鰲拜真面目

2021-01-08 騰訊網

鹿鼎記中的鰲拜形象

很多人對鰲拜的了解都來自於童年時期看的金庸武俠《鹿鼎記》,在這部武俠劇當中,鰲拜是一個圖謀不軌的野心家,作為四大輔臣之一,鰲拜排除異己,結黨營私,時刻準備著替換掉年幼還沒有親政的康熙皇帝。

但《鹿鼎記》中的康熙宮廷是否符合史實?康熙帝與鰲拜到底是怎樣的關係?順治帝去世後康熙年幼繼位,四位輔政大臣掌握實權,鰲拜是其中一位。這一久經戰場的滿洲大臣左右了康熙朝政的前八個年頭。直到少年皇帝設計擒鰲拜、讓其革職下獄,才結束了輔政大臣執政的局面。

真正歷史上的鰲拜是一個比較有爭議的人物,你要說他是大奸臣,可能不能完全解釋得通,你說他是忠臣,康熙為何要擒拿他?

本文就單純的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看鰲拜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鰲拜

對康熙的祖父皇太極、父親順治忠心耿耿的鰲拜

由於皇太極是暴斃而亡,並沒有留下明確由誰來繼承皇位,這就導致滿洲權貴在皇位繼承人的問題上出現矛盾,其中競爭力最大的兩個人選一個是皇太極的長子豪格,一個是皇太極的弟弟多爾袞。

從實力上來說,豪格擁有兩黃旗的支持,而多爾袞則有兩白旗的支持,因此不相上下,形勢也極為嚴峻,鰲拜當時是鑲黃旗的大臣,也是這場皇位繼承爭奪中的關鍵人物,鰲拜跟兩黃旗的其他大臣主張是一樣的,那就是繼位的君主必須是皇太極的兒子,而不能是他的兄弟。

皇太極的兄長代善在崇政殿召開會議討論皇位繼承人選,鰲拜命兩黃旗的精銳全副武裝守衛在崇政殿,甚至以武力威脅多爾袞,"我們這些臣子,吃的是先帝的飯,穿的是先帝的衣,先帝對我們的養育之恩有如天高海深。如果不立先帝之子,我們寧可從死先帝於地下!"

在鰲拜等人的震懾下,多爾袞從大局出發,也害怕刀兵相見,因此不得不做出讓步,但是多爾袞也提出一個條件,那就是不允許讓豪格繼承皇位,最後選出了順治繼承皇位,這也是鰲拜等人極力爭取的結果。

順治即位後並沒有忘記鰲拜等人,《清史稿》中記載:「世祖考諸臣功績,以鰲拜忠勤戮力,進一等。」

然而鰲拜卻成了攝政王多爾袞的眼中釘,多爾袞專權後,開始多次打壓鰲拜,鰲拜差點就被多爾袞整死,不停的被降爵,一直到多爾袞死後,順治親政,鰲拜才熬出頭來。

《清史稿》中記載:「世祖親政,授議政大臣。累進二等公,予世襲。擢領侍衛內大臣,累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十八年,受顧命輔政。」

順治

晚年擅權自重,被康熙除掉的鰲拜

順治死的時候,並非鰲拜一個輔政,而是以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等四人一同輔政,論排名鰲拜排在最後。

但是四輔臣中,索尼雖然位高權重,但是年事已高且體弱多病,不喜歡管理政事,蘇克薩哈是鰲拜的死敵,兩個人經常發生爭論,在朝堂之上也是明爭暗鬥,遏必隆則是鰲拜的黨羽。

在這樣的情況下,鰲拜逐漸走上專權的道路,「鰲拜受顧命,名列遏必隆後,自索尼卒,班行章奏,鰲拜皆首列·····黨比營私,凡事即家定議,然後施行。侍讀熊賜履應詔陳時政得失,鰲拜惡之,請禁言官不得陳奏。上親政,加一等公,其子納穆福襲二等公。世祖配天,加太師,納穆福加太子少師。」

索尼病死之後,鰲拜因為沒有掣肘,徹底成了結黨營私、獨斷專行的權臣,事實上康熙親政,但是鰲拜並不想歸政,造成了康熙親自己的政,鰲拜也輔自己的政,在此期間鰲拜甚至和黨羽網絡同為輔政大臣的蘇哈薩哈的罪名,最後將其殺害,此舉也造成鰲拜與康熙之間的矛盾上升。

一直到康熙八年,康熙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對鰲拜實行了扳倒計劃,在鰲拜入宮拜見康熙的時候,康熙命手下擒住鰲拜,按照牆倒眾人推的法則來看,曾經對鰲拜有多忠心的黨羽,當時就多想搞死鰲拜以擺脫與鰲拜的關係。當時大臣羅列鰲拜30條罪狀,按大清律應該處以斬首,但是康熙並未直接殺了鰲拜。

