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散!這樣戴口罩會增加傳染風險

2021-01-19 澎湃新聞
擴散!這樣戴口罩會增加傳染風險

2021-01-17 18: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

口罩必不可少

但是時間一久

大家戴口罩的「姿勢」

又開始五花八門了

口罩戴對了嗎?

你用的口罩合格嗎?

口罩拉至下巴處 傳染風險會增加

在南京幾處人流量較大的城市地下通道,記者看到多數市民都能規範佩戴口罩,只有少數市民沒有把鼻部嚴密蓋住,有的人直接把口罩拉到了下巴處。

疾控專家表示,將口罩移到下巴處,這樣做看似方便,但傳染風險會增加:「我們的口罩拉到我們頸部的時候,會汙染到口罩內壁。甚至我們進食的時候會習慣這樣拉至下巴處,可能會汙染到食物、手等等。」

專家:勿跟風透明口罩 無防護作用

專家表示,正規的醫用口罩是通過材料來通氣,並且阻隔飛沫。這幾天,網上的一種「透明口罩」火了,不少商家甚至打出了明星同款旗號,但這種口罩的材質是塑料,既不能通氣,也不能過濾病毒顆粒,起不到防護作用。

此外,對於一些棉布口罩、自製口罩,疾控專家也不建議佩戴:「普通的健康人群在一些比較密集的公共場所,大家要選用一次性醫用口罩。」


正規醫用口罩需要通過氣密性測試,如果不貼合面部,防護效果大大降低。大家在佩戴口罩時,可以通過簡單的辦法自測:「氣密性檢查方法是吸氣,口罩面會有微微塌陷。而在呼氣的時候會有鼓起,這樣能說明我們佩戴口罩氣密性是足夠的。我們鼻梁或者兩頰漏氣的話,口罩需要調整。」

