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論文先根據自己學校的要求,其次本文作為參考。
論文必須要列參考文獻,以說明著述內容的科學根據和出處,進而方便讀者擴展性閱讀的查找。若引用他人成果,應列出引文出處,以尊重他人的科學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反映論文作者的科學態度和論文具有真實、廣泛的科學依據,也反映論文的起點和深度。方便論文作者與前人的成果區別開來,是對他人勞動成果的尊重。方便讀者檢索和查找有關資料。有利於節省論文篇幅,有助於科技情報人員進行情報研究和計量學研究。
順序編碼體系
參考文獻標著錄有如下4種體系:著者-出版年體系(Harvard體系),順序編碼體系,數字字母混合體系和出版年順序體系。
舉例,如果本科學位論文的參考文獻標註採用順序編碼體系。即參考文獻以文獻在整個學位論文中出現的次序用[1]、[2]、[3]…形式統一排序、依次列出,置於文中提及的文字末尾的右上角,視引文表標註情況,置於標點符號前或後。
正文中引用文獻的標註方法
正文中引用文獻的標示應置於所引內容最後一個字的右上角,所引文獻編號用阿拉伯數字置於方括號「[ ]」中,用小4號字體的上角標
引用單篇文獻時如例1所示;
引用兩篇文獻時,各篇文獻序號置於同一個方括號內,其間用逗號(不是頓號)分開,如例2所示
如果連續序號多於兩個以上時,可用範圍號「~」(中文還可用全身「—」,外文用en-dash「-」)連接起訖序號,如例3所示
如果文獻序號作為敘述文字的一部分,則文獻號與正文平排,並且每條文獻都要加方括號,如例4和例5所示;
如果同一文獻在文中不同處被重複引用,全文只在其第一次出現時標應標的序號,以後各處均標這同一序號;若必須標出引文頁碼,可把頁碼標在方括號外,如例6所示,也可用其他明確的方式標出。
文後參考文獻表的著錄方法
按論文中引用的順序號排列參考文獻,不按著者,不分語種。多著者時,著者間用西文逗號隔開,只列前3人,後加「等(et al.)」。在句中,凡是西文符號後應空半格。
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嚴格按照以下形式書寫(含標點符號):
參考文獻著錄時還應注意:參考文獻中的外文作者名、外文刊名的縮寫一律不用縮寫點。外文著者一律用姓在名前,採用首字母縮寫(中國人用全名不縮寫)。姓和名之間不加逗號,名2個以上大寫首字母,2名間空一格。文獻作者3名以內全部列出,4名以上則列前3人,後加「et al」。各著者間不加「and」、「和」等,應用逗號分開。外文題名第一個單詞首字母大寫,其餘單詞(專有名詞除外)均不大寫。外文刊名應按國際標準規定縮寫,不加縮寫點。
特別提醒,對西文作者,正文中引用時應遵循西文規範,即名在前姓在後,縮寫部分要加縮寫點。以參考文獻[10]為例,其參考文獻條目為:
如何標註
首先我們需要在word文檔中打開我們編輯好的內容,之後在裡面我們在需要添加標註的地方點擊一下滑鼠,然後我們在軟體中找到引用-插入尾注。
3.點擊之後我們會在滑鼠定位處看到一個小1的出現,並且在文章的尾段還會看到一個小1,這裡就是我們添加備註的地方了,在裡面我們可以標註引用的來源。
4.如果我們不喜歡默認的這個標註的樣式的話,我們還可以對其進行修改,我們在裡面找到這個標註,點擊一下右鍵,然後選擇腳註和尾注。
5.之後我們在打開的窗口中找到裡面的格式,然後選擇方括號樣式,在裡面我們可以調整樣式了。
END 【大學同人】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