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大講堂|中友律所:為服務企業不斷創新

2021-01-07 法制晚報法律大講堂

2018年11月21日,法制晚報知名視頻直播欄目《法律大講堂》推出最新一期特別直播節目《律所主任訪談》,本期嘉賓是來自北京市中友律師事務所的主任律師李苗苗、樊志強,二位嘉賓受邀走進法制晚報直播間,就中友律所的文化理念、團隊規模、專業領域等方面進行了詳細介紹,超過13萬名網友在線收看了這場直播。

直播開始後,李苗苗主任先向網友介紹了中友律所的法律服務團隊,她介紹說,中友律所的律師們都非常年輕、有活力,而且很有愛心,充滿正能量。他們不僅為很多大型企業、事業單位提供了法律服務,同時還在社會上做了很多公益服務,為殘疾人、中老年人、特殊困難等社會群體提供法律援助服務。

李苗苗主任表示,中友律所作為一家以企業服務為特色的綜合型律師事務所,人力資源方面是其中一項基礎法律服務。從2008年《勞動合同法》實施以來,中友律所便把這個領域做成了一項特色法律業務,通過辦理勞動爭議案件接觸到了很多企業,因此針對企業的服務也成為很重要的一個板塊,比如經濟糾紛、合同糾紛、上市融資等,除此之外,中友律所還有民商團隊、刑事團隊。

除了法律服務業務之外,中友律所還參加過很多公益活動:比如在寒暑假期之前為孩子們進行假期安全教育,在學校組織法律講堂、模擬法庭;為東城區、朝陽區殘聯等機構多次舉辦殘疾人維權講座;在石景山區為農民工做了大量的維權工作以及調解工作;這兩年還多次走進工地、環衛公司等農民工比較集聚的單位,給農民工們做法律講座;進社區為老年人講解婚姻、遺囑繼承相關的法律知識等。

「中友律所希望能讓社會更多階層的人士了解法律,學會依法維權。」李苗苗說,中友律所還與一些部隊建立合作,為部隊官兵提供法律諮詢。

談到中友律所的企業文化,李苗苗表示,中友律所員工之間的關係就「像親人和家人一樣」,大家都在朝著一個方向去努力,接手的每一個案子和項目都是以團隊的力量去進行服務。

「希望在法律領域上,能夠真正地為社會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李苗苗表示,她希望中友律所未來能立足於最擅長的人力資源業務領域,把這塊業務做得更好,同時也能把這個領域以外的系列法律服務做得更好,並且會堅持把公益事業進行下去。

作為中友律所的高級合伙人、主任律師,樊志強律師表示,無論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中友律所的團隊都是「親如一家」,大家在工作之餘經常會組織多種形式的活動。

「律師職業聽起來光鮮亮麗,但是細節中會有很多的無奈和痛苦,」從業二十多年來,這是樊志強律師對這個職業的評價。無論面臨怎麼樣的情況,律師都要及時調整自己的狀態,不受外界因素,把法律服務工作儘可能做到最好。

此外,樊志強律師對中友律所的人力資深法律服務團隊做了進一步介紹,中友律所目前已開發了一整套人力資源風險防控方案,從員工入職到離職規範性文件就有200多份,包括員工入職涉及到的試用期考核、正式入職,與崗位、部門相配對的制度、工作內容、工資待遇、績效考核、年終福利等方面,還有針對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遇到困難需要裁員、員工離職、社保出現問題等情況的應對措施。

兩位律師嘉賓的精彩分享得到了網友們的紛紛點讚。本期直播通過騰訊直播、鳳凰直播、新浪直播、一直播四大主流平臺直播,並得到三個平臺的熱門推薦。視頻直播最後,直播主持人李奎代表法制晚報向參加《法律大講堂》節目的二位律師致謝,感謝他們為廣大網民送上的「法律好聲音」。

嘉賓律師簡介

李苗苗律師:北京市中友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主任律師。法律功底深厚,實踐經驗豐富。擅長處理公司法律事務,現擔任多家政府、企事業單位首席法律顧問。曾多次被邀參加法律類電視節目擔任法律調解專家,現致力於企業法律顧問的研究,擅長處理經濟合同糾紛、智慧財產權專利侵權、企業上市及股權激勵等業務領域。