©大同日報社融媒體中心出品

原標題:《擴散!這樣戴口罩會增加傳染風險》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專家提示:這樣戴口罩會增加傳染風險!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口罩必不可少。但是時間一久,大家戴口罩的「姿勢」又開始五花八門了。口罩戴對了嗎?你用的口罩合格嗎? 口罩拉至下巴處 傳染風險會增加 在南京幾處人流量較大的城市地下通道,記者看到多數市民都能規範佩戴口罩,只有少數市民沒有把鼻部嚴密蓋住,有的人直接把口罩拉到了下巴處。
  • 哈爾濱6名護士集中感染,都戴口罩為何還會被傳染?本文詳細分析
    有人這樣問,護士在醫院裡,基本上都是戴好口罩的,為何還會感染了新冠肺炎,是不是這樣的事例說明戴口罩對於預防新冠病毒無效呢?為什麼會有護士感染新冠病毒,首要條件是因為護士暴露在高風險的環境中,有感染新冠病毒的條件存在。
  • 戴口罩訓練增阻力,運動表現會更好?心血管疾病小心運動風險
    目前是防疫非常時期,許多人都怕上健身房會被傳染、也有些人希望運動時有多一層保護,連戶外運動都戴著口罩。日前已經出現成功嶺役男戴口罩跑步、部分中等學校上體育課戴口罩的權宜做法。如果先不談防疫上的折衷措施,有的人認為戴口罩運動能讓吸氣時阻力變大,訓練時難度增高,因此就能增加運動表現,這是真的嗎?來聽聽專家破解。口罩原本最希望是能夠模擬高海拔低氧環境下的訓練。
  • 僅戴口罩能預防冠狀病毒傳染嗎? 正確戴口罩+勤洗手
    在當前特殊時期,傳染病專家建議一般民眾戴口罩外出是可行的防護措施。1. 戴口罩真能保護我們免受傳染嗎?2. 如果有效,應當選擇哪種口罩最好?許多人想找出保護自己和家人免受傳染的最佳防護方法。傳染病專家建議一般大眾戴口罩出行是有效的防護措施。但是具體如何做最好?兩個至關重要問題:1. 戴口罩真能保護我們免受傳染嗎?
  • 科學戴口罩2.0版 四種環境中一定要戴口罩
    口罩有很多種,要求不同的佩戴方法才能起到預防的作用。現在國內各城市疫情基本上控制了,不過還有輸入病例的增加,因此依然要戴口罩。那該如何正確的戴口罩?近日網上有一篇文章是科學戴口罩2.0版,詳細的說了該如何正確的戴口罩,一起來看看吧。
  • 日本被美國傳染了!政客舉辦新冠音樂節,大量民眾不戴口罩參加
    環球網本月10日消息,據日本J-cast新聞網,日本國民主權黨黨魁平塚正幸在涉谷街頭舉行了名為"集體感染"的新冠音樂節,號召支持者不戴口罩參加,參加完音樂節後,參與者在當晚還一起不戴口罩乘坐東京市中心環線——山手線一周,其目的就是"集體感染",通過這一系列活動,讓更多的人本人感染新冠病毒
  • 蔡英文柯文哲都沒戴口罩,柯以醫生角度這樣看這次疫情?
    所以到目前為止臺灣民眾如果發現自己患病的情況下才用戴口罩,但是需要對自己的身體狀況高度的重視和留意。如果發現自己患了感冒就趕緊戴上口罩。這樣對自己有利,更有利於整個社會。現在隨著肺炎的擴散,根據臺灣衛生部門的確切數據現在臺灣已有確診3名病例患者,柯文哲於大年初二上午一個人來到關渡宮,第一是進行新春祈福第二就是像市民拜年和發紅包。
  • 健身時戴口罩會影響鍛鍊的效果嗎?
    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有越來越多的人戴口罩,進場鍛鍊的人可能很想知道戴口罩鍛鍊影響運肺功能嗎?我們都知道減慢COVID-19擴散的一種方法是戴口罩,在公共區域中需要戴口罩。戴上口罩可能會帶來不便或有點不舒服,但是沒有證據表明戴口罩有害。
  • 專家:僅戴口罩仍有感染病毒風險 還要做到這些…
    近日,有媒體報導,石家莊本輪疫情的首例確診患者在平時生活中都會戴口罩,確診前參加婚禮當天也戴了口罩。為什麼戴了口罩還能被感染呢?對此,南寧市疾控中心專家提醒:僅戴口罩仍有感染病毒的風險,市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忽視其他的防護措施。
  • 疫情肆虐,澳洲專家仍然堅持別戴口罩或手套!弊大於利!網友:?
    中國從一開始就提倡戴口罩,但是像美國等國家,則一直堅持:只有生病的人才需要戴口罩,健康人不用戴,口罩是防止你傳人,不是預防你被人傳染。他解釋說,穿戴口罩、頭套等個人防護裝備可能帶來意料之外的危險。醫護人員戴口罩是必要的,可是Mackay教授提醒說,一般人戴口罩可能弊大於利。「戴口罩有可能減少傳播。只是我們真的不是太清楚,戴口罩是否可有效減少傳播,還是反而增加感染風險。」
  •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下,除了戴口罩,這些措施可大大降低被傳染概率
    這場傳染疫情是繼 2003年 SARS以來,我國又一場嚴重的人傳人病毒性傳染疫情,這場疫情深深地影響到了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這就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對於我們大多數普通人來說,我們無法參與一線的搶救,做好個人的防護,不給國家添亂,就是最大的貢獻了。如何最大限度做好個人防護呢?
