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的世界太難了,貧窮使我不得不努力

2021-01-10 老夏分析師

成功的三要素:一是堅持,二是不要臉,三是堅持不要臉。

這個世界不屬於80後,也不屬於90後,更不屬於00後,那屬於誰呢?

屬於——臉皮厚的!

導讀:有人說「越窮的人,越自卑,越好面子」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社會上,人各有別,有著許許多多不同的差距,貧與富的差距,美與醜的差距,胖與瘦的差距,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性格以及表現。

但是關於「越窮的人越自卑,越好面子」這句話,我卻不是很認同,還是要分情況而定,就像是不是鯨魚不屬於魚類,而是哺乳動物,章魚不屬於魚類一樣。

很多事情並不是一句話就能夠代表所有事物的普遍規律,一個群體也許會有人有這樣的特性,但並不能代表整個群體的特點。

有的人人窮志不窮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生活在窮苦人家,在很小的時候就要開始著手柴米油茶,想著要如何精打細算的過日子才能夠把僅有的一點錢花的更長久一些。

在其他孩子還想父母撒嬌要玩具的時候,窮人家的孩子已經學會了如何打些零工掙些錢貼補家用,他們懂得努力學習考上好大學是走出貧窮的唯一路徑,也是改變自己改善一家人生活的最佳途徑。

所以他們會更加懂得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會更加努力的學習來回報辛苦的父母以及其他人的贊助,他們更明白錢的來之不易,所以更加節省節約,也更有要報效國家的志向。

窮人不一定是好吃懶做的乞討者,他們更可能是懂得了生活的艱辛,明白了生存的道理,拼命的努力讓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有立足之地。

相較於某些紈絝子弟,他們更懂得努力和奮鬥,更有大理想大志向,更有拼搏的動力,更能夠做出一番豐功偉績。

一個人的格局變大,從他努力開始,不在意他人的眼光,專注為夢想而努力。

自卑的人不一定窮,窮人也不一定自卑

這個社會上,有很多自卑的人,導致他們自卑的原因有無數種,貧窮可能只是其中之一。

當你覺得其他人在某一方面比你強的時候,你可能會自卑。

當你覺得自己表現的不好的時候,你可能也會自卑。

當你沒有勇氣去做的事情別人做到的時候,你可能會自卑。

當你沒有足夠的能力對自己不自信的時候,你可能會自卑。

所以說自卑不自卑和窮不窮是沒有什麼太大關係的,即便你很有錢,但是你心裡有障礙,你沒有過硬的本事和能力,不夠自信,一樣可能會自卑。

而一個雖然窮但是積極樂觀的人,他願意去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願意通過多種途徑來鍛鍊自己,能夠正視自己的生活現狀。

並且告訴自己窮並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能夠大方自信的與人交往,這樣的人一定不自卑,相反,他可能只會窮一陣子而不會窮一輩子。

所以,可以見到,貧窮的人並不一定會自卑,自卑的人也不一定都是窮人,不管是貧窮還是富有,只要我們正視生活,對生活充滿自信,樂觀的看待一切,你就是一個自信的人。

貧窮能夠磨礪人的心境

正所謂「寶劍鋒從砥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不經一番寒刺骨,哪得梅花撲鼻香」所有的成功都不是輕而易舉得到的,一定要經歷一定的坎坷與磨難,就像唐僧歷經九九八十一難之後才能取得真經一樣。

貧窮帶給我們並不一定完全是自卑,懦弱,膽小等等一系列悲觀的情緒和影響,當我們與生活達成和解,與貧窮握手言和時就會發現。

其實我們所經歷的生活是上帝在考驗我們的意志,時間到了,希望的窗子就會開啟,帶領我們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就像考入北大的女孩王心儀在《感謝貧窮》中所寫:「感謝貧窮,你賦予我生生不息的希望與永不低頭的氣量。農人們都知道,播種的時候將種子埋在土裡後要重重地踩上一腳。第一次去撒種,我也很奇怪,踩得這麼實,苗怎麼還能破土而出?可母親告訴我,土松,苗反而長不出來,破土之前遇到堅實的土壤,才能讓苗更茁壯地成長。」

