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腦卒中後,患者力弱、控制能力差、缺乏有效預見性、缺乏進行性和反應性姿勢調整,所以腦卒中患者往往平衡功能異常。因此平衡運動訓練可以說是康復中最重要的部分。
定義
平衡包括了作用在支撐關節上的身體相連節段和支持面的運動調節。在不同的支撐面上,平衡身體的能力使人體能夠有效地進行每天的活動。
腦卒中後的平衡康復
腦卒中後,患者絕大多數都會伴有平衡功能障礙,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核心肌群為功能運動鏈的中心,是所有肢體活動的基礎,而綜合力量訓練和易化核心肌群被認為是保護和恢復脊柱和肌群平衡並促進完成運動的有效方法,同時核心肌群的訓練有助於改善軀體在非穩定情況下的控制能力,從而提高平衡功能。
懸吊系統通過繩索的懸掛,提供一些不穩定的支點,應用重力的影響,或者通過彈力繩,逐漸地調節對患者的輔助程度,提高患者的訓練質量。可加強中央軀幹、骨盆和髖部深層肌肉力量,這種在不穩定狀態下進行的力量訓練能夠激發軀幹肌肉和身體各大肌群之間的神經肌肉協調收縮能力,從而達到康復的目的。
電動移動滑塊使治療定位更加準確,操作省時省力。懸吊訓練通過強化軀幹肌肉及非主導側肢體的運動能力,加強神經和肌群之間的反饋、統合功能來提高身體在運動中的平衡、控制能力和穩定狀態。
通過臨床研究可發現,訓練可以通過對患者的軀幹、核心肌群等方面進行有效的訓練,從而提高患者的核心穩定性,提高患者的平衡功能。其通過加強重力在訓練中的作用,應用生物力學原理,進行閉鏈運動訓練,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穩定性、協調性及平衡功能。
腦卒中後平衡康復坐位平衡 用患手向前(屈髖)、向側方(雙側)、向後碰觸物體,再回到中立位。 注意事項 a、夠物距離應該比手臂長,包括了整個身體的運動,並儘可能地接近穩定極限。 b、由於下肢肌肉活動對於坐位平衡很重要,在向患側夠物時,要強調患足負重。坐位平衡 (1)轉動頭和軀幹,越過肩向後看,回到中立位,並向另一側重複。 注意事項 a、確定患者旋轉軀幹和頭,軀幹直立,並保持屈髖。 b、提供視覺目標,增加轉動的距離。 c、必要時,固定患側的足,避免髖過度旋轉和外展。 d、確定手沒有用來支撐,足沒有移動。 (2)向上看天花板和回到直立位 注意事項 患者可能向後失去平衡,要提醒他保持上身在髖的前方。站位平衡 (1)雙足分開幾釐米站立,抬頭向上看天花板再回到直立位。 注意事項 向上看之前,通過提醒髖向前(髖伸展超過中立位)糾正向後倒得趨勢。不允許足移動。 (2)雙足分開幾釐米站立,轉動頭和軀幹向後看,回到中間位置,向另一側重複。 注意事項 a、確保維持站立的對線,身體旋轉時髖處於伸展位。 b、不允許足移動,必要時,把治療師腳靠在患者腳邊以阻止其移動。 c、提供視覺目標。站位取物 站立,向前、向側方(兩側)、向後取物。單手或雙手進行。目標物和任務的的變化,應該超過手臂長度,鼓勵患者伸展到穩定極限再回來。 注意事項 確定身體的運動發生在踝和髖,而不僅僅在軀幹上。單腿支撐 健側肢體向前邁一步;健側或者患側肢體向前邁步;練習夠物。 注意事項 a、保證站立側的髖伸展,在最初進行練習時可以用吊帶。 b、用健側腿向前邁上不同高度的臺階可顯著增加患側肢體的負重。
註: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專業中醫人士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