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還算是強大,對於諸侯國有一定的震懾力,但是到了東周就已經完全淪落為擺設。東周又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實際上戰國的時期,東周已經不存在了。
那麼為什麼東周已經衰落了,還能苟活那麼長時間,卻從來沒有中興呢?其實原因是同一個,那就是周天子是天下諸侯國共主這一個原因。
我們都知道,春秋戰國時期之所以有那麼多諸侯國,主要原因還是西周時期的分封,也就是說西周採用的是宗法制和分封制將工程和後代分封到各個地方去做諸侯,以拱衛中央的周朝。
這種制度在中央王朝強大的時候,會對諸侯國產生震懾力,諸侯國也不敢輕舉妄動,但是到中央王朝衰弱的時候之後,諸侯國就會蠢蠢欲動,就像戰國春秋戰國時期一樣。
春秋和戰國是兩個不同的時期,春秋時期是諸侯國爭霸,而戰國時期是殲滅戰。
齊桓公
春秋時期有五個霸主,第1個霸主是齊桓公,他採用的是尊王攘夷的策略,而後續的所有的霸主都跟他採用同樣的策略,也就是尊重周王朝的權威,行使霸主的權力,其實最簡單來說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
這也是周王朝衰落以後為什麼一直存在的原因,因為這個時候大家的實力都相當誰也不能滅掉誰,所以只能通過尊王攘夷的策略來稱霸,這也是各個諸侯國能夠讓東周苟活的原因。
而也正因為東周是天下的共主,即使出現英明的天子,也無法扭轉局勢,首先它作為長期的天子來講,不屑於跟這些諸侯國爭霸爭地盤。其次,如果某個天子表現出來英明神武,那麼各個諸侯國就會對它形成警惕,不斷地削弱它,因為只有周天子是在法制上的合法的天子。
周邊有那麼多諸侯國圍著東周,不斷地提防他,對他進行騷擾,即使再厲害,再英明神武的人,也無法使東周王朝再次強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