樊志強律師:北京市中友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主任律師,中國智慧財產權協會理事會員,中國民商法會理事會員。執業二十餘載,辦理了大量的經濟、刑事辯護和民商事、行政案件,還先後擔任過多個政府機關及企事業單位的法律顧問,現致力於企業法律顧問的研究,擅長對企業勞動人事法律關係的處理,以及債務債權、盡職調查、新三板上市前期準備、後期服務等工作。

北京市中友律師事務所簡介

北京市中友律師事務所成立於2004年,是一家綜合性律師事務所,總部設在北京,在上海、天津設有分所。以「客戶至上」為宗旨,秉承「專業、勤勉、盡責」的服務理念,推行「公司化運作、專業化分工、規範化管理」的模式,以創辦一流律師事務所為目標。中友合伙人及資深律師均畢業於國內外知名法學院,中友的創始合伙人及主要合伙人基本來自國內頂尖律師事務所。

中友律所為數百家國家事業單位、大中型央企、私企乃至外商企業提供專項法律顧問服務,中友在發揮其以處理勞動爭議案件及為企業防範人力資源風險為特長的同時,又形成了涵蓋稅務籌劃、家族財富傳承、智慧財產權、經濟合同糾紛及勞務派遣等專業領域。最近幾年,中友又陸續發展了專業化的律師服務團隊,專業致力於證券領域的業務研究和實踐操作,在新三板、股權運作、股權激勵、IPO上市、併購重組、風險投資、企業高管股權、勞動爭議等方面積累了較為豐富的法律實務工作經驗。