正如她所說的,貧窮帶給人們的並不是一昧的退讓和隱忍,反而更應該是一份挑戰,像是壓在種子上面的那一層厚厚的土壤,唯有經過層層掙扎,一次又一次的突破自我,才能夠重見天日。

身處貧窮中的人,並一定都是自卑、懦弱的,他們擁有著無限的可能,孕育著希望,更能有驚人的毅力,達到常人難以想像的成功。

世界本來應該平等,但是不能完全平等,所以我們大家不要帶有色眼鏡看人,即便是貧窮的人也有受到尊重的權利,也希望我們每個人保護他們的這份權利。

有人說:「生活就是要以欣賞的眼光去看待身邊的事物」。

貧窮磨礪人的心境,讓人學會了堅強,也漸漸地讓人懂得了做人,就要以一份豁達、平和的姿態,體會生活的酸甜苦辣,笑看人生百味,無論歲月帶給我們什麼,都能以坦然的姿態應對。

文/老夏分析師

如果我寫過的一篇文章,講過的每一話,做過的每一個舉動,

曾在你的心裡蕩起漣漪,那至少說明在逝去的歲月裡,

我們在某一刻,共同經歷著一樣的情愫。

有時候,雖然素未謀面。

卻已相識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

相關焦點

  • 因為不努力才窮?《貧窮的本質》:窮人與富人的區別,與勤勞無關
    如果對這樣的人說:振作起來,努力學習,改變認知,就能由窮變富了。你猜對方會有什麼反應?曾有位美國白人博士,為了搞清窮人的生活,假裝成窮人,混入美國底層,看自己能不能【憑著努力成功脫貧】。她隱姓埋名,先後闖蕩了佛羅裡達,緬因,明尼蘇達幾個州。
  • 比貧窮更可怕的,是「窮人思維」,你中招了嗎?
    即使你們把我身上的衣服剝得精光,然後扔在撒哈拉沙漠的中心地帶。但只要有一支商隊從我身邊路過,我就會成為一個新的百萬富翁。 富人思維懂得努力工作的基礎,但是也懂得如何在努力之餘思考賺錢的方法,如何增加賺錢途徑,抓住一切可以賺錢的機會。讓原本微弱的資金和自己的努力成為鋪墊的基礎,抓住機遇,從而一步一步脫貧致富。 格倫·史登斯是一位身價20多億的頂級富豪,挑戰在90天的時間裡,把手裡的100塊變成了75萬塊。
  • 育兒視角分析《窮爸爸,富爸爸》:「窮人思維」比貧窮更加可怕
    這本書主要通過對比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及其最後的結果來向人們解釋了跳出"打工者"的思維,懂得用金錢為工作,懂得理財投資的重要性,讓人們意識到一個道理:窮人思維比貧窮更加可怕。比"貧窮"更可怕的是"窮人思維"!曾經有一隻關於窮人與富人之間的寓言故事,在一個村莊裡住著一個窮人和一個富人,每天都辛苦的勞作,但依舊還是生活得很貧窮,而看到隔壁的富人夜夜笙歌,不需要幹活都能將生活過得有滋有,於是窮人的心裡滋生了不滿,就去找上帝哭訴。
  • 窮人定律:一個人越是窮,越喜歡在這幾件事上努力,錯不了
    有人曾經對他的孩子說過這樣一段話:「我的孩子,我要你努力學習,不是因為我想讓你與其他人比較,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有選擇的權利。而不是被迫謀生,選擇耗時的工作。」我們的拼搏努力是為了滿足各種需求,不被生活壓垮。但是總會有一群人被迫謀生,成為人們口中的「窮人」。這個社會是如此現實,人性更是如此。
  • 貧窮陷阱:貧窮是如何偷走一個人的未來?
    這個充斥著非理性行為的世界,就是窮人的遊樂場和墓地,他們在這裡一邊狂歡一邊忍受著饑寒交迫。正如《貧窮的本質》中所說的:貧窮就像一道陷阱,讓深陷其中的人無法逃離。儘管有逃出陷阱的梯子存在,但梯子並不總是放在正確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很多人並不知道怎麼踏上梯子。
  • 天道:窮人之所以貧窮,不是缺乏圈子與人脈,而是自己沒有覺悟
