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日寇下令不準後退,打響全民抗戰第一槍的那個人,後來怎樣了

2020-12-23 鼎鼎說歷史

1937年7月7日這一天是中華兒女永遠無法忘記的一天。這一天,日本人謊稱一名士兵在演習中失蹤,企圖進入宛平城搜查向中國軍民發起挑釁。這一天,中國軍民不再後退一步。這一天,打響了全民抗戰的第一槍。

盧溝橋是北平通往內地的重要通道,一旦呂溝橋失守則北平隨時會失陷,北平城不僅僅是五朝古都,它的戰略地位更是極其重要。北平城關乎著華北地區的安危。所以盧溝橋不容有失。日寇顯然是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們想要通過對宛平城的搜查達到不費吹灰之力佔領盧溝橋的目的。面對日寇的挑釁,中國守軍也意識到日寇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們知道自己已經退無可退了。

在日本人無理要求面前,中國守軍斷然拒絕。而這個拒絕日本人通過盧溝橋的人叫做吉星文。他是當時219團的負責人,奉命守衛盧溝橋。在國家主權面臨挑釁的時候,他不畏日寇下令「堅守陣地,堅決回擊,堅持抗戰到底」,命令手下將士不準後退。在他的帶領下中國守軍打響了全民族抗戰的第一槍。

7月7日這天晚上,日本向中國守軍提出無理要求被拒絕後對219團的陣地發起了猛烈的炮擊。吉星文當即向師長請示出擊。在得到師長明確同意後吉星文立刻帶領手下將士向日本軍隊發起反擊。他知道盧溝橋不容有失,當即從軍隊中挑選出150名將士組成敢死隊,沒人背一把槍,一把大刀,帶兩枚手榴彈向日軍發起了決死反擊奪回了被日軍佔領的橋頭堡。

在呂溝橋的橋頭堡被吉星文佔領之後,日寇亡我之心不死,向中國守軍陣地發起了瘋狂的炮擊和進攻。但是216團在吉星文的帶領下拼死抵抗,一次又一次的抗住了日寇的進攻。

盧溝橋事變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內心。這年7月19日,國民政府發表了《最後關頭》的演講,正式向全國人民宣布開始全面抗戰。

而在不久之後,由於南京方面對日本的一再妥協使得盧溝橋方面的防衛工作被轉移給了保安部隊。在吉星文退出呂溝橋後才幾個小時的時間裡,這個北平通往內地的重要戰略重地就被日本人輕而易舉的奪走了。不久之後華北重鎮北平、天津也相繼淪陷。不免讓人痛心疾首。

而吉星文在盧溝橋事變後因其優秀的表現被升為了旅長,此後,他帶領手下將士繼續活躍在中日戰場上,始終如一的堅持抵抗日軍。在呂溝橋事變後長達八年的抗戰裡吉星文也是屢立戰功。在1938年的時候就因功被升為師長,到抗日戰爭結束的時候,他已經是33軍的軍長了。

令人惋惜的是,吉星文最後是死在了內戰中。解放戰爭後,國民黨逃亡臺灣。他也跟隨前往臺灣,並且奉命守衛金門。在1958年的金門炮戰中,一枚炮彈擊中了金門守軍的司令部,使得身為副司令的吉星文當場被炸死。

七七盧溝橋事變揭開了全面的抗日戰爭。在長達八年的抗戰中,無數中華兒女拋頭顱灑熱血只為贏得抗日戰爭的勝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抗日戰爭歷史,可點擊下方連結購買《中國抗日戰爭全記錄》。

