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臺灣人健保辦理注意事項!務必保存,轉發!

2022-01-30 兩岸商匯


點擊上面免費訂閱

問:怎麼都能免費收到這種文章呢?

答:只需點上面《兩岸商匯免費關注


臺灣人現今在大陸經商、工作和求學的人不斷增加,但若是小病大病每逢看病時,都需要不少高額的費用而破費呢? 還是為了省錢只好吃成藥最後抱病回臺灣再看病呢?事實上不用那麼麻煩,因為只要在臺灣繳有健保保費的臺灣居民,都可以憑看病醫療單據回臺灣申請健保核退,但要怎麼核退需要怎麼做呢?是否都還會因為健保報銷的問題傷腦筋呢?其實只要遵照以下步驟幾點注意事項後,就可以申請健保自墊醫療費用核退了。

1、全民健康保險自墊醫療費用核退申請書。

2、醫療費用收據正本及費用明細,如為中、英文以外之文件時,應檢附中文翻譯。

3、診斷書或證明文件,如為中、英文以外之文件時,應檢附中文翻譯(住院案件者:另檢附出院病歷摘要)。

4、當次出入境證明文件影本或服務機關出具之證明。

 溫馨提示:

在中國大陸地區就醫,自99年4月1日(出院日)起,申請核退住院5日(含5日,另出院日不計,即103年1月1日住院,103年1月5日出院,計住院4日)以上的自墊醫療費用核退案件,申請之醫療文件「醫療費用收據正本」及「診斷書」必須先在大陸地區公證處辦理公證書,再持公證書正本向國內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聯絡電話:02-25335995 網址:http://www.sef.org.tw)申請驗證後,才可以採認。惟費用明細及出院病歷摘要暫不需辦理公證驗證。

1.凡是在臺灣地區設有戶籍的國人,都應該從設籍滿6個月之日起參加加全民健康保險。

2.護籍遷出國外者,自戶籍遷出日即不具投保資格,應先辦理恢復戶籍登記,才能重新加保。

3.在國外出生的新生兒持護照入境時,向戶政單位完成初設戶籍登記

4.滿6個月起,才能依附父或母參加加全民健康保險。

5.只要持續設有戶籍,不論住在國內或國外,有工作、沒有工作或是工作間斷,都要持續投保。設籍滿6個月之日未辦投保手續,日後仍將自該日起強制加保並追繳保險費。


下列設有戶籍的國人,不須等待6個月就可以加保:

1、在國內出生的本國籍新生嬰兒,辦妥戶籍出生登記後,自出生日起加保繳費。

2、有一定僱主的受僱者,自受僱之日起加保繳費。

3、戶籍遷出國外,但最近2年內曾有設籍且參加過健保者,自恢復戶籍之日起加保繳費。

4、因公派駐國外之政府機關人員與其配偶及子女。



◎保險對象分六類,不同身分有不同投保類別,身分改變投保類別也隨之改變,請依下列順位的身分辦理投保︰

1、如果是公司、機構、行號的員工或負責人,應由工作單位辦理投保。

2、如果是工會、農會或漁會的會員,由所屬的工會、農會或漁會辦理投保。

3、如果沒有工作,但依法可依附有工作的配偶或直系血親投保時,應到配偶或直系血親的投保單位,以眷屬身分辦理投保。(如果可依附成為眷屬的親屬有2人以上,應依附親等最近的親屬投保。)

4、如果沒有工作,也沒有可依附投保的配偶或直系血親,就到戶籍所在地的鄉(鎮、市、區)公所辦理投保。

(請按優先順位投保:符合1的身分,就不能用2、3、4的身分投保;符合2的身分,就不能選擇3、4;餘類推。)

上述緊急傷病或緊急分娩的醫療費用,一定要在急診、門診治療當天或出院當天起算6個月內(於暫行停止給付期間就醫者,為繳清相關費用之日起6個月內;出海作業船員為返國入境之日起6個月內)。

可由保險對象(法定代理人、法定繼承人)或受委託人向本署轄區分區業務組辦理核退手續,另可親洽本署各分區聯合服務中心或以掛號郵寄方式提出申請,如尚未返國得委託他人代為申請,請出具委託書,格式如本頁附件。

須檢附醫療費用核退申請書(詳本頁附件之表單及核退須知)、醫療費用收據正本及費用明細、診斷書、住院案件需附出院病歷摘要及當次出入境證明等文件。

請長按下面二維碼關注「臺商總匯」公眾號!


