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哈爾濱出現的本土病例1人感染6個護士引起了很多朋友的關注。有人這樣問,護士在醫院裡,基本上都是戴好口罩的,為何還會感染了新冠肺炎,是不是這樣的事例說明戴口罩對於預防新冠病毒無效呢?
為什麼會有護士感染新冠病毒,首要條件是因為護士暴露在高風險的環境中,有感染新冠病毒的條件存在。對於護士感染新冠病毒的情況,我們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是新冠肺炎患者病房工作的護士,這種情況下,是明確自己的工作環境屬於高危風險環境的,一般情況下,相關的防護做的也就比較到位,比如防護服、護目鏡、口罩級別等等,都需要嚴格達標而且正確穿戴,這樣的情況下,新冠病毒傳給護士的機率就比較低,第二種情況則更加危險,如果有感染新冠病毒的病患因為其他疾病入院,在護理過程中,患者和護士都不知道其為新冠病毒感染者,而僅僅採取一般的醫學防護措施,不穿防護服,不帶護目鏡,口罩也戴的是一般的醫用口罩,感染新冠病毒的機率就會大大增加,而此次哈爾濱市二院6名護士被傳染(都屬無症狀感染者),就屬於這種情況。
為什麼普通的防護防不住新冠病毒呢?首先對於高危環境下新冠病毒的防護,普通的醫用口罩的過濾級別是防不住新冠病毒的,同時新冠病毒不但可以通過飛沫傳播,還可以通過接觸傳播,如果衣物上、鞋底上、甚至是護理人員的手上,因不知情,沾染了新冠病毒,而又沒有及時的進行消殺,這些沾染的病毒就有可能通過手觸摸口鼻眼等部位,引發新冠病毒的感染,這種接觸傳播導致醫護人員受到新冠病毒感染的機率大大增加。
高風險環境下,出現新冠病毒感染的機率就會升高,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在一篇預計在7月份發表的預印本論文中,也對這一點做出了調查和研究,這篇來自武漢火神山醫院的研究發現,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ICU病房和普通病房中,採樣研究發現,醫護人員的鞋底有50%的樣本沾染了病毒,而病房內的滑鼠、垃圾桶、病床扶手、門把手等部位,也都有一定的檢出,而在醫務人員的袖口、手套的採樣點匯總,也都有零星的發現,這樣的研究也說明如果病房內存在新冠病毒感染者,周圍的醫護人員,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感染,做好防護和及時消毒,才能夠更好的預防新冠病毒的感染風險,而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醫護人員以及病房中其他人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就會大大增加,可以說「防不勝防」。
因此,對於護士戴了口罩也感染新冠病毒的問題,其實並沒有什麼奇怪,對於哈爾濱發生的6名護士感染事件,一是不知情的情況下,沒有做好相應級別的醫學防護,另一方面是因為新冠病毒確實具有很強的傳播性,很容易引起病毒的擴散傳播。
這也對我們如何在院內防控新冠病毒的傳播提出了新的要求,是否需要對收治的病人首先進行核酸檢測,是否要對收治病人進行嚴格分區管理,萬一出現疫情,如何進行流行病學追蹤和調查,如何全面消毒預防疫情擴散,都需要我們積極研究決策,拿出行之有效的方案和辦法。
這樣的事件也值得我們普通人警醒,雖然我們所處的環境不是高危環境,但也要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戴好口罩也並非是防護新冠病毒傳播的唯一手段,也並不僅僅是口罩一戴就萬事大吉,勤洗手,適度消毒,居家勤通風,儘量不做不必要的聚集,這些方面的防護,也都還不能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