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紙紋樣的現代設計應用

2021-02-26 AtelierTheform


隋唐時期,在紙上印製紋樣的工藝傳入日本,被稱為唐紙。這種華麗的紙張被廣泛應用於寺院、茶室和貴族家中的室內裝飾,成為京都這座古老城市的一張名片。

在紙上印刷花紋的技術始於中國南北朝時期,在隋唐得到發展,傳到了奈良時代的日本。平安時代中期,文學事業蒸蒸日上,人們需要越來越多的唐紙用於書寫和歌,因此日本人也學會了在木板上雕刻花紋,再將花紋印在和紙上的技術,於是日本便有了屬於自己的裝飾紙。後來,這些裝飾紙開始被裱糊在隔扇上作為室內裝飾使用。美麗的唐紙花紋大致可分為貴族向、寺院向、茶人向和百姓向幾大類,以適應不同人群的審美需求。以眾多的寺院、茶室為發端的唐紙隔扇,直到現在還在桂離宮中使用著。

▲用來印製紋樣的印板▲唐紙小樣



▲唐紙紋樣

唐紙的製作始於當時的都城——京都。近代初期,本阿彌光悅在鷹峰藝術村中,製作《嵯峨本》時,將造紙術做了一些改良,並由唐紙師繼承了下來。之後,造紙業在江戶中期有了飛速的發展,《商人商品指南》(1824年)中例舉了八家唐紙屋的店名,其中有一家現在還在營業,這便是京都「唐紙屋長右衛門(簡稱唐長)」的家業。如今的掌門人—千田家,依然保留著記載有當時13位唐紙師名字的傳家文書。之後,京都的唐紙屋大多在1864年蛤御門之變的戰火中,損失了大量刻有花紋的珍貴模版,唯獨唐紙屋長右衛門將家中的木盆全部裝滿水,寸步不離地守在倉庫,保護著重要的模版,直到戰亂結束。明治以後,隨著文明的開化,唐紙屋一間一間地倒閉。現在從江戶時期代代相傳的唐紙屋只剩下「唐長」這一間了。

對於製作唐紙來說,最重要的工具就是一塊縱長30釐米、橫寬45釐米的木質模版。「唐長」在數百年間一直小心翼翼保存下來的傳家寶就是這650多塊模版,其中有一半以上都是在江戶時期雕刻的。模版的材質是柔軟易雕刻的樸木。由於12張模版拼在一起才是一面隔扇的面積,為了在印刷的時候看不出拼接的邊緣線,模版邊緣被做過細緻的處理。製作唐紙的材料是模版、和紙、染料,以及一個布面繃子。染料是顏料、雲母與膠水的混合物。由於礦物質雲母磨成粉末之後有細碎的光澤,因此也被稱作「耀粉」。將混合好的染料均勻地刷在繃子表面,然後再用繃子輕輕地粘貼模版,讓染料全部轉移到模版上。模版的顏料均勻之後,將和紙鋪上,用手輕輕按壓,使其貼合模版。將沾有顏色的和紙揭下後唐紙便完成了。看上去似乎步驟很簡單,但混有膠水的染料薄厚均勻程度非常重要,熟練的唐紙師能夠根據繃子粘貼模版時發出的「啪嗒啪嗒」聲和手的觸感來判斷染料的量。只有像這樣鋪上柔軟的和紙,再用手掌一張一張按壓的細膩手法,才能讓模版在幾百年的時間內都完好無損。

自古以來,唐紙就作為一種裝飾用紙,廣泛應用在屏風、燈具等家居設計中。▲唐紙紋樣裝飾的萬花鏡▲房屋隔扇上的唐紙紋樣

雲母唐長

從1624年創業開始到現在,「唐長」家將這項傳統技術守護了400多年,如今,「唐長」在京都市內擁有三間工作室。作為京都唐紙老字號「唐長」十一代掌門的女兒,千田愛子與丈夫共同創辦了新的品牌「雲母唐長」,婦二人為了讓唐紙能夠融入現代化生活,將模版的花紋應用於紙張以外的任何材質上,進行各種新鮮的嘗試,通過現代設計改造,使得其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旨趣。他們將唐紙紋樣進行現代設計包裝,開發出手機殼、瓷器、手包、紀念品等產品,還承接以唐紙為主題的現代家居設計。