相關焦點

  • 吉星文:打響全民族抗戰第一槍的「抗日名將」
    事實上,在七七事變中,是他率部「堅守陣地,堅決回擊,堅持抗戰到底」,打響了全民族抗戰的第一槍,拉開了中國人民八年抗戰的序幕。後來,吉星文被讚譽為「抗日名將」。  效族叔吉鴻昌投奔軍旅  吉星文1908年出生於河南省扶溝縣呂潭鎮,字紹武,乳名黑星,在家中排行第三。  說到吉星文,首先還得從他本家族叔吉鴻昌談起。
  • 吉鴻昌侄子 盧溝橋上打響了抗戰第一槍的吉星文 後來的命運怎樣了
    而一向以族叔為榜樣和目標的吉星文,之所以最終能和吉鴻昌一樣名留青史的地方就是在於打響了抗戰的第一槍。出生於1908年的吉星文,乳名黑星、表字紹武祖籍陝西韓城縣西原村吉家巷,後遷於河南扶溝。其少年時期立志效仿吉鴻昌做頂天立地之中國軍人,1922年隨族叔吉鴻昌參加西北軍,累計戰功升至營長。
  • 這位團長打響九一八第一槍,上級命令不抵抗,他怒吼:給我狠狠打
    有一位團長打響了九一八抗日的第一槍,上級命令他不抵抗,他卻怒吼:給我狠狠打。此人叫王鐵漢。王鐵漢,出生於1905年2月24日,奉天盤山(今遼寧盤山)人,年青時考入北京大學預科,兩年後,因家境貧寒棄學從軍,1923年考入東三省陸軍講武堂第四期步科 ,曾經在北平中國大學進修過。
  • 銘記打響全面抗戰第一槍的吉星文將軍!!
    吉星文(1908年-1958年8月23日),字紹武,乳名黑星,河南扶溝人,中央軍校高等教育班第五期,國民革命軍中將,中國抗日戰爭名將
  • 被遺忘的抗日名將,打響淞滬第一槍,手下揚名於世他卻被錯殺!
    《八佰》這部電影,讓我們再次回到了八十多年前的上海,順著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的壯舉,讓我們看看是誰打響了淞滬會戰的第一槍。1937年8月13日下午三點,第5軍88師262旅旅長彭鞏英,率領部下,在八字橋構築的陣地內,打響了淞滬抗戰的第一槍。
  • 五本抗戰軍事小說,華裔兵王重生民國,滅土匪除鬼子,日寇膽喪!
    五本抗戰軍事小說,華裔兵王重生民國,滅土匪除鬼子,日寇膽喪!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幾部經典的軍事小說,華裔兵王重生民國,滅土匪除鬼子,日寇膽喪。「我不可能判斷錯,怎麼說也是打了將近十年仗的人了,不說煉成了火眼金睛,也差不到哪去,子彈打得準不準,一出槍就知道了,不會的,我絕不會判斷錯!」 人群中的老鄭,在報靶員曝出成績的第一時間,便將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站在他一旁的老何也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 淞滬的另一場戰役:讓日軍三易主帥,打響正規軍抗日第一槍
    後來10師擴充為第11軍,又成為後來的第十九路軍。可以說,在當時中日雙方都想控制戰爭規模,十九路軍戰鬥力較強,以及各方踴躍支援下,淞滬抗戰提振了全國人民的士氣。總指揮蔣光鼐曾感動地說:「淞滬之役,我軍得民眾莫大之幫助,近者簞食壺漿,遠者輸財捐助,慰勞獎飾,永不敢忘。此同仇敵愾之心,使吾人感奮欲涕。」淞滬抗戰後,蔣光鼐於1933年任福建省政府主席,是「福建事變」的主要領導人。
  • 打響武昌起義第一槍的,到底是熊秉坤還是程正瀛?
    那麼,是誰打響武昌起義第一槍的呢?人們通常認為,是熊秉坤打響了武昌起義第一槍。熊秉坤,字載乾,湖北江夏修元鄉熊家灣人,生於1885年。熊秉坤很早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庭狀況陷入貧困,無錢讀書。為了謀生,熊秉坤小小年紀,就到一家商店當學徒工。後來,熊秉坤又來到武昌,在平湖門一帶的碼頭做搬運工。
  • 國民時期,當時全面抗戰打響第一槍的29軍,到後來去了哪裡?
    其實要說張學良,還算是一個講究人,在九一八事變之後,就便不敢再打了,就便讓29軍前去抗戰。宋哲元部隊在開往察哈爾的時候,害怕讓人看到,便選擇了夜間出行,在他們駐防察哈爾半年的時候,長城抗戰就便爆發,但是當時的29軍的裝備最差了,人手一把大刀。
  • 14年艱難抗戰,是誰打出了對日寇的最後一槍?
    ——雨果 九一八事變後,抗擊日寇的第一槍,是時任遼寧省警務處長兼瀋陽市公安總局局長黃顯聲打的。當時,他率領2000餘名警察與日軍在瀋陽展開巷戰,與不戰而退的東北正規軍形成強烈對比。 那麼,在14年艱苦卓絕的抵抗之後,又是誰打出了對日寇的最後一槍呢?
  • 河南籍百歲抗戰女兵:白刃戰中一次砍死7個日寇,常扛機槍衝鋒在前
