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人免費,外國人交錢」,這算不算種族歧視?

2020-12-22 華輿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中新社·華輿訊 據泰國網報導在泰生活的中國人,一定都遇上過這樣的事兒。

有些地方,只準泰國人進,不準外國人進。

還有些地方,泰國人入內50銖,外國人入內200銖。

多年來,我們在泰中國人似乎對此都已經習以為常,絲毫不覺得有啥不對。

但是,仔細想一想,從來如此,便對麼?

內外有別:是規矩,還是歧視?

最近,美國黑人弗洛伊德被警察當街「跪殺」的事情,在全球引發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美國人民憤怒地走上街頭,圍困白宮,搗毀雕像,下架《亂世佳人》。

這一點兒也不奇怪,畢竟它美國的事兒,美國自家人憤怒一下也是理所當然。

接著,英國,以及許多其他西方國家,也燃起了反對種族主義的烈火。

殖民主義帝國時代的很多東西都被清算,後來連邱吉爾的雕像都給砸了。

這也不算太意外,畢竟「殖民主義」在輩分上算是「種族主義」它親爹,歐洲人民反省一下也是應該。

再後來,就有點出乎意料了。

這股反種族主義的風潮,居然神乎其技地刮到了全世界。

連日本、韓國這種老牌單一民族國家,都開始發生反種族主義示威,舉著「黑人命也是命」的牌子往美國大使館跟前罵。

你可以說,公義無國界,正道在人心。

也可以說,西方世界的影響力實在太牛,西方一反思,全世界就要跟著一塊兒入戲呀。

泰國,同樣也沒跑掉。

這段時間,#黑人命也是命#同樣也成了泰國的熱搜,主要有兩種聲音。

一種是「普通泰國民眾」,一般會說哈哈哈你美國種族矛盾那麼嚴重,好好反省慢慢折騰吧,就別整天管泰國的閒事兒了。

另一種是「政確」泰國民眾,不大願意跟著群嘲美國,而是話鋒一轉——「咱們泰國人別光顧著笑話美國,自己也該反思反思,泰國其實也有種族歧視思想……」

在這林林總總的觀點中,其他的我們都不細說了。

倒是有一條,引起了老漢的注意和思考。

有一部分泰國網友(不排除是混入泰國人當中的外國網友)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寺廟只準泰國人進,門票多收外國人錢,這難道不也是一種種族歧視嗎?」

圖片來自「阿莫走天涯」

「只準泰國人進」主要發生在最近。

新冠疫情期間,泰國公園、寺廟、公交系統大規模停擺。到了六月第三輪解禁之後,公交重啟,寺廟公園啥的也開放了。

但是,外國人除外。

一部分長途客運車輛,謝絕接待外國人乘車,尤其是金髮碧眼的歐美人,受到的排斥最甚。

洋人憤憤不平地問為啥,回答是:「為了防疫」

一些著名寺廟(比如臥佛寺),同樣只接待泰國民眾入內參拜,外國人一律謝絕。

至於給出的解釋,同樣是:「預防境外輸入,保護民眾健康」

再往前,在疫情開始之前,泰國雖然極少出現「外國人不得入內」的情況,但是「外國人多交錢」、「菜單陰陽兩本帳」、「外國人專享奢華價格」的事情,由來已久,層出不窮。

不但在私營店鋪裡司空見慣,甚至也一直是許多公立機構的一貫標準。

在泰中國人,誰沒有買過「外國人特價」的旅遊紀念品?

著名的大皇宮,泰人免費,外人收費的規矩有誰沒體驗過?

中英文菜單比泰文菜單貴一截的飯館子,有誰沒吃過?

但是,久而久之,我們都習慣了。

中國人,是一個特別好說話的民族。

我們可以接受「中泰有別」的區別待遇,可以接受進門票價貴一點。

甚至同一塊佛牌,賣給泰國人500銖,賣給中國人5000銖,我們都不覺得有啥不對。甚至有點「宰我們是看得起我們有錢」的阿Q精神。

在泰國華人圈,「入鄉隨俗,遵紀守法」是超越一切的共識,哪個中國人要是假裝泰國人,去公園逃票,我們中國人罵他罵得比泰國人還兇。

在泰中國人也是有底線的——底線就是你決不能把「中國人」和「其他外國人」區別對待。

某小區,遊泳池只準泰國人和「其他外國人」用,偏不給中國人用。這就讓中國人群情激奮,是可忍,孰不可忍。

但是,如果某個地方,只準泰國人進,中國人和「其他外國人」一樣不讓進,這個就似乎可以接受。

內外有別,入鄉隨俗,只要中國人和「法郎」們得而等同視之,中國人沒意見,甚至會站在泰國人的立場上加以支持。

老漢自己,從前也是如此的。

要不是美國黑人死亡事件,炸出了這個「泰外有別是否歧視」的討論,連我自己都完全意識不到這回事。

是啊,這算是歧視嗎?