對此,康熙的說法是鰲拜「效力年久,不忍加誅,但褫職籍沒。」據法國傳教士白晉記載,當時鰲拜請求覲見康熙,讓康熙看他為救康熙祖父皇太極而留下的傷疤。康熙看後,感念鰲拜的功勞,遂對他寬大處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鰲拜隨後被監禁。

康熙

鰲拜死後的後續

然而,關於鰲拜的故事並未就此結束,在康熙晚年的時候,想到鰲拜早年立過的功勞,「追賜一等阿思哈尼哈番,以其從孫蘇赫襲。蘇赫卒,仍以鰲拜孫達福襲。」

這一舉動可謂是讓人意想不到,如果鰲拜真的是大奸大惡之徒,康熙為什麼會在晚年有這樣一個行為?縱橫認為,大概康熙也意識到,其實鰲拜並未謀逆之心,只不過不願意讓權而已。

以鰲拜對皇太極、順治兩帝的死忠來看,未必會反康熙,鰲拜的悲慘結局其實是清朝加強君主專制導致的,在皇權至上的形勢下,鰲拜這樣的輔臣不論忠奸都不會有好下場,這一點,從中國古代商鞅、張居正等人的身上就可以看出來。

到雍正時期,不僅恢復了鰲拜的一等公的爵位,還允許世襲,徹底為鰲拜平反了。

當然,到這裡並沒有結束,乾隆四十五年的時候,開始對歷史上的冤假錯案進行撥亂反正,雍正給鰲拜平的反,乾隆又給推翻了:"鰲拜當日自恃政柄在握,輒敢擅權骫法,邀結黨羽,殘害大臣,罪跡多端,難以枚舉。"

並且宣諭群臣「追核鰲拜功罪,命停襲公爵,仍襲一等男;並命當時為鰲拜誣害諸臣有褫奪世職者,各旗察奏,錄其子孫。」

可見鰲拜人物的複雜性,並非一句話兩句話就成說明白的,從人性的角度來說,並非只有忠奸兩種,而是在不同時期,不同背景下呈現不同的形象,當然,從文學藝術作品中加強對歷史人物的形象勾踐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將其認定為歷史形象,則明顯是不夠的。

贈人玫瑰,留有餘香!