▲京都唐紙老字號「唐長」十一代掌門千田愛子和丈夫

       在隈研吾設計的商業建築「COCON KARASUMA」外立面上加入「唐長」的古典花紋——天平大雲紋就是他們的試驗之一,還有岡山縣的一座別墅酒店進行整體風格上的裝飾改造。壁紙自然不必說,他們想要將廚房中的食器甚至寢具上全部施以唐紙花紋,希望能夠在這裡將唐紙的美發揮到淋漓盡致的程度。「日本的家屋逐漸減少,就算沒有人再用紙隔扇,也希望能將唐紙的美流傳下去,想把唐紙的美術價值提高到新的境界。」在這樣的願景下,夫婦二人開始利用唐紙製作藝術作品。2009年,作品「生命」被收藏在了貝聿銘設計的滋賀縣MIHO美術館中;第二年,Toto的作品「向星許願」供奉給了著名的寺院——養源院,陳列在重要文化遺產——屋宗達描繪的唐獅子杉戶繪的旁邊。至今為止,唐紙雖多用於製作神社寺廟的紙門、壁紙、屏風,但作為藝術作品收藏於寺院中,這還是第一例。

▲隈研吾設計的商業建築「COCON KARASUMA」,商場外立面設計融入了的唐紙的「天平大雲」紋樣~~

在養源院中還有一扇經「唐長」修復過的紙門。在同一間屋子中,一面180年前製成的唐紙隔扇同一面幾年前剛剛修復完成的唐紙隔扇陳列在一起。較為古老的一面呈暗青色,新的一面則是鮮豔的白青色。雖然顏色完全不同,但令人驚訝的是,新唐紙的顏色竟是老唐紙的真實還原。「在二條城或修學院離宮也能找到這樣的白青色,估計是當時高貴階層的流行色吧。修復的時候,先將唐紙和墊紙一起剝下來,經強化加工後重新貼上一層墊紙,最後鋪上新的唐紙。花了差不多兩年半的時間」,Toto說。我們看到了剝下來的古老唐紙,雖然紙質已經相當破舊,但是青色的花紋還是完好的。「上色的材料中有染料和顏料兩種,用顏料的話,年代久了雖然顏色會暗沉,但色彩卻不會掉。當時『唐長』的祖先是將植物染料與外國顏料混合起來使用的。這種青色的外國顏料也曾被畫家葛飾北齋和伊藤若衝使用過。看來我們的祖先也喜歡用新鮮流行的東西啊。這次我們也是用顏料修復的,因此它的顏色兩百年後也不會變。雖然花紋的顏色和當時不太一樣,我們在雲母中調和了金色,但兩百年後也不會變。我們使用的團龍紋是「唐長」雕刻於江戶時代中期的花紋,花紋本身從很久以前就存在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這片修復過的唐紙背後,是屋宗達描繪的「松圖」,也是另一幅重要的文化遺產。在養源院中,有近代著名的畫家兼茶人小堀遠州設計的庭院;還有同為茶人的古田織部贈予的十字形手水缽,可以說是集京都的名粹於一身。要將作為傳統工藝的唐紙,和作為藝術品的唐紙同時陳列在一起的話,沒有比這裡更相稱的地方了。

今後,同海外設計師的合作也在新一代掌門的計劃之中。「從中國來的唐紙在日本被小心地維護和發揚光大,並還會向世界繼續普及。唐紙會在世界各地一直旅行下去。」Toto這樣說道。實際上「唐長」從過去開始就與國外多有往來。19世紀後半葉,日本的浮世繪和其他的傳統工藝在維也納萬博會和巴黎萬博會上同世界見面,「唐長」的多數作品也曾遠渡歐洲。當時的唐紙在英國的維多利亞&阿爾伯特美術館,以及法國和德國的美術館中也都有收藏。「擁有幾千年歷史的花紋,祖先們守護了幾百年。要用手工複製它們,除了這裡沒有別的地方能做到。就算能用電子掃描技術將表層複製下來,但宿藏在模版內部的東西還是只能從模版中觸摸到。雖然這是非常抽象的感受,但日本人一直小心地保留著這種情愫,從能看到棲息在自然中的八百萬神明的時候就開始保留著。現在雖然看不到神明了,我們還是想珍惜著這種世代流淌在血液之中的敬畏之情,將唐紙繼續延續下去。」


