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冬中,圍著咕嘟咕嘟的鍋,吃著花樣繁多的食材,這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
其實全世界人民的追求都差不多,尤其是日本,對火鍋的喜愛不比咱中國人差多少。
中國人吃火鍋的重點在「涮」,食客親手涮燙食材,即涮即食,分秒必爭。
日本人吃火鍋則更重「煮」,店家事先在鍋中碼好各種食材,在湯汁中燉煮到位後,食客再篤定地挾取食用。
不過,日本也有接近中國火鍋的做法,稱「涮涮鍋(shabu-shabu)」。
中國胃畢竟還是習慣熱食,這次去日本,將關東一帶熱乎乎的鍋物吃了個遍,暖胃、暖身又暖心~
今天要介紹的就是我們親「口」體驗過的那些日本鍋物料理。
茨城縣,相信不少常坐春秋航空的人都不會陌生,從茨城機場出來坐大巴去東京,也就兩三個小時的事情。
↑ 袋田瀑布
其實,茨城同樣是個值得遊覽的旅遊目的地,這裡不僅有日本三大瀑布之一的袋田瀑布,還有美輪美奐的日立海濱公園,和拉麵大神水戶黃門。
↑ 水戶產的納豆腥氣少,口感好,拌入烤秋刀魚、大蔥、洋蔥、海苔、柴魚、鵪鶉蛋,更是一道美味的小吃。
茨城縣首府水戶市的納豆和梅子更是不可錯過。
下次經過,不妨稍作停留,感受一下大城市以外的日本。
茨城縣自古就以鮟鱇聞名,水戶藩領主德川光圀(guó)曾將鮟鱇進貢給江戶的將軍。
↑ 炸鮟鱇魚
日本有句古語:關東鮟鱇,關西河豚。與河豚齊名,可見鮟鱇在關東地位之高。
↑ 鮟鱇鍋
茨城漁民會用鮟鱇製作各種鄉土料理,尤以鮟鱇鍋最能展現其全部美味。
↑ 在日本,考究的店家會在上菜時,逐個介紹鮟鱇魚的不同部位。
傳統的鮟鱇分割方法稱作「吊切」。廚師分別切出肝、鰭、嘴、臉頰、胃袋、卵巢、柳肉,合稱「七道具」,風味各異。
↑ 鮟鱇魚肝刺身
尤其是肝臟,被稱作「海中鵝肝」。即可醃作小菜,作為鮟鱇魚肝刺身食用,也可磨碎加入湯底中提鮮,是不可多得的珍饈。
嚴格來說壽喜燒本為燒物,不屬鍋物。其原型是用鐵鋤煎烹牛肉的「鋤燒」。
↑ 日本牛肉世界聞名,作為牛肉愛好者,來日本不可錯過。可之前被爆出造假門,以普通和牛冒充神戶和牛,選擇時需謹慎。
明治維新後肉食解禁,初嘗牛肉的日本人統一採取傳統日式調味,壽喜燒正是最早出現的牛肉菜餚之一。
↑ 關東式壽喜燒
隨著時代發展,壽喜燒所放的湯汁愈來愈多,如今同其他鍋物已無顯著差別。
關東與關西的壽喜燒大相逕庭:關西式先煎牛肉,更接近「燒」;關東式則幾乎已完全是鍋物形態,因此也有「牛鍋」的叫法。
相撲被稱作日本的「國技」,東京兩國地區無疑是相撲界的中心,國技館正是位於這裡,已有百年歷史。
基於此,不少相撲手退役後,都會選擇在兩國開設相撲鍋店。
其實相撲鍋的做法並無具體規定,只是泛指相撲手為了增重而食用的一類鍋物。
不過現在也逐漸形成了一些約定俗成的配方:包括肉類、海鮮、蔬菜、豆製品等高蛋白食材。
↑ 「割烹·吉葉」的兩人份相撲鍋
在兩國地區最負盛名的飯店「割烹·吉葉」吃相撲鍋,一次便能吃到17種食材:五花肉片、雞肉、魚丸、三文魚、對蝦、扇貝、白菜、茼蒿、香菇、金針菇、白蘿蔔、胡蘿蔔、牛蒡、小蔥、油豆腐、麵筋、魔芋絲。
其實相撲鍋是一種健康飲食。相撲手如此肥胖,只是因為他們遠比常人吃得多得多,以及吃飽就睡的生活習慣。
如果要選擇一種鍋物來代表東京,我會推薦並不那麼著名的軍雞鍋。
軍雞即鬥雞,是產自東京的特別雞種,不僅肉味鮮甜,肉質更是格外緊實有彈性。
↑ 軍雞鍋,材料有雞翅、雞腿肉、雞肉丸子
太過漫長的烹調,反倒可能讓軍雞失卻肉質的特點;快煮快食、原味至上的火鍋最能體現其魅力。
↑ 軍雞做成的親子丼
就連人氣極高的丼飯品種「親子丼」,都是從軍雞鍋發展來的呢!