    如果說前者是先天決定的,那麼後者便是諸多人後天一直在努力跨越的難題,而階級跨越何曾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他需要的從不是一個人的單獨獨立,而是幾代人的不斷奮鬥。如果你曾看過《天道》這部電視劇,你就會悟出一個道理,那就是如果一個窮人想要脫離自己的階層,一躍成為富人,單純的財富積累是不夠的,那只能是階層跨越的一個方面而已,其中最主要的還是要有覺悟。
  • 越是窮人,在這3個方面就表現得越摳門,越難擺脫貧窮!
    越是窮人,在這3個方面就表現得越摳門,越難擺脫貧窮! 世界上有長得好看的人,就有長得醜陋的人,因為審美是相對的。這是因為我們有審美,會覺得某些人長得特別好看,也正因此,我們就會覺得有些人長得過於醜陋。同樣,世界上有富人,就會有窮人。
  • 如何才能擺脫貧窮?窮人與富人的區別到底在哪裡呢?
    窮富小故事今天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一個關於窮人和富人的故事。有兩個小鎮, 我們姑且叫做芙蓉鎮和七俠鎮吧,兩個鎮子都沒有水,但是中間有條河。芙蓉鎮的佟掌柜決定當第一個給鎮子運水的人,為了運更多的水,她把所有能用的桶都找來了,然後把水賣給鎮子裡面的人。
  • 「窮人式思維」,讓人越來越貧窮(深度)
    6種典型的「窮人式思維」,只會讓人越來越貧窮。 職場中,很多下屬也喜歡跟自己的領導鬥氣,比方說不跟領導說話,看見領導繞道,被領導說上幾句,就消極怠工等,心想:敢罵我,就不給你做事。 其實,這就是一種典型的「窮人思維」。
  • 第二屆世界窮人日文告
    (參閱:出三二1-14)      天主常用救援的行動來響應貧窮者的呼號,以治療靈魂與肉體的創傷,並伸張正義,幫助他們重新度有尊嚴的生活。天主的響應也是一項請求,為使所有相信祂的人們,能盡人之所能,效法祂的作為。但願世界窮人日成為散布世界各地的全體教會一個予以各個地方,各種不同窮人的微小響應,讓他們的呼號不至於落空。
  • 窮人孩子如何努力?能否「鹹魚翻身」?成敗在此一舉!
    條條大路通羅馬,有的人出生就在羅馬,但是,很多人沒有出生在羅馬,而是天生拼命地活著,如果生為窮人,就必須自己努力,窮人的孩子怎麼翻身?重要的轉折點是在這場學生的又愛又恨的戰爭中——高考。高考好像沒什麼用,但是很多人都是改變命運的重要機會,了解社會,在工地上磚砌的中學文化沒有背景,總有一天我會從有名的學校畢業,成為外資企業的頂尖學生,這個社會不公平,總是抱怨人和人生不在起跑線上,這些富二代成績更差,花錢出國留學,可以繼承家族企業,但是,胎兒最終無法改變命運,所以窮人必須抓住這次高考的機會。
  • 什麼是貧窮陷阱,我們該如何靠自己擺脫?
    在早期,倫敦曾做過相關實驗,結果證明,大部分窮人更願意努力賺錢,但仍然無法擺脫貧困。正如曾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阿巴希.巴納吉和艾絲特.杜芙若認為的,貧困就像個陷阱,掉入其中的人往往很難擺脫出來。二、貧窮綁架你的思維,從而限制你的能力當人深陷在貧窮的泥潭中時,窘迫的環境會使他們不得不把注意力集中在當下所需,目光局限造成人更加在意眼前得失,關注短期利益。
  • 教宗2020年世界窮人日文告:向窮人伸手施惠
    在第四屆世界窮人日文告中,教宗方濟各勉勵眾人每日練習慈悲之舉,向窮人伸手施惠。本年度的世界窮人日將於11月15日舉行。(梵蒂岡新聞網)新冠疫情突然而至,令我們措手不及,深感迷惘和無力。然而,向窮人伸出的手絕非一朝一夕而成,它反倒見證出我們如何妥善準備辨認出窮人,在他們有需要時加以扶助。教宗方濟各在2020年的世界窮人日文告中闡述了這一點。