▲唐長文様懐紙/天平大雲

▲唐長文様懐紙/影牡丹唐草

▲唐長文様懐紙/南蠻七寶

▲唐長文様懐紙/九曜紋

▲各種圖案的信封套裝

▲各種圖案的器皿

▲唐紙紋樣與布藝結合,設計出的方巾

▲唐紙手袋


▲唐紙燈具

千田愛子夫婦以唐紙為靈感進行不斷大膽創作,不僅停留在一種手工藝的程度,甚至成為現代藝術作品,進入美術館展示。







相關焦點

  • 千年唐紙
    唐紙(karakami)顧名思義,是由千年以前的平安時代,來到中國的遣唐使帶到日本的。最初主要是作為上層社會的書寫用紙,印有花草飛鳥紋樣的紙張逐漸用途廣泛,唐紙藝術隨之誕生。平安時代中期以後,唐朝輸入斷絕、日本本土開始自己製作這一類的裝飾用紙,並一直延續至今。唐紙の製作工藝▼
  • 現代商業展示中中國傳統紋樣的應用
    近些年,從中國的商必囑示設計中可以了解到,對傳統紋樣或是中國元素的應用,出現了一種傳紋樣與現代設計之間緊密聯繫的趨勢,使中國傳統紋徉在現代設個中凸顯出來,現代商業展示設日一中融人傳紋樣和元素氣息,它既不是對傳統紋樣的純粹模仿和套用,也不是完全沉浸於傳統元素的設計中去,而是從內在本質上成為現代設計中有機的一部分。
  • 印刷設計中特種紙的應用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紙張的品種愈來愈多,特種紙應運而生,廣泛用於各種平面設計中,尤其是高檔畫冊、書籍封面的設計,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紙張的質感特種紙的類型繁多,印刷設計的效果表現力也有很大的差異。設計者必須了解和掌握不同特種紙的特點和性能,才能更好地利用其優勢,設計出古樸典雅、豪華喜慶、現代簡約等各種不同風格的作品。
  • 文物紋樣再活化--以晉寧石寨山銅鼓紋樣為例
    中國文物上的紋樣蘊含著豐富的美學和文化價值,可以將文物紋樣進行提取分析再進行創新性應用。本文主要選取了晉寧石寨山銅鼓文物紋樣作為分析對象,主要找尋翔鷺紋和羽人紋文物紋樣所體現的思想和內涵,借用日本民藝運動中對於裝飾紋樣的圖像運用方式,使得文物紋樣獲得新的生命力和藝術表現力的同時,也對於現代設計元素運用提供一條新路徑。    銅鼓是一種古老而別致的樂器,更是一種極具價值的歷史文物。
  • 花器與紋樣|作為紋樣圈的千年「網紅」,壽字紋究竟魅力何在?
    萬字紋與壽字紋可以單個組合搭配,也可以融合成一個紋樣,具有福壽連綿的美好寓意。現代設計中也多有運用。 △喬家大院的百壽圖,圖源喬家大院景區 新的時代,壽字紋新的發展 在社會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以壽字紋為代表的傳統紋樣一直活躍在現代設計中
  • 侗族文化研究及其在現代動畫設計中的應用 ——以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侗族為例
    並對侗族文化在現代動畫設計中的應用,以動畫形式推動民族文化傳播的進行分析。侗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貴州省的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區,銅仁地區,湖南省的新晃侗族自治縣,會同縣,通道侗族自治縣,芷江侗族自治縣,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三江侗自治縣,龍勝各族自治縣,融水苗族自治縣,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
  • 中國傳統圖案與現代服裝設計
    由於時裝帶有鮮明的時代個性,因此,復古的流行也決不會是簡單的重複過去,而是以現代的形式予以新的包裝和淦釋,所以現代的服裝設計不僅要體現傳統的文化韻律,更要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要求,我們要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材料和技術手段,使傳統紋樣釋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 直苴彝族服飾中人形舞蹈紋的造型設計應用
