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09年到2019年,
西北偏北的蘭州大學,
從厚重的歷史中走來。
今天,
蘭州大學迎來了110歲生日!
李玉素 攝
作為一個交友極其廣泛的當代青年,一大早,小編的朋友圈就被#蘭州大學110周年校慶#刷了屏。
朋友圈截圖
提到蘭州大學,除了「雙一流」「985」「211」「牛肉麵」這些關鍵詞,大家最不為陌生的一定是「駱駝證」(全稱為:駱駝駕駛證)。
圖片來源:@夏官營大學
關於「駱駝證」,這些話你一定聽過:
(以下為本編輯組日常討論,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開心今天不開心:你們真的騎駱駝上學?每個人一本駱駝證嗎?
@從蘭大畢業的棗糕同學:是的,為什麼分校區呢,就是為了騎駱駝的地方大一點。駱駝證,必須人手一本!
@克裡斯託:那騎駱駝限號嗎?
@從蘭大畢業的小魔同學:限號的,單數天你必須騎單峰駱駝,雙數天你得騎雙峰。
@超級盤:那你們駱駝證要考試嗎?
@從蘭大畢業的圓姐老師:是的,就跟考駕照一樣,必須得考試。
@超級盤 再次發問:那它是必修還是選修課呀?
@從蘭大畢業的圓姐老師:必修課,前幾屆沒有駱駝證都不給畢業證的。
@柴小多的媽媽:那你們平時咋餵駱駝呀?
@從蘭大畢業的咿呀同學:emmm,我們都是買兩種草料——97號草料和93號草料,看駱駝喜歡哪個就多買點。
@卡拉卡拉:那駱駝是自帶嗎?還是學校統一分配呀?
@從蘭大畢業的棗糕同學:不能自帶的,學校沒那麼多地,要是租借停駱位,需要提交申請。
至於為什麼並不是人手一本,蘭州大學現任校長嚴純華則解釋「因為印起來還是要花錢的」,客觀情況也確實如此。
視頻截圖
沒有紙質版的,沒關係,電子版「駱駝駕駛證」你同樣值得擁有。
好了,好了(正經臉.jpg),關於駱駝證,蘭州大學現任校長嚴純華已經給出了官方解釋。嚴校長闡釋了駱駝的兩大特質:高和耐。
一、駱駝比汽車高。「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
二、駱駝在西北地區是耐力的象徵,彰顯西北的性格,擁有了駱駝證,可能就擁有了一半西北人的氣質。
想必小編也不用多說了,大家應該明白是怎麼回事了吧.
除了「駱駝駕駛證」,百年蘭大還有啥?
美食
丹桂苑、新竹苑.光聽食堂的名字,就覺得味道不錯。
提到吃什麼,「牛肉麵」獨佔榜首,一個合格的蘭大人,必須牢記一個原則——「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白蘿蔔、辣椒油、蒜苗、香菜,少一樣,它都不能稱為是一碗合格的牛肉麵。
美景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18年5月份,榆中校區的創意3D塗鴉引發關注。據了解,這一「3D」圖書臺階塗鴉是蘭州大學藝術學院2016級環境設計學生為給榆中校區增添更多色彩而設計繪製的。經過一個學期的申請,一個星期的繪製,在全班學生共同努力下完成。
蘭州大學本部校區圖書館:積石堂 李玉素 攝
蘭州大學圖書館的歷史可追溯到1909年,1913年以清代貢院遺留的「觀成堂」為書庫,「至公堂」為閱覽室,1946年以後修建二層獨立館舍一座,名曰「積石堂」,面積1616平米,1962年建成7800平米圖書館樓。1998年5月,邵氏捐款,國家教育部批准立項擴建盤旋路校區圖書館,現面積達21000平米。
逸夫科學館 圖片來源:蘭州大學官網
1990年7月21日,香港知名人士邵逸夫資助建造的蘭州大學「逸夫科學館」舉行落成典禮,邵先生和方逸華女士等二十餘位香港嘉賓專程前來參加。蘭州大學「逸夫科學館」總面積五千多平方米,高五層,一、二層為開展學術活動的展廳和報告廳;另外三層是學校科研單位和實驗室。落成後此館成為西北地區學術活動的中心之一。
毓秀湖 圖片來源:蘭州大學官網
毓秀湖坐落於蘭大本部校園中北區域。其造型恰似一個不規則寶葫蘆。葫蘆的細腰處有一個莊重俊逸的石拱小橋,其古樸穩健的身姿飛跨湖水南北兩岸。葫蘆小的一頭有個小島,島上端坐著一個古典園林風格的六角亭,此亭雕梁畫棟,紅柱灰牆,翠簷金頂,玲瓏秀麗,古色古香。
美譽
蘭州大學的校訓是「自強不息 獨樹一幟」,源於一位蘭大老校長的名字——辛樹幟。一代又一代的蘭大人,身體力行著踐行著這一校訓。
該校的畢業生素以基礎紮實、知識面寬、勤奮實幹而深受社會歡迎。自建校以來,已培養了37萬多名各類人才,許多人成為著名的專家學者、企業家和優秀的黨政管理人才。1999年至今,先後有17位校友當選為兩院院士。
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世界著名治沙專家劉銘庭、中科院院士塗永強、量子力學專家錢伯初、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銳等都是蘭州大學的知名校友。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銳 圖片來源:蘭州大學官網
中科院院士塗永強 圖片來源:蘭州大學官網
西北偏北,
蘭大為美。
編輯:李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