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獻帝為什麼不能擺脫曹操的控制,但是康熙卻擺脫了鰲拜的專權?

2020-12-17 小銘愛懸疑故事

同樣都是被架空、同都是少年,為什麼康熙就可以用小侍衛將鰲拜拿下,而漢獻帝卻將傀儡從小做到大,都沒能拿下曹操呢?其實這個問題並不難,分析一下局勢便可以說明一切。

漢獻帝

漢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逐鹿、奸雄鷹揚,大漢王朝氣數已盡,天下也被地方州牧或者是地方軍閥所把持,中央權力被一分為多,政令出不了洛陽城,就是出了也沒人聽。彼時彼刻,先是大將軍何進串通何太后立少帝劉辯,隨後董卓入京,廢少帝而立獻帝劉協,劉協的悲慘命運從此刻開始。

董卓被殺後,李傕郭汜禍亂京城,曹操乘機入京迎奉天子於許縣,開始奉天子以令不臣,隨後誅呂布、敗袁術、滅袁紹,一統北方。乃至後來曹操稱魏公建魏國做魏王,其子曹丕篡漢自立。看似經過了很多年,看似經歷了很多人,看似經受了很多事,看似一切都在變。確實,環境在變,敵對勢力在變,但有一點永遠沒變,那就是漢獻帝無兵無權。

自從靈帝之後,大漢朝已經沒有純粹的國家武裝,全部是地方勢力。毛主席曾說:「槍桿子裡出政權」,你沒有兵,你只能做一個橡皮圖章,軍閥用你是一刻,不用你也是一刻,你的命運完全在他人手中掌控。

雖然漢獻帝無能為力,但是大漢朝還是有一批所謂的「忠臣」在,他們敢於冒險,意圖發動政變奪權。但是誰也不能肯定,奪權成功之後會不會出現第二個曹操,所以我在這裡用所謂的忠臣來描述他們。這些人比起漢獻帝來是有些手段的,但是比起曹操來,那實在是差的遠。

建安五年,漢獻帝給車騎將軍董承傳遞了一份衣帶詔,結果東窗事發,董承等一系列參與其中之人全部被誅殺,馬騰被騙入京殺害,只有劉備腳下抹油跑得快,否則也難逃一死。其餘心有餘悸之人要麼投降曹操陣營,要麼被殺,荀彧在勸阻曹操稱魏公無望之後被害,朝廷內部已經沒有純粹的漢臣,而是全部成為魏臣。

無兵無將無人,別說是漢獻帝,就是漢武帝也無可奈何!

康熙帝

康熙的情況比起漢武帝來就好得多,首先,鰲拜掌握的只是部分政權,並沒有形成壟斷。在政治上,索尼、遏必隆、蘇克薩哈互成犄角之勢,牽制鰲拜。蘇克薩哈被逼死後,跳梁小丑遏必隆立刻與鰲拜串通一氣,但是索尼身為首輔大臣,在朝廷之中有一呼百應的能力,成為鰲拜在政治上最大的阻礙與牽制。

軍事方面,鰲拜掌握了八旗部隊與綠營軍,看似是掌握了大清所有軍隊,實則不然。滿清八旗旗主各領以旗為祖制,自皇太極始,兩黃旗就屬於皇旗,經過順治改革之後,上三旗與下五旗之間有了明顯的等級差別,而且旗主的共主為皇帝。

對於鰲拜而言,除了鑲黃旗,其他旗主都是各懷鬼胎,說不定哪一天就會拿著他的腦袋去邀功。對於各旗主而言,大家都在相互觀望,伺機而動。這樣的軍事團體不像是一家人,更像是大狼與小狼的鬥爭。

索尼死後,鰲拜權力達到頂峰,權傾朝野,但索尼的兒子索額圖充當起了為康熙分憂的職責,帶領著一批索尼舊部在朝堂上與鰲拜黨周旋。康熙則是想出了用布庫擒拿鰲拜的方法,先是將鰲拜的親信遣出京城,用自己的心腹取得了京畿衛戍之權,騙鰲拜入宮後一舉擒拿並下獄治罪。