仔細琢磨一下,這從來如此,便是對的嗎?

「本國人特權」:哪些是合理,哪些是歪理?

公交系統和寺廟不讓外國人進,理由是「防止境外輸入」。

說難聽一點,就是:生怕你外國人把我們泰國人給傳染了。

老實講,從道理上說這樣的擔心不能說人家不對,畢竟當今世界幾乎所有國家,哪怕他再自由平等政治正確,都以本國人民健康為第一要務,嚴防死守境外疫情輸入。

但是,你講道理啊,泰國從3月開始階段性封國,到了4月徹底封國——在至少90天的時間裡,哪裡還有半個外國人入境泰國?

現在還待在泰國境內的,我們這幫「外國人」,哪個不是在泰國待了幾個月的。

我們就算想要「境外輸入」,我們也沒那個本事啊?

倒是從境外回國的「滯外泰民」,比我們這幫「滯泰洋人」要更危險,可是只要隔離夠了時間,泰國也沒有對他們進行額外的限制啊?

如果在科學上站不住腳,這種「外國人禁止入內」就成了一種心理暗示和價值判斷。

你可以說,泰國乘客看見我們外國人,腿肚子打顫,為了不嚇到人家因此不讓老外上車。

可是,這不就是赤裸裸的歧視嗎?

1960年的美國白人,看見黑人也發慌不是?

更別提那佛寺不讓外國人進了,這我佛慈悲,眾生平等,佛祖爺爺的店裡,你還搞得這麼有「分別心」,這恐怕有違貴教宗旨吧?

好了,防疫目的不成立,那麼就進入第二個層面——「國籍貢獻」。

無論是不讓外國人進去,還是多收外國人幾百塊錢門票,這裡面有一個根本性的依據——泰國是泰國人建設的,泰國人為國家納稅了,理應享有泰國境內的公民特權。

但是,我們外國人也納稅了啊?

在泰國長期居住的外國人,無非就是工作、留學、經商、養老。

其在泰工作者,經商者,都為泰國繳納了相應的稅款,甚至稅率比泰國本國人還高。

而免稅或者享受退稅的外國人,實際上也為泰國帶來了足夠的回報。尤其留學和養老,純屬給泰國送錢,應當同等享受泰國基本的公共服務。

進個公園還要多收幾百塊,這個其實說白了就是價格歧視,和餐廳裡的「陰陽菜單」沒有本質的區別。

你可以說,宰你,是價格歧視,不是種族歧視,不要上綱上線。

但是,所謂歧視,不就是「以體制或文化的手段對某一特定族群進行額外限制,使其被迫比其他群體付出更大的社會約束和經濟代價」嗎?

以國別為劃分,多收錢,你要是按照歐美標準,這可不就是歧視麼。

不是每一種歧視,都多收錢。

但是多收錢,很難說不是一種歧視。

只是,用一種冠冕堂皇的說辭去包裝,並且得到被歧視者的「習以為常式諒解」罷了。

收錢未必真歧視,但是內心的歧視比收錢還遭

其實,咱也並不是當真要借著弗洛伊德的光,和泰國人民較這個真。

中國人有中國人樸素而寬厚的道德觀念,我們自知身是客,為客之道,理應在東家的屋簷下多貢獻點,多擔待點。

進店吃飯,太過糾結「市場價」與「員工價」的差價,其實也沒那個必要。

並不是出不起那點錢,只是想要得到更公平,更友善,更理性的對待罷了。

泰國人心目中,其實還是有一些「國族歧視」的苗頭,但是不必太過苛責,因為沒有哪個國家和民族,有資格說自己心裡一點種族歧視都沒有。

但是,相比於那些「進門多交幾百銖」之類的灰色歧視,中國人更在意的,是一些文化和輿論上對中國人的汙名化和妖魔化。

泰國媒體上,一說到中國遊客,就各種橫挑鼻子豎挑眼。

以至於許多捕風捉影,無中生有的事情,也賴在中國人的頭上。

把旅遊接待能力不足造成的擁擠和狼狽,扭曲為中國遊客的素質問題。

把在海裡裸泳的日本公司職員當成中國人,把在唐人街上大便的泰國低智兒童當成中國遊客。

乃至於中國人在泰國出了意外,遭了海難,也會被解讀為中國人自作的死——這些赤裸裸的歧視與污衊,抵消了無數的友好,對衝了天量的善意,比多收我們中國人幾個億的門票錢,更讓人心寒齒冷。