相關焦點

  • 共36家律所為100家科創板企業提供法律服務,方達、融孚管委會換屆...
    律新社律新社丨編輯部出品本周關注○ 唐一軍任司法部部長、黨組副書記○ 共36家律所為100家科創板企業提供法律服務○ 華商、泰和泰、滬師成立新分所這100家科創板上市公司共募集資金1182.42億元,募資淨額為1097.46億元。據了解,共有36家律所為這100家科創板公司IPO提供法律服務。君合(10單)、中倫(10單)服務數量排行第一、第二,第三名為德恆(7單)、國浩[上海](7單)、錦天城(7單)。 相關連結 今天科創板滿100家!
  • 共54家律所為310家公司科創板上市提供法律服務、2020年法律職業...
    共有54家律所為今年的310家公司科創板上市業務提供法律服務。業務受理量第一名為中倫,共28家,第二名為北京德恆,共25家,第三名為北京國楓,共23家。前十五名請點擊圖片查看。據了解,目前溫州分所已成立了政府企業法律顧問、刑事辯護、建設工程和房地產、金融和資產處置、智慧財產權、民商事訴訟等多個專業團隊,並與總所建立了廣泛的合作機制,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將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 「金橋之友」科技金融大講堂助力企業備戰融洽會
    為促進科技與金融結合,做好2020年融洽會暨民洽會融資對接活動前期準備工作,推動專業領域創新創業項目與金融資本深度對接,10月21日下午,2020年「金橋之友」科技金融大講堂第十二期—備戰融洽會·新一代信息技術及節能環保領域創新項目融資路演活動成功舉辦,來自科技型企業、金融機構、科技金融服務組織等單位42人參與了本次活動。
  • 華商律所拿出看家本領 是時候安利這本20萬字《疫情法律服務指引》
    &nbsp&nbsp&nbsp&nbsp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3月6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張玲 通訊員司新宣華商律所)疫情發生以來,企業面臨不少嚴峻的法律問題,如合同無法履約,國際貨物銷售受影響等,復工後這些成了企業最為關心的問題。
  • 把法律服務送上「一帶一路」,江蘇這個首創為企業走出去「護法」
    江蘇省工商聯副主席李曉林解釋,「一帶一路」沿線涉及60多個國家,各個國家的歷史、經濟、文化各不相同,法律體系涉及大陸法系、英美法系、伊斯蘭法系等,部分國家法治環境不完善,由此導致法律服務成本高昂、法律服務短缺,一些走出去的企業在投資和實施項目中交了很多「學費」,甚至讓大筆投資有去無回。「能不能把律所開到柬埔寨?」
  • 瀛領禾石律所黨支部書記陳萍受邀出席「中小律所創新與發展」沙龍
    本次「中小律師事務所創新與發展沙龍」由成都市律師協會成華分會主辦、四川開山律師事務所承辦。成都市律協副會長王坤林、市律師協會副秘書長陽芳芳、成華區司法局律師工作科科長劉志華、市律師協會監事會分會(工作站)監督委員會副主任陳小虎、高新分會會長李群河、青羊分會會長歐陽九,本所發展部部長周浩,以及來自成華區的各律所主任、合伙人等共同出席沙龍會議。
  • 為五萬餘家企業開展法治體檢 江蘇「2+1」鏈式法律服務助力「雙...
    江蘇省司法廳副廳長張亦軍介紹,「園區法律服務平臺」新模式,不僅為各類園區企業提供「零距離」、多元化公共法律服務,還為營造和諧安心的法治化園區營商環境作出了貢獻。為落實「六穩」「六保」要求,江蘇還在全省範圍內開展涉企矛盾糾紛調處「百日會戰」,組織253支調解突擊隊,協助企業排查化解債權債務、勞動用工糾紛。江蘇各地為加強園區法律服務平臺建設、服務「雙循環」創新頻出。
  • 北京律師34907名、律所2735家;43家律所為上市公司IPO項目提供服務
    ○ 京師、澤大、華商、天元成立新分所○ 中倫、協力、漢盛、星瀚、億誠加盟新合伙人/顧問律新社《律界情報》根據法律科技平臺、律所官網、公眾號發布信息及相關聯繫人提供內容整理,歡迎各大法律服務機構主動提供新聞動態。
  • 律子法務:打造以數位化技術為基礎的網際網路法律服務平臺
    線上的法律服務,會從傳統線下的律師手中將面向中小企業和個人的份額逐漸搶奪過來。現在的法律服務世界,進入到從未有過「廝殺」,從參與者、規模、頻率不斷創出新高。法律行業企業也加大對這個市場的投資,以此來獲得更多的市場競爭力,從而擴充法律服務行業的市場。
  • 營商環境與企業內核雙驅動 助力北京瀛和律所實現創新發展
    建國門街道辦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實行「服務三主動」,主動登門了解情況,主動為轄區企業服務,主動為轄區企業解難題。一改機關工作坐等上門、聽匯報看材料、有了難題繞著走的太平官作風。街道主要領導多次到律所走訪,了解律所入區後的困難,當得知在稅戶遷移上有困難,就在律所召開相關部門的現場辦公會,當場拿出解決問題方案。
  • 全域合規護航中小企業 大成助力「企業健康發展法律服務國際論壇」
    大成律師事務所管委會主任馬江濤為APEC中小企業服務聯盟法律工作委員會主要發起委員,中國法制出版社社長劉波現場為委員會中的法律界專家、學者、律所負責人等發起成員頒發牌證。中國法制出版社社長劉波現場為委員會中的法律界專家、學者、律所負責人等發起成員頒發牌證中國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協會與大成律師事務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並宣布「中國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協會中小企業健康成長法律服務(深圳)工作站
