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這一天是中華兒女永遠無法忘記的一天。這一天,日本人謊稱一名士兵在演習中失蹤,企圖進入宛平城搜查向中國軍民發起挑釁。這一天,中國軍民不再後退一步。這一天,打響了全民抗戰的第一槍。
盧溝橋是北平通往內地的重要通道,一旦呂溝橋失守則北平隨時會失陷,北平城不僅僅是五朝古都,它的戰略地位更是極其重要。北平城關乎著華北地區的安危。所以盧溝橋不容有失。日寇顯然是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們想要通過對宛平城的搜查達到不費吹灰之力佔領盧溝橋的目的。面對日寇的挑釁,中國守軍也意識到日寇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們知道自己已經退無可退了。
在日本人無理要求面前,中國守軍斷然拒絕。而這個拒絕日本人通過盧溝橋的人叫做吉星文。他是當時219團的負責人,奉命守衛盧溝橋。在國家主權面臨挑釁的時候,他不畏日寇下令「堅守陣地,堅決回擊,堅持抗戰到底」,命令手下將士不準後退。在他的帶領下中國守軍打響了全民族抗戰的第一槍。
7月7日這天晚上,日本向中國守軍提出無理要求被拒絕後對219團的陣地發起了猛烈的炮擊。吉星文當即向師長請示出擊。在得到師長明確同意後吉星文立刻帶領手下將士向日本軍隊發起反擊。他知道盧溝橋不容有失,當即從軍隊中挑選出150名將士組成敢死隊,沒人背一把槍,一把大刀,帶兩枚手榴彈向日軍發起了決死反擊奪回了被日軍佔領的橋頭堡。
在呂溝橋的橋頭堡被吉星文佔領之後,日寇亡我之心不死,向中國守軍陣地發起了瘋狂的炮擊和進攻。但是216團在吉星文的帶領下拼死抵抗,一次又一次的抗住了日寇的進攻。
盧溝橋事變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內心。這年7月19日,國民政府發表了《最後關頭》的演講,正式向全國人民宣布開始全面抗戰。
而在不久之後,由於南京方面對日本的一再妥協使得盧溝橋方面的防衛工作被轉移給了保安部隊。在吉星文退出呂溝橋後才幾個小時的時間裡,這個北平通往內地的重要戰略重地就被日本人輕而易舉的奪走了。不久之後華北重鎮北平、天津也相繼淪陷。不免讓人痛心疾首。
而吉星文在盧溝橋事變後因其優秀的表現被升為了旅長,此後,他帶領手下將士繼續活躍在中日戰場上,始終如一的堅持抵抗日軍。在呂溝橋事變後長達八年的抗戰裡吉星文也是屢立戰功。在1938年的時候就因功被升為師長,到抗日戰爭結束的時候,他已經是33軍的軍長了。
令人惋惜的是,吉星文最後是死在了內戰中。解放戰爭後,國民黨逃亡臺灣。他也跟隨前往臺灣,並且奉命守衛金門。在1958年的金門炮戰中,一枚炮彈擊中了金門守軍的司令部,使得身為副司令的吉星文當場被炸死。
七七盧溝橋事變揭開了全面的抗日戰爭。在長達八年的抗戰中,無數中華兒女拋頭顱灑熱血只為贏得抗日戰爭的勝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抗日戰爭歷史,可點擊下方連結購買《中國抗日戰爭全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