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債臺高築」這個成語,這個成語講的是周朝最後一任天子周赧王的故事,當時秦國強盛,想要攻打周王室,周赧王害怕,楚考烈王忽悠周赧王合縱攻秦,周赧王從西周公國湊了6000軍隊,由於沒有經費,於是周赧王就向西周公國的富商借錢,還打了借條,約定打完仗後,以戰利品來歸還借款。
結果合縱時只有楚國和燕國派了軍隊來,其他四國沒有派兵,西周軍隊只有6000人,再加上楚國和燕國軍隊不過幾萬人,根本無法與秦軍打仗,於是西周軍隊就回去了,而軍費很快就花完了,周赧王本來就沒有錢,現在富商催著還債,周赧王只能躲到王宮後的一座高臺上躲債,這就是債臺高築這個成語的由來。
周赧王不僅是「債臺高築」這個成語的原型,也是周朝最後一任天子,更是史上最窩囊的周天子之一,那麼周郝王有多窩囊?
一、自己沒有寸土之地
周赧王是東周王朝的最後一任天子,自從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從鎬京(今西安)將都城東遷到洛邑(今洛陽)時,東周王朝就開始了衰弱,作為天下的宗主國,東周無力約束諸侯國,開始是春秋五霸代行天子權力,後來就是戰國時代各諸侯國進行你死我活的滅國之戰。
周朝是分封制,即使東周王室已經很弱小了,即使東周王室地盤都快沒了,也沒有阻止周王室的分封,東周王室傳到第16任天子周貞定王時,更加弱小了,而且王室內部鬥爭非常激烈,周貞定王去世後,長子姬去疾即位為周哀王,三個月後周哀王被自己弟弟姬叔襲所殺,姬叔襲殺了周哀王自己即位為周思王,五個月後周思王又被自己弟弟姬嵬所殺,姬嵬即位為周考王。
周考王擔心自己也會被弟弟所殺,所以就把自己的弟弟姬揭進行分封,封為西周桓公,這裡的西周只是周王室之下的諸侯國,史稱西周公國,而不是西周王朝,周考王才代表東周王朝,而西周公國就跟秦國、楚國一樣是諸侯國。
當時整個東周王朝的土地也就是洛陽及周邊地區,現在周考王分了一半給自己弟弟建了個諸侯國,所以東周王朝的實力就更小了,西周公國傳了兩代人之後,又發生叛亂了,到了西周惠公時期,他的弟弟姬根叛亂,於是趙國和韓國就把西周公國又一分為二,然後當時的周天子周顯王把自己原本只有一半洛陽及周邊的土地分封給了姬根建立了東周公國。
這樣就導致周王室的地盤只有個王宮了,其他都沒了,整個洛陽及周邊原屬於周王室的土地和人口被西周公國和東周公國瓜分,然後東周王室就這樣傳到了末代天子周赧王手中,除了個王宮是周王室直屬的,其他的沒有城池,也沒有土地和人口歸屬周天子了,這就是周赧王的當時的實際情況,沒有一寸土地是屬於他這個周天子的,除了那個王宮。
二、受驅逐客居諸侯國
周赧王原本是生活在東周公國地盤上的王宮之中,秦武王時期,秦國攻下了韓國的宜陽,打通了從秦國通往東周王室的道路,於是秦武王要到東周來舉鼎,周赧王不答應,於是秦武王就把周赧王逐出東周公國所在的王宮,遷到西周公國的王宮。
東周公國與西周公國還經常發生戰爭,而這個周赧王活的時間又長,在位時間長達59年,比那個秦昭襄王在位時間還要長,周赧王經常就在東周與西周之間來回搬王宮,經常是受到外來威脅搬王宮,比如楚國準備攻打西周公國時,周赧王就把王宮搬到東周公國了,如此這般的周赧王可是非常窩囊了。
三、被人逼著還債
前面講過債臺高築的故事,周赧王雖然是東周王朝的天子,實際上既沒錢,又沒人沒地沒城,被楚考烈王忽悠了一次,就被債主到處逼債,周赧王只能依靠東周公國和西周公國來獲取生存,身為天子也是夠窩囊的。
四、象徵王權的九鼎被秦國搶走
周赧王59年時,也就是公元前256年,同時還是劉邦出生的那一年,秦國攻打西周公國,西周君不敵,跑到秦國叩頭認罪,把西周公國的36座城池,3萬人口全部割讓給秦國,這可是西周公國全部的城池、土地和人口,西周君還被秦國綁在柱上流行示眾,最後放他回了西周公國,於是西周公國也只剩下一座王宮了,其他啥也沒有。
同年,西周文公姬咎逝世,然後秦國把放在西周公國的九鼎運回了國內,這個象徵周王室幾百年王權的九鼎被秦國搶走,同時西周公國所屬的一切歸屬秦國,也就是在這一年,周赧王姬延也病死了,之後就沒有再立周天子了,西周公國與周王室都在公元前256年這一年滅亡,只剩下一個東周公國還苟延殘喘地多活了9年,直到公元前247年,秦國滅亡了東周公國,周王室才算徹底滅亡。
作為東周王朝的最後一任天子,周赧王的壽命相當長,光是在位時間就有59年,他一生的壽命至少也是70多歲,不會比秦昭襄王少,雖然東周的滅亡並不是周赧王的責任,但是他是最後一任周天子,周朝就是滅亡在他的手中,他的窩囊來自東周平王的東遷,來自歷任東周王的無作為,同樣還來自周王室內部的激烈政治鬥爭。
難以想像的是,東周都衰弱到那個樣子了,王室成員之間的爭鬥卻沒有一點減弱的樣子,不知道同仇敵愾,只有你死我活的政治鬥爭,僅僅只有洛陽及周邊這麼一小塊土地,還不斷地分封來分封去,分到最後,只有一個宮是周天子的了,這樣的東周豈能不滅亡,周赧王的去世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結束,他的窩囊是歷史的產物,並不能完全怪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