    在我們的印象裡,抗戰中的中國女兵多從事衛生員和發報員的工作,然而卻有這麼一位抗戰老兵,雖然是名女性,卻表現出了不亞於男性士兵的英勇和頑強,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甚至在一場戰鬥的白刃戰中一人殺死7個日寇,堪稱當代花木蘭!
  • 馬佔山打響武裝抗日第一槍,毛澤東曾當面稱讚他
    「九一八」事變起,馬佔山在黑龍江省就與日寇作殊死戰鬥,打響了中國軍隊對日本侵華戰爭的第一槍而聞名於世。 馬佔山雖為國軍將領,卻與延安中共領袖交往默契,延安曾設盛宴招待。毛澤東當面稱讚他「這種精神值得敬佩」。「七七」事變後,馬佔山奉命組編東北抗日挺進軍於山西大同。
  • 103歲抗戰老兵楊思祿的冀東抗戰往事——誓讓日寇血債血償
    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之際,不少單位組織官兵觀看抗戰影片,其中就有一部電影《楊思祿冀東抗戰》。這部影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再現了八路軍營長楊思祿驍勇善戰,帶領部隊與日寇殊死搏鬥,最終消滅製造「潘家峪慘案」的罪魁禍首佐佐木及其部屬,從而告慰慘遭日軍殺害的潘家峪父老鄉親的故事。「打完仗,日本鬼子5天沒敢收屍。」
  • 一旦擊沉美國航母,會有怎樣的後果?美軍:將率先打響三戰第一槍
    那麼一旦擊沉美國航母,會有怎樣的後果?美軍:將率先打響三戰第一槍。其實在這之前,美軍早就已經發出了警告,一旦美國航母被擊沉,那麼美軍將會率先打響第三次世界大戰,而那個發起攻擊的國家也會因此遭到毀滅。所以說擊沉了美國航母就相當於擊中了美國的戰略基地,因此美國肯定會做出強有力的反擊,甚至還會打響三戰的第一槍。
  • 打響抗美援朝第一槍的是哪個軍?軍長政委都是赫赫有名的戰將
    10月25日凌晨,右路第120師在雲山以北阻擋住了韓軍第1師北進,前衛第360團首先在間洞、玉女峰一線與敵人發生激戰,打響了抗美援朝第一槍。第40軍首戰告捷,揭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打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威,贏得了特殊的歷史聲譽,10月25日這天也被定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作戰紀念日。
  • 打響武昌起義第一槍--熊秉坤的結局
    1911年加入「共進會」,任該營總代表,秘密發展會員200餘人。      1911年9月24日,共進會、文學社召開聯合大會,商討起義大計,但是到了10月9日共進會人孫武在漢口俄租界寶善裡14號秘密製造炸彈時發生事故,孫武被炸傷。俄國巡捕前來搜查,受傷的孫武和其他人脫逃,但起義的文件,旗幟等被搜走。湖廣總督瑞澄下令全城戒嚴,搜捕革命黨人。
  • 抗戰初期的中國空軍,是怎樣與日寇爭奪制空權的?
    抗戰爆發時,中國空軍飛行員主要以杭州覽橋中央航校畢業生為骨幹。中央航校聘請了美籍、義大利籍飛行員作為教官,逐步建立起了一套飛行員選拔與培訓機制,招收的學生標準極高。1934年招生時,報名者有900人,最終只錄取了20人,可見標準之嚴格。
  • 抗戰時,他用步槍打下日寇遠程轟炸機,後來成為著名書法大師
    今天的人提起武中奇,都知道他是著名書法家,其實,他還有一個身份,就是八路軍將領、抗日英雄。武中奇1907年出生於山東濟南長清,跟林總、粟裕、劉志丹、張靈甫、胡璉都是同齡人。武中奇雖然出身貧寒,卻自幼喜歡寫字,買不起紙筆,就用清麻為筆,蘸著水在方磚上練習。
  • 閻錫山麾下悍將抗戰中奮力拼搏,卻被冤死,行刑前連長連說對不起
    後來他來到家鄉,加入閻錫山的軍隊。他因貢獻卓著而被列為太平洋13國之一。抗戰前,他升任第六十一軍軍長。全面抗戰打響後,日軍立即進攻山西天鎮。李父奉命與鬼子決一死戰。戰爭打響後,日軍派出飛機和大炮對陣地進行各種轟炸,還架設大炮掩護步兵的前沿進攻。由於時間緊迫,61軍來不及修築工事,後勤補給也沒有及時到位。
  • 上海一二八抗戰真相:國軍血戰日寇,紅軍發起贛州戰役
    兩天後,一群日本暴徒來到三友實業社尋仇,他們在返回的途中又與工部局警察發生衝突,1名華警與1名日本人死亡。2.日軍驕兵必敗,第19路軍擊退第一,二次進攻開戰後前一周內,戰爭始終被控制在閘北,日軍未取得絲毫進展。1932年2月4日,日軍在新增兵力計巡洋艦3艘、驅逐艦4艘、航母2艘並海軍陸戰隊五千餘人的,沿閘北、江灣、吳淞一線發起第一次總攻。第19路軍與之激戰9小時之久,完全粉碎了此次總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