歐美人、印度人、非洲人、東南亞鄰國的弟兄們,何嘗又不是如此。

並不是心疼那一兩毛錢,而是不想被無禮地拒之門外,不想被粗暴地肆意侮辱。

什麼昂髒法郎不洗澡,先打印度再打蛇,以及柬埔寨勞工愛鬧事,緬甸難民窮折騰——像這些公然的敵意與蔑視,才是最讓外國人憤憤不平的所在。

平心而論,泰國人民並不是種族歧視的重症患者。

他們對大多數外國人還是平等而友善的,對歐美人和東亞人也談不上什麼根深蒂固的歧視。

甚至對於「泰式宰客」,我們採訪過的所有泰國人,也都義憤填膺,深以為恥。

但是,畢竟還是有改善的空間,有進步的必要。

趁著全球反思種族歧視的時節,就讓我們好好審視一下自己,改變一下方式,革新那些並無多少道理,也沒幾分收益的沉痾惡例。

讓大家都舒坦些,也一定會為泰國帶來更大的聲望與利益的。

這,難道不也是美事兒一樁嗎?

(原標題:「泰國人免費,外國人交錢」,這算不算種族歧視啊?)

來源: 泰國網

相關焦點

  • 這則「翻車」耐克廣告揭示了日本的種族歧視現象?
    (社交媒體圖片)日本民眾生氣的點在於:這則廣告赤裸裸地把日本醜化成了一個充滿歧視的社會,這對於所有日本人來說都是一種惡意中傷。隨著該事件的影響力的不斷擴散,越來越多其他國家的人開始注意到了這則耐克的廣告,與日本本國人的抵制態度截然不同的是,這些人中的大部分都力挺耐克,認為耐克沒說錯什麼,日本社會中就是存在大量歧視現象。哪怕我是半個日本人,但幾乎每次搭地鐵都會遭到歧視。我不反對耐克在廣告中談及種族歧視的做法,我認為這是能夠驚醒每個人的警鐘,讓他們意識到自己對外國人的歧視。
  • 德國房東涉種族歧視被罰1000歐!遇到...
    【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華輿訊 據道德經報導 對於許多來到德國工作或學習的外國人來說,找房租房是他們在這片異鄉遇到的第一大難題。學生宿舍人滿為患,登記表已經排到3個學期以後,許多學生只能暫時住在酒店或借住在朋友家裡。
  • 「種族歧視」話題逐漸扭曲,反對者:西洋棋白棋先行也算歧視!
    「種族歧視」存在在世界各個角落,並非只有美國有,只是美國最明顯罷了。例如印度的「種姓制度」也是歧視的一種。好在我們國家,並沒有什麼明顯歧視,比較和諧。「種族歧視」令人討厭,這也就是現在美國人民們反彈如此強烈的原因。
  • 中國為什麼不存在種族歧視?
    這場南北戰爭最終以北方勝利告終,隨著1862年《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的發表,黑奴也逐漸在美國土地上消失。儘管如此,美國的白人還是很看不起黑人,不單單是黑人,就連印第安人和華裔也都在其"歧視名單"中,只不過後者不如黑人受的歧視大些。
  • 讓「我愛中國」成為提款機 讓「種族歧視」成為護身符
    大家好,我是亂爆俠,是鍵盤政氵臺局種族歧視處處長。
  • 川普被種族歧視!第一夫人翻新白宮花園遭怒噴:外國人也配?
    但這事在「純血」美國人看來實在是大逆不道。庫爾特在推文中憤怒地稱:「這是對我們歷史的破壞,其他任何第一夫人都沒有膽量這麼做。」當然很快,這種帶有種族歧視的人身攻擊就遭到了巨大的社會壓力,第二天庫爾特就趕快刪除了推文,還解釋說:「人們可能誤解了我的觀點,我說梅拉尼婭是個外國人,她會把近100年來第一夫人種下的植物拆掉。」
  • 在美國賣黑人牙膏算種族歧視嗎?-虎嗅網
    2004年一部名叫「The Confederate States of America」的偽歷史紀錄片中,假設了美國內戰由南方取得勝利,用以諷刺美國存在至今的種族歧視問題,影片中包含了一個黑人為黑人牙膏打廣告的橋段。從這裡你可以知道這管牙膏在他們看來,等同於團結種族主義者的火把。
  • 深度剖析:中國為什麼沒有種族歧視?
    美國的種族歧視多民族國家地矛盾融合提到中國,人們往往要說:我們是華夏子孫,我們是炎黃子孫。這並不是一句空談的口號,而是歷史長河給中華民族留下的思維基因。戰爭往往是民族融合的直接方式,而間接地便是文化上的相融與統一。
  • 韓國油管博主歐洲遭遇針對東方人的種族歧視
    最近有網友在the qoo上傳了一篇題為《在歐洲飽受種族歧視困擾的油管博主》的帖子吸引了大眾的關注。帖子中的主人公UNA是一位韓國油管博主,該帖子記錄的就是她曾在歐洲旅行遭受到的種族歧視事例。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她在歐洲旅行時到底遭受了哪些種族歧視?
