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吊訓練:英文名sling exercise training,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力量訓練、肌肉功能性康複方法!不僅應用在體育領域,而且也廣泛應用於康復醫學界!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國家運動員開始使用懸吊訓練提升運動的穩定性。
懸吊運動訓練是一種運動感覺的綜合訓練系統,強調在不平穩狀態下進行運動,可加強中央軀幹肌肉、髖部深層肌肉力量,提高身體在運動中的平衡、控制能力和穩定狀態。
呼倫貝爾市人民醫院康復科已於2018年01月引進懸吊訓練系統,在這裡您可以在專業康復治療師的指導下,在懸吊器械上配以海綿橡膠墊、平衡板以及充氣的橡膠墊枕等進行訓練。讓您感受國家隊級別的訓練儀器,體驗這項變化豐富、非同一般的訓練方法。
懸吊訓練的康復原理
懸吊運動訓練是基於現代康復理論最新成果的訓練技術。懸吊運動訓練包括診斷和治療系統。診斷系統的核心是弱鏈測試。患者首先在閉鏈運動中接受測查,負荷逐漸增大直至不能正確的完成動作或感到疼痛為止。如果發生上述這種情況或者左右兩側的負荷量有明顯差別時,說明存在一個或多個「薄弱環節」。用閉鏈運動檢測各塊肌肉以確定薄弱處。涉及肌肉耐力的測定,則是通過不斷增加開鏈和閉鏈運動的負荷來實現的。治療系統包括如下部分:肌肉放鬆訓練、關節活動度訓練、牽引、關節穩定性訓練、感覺運動的協調訓練、肌肉勢能訓練等。通過牽引、減重和放鬆技術使緊張的肌肉鬆弛、通過關節活動度訓練擴大關節活動範圍,再進行以局部穩定肌為目標的關節穩定性訓練和運動感覺綜合訓練,後期則通過巧妙的懸吊技術利用自身體重進行漸進的肌肉力量訓練。
懸吊運動訓練突出了運動感覺綜合訓練,強調在不平穩狀態下進行開、閉鏈運動以達到對感覺運動器官的最佳誘發效果,加強核心穩定性和控制、協調。懸吊可加強中央軀幹、骨盆和髖部深層肌肉力量,這種在不穩定狀態下進行的力量訓練能夠激發軀幹肌肉和身體各大肌群之間的神經肌肉協調收縮能力,更加突出肌肉的收縮和放鬆,身體平衡與不平衡的快速轉化,可有效提高神經肌肉的能力、神經肌肉-本體感受性功能。從而達到康復的目的。懸吊訓練通過強化軀幹肌肉及非主導側肢體的運動能力,加強神經和肌群之間的反饋、統合功能來提高身體在運動中的平衡、控制能力和穩定狀態。
懸吊訓練的目的
(一)減除運動負荷
將肢體懸吊,讓患者在水平方向上進行運動可以免除重力的作用,達到減除負荷的目的。
(二)提供助力
利用彈性懸吊繩可以提供外力。
(三)提供不穩定支撐
懸吊帶作為支點是不穩定的,利用這種不穩定支撐可以進行相應的運動訓練。
懸吊訓練的優勢
1訓練到深層穩定肌群
2改善肌肉的協調收縮能力,可同時激活「主動肌、協同肌和拮抗肌」提高身體運動協調能力
3 刺激感覺運動器官,提高感覺和運動的協調能力
4 因此,懸吊訓練不只是力量訓練
強度階梯
強度階梯訓練計劃是運動訓練中非常關鍵的部分。在懸吊訓練中,階梯強度的調節主要通過以下的方式進行:
1、懸吊點的選擇,懸吊點的位置可以決定運動是無阻力、有阻力還是有助力的方式進行,不同的懸吊點可以改變運動的強度。
2、彈力帶的懸著與運用:彈性懸吊帶可以給予額外的助力。助力的大小可以改變運動的強度,甚至通過施加阻力來增加強度。
3、肢體的懸吊位置與懸吊高度;懸吊帶懸吊於肢體的近端或是遠端,其槓桿力是不同的,可以通過調節懸吊肢體的位置來調節運動強度。
4、運動時間:時間的長短決定了運動強度的高低。
5、運動的範圍:運動的範圍與強度密切相關。範圍越大,強度越大。
6、同時進行其他運動:在進行某一肢體運動時,同時要求其他肢體進行運動,可以提高訓練難度和強度。
7、施加阻力:通過人工的或者其他方式給予施加阻力,調節強度大小。
如果您正飽受頸肩腰腿痛的折磨,或者想塑造更完美的身材,不妨到呼倫貝爾市人民醫院康復科來體驗一下懸吊系統神奇的效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