雖國內比較難覓鬥雞的影子,但是國內的霸王雞、散養黑土雞等都能完美勝任。
在蒲燒鰻流行之前,泥鰍常被視為夏季的風物詩,承載了一代代人的美好回憶。
如今製作泥鰍鍋的店家已少之又少,但無礙它曾是江戶時代叱吒風雲的菜餚之一。
↑ 泥鰍鍋
昏暗的燈光,緩緩燃燒的木炭,整尾泥鰍置於鍋中,大把地撒上蔥花,用湯汁煨至柔軟入味,蔥花配泥鰍,最後抿一口老酒。
做法雖簡單粗放,卻非常好吃,泥鰍無比鮮美滑嫩,蔥花更是香氣十足,一吃就停不下來。
以泥鰍製作的鍋物,柳川鍋可能比泥鰍鍋更有名。
柳川鍋其實源於東京江戶時代的名店「柳川屋」,至於來由同福岡縣柳川有無關係,已不可考。
↑ 柳川鍋
在泥鰍鍋的基礎上,加入牛蒡與大量蛋液。雞蛋的甘甜能使泥鰍風味更加柔潤。
若換作鰻魚,則稱「鰻柳川」,有些鰻魚店也會提供。
由於宗教的原因,日本人曾在一千餘年中都被禁止食用畜肉。
江戶時代,儘管政府依舊禁食肉類,百姓中卻有專賣野味的「萬獸屋」。
不過各種野獸、野禽並非作為食物,而是作為滋補藥品出售。
當時流行的做法不是別的,正是火鍋:野豬肉鍋稱為「牡丹鍋」,鹿肉鍋稱為「紅葉鍋」。
而把這兩種山中美味疊加起來,就是「山賊鍋」!
↑ 山賊鍋少不了野豬肉和鹿肉
如今在日本鄉下依然能找到山賊鍋的身影,獸肉野味十足,緊實有力,加上大量蔬菜,吃下後周身暖和,瞬間理解為何江戶人把野味當補藥來吃~
↑ 山賊鍋
在國內,沒有野豬肉和鹿肉怎麼辦?黃牛肉、黑豬肉、黑牛肉都是完美的替代者。
↑ 味噌田樂
關東煮得名於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味噌田樂」。
這是一種將豆腐、茄子、芋頭等抹上味噌醬後製作烹調的祭典小吃。
據說是有人嫌各種食材分別蘸味噌太麻煩,就一股腦將材料丟進高湯裡煮入味。
關東煮便誕生了。
↑ 關東煮
在日本的關東煮專門店,會直接上一口鍋,裡邊燉著各色食材,從形態上已可算作鍋物了。
除了從「田樂」延續而來的豆腐、蒟蒻之外,魚糕、福袋、章魚、雞蛋等都是人氣很高的品種,蘿蔔更是被很多人稱為關東煮的「靈魂」。
介紹了這麼多鍋物料理,無非就是將食材碼入湯汁中,煮熟食用。
除了主要的肉類,蔬菜品種可謂萬變不離其中,一般有豆腐、大蔥、茼蒿、魔芋、胡蘿蔔、白蘿蔔、菌菇等。
火鍋涮出新高度,在盒馬火鍋節裡,我找到了一個神器——壽喜鍋調味汁,不加化學調味劑,跟水混合一下就可以輕鬆駕馭各式火鍋和丼飯。
按照推薦比例1:4進行混合,遍能輕鬆做出飯店味道的日式火鍋;按照1:2調配,便能成為牛肉飯或者天婦羅蓋飯的醬汁。
既然是壽喜鍋調味汁,今天就來介紹一個壽喜鍋的做法吧。這個冬天有了火鍋不太冷~~~~
材料:
紐瀾地冷鮮黑牛肉金錢腱火鍋片——260g
光杆茼蒿——300g
娃娃菜——100g
蓮藕——200g
金針菇+香菇——200g
胡蘿蔔片——100g
京蔥——100g
壽喜鍋調味汁——若干
水——若干
蘭皇可生食雞蛋——若干
做法:
1 將蔬菜、菌菇鋪底,最上面鋪上牛肉,放上京蔥。
2 水和調味汁按照1:4的比例混合,倒入鍋中。
3 蓋上蓋子,大火燒沸後,煮1-2分鐘,至牛肉熟透即可。
4 食用時可搭配打散的生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