合作專線 :13532488201 (孫小姐)


請長按下面二維碼關注「兩岸商匯」公眾號!


聯繫電話:0769-22118581

地址:東莞市東城區東城大道東順樓4樓東城臺商會內(崗貝居委會樓上)。


相關焦點

  • 健保只是臺灣人的健保,別人不能享有
    民進黨主席卓榮泰4日說,任何制度不要針對某一個人或某一些人,臺灣健保已被世界公認是相當好的制度,如何讓它更完善,可以從公平與安全來考量。而且,新納入的人只有一千人,繳納的費用比支出費用還多,健保是穩賺不賠(這個情報,後文會打臉)。綠媒也來了:危機!「中」配用健保生孩子實際上不僅政治人物加入這場戰鬥,不少媒體也積極扮演角色。小眾綠媒美麗島就批判了一大堆民進黨支持者的特權心態。
  • 臺灣全民健保:海內外稱羨的醫療保險
    有感於此,中央政府正策劃施行福惠全民的醫療改革制度。 追循臺灣健保制度建構的軌跡,參酌臺灣的發展歷程、臺灣經驗,或許是一套值得大陸鏡鑑的制度。所以,全民健保絕非一步到位,而是伴隨社會財富之增長、政治民主化、中央權力下放的進程,逐步推廣。臺灣過去半世紀來陸續施行的勞工保險、漁民保險、軍人保險、公務人員保險、農民保險……等項保險,實際上均可視為現今臺灣全民健保的基礎。 勞工保險,是國民黨撤退臺灣後,第一項實施的社會保險。而吳國楨更堪稱勞工保險的奠基功臣。
  • 臺灣人出境逾2年 勞健保年金及租稅最新政策..
    健保、國民年金、綜所稅、地價稅及勞保都因應疫情做出彈性調整,臺灣衛福部社保司長商東福、財政部賦稅署副署長樓美鍾以及勞動部勞工保險局局長鄧明斌都在1日的疫情記者會中做出說明。為讓民眾健保及國民年金的權益能有妥善因應措施,
  • 臺灣健保,要沒錢了?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健保破產危機浮上檯面。臺衛生福利主管部門編列明年健保基金保險收入7223億元(新臺幣,下同),其中877億元以安全準備金的救命錢填補。臺立法機構預算中心報告指出,健保面臨財務缺口擴大時,數次調升健保費率,未來應建立收支連動機制。換言之,健保費率調漲恐難避免。預算中心報告指出,健保基金評估2021年收支狀況後,編列業務收入7362億元,業務成本及費用7375億元。業務收入中,保險收入佔7223億,其中877億來自安全準備金。
  • 臺灣健保新規:臺北市新生兒出生登記即可辦健保卡
    臺灣健保新規:臺北市新生兒出生登記即可辦健保卡 2014年05月17日 15:27: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5月17日消息
  • 臺灣的健保 , 究竟是個啥?
    雖然醫學具有其複雜性,但是大抵所有的醫療費用都可以由健保給付。大陸1950年開始免費醫療,後來改革發展成醫保、新農合等;臺灣地區從1988年開始規劃實施「全民健保」。臺灣健保是不看病情付費,而是看該病症有沒有健保給付,只要是健保內就只付掛號費跟基本自付。臺灣的健保和大陸的醫保設計上有所差異。
  • 臺灣經濟漏洞百出,健保快「窮了」
    導讀: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健保出現破產危機。臺灣衛生福利主管部門預算明年健保基金會有7223億新臺幣的收入,但其中有877億是安全準備金。相關機構通過現有的數據進行預算對比發現,臺灣健保面臨著嚴重的財務緊缺,健保費率多次上調,且表示應在未來建立相關完整的收支連動機制。這表示,臺灣健保費率將只上不下。預算中心報告指出,對2021年健保基金的收支進行的預測評估,編列業務的收入將會是7362億元,而業務的成本費用預計在7375億元。
