饢,對新疆人來說,不僅僅是食品,更是根植於靈魂的象徵,同時也像重慶的火鍋、陝西的夾饃、北京的烤鴨、山東的煎餅一樣,在新疆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已經成為新疆名副其實的美食名片。饢在古代被稱為「胡餅」、「爐餅」。它是以麵粉為主要原料,補充芝麻、洋蔥、雞蛋、清油、酥油、牛奶、糖、鹽等,在高爐烤制的新疆人世代傳承的食物。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烏魯木齊為了展示這種文化,為了引導規範發展,專門建設了文化產業園,現在已成為烏魯木齊的重要旅遊景點。
第一個是直徑達7.1米的世界第一小菜,估計一個人一年都吃不完,是整個文化產業園的標誌,幾乎所有到這裡的遊客都在這裡拍照,因此成為烏魯木齊旅遊網的紅色景點。
第二沒想到小菜能做出這麼多圖案。在我們的印象中,小菜都是單一的色彩,最多添加了幾種芝麻、牛羊肉等,但沒有想到新疆文化產業園裡的小菜不僅創造了多種色彩,還能寫很多字畫出很多圖案。
第三個意想不到的是,新疆的鯛可以做出多種形狀。我們經常看到的domi基本上是圓形的,但文化產業園的domi不僅是圓形的,而且是方形的、心形的、動物形狀的、人物形狀的.而且這些形狀現在不是創新開發的,歷史上已經有了。
第三個沒想到這裡有個巨大的坑。根據人們的印象,人們在家烤的坑基本上和一個鐵鍋一樣大,裡面一次只能烤十幾個,但我們可以在文化產業園看到。這裡有直徑2米。
第四,這裡的製片廠如此現代化,不僅寬敞、乾淨、整潔,而且是流水線生產,但使用的烤箱和工藝保持著傳統的舊方法,都是手工製作,然後放入烤坑中烤。
第五,義大利的比薩餅也沒有想到是源自腎臟。因為歷史上新疆本土人為了提高口袋的口感,已經習慣在口袋上面放各種肉類和蔬菜。這種吃法和現在義大利的披薩一模一樣。其實是披薩的發源地。
第六個是囊文化產業園區已經設計了很多以口袋為原型的有靈感的門窗產品,如鎖、冰箱貼紙、靠墊等,非常奇妙,非常形象,可以隨時掛在身上,也可以作為禮物送給朋友。關於囊文化產業園的詳細內容,上個月第一次來這裡後寫了一篇文章「《義大利披薩源於中國?新疆網紅博物館告訴你真相,網友表示很意外》」,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瀏覽。從重犯的角度來看,去一個地方旅行除了欣賞當地風景外,還要品嘗當地美食,了解當地文化,而囊文化產業園是網紅景點,具有味道和文化雙重屬性,我個人認為是值得一看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