  • 權曄律所:不一樣的法律人,創造全新風控新圖景
    為壓縮成本,增加利潤,企業必須採用一切辦法減少和降低應收帳款。權曄律師告訴記者,應收帳款會導致企業費用支出增加、周轉不良、呆帳壞帳損失、市場運作困難等問題出現,很多企業在面對應收帳款往往束手無策。針對企業應收帳款的痛點,權曄律所為服務企業提供從交易合同、交易帳期、合同描述與制定、應收帳款、項目諮詢、款項催收等方面的全方位輔導,輕鬆應對企業應收回款問題!
  • 北京:黨建創新引領律師行業發展
    以公益評優機制為抓手,夯實律師行業黨建基礎,不斷強化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深化黨建引領,推動區域公益法律服務工作向專業化方向發展,實現公益法律服務的專業化、規範化和科學化,為我區社會經濟發展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保駕護航。
  • 為印尼中資企業服務 千島企服與正策律所戰略合作籤約
    千島企服攜手正策律所,為中國企業出海印尼提供專業的法律服務,通過本次戰略合作,能夠幫助雙方進一步擴充整體服務的內容和品質,為客戶儘快地在印度尼西亞市場(以下簡稱:印尼市場)合法合規的開展運營保駕護航。正策律所薛英姿表示,非常認可千島企服的基礎和成就。
  • 「遇見未來的律所」藍鯨論壇圓滿落幕 福建易判律所應運而生
    易判創始人賴華平賴華平在致辭中表示,易判律所是易判法律服務生態體系中的重要一環,律所的成立意味著易判真正構造了一個從諮詢-評估-調解-訴訟-非訴業務的全流程一站式糾紛化解服務模式,易判律所依託易判科技公司強大技術、法律數據支撐和市場優勢,致力於打造成為一家智能、專業的法律服務機構,更是就此探索——在人工智慧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未來律所與未來法律服務業的新模式新形態新發展!
  • 中友業績丨中友律所與火花思維續約法律顧問
    NEWS◆新聞動態◆近日,中友律所與北京火花思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續約法律顧問,高級合伙人、執行主任夏孫明律師團隊將持續為其提供專業的法律服務火花思維是一家專注於3-12歲少兒數理思維在線教育平臺,秉承用科技為教育賦能,以創新技術驅動教育升級,藉助在線直播小班的課堂形式,打造業內遊戲交互課件,為孩子提供豐富生動的課堂體驗。
  • 京師合肥律所社會公益法律志願律師團成立,為涉疫問題義務提供法律...
    合肥在線訊(記者 王曉峰)   1月26日上午,京師合肥律所黨支部書記楊佳琴和律所主任朱政牽頭髮起倡議成立「京師合肥律所社會公益法律志願律師團」,律所合伙人、部門主任、黨員律師成為志願者主要成員,同時號召全所律師自願加入志願者團隊,對疫情期間易產生的糾紛相關法律問題進行了梳理,為社會各界在疫情中遇到的法律糾紛提供法律服務和義務法律諮詢
  • 廣東律師40年 | 至友所:以「星星之火」為河源律師行業作貢獻
    其法律服務業績也受到各方面的好評和認可,成為在河源地區頗具實力和影響力的優秀律師事務所,為河源市律師行業及社會經濟的發展做出了貢獻。(至友所律師合影)河源律師行業務發展的「領頭羊」至友所著力以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和高尚誠信的職業道德贏得聲譽和市場,敢於創新、拓展業務。建所以來,至友所律師團隊先後成功代理和服務了一批具有一定社會影響力的經典案例,創下了許多法律服務業的「河源第一」。
  • 公共法律服務增效提質!城陽區成立「社區法律服務聯盟」
    該聯盟的成立,旨在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區關於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系列部署要求,推動公共法律服務向基層延伸,提升社區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基層社會治理的能力。近年來,隨著新市民比例的持續增長,城市社區由於人口結構相對複雜,居民數量較多,在法律需求方面呈現出多樣、高頻的特點,而目前的社區公共法律服務站主要實行「一對一」的構建模式,即一家律所負責一個社區,導致在一些大規模社區提供法律服務的律所顯得力量「單薄」,特別是在一些專業性較強、較複雜的法律問題上,律所「單兵作戰」難免出現精力不足、「智庫」短缺的問題。
  • 從業界新銳到全國優秀律所,「道可特模式」為行業帶來了哪些經驗?
    道可特創始合伙人、主任劉光超律師談到,不論是對法律服務隊伍有著嚴格要求的大型央企,還是複雜案件中涉及多個領域的法律業務,只有依靠這種機制力量的保障,才能滿足客戶日益多元和綜合的深層次需求。02差異,探索可持續發展之路「打造一家研髮型律所,走行業化服務道路。」這是道可特在深化專業化道路中探索出的一條與眾不同的「蹊徑」。2008年,道可特將主要業務調整為金融與資本市場,由此邁入了2.0專業化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