  • 臺灣健保最大問題 是資源濫用
    臺灣立法機構民代近來擬針對「黃安們」提案修改「健保法」,調高海外民眾的健保費率,然而,島內保費級距公平與否、醫療資源便宜導致濫用,這才是臺灣健保制度所面臨最大問題。    健保的公平性    首先要去討論的有2個重點,第1是年輕人繳多用少、年長者繳少用多。
  • 兩岸醫療保險制度大比拼,解秘臺灣健保神話
    我臺灣同事的二大爺重病住院,只花了幾百元臺幣。」「我給你講啊,臺灣福利超好,看病基本不用花錢,看病只要50元臺幣掛號費就可以了。」......臺灣全民健保制度一直被臺灣自詡為「世界典範」、「世界第一,沒有之一。」,「臺灣健保包山包海,什麼都包」,「臺灣健保是臺灣人享受的高福利」等等。
  • 臺灣健保錢快用完了,陳時中不顧爭議再拋震撼彈
    臺灣「健保」明年的安全準備金將即低於1.5個月,健保費率面臨調漲壓力。臺當局衛生福利部門負責人陳時中昨日表示,年底勢必要增加健保的規模,不排除由「政府」公務預算挹注健保,而保費的調漲亦在討論之中,依健保5年精算報告,明年費率應由現行4.69%調至5.69%,如此可以維持3年。
  • 臺灣境外生可申請來臺 , 無法返臺逾2年 , 權益有何影響 ?
    境外生權益小組昨日下午在臉書貼上教育部函文,教育部則是在教育部學校衛生資訊網上宣布,自即日起受理境外學位生入境申請作業(含所有學位生及先修華語的外交部臺灣獎學生受獎生)。所有境外生居家檢疫14天後要強制採檢,採檢費用由政府負擔。因應防疫需求,教育部去年12月31日起暫緩境外學位生入境。
  • 綠營政客竟稱:臺灣2300萬人交的健保,不能讓14億人用
    綠營一些人趁機建議,修改陸配及其子女、親屬取得健保的相關規定,臺灣「基進黨」民意代表陳柏惟更以煽動的口吻說,「如果2300萬人繳交的保費,要讓14億人使用,這無法接受」。他並質疑,為何臺灣學生在外留學要買商業醫療保險,而大陸學生在臺灣卻可以使用健保,未來將與民進黨合作解決相關問題。
  • 臺灣健保基金明年短缺877億 健保費率「漲」聲再起
    中國臺灣網12月7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健保破產危機浮上檯面。臺衛生福利主管部門編列明年健保基金保險收入7223億元(新臺幣,下同),其中877億元以安全準備金的救命錢填補。臺立法機構預算中心報告指出,健保面臨財務缺口擴大時,數次調升健保費率,未來應建立收支連動機制。
  • 連戰當年推動臺灣「健保」卻挨轟,蔡正元批民進黨:不要臉
    新冠肺炎使臺灣的「健保」制度再受國際矚目,但前國民黨副秘書長蔡正元今早在臉書提醒,當年連戰當臺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推動「健保」時被罵到臭頭,尤其醫藥界及民進黨。如今民進黨「立委」和支持者除指「健保」是「臺灣之光」,又像當成民進党家產,「就『健保』的歷史來說,全臺灣最不要臉的人,就是民進黨。」蔡正元說,很多人都覺得臺灣的「健保」辦的很好,但大部分的人都忘了,臺灣的「健保」是1995年連戰當行者機構負責人時硬著頭皮,把「軍公教勞」等醫療保險整合擴大後產生的制度。