    本文通過對直苴彝族在現代服裝中的造型設計應用研究,嘗試將傳統與現代審美進行結合,以保護和傳承彝族刺繡圖案,引起人們對傳統民族服飾的重視。  直苴彝族主要集中居住在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縣中和鎮直苴村和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後的蓮池鄉查利麼村,而直苴彝族服飾因其種類繁多、色彩豔麗、刺繡工藝精細等特點,展現了直苴服飾圖案獨特的藝術魅力,成為承載直苴彝族傳統文化及歷史的重要符號之一。
  • 傳統寓意紋樣——幾何紋樣
    回紋傳統寓意紋樣。由陶器和青銅器上的雷紋衍化而來的幾何紋樣。寓意吉利深長,蘇州民間稱之為「富貴不斷頭」。回紋圖案在明清的織繡、地毯、木雕、瓷器和建築裝飾上到處可見,主要用作邊飾或底紋,富有整齊、劃一而豐富的效果。織錦紋樣中有把回紋以四方連續組合的,俗稱為「回回錦」。
  • 美學|從LV日式痴迷到故宮傳統紋樣,紋樣如何向世人展示中國美
    從文化的角度來看,LV紋樣設計大量取材於東方古典美,與日式審美有著強烈的藝術共鳴,其中體現出很值得玩味的設計理念:立足傳統,尊重傳統,讓人們獲得更大的文化認同感。LV紋樣與東方古典美圖案紋樣的使用是產生藝術共鳴的原因之一。日本有些媒體認為,LV Damier紋樣選取日本市松紋樣作為設計元素,Monogram紋樣的設計元素則來自日本江戶時代的家紋。
  • 屏風在現代設計中的創新型應用研究
    我國古代最為繁榮昌盛的唐朝時期,不僅造型製作講究,裝飾紋樣豐富,且不再是簡單的作為屏蔽器具,而是具有一定文化藝術內涵的展示平臺。明清時期,屏風開始出現附加功能使用的現象。屏風的使用使得室內空間呈顯出濃厚的藝術風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當時的時代藝術特點以及人民的內心情感世界。    屏風是家具中一個重要門類,兼具禮法、文化、地位、實用、裝飾等多重功能。
  • 靈動的設計:威廉·莫裡斯的經典設計紋樣
    靈動的設計:威廉·莫裡斯的經典設計紋樣 陳曄 2019-01-21 14:10 來源:《靈動的設計 :威廉·莫裡斯的經典設計紋樣》
  • 大賽 | Beyond超越 2020國際紋樣創意設計大賽(截至2020.11.30)
    作品要充分展示大賽 「超越」 主題,以紋樣設計為立足點, 參賽者可以從紡織、服飾、平面、工業、建築等相關專業領域進行設計或創意,參賽作品可以是紡織面料(印花、織花、針織、刺繡等工藝均可)、紡織藝術品、概念紡織品、服飾品、家紡用品
  • 助力計劃|融·第七年 著色 19位設計師12組設計作品發布
    以實物的方式,幫助設計師理解和認識材料工藝及其不同的應用結果。 融設計圖書館邀請了19位設計師,通過一年時間創作了12組當代設計作品,在「設計上海」的「融·著色」 設計展上一一呈現。 融 · 著色 設計展 2020
  • 中國傳統圖案在古今室內外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在 現代 設計中,中國傳統圖案不僅應該得到保留和繼承,還要與現代設計理念和現代設計方法相結合,並逐漸成為表達某種功能和精神意義的符號,成為一種識別各種設計形式意義的依據之一。建築中的中國傳統圖案都是以雕琢、彩繪等形式依附於建築結構之上,並且雕飾不受制約,圖案內容比較自由。中國古典家具中裝飾圖案的應用也歷經幾千年的發展和演變,形成了獨特的 藝術 風格。
  • 中國經典傳統紋樣
    有的作二方連續排列,有的構成四方連續紋樣。一般都作主紋應用。 盛行於戰國時期。在當時的玉器上,亦常見雕琢有蟠螭紋,表現形象有的有所不同。 又稱卷草紋,六朝時期流行的一種植物紋樣。
  • 日本絣織及其代表性紋樣特徵探究
    從目前已有的關於絣織元素在一些家紡、服裝甚至平面設計中的應用來看,涉及到日本地區傳統絣織圖案的設計不多。國內對絣織技術的研究基本停留在新疆地區的艾德萊絲綢,而國外已有不少介紹和分析日本絣織及其他各地區絣織織物的文獻資料。
  • 11民藝推薦:最聖潔的紙—尼木雪拉藏紙
    以下挑選了4種最具代表性的尼木雪拉藏紙後期加工工藝,加以簡單說明,希望能開啟大眾對手工紙創新的思考。特殊藏紙一:金印花瓣紋樣藏紙在手工紙上印刷圖案比較成熟的是宣紙領域的傳統印刷和現代列印,例如常見的春聯紙、信箋、宣紙畫等,常運用木板水印、雕版印刷、燙金銀箔等工藝;而在手工紙上印刷圖案的最優民藝便是「唐紙」,目前在日本得以保留和傳承。
  • 針黹留香——敦煌紋樣貼補繡靠墊DIY教程
    針黹留香——敦煌紋樣貼補繡靠墊DIY教程貼補繡工藝簡介貼補繡也稱「貼布繡」、「補花」、西南少數民族習慣叫「剪花」,使用真絲綾絹材料時也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