  • 北京將「感冒戴口罩」寫入法規!還有4個時刻也要戴口罩……
    有人說,現階段出門如果不戴口罩,就仿佛在「裸奔」一樣。可見,戴口罩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的日常。4月24日,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北京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
  • 戴口罩運動對身體有害嗎 哪些人不適合戴口罩運動
    但如果有特殊的心肺疾病或者是未成年人,戴口罩運動依舊不是理想的選擇。  戴口罩並不影響運動表現?  在歐美運動學界,支持戴口罩的一方認為,疫情如此嚴重,如果不戴口罩運動,可能會增加傳染的風險;反對者則認為,戴口罩運動,增加了呼吸難度,加快了身體特別是面部的出汗,甚至會影響心肺功能。  那麼,真實的情況到底是怎麼樣的?
  • 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戴口罩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習慣。但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記者發現出門不戴口罩、甚至進入公共場所拒絕戴口罩的人多了起來。進入冬季,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上升。你看歐美國家,讓他戴口罩他不帶,民眾的依從性差,疫情很難控制。而我們國家,就怕過兩天大家思想麻痺鬆懈了。但是,我還是有信心地說它不會再出現像武漢那麼大的事情了,我們大概已經知道怎麼幹了,應該還是很有經驗的。有網友表示,我們已經摘下口罩很長時間了,也很安全,沒啥事,戴口罩幹嘛?
  • 科學防疫|口罩應該多久換一次?如何正確戴口罩?
    口罩繼續戴起 口罩分類 >1、織物口罩 人們平時使用較多,正常人戴上它在公共場所不能降低呼吸道傳染病感染的風險,一般建議生病的人員佩戴,可減少在公共場所向周圍環境擴散病毒的機率。
  • 戴口罩運動是否危險?什麼人不適合戴口罩?科學家又有新論斷
    在歐美運動學界,支持戴口罩的一方認為,疫情如此嚴重,如果不戴口罩運動,可能會增加傳染的風險;反對者則認為,戴口罩運動,增加了呼吸難度,加快了身體特別是面部的出汗,甚至會影響心肺功能。那麼,真實的情況到底是怎麼樣的?
  • 周筆暢也戴兩個口罩,一次戴兩三個口罩更能防病毒?專家這樣說……
    近日,在一張照片中,歌手周筆暢佩戴了兩個口罩。現實生活中,不少市民為了「求穩」,也選擇佩戴兩個口罩甚至三個口罩,這樣的行為科學嗎?真的就能更好地防病毒?微博截圖出於對家裡人的情緒考慮,小張現在還是隨身揣兩個口罩,但並沒有告知母親,自己只會戴一個。「從安全的角度,我覺得我媽說得也有道理,戴兩個感覺可以隔絕更多病毒,但就是戴起太難受。多戴口罩實際效果如何?確實我也不清楚」。
  • 疫情風險分級是什麼意思?口罩會夠用嗎?
    ——中風險地區 實施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策略,儘快有序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組織人員有序返崗,指導用工企業嚴格執行消毒、通風、測溫等要求,降低人員密度、減少人員聚集、加強人員防護、消除風險隱患,做到疫情防控與企業復工復產同步推進。
  • 戴口罩好悶熱!皮膚炎、眼疾患者增加,預防這樣做
    COVID-19疫情期間,為了避免飛沫感染,不論戶外、室內都得戴上口罩。不過皮膚科醫師發現,因口罩衍生的皮膚炎患者增加約3成;眼科醫師也發現,戴口罩形成的熱循環,提高眼睛過敏和針眼機率。皮膚科醫師表示,從疫情開始,因為戴口罩引起的皮膚炎患者明顯增加約3成,年齡都在20到45歲之間。患者大致分成兩類皮膚病,一類是接觸性皮膚炎,也就是口罩邊緣接觸到的下巴、兩頰,出現紅、腫、癢等症狀,也有耳帶摩擦引起的輕微接觸性皮膚炎。另一類則是酒糟、脂漏性皮膚炎,患者則是因為口罩悶住,在又溼又熱的環境下,高溫造成皮膚容易出油,進而阻塞毛囊。
  • 運動時到底該不該戴口罩?真人實驗:這種戴法會增加心肺負擔
    在揮汗如雨的同時,你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運動時究竟要不要戴口罩?最近發生的兩起「學生佩戴N95口罩運動猝死」事件,也讓大眾對運動安全的關注度持續走高。4月24日下午,河南一名15歲初三男生戴口罩上體育課跑步時猝死4月30日下午,湖南長沙湘郡未來實驗學校一名14歲中學生,在體考戴著N95口罩跑步時猝死不戴擔心感染風險,戴了又特別憋悶——不少人陷入了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