  • 教宗方濟各發表首屆世界窮人日文告:我們愛,不可只用言語,而要用行動
    提示:點擊上方藍色字"天主教上海教區光啟社"關注我們梵蒂岡電臺訊聖座新聞室6月13日公布了教宗方濟各首屆世界窮人日文告教宗在慈悲禧年結束之際發表的《慈悲與憐憫》(Misericordia et Misera)宗座牧函中欽定每年常年期第33主日為世界窮人日,今年將於11月19日舉行。教宗在文告中表明,窮人問題當受重視,尤其該受到基督徒的重視。「如果我們希望真正與基督相遇,就必須在窮人受傷的身體上觸摸基督的身體,如同在感恩聖事中接觸所領受的聖體那樣。
  • 我說窮人真的很不好相處你相信嗎?很多人都感覺我錯了!
    問題:我說窮人真的很不好相處你相信嗎?很多人都感覺我錯了!窮人一般眼光淺,資源少,比富人自私,肯定不會好相處。窮人最大的問題其實並不是窮,而是觀念落後,因為窮所以自卑,因為自卑又極度自尊,自卑與自尊絞在一起,整個人就很難相處。
  • 站在窮人角度,說說窮人之所以窮的原因
    窮人和富人是生活中人們談論的永恆話題。窮人為什麼窮?富人為什麼富?這很難說清楚。但是,窮人的窮是有目共睹的 , 為了一粥一飯,大多數人必須付出極大的努力!探討箇中原因,多數情況令人心生悲涼。窮人是個人因素疊加外部因素,兩者相互作用之產物。
  • 富家子弟更加努力,窮人孩子不會奮起......真相了!
    他最喜歡的一句話是:「當你在睡夢中時,我一直在工作,當你在工作時,我已經付出了雙倍於你的努力。」豪門的貴子們,這麼拼,可是,寒門卻屢屢傳來因為父母的溺愛養出敗家子的消息。最極端的一個例子近日發生在河南省羅山縣。
  • 給你1000萬,你還會成為窮人:窮人和富人的最大區別,思維
    「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病,窮病」。這句話,其實是說出了人們對現實的無奈。錢不是萬能的,但窮會要了你的命。我非常認可金錢的重要性,加上職業的緣故,我對人們的金錢心理很感興趣。只有那些因為努力工作得來的金錢能留得住。世界金融風暴是怎麼來的呢?是因為有一種錢不想要留下來,因為它不是通過工作得來的。只要成為人,只要以人的方式生產、交往和生活,生存焦慮就在所難免。
  • 第三屆世界窮人日文告
    教宗與窮人共進午餐(梵蒂岡新聞網)聖座於6月13日帕多瓦的聖安多尼瞻禮公布了第三屆世界窮人日文告,主題為「窮人的依靠永不會喪亡」(詠九19)。這份文告以聖詠為主軸,闡述窮苦者在困境中對上主的信賴之情。教宗在文告裡強調,基督徒有責任將希望帶給窮人。本屆世界窮人日將於2019年11月17日舉行。聖詠作者在第九和第十篇中描述了窮人的生活條件和壓迫者的傲慢,呼求上主伸張正義。教宗稱聖詠作者的描述「寫實而真切」,傲慢之人絲毫沒有意識到天主的臨在,「掠奪窮人僅有的少量財物,迫使他們淪為奴隸」。今天的情況大同小異:經濟危機並未阻止許多人致富,但是我們在大街小巷都能接觸到為數眾多的窮人。
  • 一句成年人的「我太難了」道出了多少辛酸與無奈
    相信大家看到過很多搞笑短視頻,紛紛引用了這句「我太難了」,用自嘲甚至自黑的方式,不知博得了多少人的歡聲笑語。不過,這句話如果很認真地說出來,效果可能就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可笑了。從視頻裡面可以聽出來,當事人應該是在前一秒鐘答應朋友賣車還債,並表示能夠理解朋友的難處,下一秒鐘就放聲大哭,而且非常清晰的說了一句「我太難了」。是啊,一句「我太難了」道出了很多當下人的無奈,當代人的壓力,不僅僅單純來自生活的重壓,工作的無奈,還有很多是不能與他人言說的苦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