鰲拜被抓之後,其親信遁逃無形,八旗將領也都表示與鰲拜沒有任何瓜葛,鰲拜從萬人之上瞬間掉入深淵。他的失敗與其面對的敵人能力出眾有關,也於自己的莽撞有關,更與當時大清國初定的國情有關。但無論如何,鰲拜之於曹操是不如的,漢獻帝之於康熙又是不如的,強遇弱,弱遇強。相對強的帝王在國家穩定之時遇到了相對弱的對手,豈有不勝之理?

相關焦點

  • 歷史上漢獻帝和康熙都被大臣控制過,為啥只有康熙帝擺脫了控制?
    漢獻帝自被曹操挾持到許昌後,其衣食住行基本都被監視者,根本沒有機會和途徑接觸到其他大臣,更不要想建立自己的勢力了,此時開始其就成為了一個傀儡。曹操自此開始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統治,漢獻帝劉協就成了一個木偶式的人物,被控制得死死的沒有什麼自由可言。
  • 同樣是剷除當朝權臣,為何漢獻帝不能像康熙除鰲拜一樣除掉曹操?
    鰲拜當年權傾朝野,上朝的時候咄咄逼人,不把年輕的康熙放在眼裡,最後被康熙除掉,那麼同樣面對權臣,康熙殺鰲拜時16歲,漢獻帝被曹操迎奉到許昌時也是16歲,為何康熙輕而易舉就拿下鰲拜,而漢獻帝劉協卻束手無策?
  • 鰲拜實力雄厚,為什麼會輕易被康熙帝制服呢
    鰲拜掌握軍權,勢力漸漸變大,康熙皇帝感到了鰲拜的威脅,後來鰲拜進宮,被康熙捉拿,是因為鰲拜判斷出現了失誤。鰲拜認為就是康熙皇帝只是一個小孩子,不可能動搖自己的地位。鰲拜認為自己是「曹操」,康熙皇帝是「漢獻帝」,他不知康熙皇帝是「漢宣帝」,自己只是「霍光」而已,鰲拜高估了自己的實力。鰲拜被康熙皇帝制服後,班布爾善投靠了康熙皇帝。班布爾善完全就是一個牆頭草,鰲拜勢力大的時候,他投靠了鰲拜。康熙皇帝把這一切看在眼中,處置了鰲拜後,就殺了班布爾善。
  • 同樣是傀儡皇帝,漢獻帝都敢暗殺曹操,為什麼光緒不敢暗殺慈禧?
    漢獻帝是東漢的末代皇帝,也是傀儡皇帝,沒有實權。他本身能夠做皇帝就是董卓的功勞,可以說從他頭一天做皇帝開始,就開始了漫長的傀儡生涯。董卓伏誅後,又被他的部將給控制了,好不容易擺脫後,又開始依附曹操。可以說漢獻帝每走一步都異常艱難。
  • 漢獻帝是個了不起的人物
    劉協出生於公元181年,當皇帝時還是個娃娃,他如果趕上一個朝代的盛世,再有孝莊那樣的深明大義之人幫扶,也可能會有康熙、乾隆的大作為。可是劉協生不逢時,趕上了亂世。他出生未滿周歲,生母王夫人就被當時的何皇后謀害身亡。九歲「被」當了皇帝又被奸臣董卓控制。公元192年時,司徒王允與董卓養子呂布合謀殺死董卓。
  • 康熙親政前的四大輔政大臣都是什麼身份,鰲拜為什麼能夠專權
    後來遏必隆的次女兒是康熙的第二個皇后孝昭仁皇后。 4、鰲拜,初為輔政大臣之末,後鰲拜專權,實為輔政大臣第一人。 姓瓜爾佳氏,滿洲鑲黃旗人。
  • 順治去世時,留給康熙4大輔政大臣,為何最後會變成鰲拜專權
    順治選了4位輔政大臣,分別是:索尼(正黃旗)、蘇克薩哈(正白旗)、遏必隆(鑲黃旗)、鰲拜(鑲黃旗),這4位康熙想要讓他們相互牽制,以完成輔政任務,但遺憾的是,康熙仍未能躲開權臣的專制。順治安排四位輔政大臣,只是為了讓他們相互牽制,避免大臣專權,為什麼最後還是變成鰲拜專權?