喜歡就請:分享 點讚 在看

—全文結束—

相關焦點

  • 清朝重臣鰲拜有多牛?以他的實力,完全可以取而代之康熙皇位
    大家都看過鹿鼎記,對於鰲拜這個角色都不陌生,其實鰲拜這個人是真實存在的,作為清朝的大官,鰲拜出身瓜爾佳氏,是大清王朝比較重要的一個將領,在戰場上有著顯赫的戰功,前後一共經歷了三代皇帝,在大清屬於骨灰級人物的存在,在後來也是康熙非常重要的臣子,經歷三代皇帝的鰲拜前半生的功勞是很顯著的
  • 鰲拜有沒有反心?康熙對鰲拜為何只擒不殺?當時鰲拜根本沒有反抗
    當時康熙歷數鰲拜的三十大罪狀,條條都是罪大惡極,罪不容誅。但是最後,為什麼康熙只是將鰲拜關了起來,並沒有將他處死呢?縱觀鰲拜這幾十年,歷經三朝,到康熙這一代,究竟有沒有反心?康熙智擒鰲拜的全過程先不論前因,只說康熙智擒鰲拜的過程。那一日就像平時無數個普通日子一樣,康熙召鰲拜入宮,要商談朝廷事宜。
  • 鰲拜的家該不該叫鰲府?真實的鰲拜究竟什麼樣?
    鰲拜不姓鰲。如果不是新《鹿鼎記》中將鰲拜的家寫成了「鰲府」,這個知識點還真容易忽略。這同時也引發了網友熱議,鰲拜本姓瓜爾佳,鰲拜的家不叫鰲府,難道叫「瓜府」?康熙帝深感鰲拜「欺朕專權,肆意妄為」,但他也知道,明降諭旨只會打草驚蛇,甚至多生事端,於是準備欲擒故縱。康熙六年,先是命鰲拜二等功外加賜一等功,第二年又加太師。一日,鰲拜佯裝生病,要康熙帝看望,皇帝到了他的榻前,御前侍衛見鰲拜臉色有變,急忙掀開床鋪,發現一把利刃,康熙帝則神色不變笑著說:「刀不離身乃滿洲故俗,不足異。」隨後立即回宮,準備捉拿鰲拜。
  • 鰲拜被擒獲後,在天牢中病逝,康熙皇帝如何對待鰲拜的妻兒?
    在四大輔政大臣中,鰲拜年紀最小,在軍隊中掌握的權力最大,因此得以權傾朝野。 首輔大臣索尼年紀大了,只求家人平安,因此採取中立的態度。蘇克薩哈和鰲拜年紀相仿,權勢相當,因此展開了爭鬥。遏必隆是個牆頭草,誰的勢力大,他就倒向誰。 在鰲拜擊敗蘇克薩哈後,遏必隆倒向了鰲拜,鰲拜在朝堂一家獨大。
  • 鰲拜鰲拜歌舞卡點怎麼拍 可以看到首頁有不同的功能
    鰲拜鰲拜歌舞卡點怎麼拍 可以看到首頁有不同的功能時間:2019-07-23 14:44   來源:騰牛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鰲拜鰲拜歌舞卡點怎麼拍可以看到首頁有不同的功能 抖音最近很流行一首鰲拜鰲拜卡點的視頻,音樂聽起來很有意思,如果你也想用這段音樂卡點的話,可以看看本站提供的抖音鰲拜鰲拜卡點視頻製作教程
  • 鰲拜的前生今世,你所知道的鰲拜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其中,在電視劇裡有一個鏡頭裡就是鰲拜的府邸,導演又或者是編劇把鰲拜的府邸寫做了鰲府。有些眼尖的觀眾表示,鰲拜的真實姓氏是瓜爾佳氏,並且指出清朝的府邸是不會出現掛牌匾的現象的。也許這個小小的瑕疵只是電視劇裡的一個小小的失誤,我們不足掛齒,那麼,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鰲拜在被關押之前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 人們只知道康熙少年擒鰲拜,卻不知為何晚年為鰲拜平反
    康熙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位61年,他8歲即位,14歲罷黜了鰲拜,開始掌權,除了鰲拜,康熙的整個統治時期都很精彩,鰲拜被捕後,康熙沒有殺他,更奇怪的是,在他的晚年,康熙封他為「朝武帝」,這是嶽飛在中國歷史上所獨有的榮譽,那康熙皇帝為什麼要為鰲拜報仇呢?
  • 鰲拜為什麼不能叫鰲府 歷史上鰲拜的家叫什麼
    所以,讓我們回到最初的問題,如果鰲拜真的要在他家門口掛一塊匾,他究竟要怎麼題寫呢?他可以寫「鰲第」。歷史上鰲拜的家叫什麼如果不是新《鹿鼎記》中將鰲拜的家寫成了「鰲府」,這個知識點還真容易忽略。這同時也引發了網友熱議,鰲拜本姓瓜爾佳,鰲拜的家不叫鰲府,難道叫「瓜府」?
  • 康熙後悔擒鰲拜,還親自為其平反,為什麼說鰲拜是忠臣?
    說到康熙擒鰲拜的故事,相信大家都是非常的熟悉。對於這件事,很多人都覺得康熙是個少年英雄,年紀輕輕就敢扳倒一個三朝元老,政治手腕也是槓槓的。但大家有所不知的是,在擒鰲拜之後,康熙卻是有多後悔,到了晚年的時候,他甚至還親自為鰲拜平反,說鰲拜是忠臣,並授予了世襲的官職。
  • 班布爾善只是鰲拜的「小跟班」,為何康熙囚禁鰲拜,卻一定要殺他
