單位雙重管理,勞務公司負責他們的工資、社保、醫保等等這些待遇,以及人員方面的管理,用人單位負責被派遣工作人員的具體崗位分工和使用管理,從根本上講勞務公司對這些派遣人員負責。
  • 勞務派遣職工和正式工,有哪些不同?專家:抓住四點,一清二楚
    請問,該不會是合同工嗎?隨著企業經濟發展的需要,越來越多的國有企業將職工劃分為勞務派遣職工和正式職工。目的很簡單:降低企業用人成本。需要注意的是,不論國企勞務派遣職工、還是正式職工,都是要籤訂勞務合同。當然,編制內老員工例外。
  • 為何機關事業單位、國企喜歡用「勞務派遣工」?薪資待遇高?
    說白了國企的勞務派遣用工就屬於「臨時工」,除了在用人單位工作,個人跟單位沒有任何關係,可以讓你隨時走人,也不用對你負責。我舅舅說:如果是年輕人,從長遠來看是不建議選擇這類工作的!不管是機關事業單位還是大型企業,勞務派遣用工都是大同小異,不管是工資還是福利待遇,各方面與「正式工」差距太大了。
  • 在公司勞務派遣工沒有年終獎,正式員工都有,怎麼辦?
    在公司勞務派遣工沒有年終獎,正式員工都有,怎麼辦?首先要搞懂什麼叫做勞務派遣?勞務派遣又稱人力派遣、人才租賃、勞動派遣、勞動力助力、僱員助力,是只有勞務派遣機構或派遣勞工訂立勞動合同 ,並支付報酬把勞動者派向其他用工單位,再由其用工單位向派遣機構支付一筆服務費用的一種用工方式。
  • 合同工和勞務派遣工有什麼區別,在事業單位可以轉正使用編制嗎
    事業單位的工人,有三種類型,使用編制的合同工、聘用的合同工,還有勞務派遣工。事業單位人員雖然不止這三類,但這三類最為典型:1、事業單位使用編制的合同工:事業單位實行合同制管理,雖然沒有完全規範,但已經開始了。
  • 善世分享:明明不是正式工,為什麼勞務派遣工還要求同工同酬?
    不久後,勞務派遣傳入歐洲、日本、韓國以及中國等國家和地區,並得到不同程度的演變。但是,隨著勞務派遣的不斷發展,行業弊端不斷顯現,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行業發展,如同工不同酬,勞動者易受盤剝、派遣員工的安全健康得不到保障、派遣員工的職業生涯無發展、派遣員工沒有組織歸屬感、用工單位的某些福利派遣員工享受不到、用工單位大量使用派遣實習生獲取廉價勞動力並逃避社會保險、派遣機構無法做到公平公正等。
  • 在深圳當輔警好,還是幹政府其他勞務派遣工好,都需要經過考試?
    原因有三點:第一,這些崗位都是臨時工,沒什麼前途。輔警是公安機關招錄的警務輔助人員,屬於合同工性質,現在多數也通過勞務派遣方式實現,也就是說很多輔警其實就是勞務派遣工,與政府其他崗位的勞務派遣人員性質是一樣的。
  • 2020年了,正式工和勞務派遣工的區別還像從前那樣大嗎?
    伴隨著2020臨近尾聲,許多公司和企業也是會選用不同方式的用工模式,這其中派遣工便是很普遍的一類,時下也是有很多人會選用去當派遣工,大家都知道派遣工和公司企業的合同工是有一定差異的,那麼在2020年的當下,派遣工和合同工區別還是有那麼大嗎?看看小編的詳細介紹吧。
  • 聊一聊,2020年關於勞務派遣工待遇的問題
    哪些派遣到企業工作的人員可以稱為勞務派遣工。隨著疫情對企業的影響,許多人擔心現在去勞務派遣公司上班,可以選擇的企業是不是很少,工資待遇方面應該不怎麼樣。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下面就讓小編來給各位詳細的介紹一下關於2020年勞務派遣工的待遇的問題吧!
  • 第三方合同派遣工(Contractor),要不要考慮,能不能去?
    本文的備選標題,實際上多達十幾個:《入職後,被告知是勞務派遣,要不要離職?》《不是正式員工,如何是好?》《勞務派遣工與正式員工,哪個好?》《外包合同工,真的一無是處麼,能不能去上班?》正式工的合同期一般≥3年,所以,如果一個外包合同的崗位,給你3年的合同期,已經蠻好,就差那點福利了。體制外基本沒福利,所以很多人擔心體制外私企的外包合同不是「正式工」,就貽笑大方了。體制外要什麼編制?
  • 公務員、事業單位勞務派遣工好,還是去私企打工好,哪個有前途?
    勞務派遣工說白了,就是第三方公司專門給事業單位打工的人,其實也和私企沒什麼區別,只不過相當於外派到事業單位,給別人幹活的。這些人都不算是事業單位的合同工合同工還會和事業單位本身籤訂勞動合同,而勞務派遣工籤合同都是和第三方的私企公司籤。
  • 勞務派遣工,工作已滿10年,可以與單位籤訂無限期勞動合同嗎?
    你這個意思應該是與被派遣單位籤訂無限期勞動合同,這個是不管你工作多少年也不可能籤的。因為你與被派遣單位沒有籤訂勞動合同,你是與勞務公司籤訂的勞動合同,再派遣到工作單位工作的。 為什麼會有勞務派遣這個工種存在?說實話就是為了避免出現上述的情況。
  • 事業單位的勞務派遣工,工作很多年,有機會直接轉成事業編制嗎?
    本文來源:網絡,更多內容請關注原創作者有網友問:我是一個事業單位的勞務派遣工,工作很多年,有機會直接轉成事業編制嗎?這位網友我覺得你是來故意逗我的,你在事業單位工作這麼多年,難道不知道進公務員單位或者事業單位獲得編制,是一定需要經過正規招錄考試,通關筆試、面試等環節,才能正式錄用並獲得編制的嗎?不過你既然有疑問,我就認真告訴你:對不起,沒有機會!
  • 體制內的合同工,值不值得做呢?
    最近有一個考生問,有機關單位在招合同工,是勞務派遣形式的,可以去做這個工作嗎?  我對他說:你務必要先了解勞務派遣工作的工作性質和工資待遇,再根據自己的情況,慎重做決定。    勞務派遣人員的工作內容與正式在編的幹部職工相近。有時候去去機關單位裡辦事,你都分不清楚辦事的同志是在編職工還是合同工。  那麼,體制內的勞務派遣人員值得去做嗎?  先來說說它的優勢所在:  一、工作環境和氛圍較好  機關單位裡的工作環境很不錯,氛圍也比較好,很人性化。
  • 勞務派遣,不僅坑你沒商量,過後還得給人家數錢!
    勞務派遣的工資高不高?呵呵,高!但又不完全高,因為裡面水挺深!不少大型企業都喜歡勞務派遣工,除了平時的校園招聘外,社會招聘更多的還是勞務派遣性質的員工。那麼,這些做勞務派遣的公司是如何掙錢的呢?一些求職者想進一家國有企業或是事業單位還有福利待遇很好的單位的時候,會發現正式的員工面試不上,而去試一下勞務派遣工反而就進去了。這是因為勞務派遣工的門檻更低,而且可以暗箱操作,也比較容易滿足一些人進入大企業工作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