  • 漢獻帝雖有除曹操能力,但無控局實力,帶詔事件真相,還存在爭議
    《三國志.先主傳》先主未出時,獻帝舅車騎將軍董承辭受帝之命,帶著中密令,當殺曹公。漢紀五十五.車騎將軍董承稱受帝衣帶中詔,與劉備謀反曹操。而《三國志》和《資治通鑑》則更傾向於無衣帶詔,因為《資治通鑑》記載了衣帶詔的使用情況,這就出現了問題,當時劉備雖然在曹操陣營,但董承想要見見劉備並不難,如果有衣帶詔,為什麼他不拿出來讓劉備看?
  • 康熙為什麼會找一群少年擒拿鰲拜,而不是叫侍衛負責擒拿?
    鰲拜在康熙年幼之時基本等同於三國時期的曹操地位,但是鰲拜各方面可要比曹操差太多了,鰲拜只是一介滿洲武夫而已,他更多的是囂張跋扈,沒有遠大的政治見解,也更沒有野心,他只是想利用權力為自己家族攫取更多的利益而已。
  • 曹操控制漢獻帝,嫁一個女兒不就夠了,為啥要嫁三個女兒?
    再比如名士孔融,孔子的後人,因多次言語觸犯曹操被殺等等,曹操做事既考慮到個人喜好,也會考慮到相關的政治利益。曹操控制漢獻帝,派一個女兒就夠了,為啥三個女兒都嫁過去呢?這曹操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呢?我們從《後漢書》的這一段記載能看出一些端倪1.曹操同時嫁三個女兒給漢獻帝,想從後宮徹底控制漢獻帝的一言一行。公元200年的衣帶詔事件歷歷在目,曹操不可能會忘記,國舅董承和董貴人密謀謀殺的行動觸動了曹操敏感的神經,外戚勢力一日不除,皇帝後宮不能掌握在自己手裡,自己的安全始終存在著隱患。
  • 康熙少年擒鰲拜,真是既魯莽又絕情!
    但是在了解了清朝的一些史料之後,再看此事就會發現,康熙少年擒拿鰲拜,真是既魯莽又絕情。康熙年紀輕輕就可以輕鬆扳倒一代權臣,他的成功似乎為歷史上那些傀儡皇帝找到了一個絕佳的絕地反擊的方法。歷史上的那些傀儡皇帝,他們在被權臣脅迫時,為什麼沒有像康熙這樣,不動聲色地訓練一批侍衛呢?難道獨獨因為康熙少年聰穎嗎?
  • 漢獻帝與曹操:一段被誤會了千年的君臣關係
    01、傀儡皇帝世人詬病曹操同情漢獻帝的原因,不外乎曹操把漢獻帝當傀儡用,所以有人說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但仔細一想,漢獻帝並不是遇到曹操才成為傀儡的啊,自從董卓把他推上皇位起,他就已經是傀儡了。當時漢獻帝逃亡的慘烈,由此可見一斑。過了黃河後,漢獻帝就如同難民一般悽慘,史書說漢獻帝「東行乞食」,就是說漢獻帝他們像乞丐一樣一路要飯吃,風餐露宿毫無生活質量可言。君王有難,忠臣們去哪了呢?當初漢獻帝被董卓控制時,這幫忠臣就只會唉聲嘆氣,反倒是所謂的漢賊曹操說了句「你們從早上哭到晚上,又從晚上哭到早上,難道能哭死董卓嗎」,說完後毅然行刺董卓去了。
  • 康熙後悔擒鰲拜,還親自為其平反,為什麼說鰲拜是忠臣?
    說到康熙擒鰲拜的故事,相信大家都是非常的熟悉。對於這件事,很多人都覺得康熙是個少年英雄,年紀輕輕就敢扳倒一個三朝元老,政治手腕也是槓槓的。但大家有所不知的是,在擒鰲拜之後,康熙卻是有多後悔,到了晚年的時候,他甚至還親自為鰲拜平反,說鰲拜是忠臣,並授予了世襲的官職。