  • 外國人抱怨在中國受歧視?不!受歧視的反而是中國人!
    昨天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自中國為防止疫情輸入,收緊外國人入境管控措施以來,出現了一些外國人抱怨在中國受歧視的報導,認為中國排外情緒上升。中國人歧視外國人?中國排外?我們不但沒有歧視外國人,還給他們超國民待遇,這等於變相歧視了自己人!南京某街道把對隔離的洋人服務做到了極致,當地媒體還發文報導,極其自豪的樣子。
  • 美國華人對種族歧視勇敢說「不」
    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多位在美華人譴責美國社會的種族歧視現象,呼籲保護少數族裔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種族歧視是美國癌症」「由弗洛伊德案件引發的全美反種族歧視抗議活動,是根植於美國歷史中的種族主義累積多年後的一次大爆發。」
  • 外國人疑惑:「種族歧視」在很多國家都存在,為啥中國卻沒有?
    近期有關注國際時事的朋友應該都知道,美國當前除了疫情比較嚴重之外,還面臨著大規模的抗議遊行,起因則是來自於一位被白人警察跪壓而死的黑人,而從被曝光的視頻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那位黑人一直在說自己不能呼吸,之後便成為了抗議者的口號,從而也讓種族歧視這一問題被擺上了臺面討論。
  • 日本Nike廣告惹了大禍,挑起種族歧視話題,全日本都反對
    日本社會不談論這個問題,也不允許公開討論,這是日本社會的一個公開禁忌。知名運動鞋品牌「Nike」,最近在日本發布一則廣告,就因為觸及日本的種族歧視問題,遭到大量日本網友的批評,甚至許多人揚言要抵制Nike的產品。Nike日本公司,在11月28日發布他們針對日本市場最新的廣告。
  • 當日本民族不再「純潔」,種族歧視瞄準了混血
    「不算!」大坂倔強地回應,眼淚卻流了下來。在日本,從對混血的稱呼上便可以看出偏見一直存在。1639年至1853年間,日本關閉了邊界,除了橫濱和長崎等港口城市還有中國和荷蘭商人活動。在這些貿易中心,日本人與外國人所生的子女被侮辱為「ainoko(雜種)」。
  • 西洋棋的種族歧視:「種族歧視」是個框,黑人兄弟往裡裝
    然而現在,西洋棋,涉嫌「種族歧視」了......白優先是不是種族歧視?先黑是不是政治正確?由美利堅合眾國興起的浩浩蕩蕩的反種族主義活動,和新冠病毒一樣蔓延全球,關於「黑白」的各種話題,熱度不減。因為家電臺一個節目製作人給他打電話,問他是否願意參與討論「西洋棋中白棋先走涉嫌種族歧視」的話題。如果可以這樣想的話,那麼......白人和黑人下棋,黑人拿的白棋,白人拿的黑棋。問:應該誰先下呢?
  • 聽說中國免費給治療?美國富豪大批轉移,專家:外國人必須交錢
    圖為美國機場隨著新冠肺炎席捲美國,美國確診病例開始急速增長,疫情爆發美國後當地口罩也已告急,導致大批美國富豪開始大批轉移出國前往其他國家避難,引發了網友們的關注,難道他們是聽說中國免費給治療了嗎?對此中國專家表示:外國人來華檢測和治療必須交錢。
  • 體壇周報主編記者辯論:內馬爾若罵屎一般的日本人,算種族歧視嗎
    體壇周報主編記者辯論:內馬爾若罵屎一般的日本人,算種族歧視嗎
  • 美國黑人事件持續發酵,韓國開始為黑人遊行,高喊反對種族歧視
    據透露,參加此抗議活動的人群不僅有很多的外國人,也還有一大批的韓國本土人。 在那裡外國人和韓國當地人舉行了無聲遊行活動。他們手中的標語除了「我不能呼吸」外,有的還寫著「我們反對種族歧視」、「和平共處」等字樣。這次抗議活動,不僅僅是為黑人事件發聲,也是為了種族歧視發聲。
  • 耐克新廣告被日本網民怒噴:我們沒有種族歧視
    來源:觀察者網原標題:耐克新廣告被日本網民怒噴:我們沒有種族歧視 【文 / 觀察者網 陳聰】11 月 27 日,耐克日本(Nike Japan)上線了一支新廣告。不過,廣告的內容卻刺激到了日本網民的敏感神經。
  • 德國種族歧視案五年翻倍 柏林率先立法 頂級學術雜誌中槍
    去年小編曾寫過《移民引發德國巨變,三分之一人口外國血統,離開外國人運轉不了》(直接點擊查閱)。 文中曾提到,「全德國的日託中心裡,平均有五分之一的兒童是來自母語不是德語的家庭。」「法蘭克福這個國際大都市每兩個新生兒,就有一個具有外國人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