  • 綠營再炒反陸情緒 竟叫囂「臺灣健保為何要讓14億人享用」
    有綠營學者顏建發等開始拿陸配及其子女開刀,建議檢討「兩岸關係條例」與「健保」制度,包括陸配及其子女、親屬取得居留與健保等議題。民進黨「立委」林俊憲主張修改「全民健康保險法」,新增健保被保險人第七類,針對一年內在臺灣未住滿183天、無法提出收入證明及繳稅紀錄者,健保費提高至1.2萬元(新臺幣,下同)。「基進黨立委」陳柏惟更以煽動的口吻說,「如果2300萬人繳交的保費,要讓14億人使用,這無法接受」。
  • 民進黨趁疫情推「去蔣化」 鬱慕明不建議大陸窮臺 臺灣健保NO1
    是的,說話而心不誠謂之說謊,在閩南話裡叫做「講白賊話」,「講白賊話」的人最是「顧人怨」 (讓人厭惡)。1996年5月20日,李登輝在他的「就職演說」裡又一再說到統一,甚至高呼:「登輝深信,在二十一世紀,中國人必能完成和平統一大業,為世界和平與發展,善盡更大的心力」;也反覆提起「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 李登輝的演說乃是表演說謊的演說。
  • 受疫情影響,逾兩年未返臺 相關健保權益問題解答..
    若超過四年才返臺,那麼原則上,必須等恢復戶籍在臺居住滿六個月後,才能加保。三、例外情況:若能出具相關證明,系受疫情影響而無法返臺,健保署會視個案情況審酌處理;或者臺胞返臺後可以馬上找到受僱單位,也能立即加保,無須等候六個月。四、臺胞在大陸發生不可預期的緊急傷病或分娩就醫,自墊醫療費用,可申請健保核退(非全額,有上限)。
  • 馬英九時代放寬大陸籍人士享健保?馬辦轟假新聞
    馬英九辦公室今天下午發布新聞指出,深綠「立委」陳柏惟及部分媒體稱馬英九時代放寬規定擴大「居留證明」的認定,因此大幅增加健保支出,此相關說法完全悖離事實,錯誤百出,呼籲主管機關儘速說明,避免誤導民眾、以訛傳訛,尤其以打假新聞為成立宗旨的「臺灣事實查核中心」更不該默不作聲。
  • 臺灣健保: 出境超過2年遭除籍後,要等6個月或補繳保費....
    臺灣健保署長李伯璋證實,擬廢除短期停復保制,出境2年內須依法繳保費,出境超過2年遭除籍,一律要等待6個月或繳清出境期間保費,才可重新納保。長年旅居海外者回臺用健保爭議頻傳,民眾觀感差。根據現行規定,預計出境超過6個月至2年的民眾,可依法辦理停保,停保期間無需繳保費,返臺後可立刻辦理復保;若民眾出境滿2年就會被戶政機關除籍,只要在第4年前回臺並恢復戶籍,都能立刻恢復健保身分,超過4年才回臺的民眾則須等待6個月才能重新加保。
  • 臺灣健保費擬漲價 , 海外臺胞追討出境期間的所有保費..
    李伯璋表示,不論是針對出國超過6個月想辦理復保,或是除籍後要重新辦理加保者,健保署都會進行改革。今年10月、11月,健保署將就此問題進行討論,擬要求這群民眾繳清出國期間的保費,才能繼續使用健保資源。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旅外國人在國內沒有收入,健保收費等級就低,因此要將海外收入納入保費收取的考量臺灣人繳交健保費,收費是以收入為基礎來計算,但旅外臺灣人在臺沒有職業,繳交的保費比一般人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