  • 漢獻帝最恨的一個人,既不是董卓,也不是曹操,他才是真正的漢賊
    漢獻帝從登基開始就受到了權臣的控制,小的時候對於這些權勢滔天之人就感到非常畏懼,之後有心除賊但是實力微小也是非常無奈。眾所周知董卓和曹操兩人都曾經挾持過漢獻帝,然而他們兩個人都不能稱作是漢獻帝最恨的人,真正的漢賊另有其人。
  • 曹操為何寧可背著「篡漢」的罵名,也要千裡迢迢迎回漢獻帝?
    只有曹操選擇了擁護原有的天子——漢獻帝,雖然這個漢獻帝是董卓所立的,但卻代表著當時唯一的正統地位。漢獻帝本身沒有什麼本事,比較懦弱,正因如此才會被董卓立為皇帝。曹操擁護漢獻帝和這一歷史事實不無關聯。但是曹操非常聰明。
  • 鰲拜真面目
    真正歷史上的鰲拜是一個比較有爭議的人物,你要說他是大奸臣,可能不能完全解釋得通,你說他是忠臣,康熙為何要擒拿他? 本文就單純的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看鰲拜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 鰲拜的權勢有多大,為什麼被年僅14歲的康熙制服了
    康熙制服鰲拜這個事情,更像是孝莊太后的一場營銷活動,目的是為了給年輕的孫子玄燁打造一個睿智勇敢的人設。鰲拜真有那麼強嗎?放眼幾千年歷史上的權臣,鰲拜不要說比不上王莽、曹操、宇文泰、楊堅、郭威、趙匡胤、朱棣、多爾袞這些人,就連董卓這樣的,鰲拜也是完全不如。
  • 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三國中的曹操和劉備誰是漢誰是賊?
    但是,如果以漢朝末代皇帝漢獻帝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的話,那麼答案是:全都是賊,包括劉備、曹操、孫權三個政權都是賊。漢獻帝劉協這個皇帝是中國歷史上做傀儡時間最長的皇帝,從他一出生,漢獻帝就是傀儡了,他的命運一直在別人手中,從來不在自己手中,9歲時被奸賊董卓立為皇帝,並被董卓控制,如果當時9歲的劉協懂事的話,他一定會認為董卓就是賊。
  • 七個如花似玉的女兒都嫁給漢獻帝,曹操如此操作真的控制了皇帝?
    女人在過去幾千年中都是一個非常被動的角色,她們不能去追求自己的愛情、夢想、婚姻,甚至連門都不能輕易出去。 到底是誰能讓曹操如此忌憚,為了討好對方竟然獻出了自己七個美若天仙的女兒?除了當時的漢獻帝劉協,恐怕也沒人讓曹操如此上心,更不會有哪個男人比他的身份還要尊貴了。
  • 她是漢獻帝的妻子,卻也是曹操的女兒——漢王朝最後的皇后曹節
    今吾兄嗣位未幾,輒思篡漢,皇天必不祚爾!」言罷,痛哭入宮。左右侍者皆歔欷流涕。——《三國演義》第八十回 曹丕廢帝篡炎劉 漢王正位續大統上面這段話是表現曹丕強令漢獻帝禪讓時的情景,漢獻帝此人不必多言,他早已經淪為曹家的傀儡,早在曹操之時他就已經屢遭不敬,現在曹丕直接要改朝換代了,他完全沒有反抗的力量,小說中對此描寫地極為悽慘。然而,剛剛引文裡的配角卻容易令人忽略,這就是「曹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