    後來班布爾善與鰲拜結黨營私,私下勾結,凡事都私下商議後再實施。在康熙八年的時候,清聖祖以結黨專擅,不思悔改,下令定鰲拜罪行,並命令議政王等將鰲拜逮捕治罪,然後囚于禁所。鰲拜被治罪後,作為慫恿者的愛新覺羅·班布爾善自然也逃脫不了,眾大臣彈劾了他二十多條罪狀,最終以絞刑處死,子孫都被罷黜宗室資格。
  • 康熙為何不殺鰲拜,不是他罪不至死,而是鰲拜功勞實在太大
    鰲拜沒有做過謀逆之事,他忠於滿清和康熙,並且為康熙的皇位穩固和江山治理,做出了很多貢獻,但是鰲拜的貪權和張揚跋扈,以及勢力愈盛,威脅到了康熙的皇權,這讓鰲拜成了康熙的眼中釘。
  • 《新鹿鼎記》把鰲拜家寫成鰲府 鰲拜家的門匾到底該寫什麼?
    《新鹿鼎記》把鰲拜家寫成鰲府 鰲拜家的門匾到底該寫什麼?時間:2020-11-18 11:2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新鹿鼎記》把鰲拜家寫成鰲府 鰲拜家的門匾到底該寫什麼? 11月16日,有網友發現新《鹿鼎記》中將鰲拜府宅名寫成鰲府,引發熱議。
  • 班布爾善不過是鰲拜的走狗,為何康熙最終只圈進鰲拜,卻把他殺了
    康熙繼位之時,由於權臣鰲拜把持朝政,不把皇帝放在眼裡。於是在康熙大婚之後,就想要除去鰲拜了。他先偷偷訓練了一批會摔跤的少年,然後等時機成熟了就將鰲拜召進宮中,最後讓這幫少年將鰲拜擒拿了。然後康熙就宣布了鰲拜30項大罪,不過康熙念在鰲拜昔日為大清立下了無數功勳,就只將鰲拜幽禁了,但是他手下的重要骨幹幾乎都被殺了,其中就包括領侍衛內大臣班布爾善。一、班布爾善的起點這個班布爾善可不是一般人,他是太祖皇帝努爾哈赤的親孫子,可以說也是一個皇親國戚,相當於康熙的叔叔。
  • 康熙:鰲拜,你擋我路了
    但是首輔大臣索尼老謀深算,採取明哲保身之策,經常以身體有病為理由,拒絕參加商議國事;另一位輔政大臣蘇克沙哈又不是鰲拜的對手,被鰲拜使用反間計給除掉了。遏必隆雖然出生名門,卻站在鰲拜一邊。如此一來,朝廷的大權都是集中在鰲拜一人之手,康熙的權力被完全架空。
  • 索尼不想得罪鰲拜,孝莊:你孫女今年多大了?索尼:鰲拜交給我吧
    因為這個時候的權利,都落在了輔臣中排名最後的鰲拜手裡。順治之所以把鰲拜排在最後,也是知道他的能力最強、功勞最大,希望能夠憑藉其它三位,能夠對他起到相應的壓製作用,這樣鰲拜的才能既能夠為朝廷所用,又不至於脫離朝廷的控制,但事實上卻並不是這樣。
  • 若康熙擒鰲拜失敗了,孝莊有留後手嗎?鰲拜根本不是她的對手!
    自從康熙皇帝生擒了鰲拜、奠定了親政開始,在當時可謂是成為了功績之一。我們從電視劇《康熙王朝》中可以知道孝莊對整個清王朝的重要性。那麼如果當時康熙生擒鰲拜的計劃落空,孝莊還有沒有後手呢?而鰲拜並沒有形成足以威脅到清朝的實力,因為他根本沒有謀反的心。但孝莊知道鰲拜這個人不得不除掉,因為這是少年康熙親政的最後一步了,若鰲拜不除掉的話,康熙想要抓住手中的權力就非常困難了,因此康熙才會在別人的授意思之下動手解決鰲拜。孝莊是一個老謀深算的人,如果康熙沒有成功的話,鰲拜也是難逃被清算的命運。
  • 康熙為何先殺鰲拜,後削藩?他為什麼不用鰲拜來攻擊吳三桂呢?
    鰲拜前半生軍功赫赫,號稱「滿洲第一勇士」,晚年則操握權柄、結黨營私。康熙六年六月,索尼病死,年僅十四歲的康熙帝正式親政。然而,僅僅執政十天後,康熙皇帝鰲拜就擅自殺死了蘇克薩哈。蘇克薩哈也是助理部長,幾天後,他與畢龍一起升到了第一級。康熙皇帝雖然年輕,但他知道鰲拜已經脫離了他的直接控制,並將威脅到清朝的統治。
  • 康熙為何只用一群少年擒拿鰲拜而未驚動大內高手?鰲拜:不講武德
    其實鰲拜作為歷史人物,他的熱度應該遠不如李自成、張獻忠、吳三桂、鄭成功、李定國這些明末清初的著名歷史人物。鰲拜之所以耳熟能詳,究其主要原因,不是因為鰲拜自帶流量,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著名武俠小說家金庸先生寫的經典武俠小說《鹿鼎記》。
  • 【歷史人物】:「滿洲第一勇士」鰲拜
    一、生平概述 鰲拜(約1610年-1669年),滿洲鑲黃旗人,中國清初權臣,清朝三代元勳,康熙帝早年輔政大臣之一,號稱「滿洲第一勇士」,是位影響清初政局的重要人物之一。鰲拜以戰功封公爵,前半生軍功赫赫,後半生則操握、結黨營私。康熙在黃錫袞、王弘祚等大臣的支持下主政於朝,又定下計策,在武英殿擒拿鰲拜。
  • 還原一個真實的「滿洲第一勇士」鰲拜
    鰲拜在眾多的影視作品中,鰲拜都是一個驕橫跋扈,目中無人且權傾朝野的人,最後因為陰謀廢立被康熙皇帝用計擒獲。那麼真實的鰲拜又是一個怎樣的人呢?鰲拜出身瓜爾佳氏,後金開國五大臣之一費英東之侄,滿州鑲黃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