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可不只有牛肉火鍋和涮涮鍋

2021-02-17 講食堂

嚴冬中,圍著咕嘟咕嘟的鍋,吃著花樣繁多的食材,這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

其實全世界人民的追求都差不多,尤其是日本,對火鍋的喜愛不比咱中國人差多少。

中國人吃火鍋的重點在「涮」,食客親手涮燙食材,即涮即食,分秒必爭。

日本人吃火鍋則更重「煮」,店家事先在鍋中碼好各種食材,在湯汁中燉煮到位後,食客再篤定地挾取食用。

不過,日本也有接近中國火鍋的做法,稱「涮涮鍋(shabu-shabu)」。

中國胃畢竟還是習慣熱食,這次去日本,將關東一帶熱乎乎的鍋物吃了個遍,暖胃、暖身又暖心~

今天要介紹的就是我們親「口」體驗過的那些日本鍋物料理。

茨城縣,相信不少常坐春秋航空的人都不會陌生,從茨城機場出來坐大巴去東京,也就兩三個小時的事情。

↑ 袋田瀑布

其實,茨城同樣是個值得遊覽的旅遊目的地,這裡不僅有日本三大瀑布之一的袋田瀑布,還有美輪美奐的日立海濱公園,和拉麵大神水戶黃門。

↑ 水戶產的納豆腥氣少,口感好,拌入烤秋刀魚、大蔥、洋蔥、海苔、柴魚、鵪鶉蛋,更是一道美味的小吃。

茨城縣首府水戶市的納豆和梅子更是不可錯過。

下次經過,不妨稍作停留,感受一下大城市以外的日本。

茨城縣自古就以鮟鱇聞名,水戶藩領主德川光圀(guó)曾將鮟鱇進貢給江戶的將軍。

↑ 炸鮟鱇魚

日本有句古語:關東鮟鱇,關西河豚。與河豚齊名,可見鮟鱇在關東地位之高。

↑ 鮟鱇鍋

茨城漁民會用鮟鱇製作各種鄉土料理,尤以鮟鱇鍋最能展現其全部美味。

↑ 在日本,考究的店家會在上菜時,逐個介紹鮟鱇魚的不同部位。

傳統的鮟鱇分割方法稱作「吊切」。廚師分別切出肝、鰭、嘴、臉頰、胃袋、卵巢、柳肉,合稱「七道具」,風味各異。

↑ 鮟鱇魚肝刺身

尤其是肝臟,被稱作「海中鵝肝」。即可醃作小菜,作為鮟鱇魚肝刺身食用,也可磨碎加入湯底中提鮮,是不可多得的珍饈。

嚴格來說壽喜燒本為燒物,不屬鍋物。其原型是用鐵鋤煎烹牛肉的「鋤燒」。

↑ 日本牛肉世界聞名,作為牛肉愛好者,來日本不可錯過。可之前被爆出造假門,以普通和牛冒充神戶和牛,選擇時需謹慎。

明治維新後肉食解禁,初嘗牛肉的日本人統一採取傳統日式調味,壽喜燒正是最早出現的牛肉菜餚之一。

↑ 關東式壽喜燒

隨著時代發展,壽喜燒所放的湯汁愈來愈多,如今同其他鍋物已無顯著差別。

關東與關西的壽喜燒大相逕庭:關西式先煎牛肉,更接近「燒」;關東式則幾乎已完全是鍋物形態,因此也有「牛鍋」的叫法。

相撲被稱作日本的「國技」,東京兩國地區無疑是相撲界的中心,國技館正是位於這裡,已有百年歷史。

基於此,不少相撲手退役後,都會選擇在兩國開設相撲鍋店。

其實相撲鍋的做法並無具體規定,只是泛指相撲手為了增重而食用的一類鍋物。

不過現在也逐漸形成了一些約定俗成的配方:包括肉類、海鮮、蔬菜、豆製品等高蛋白食材。

↑ 「割烹·吉葉」的兩人份相撲鍋

在兩國地區最負盛名的飯店「割烹·吉葉」吃相撲鍋,一次便能吃到17種食材:五花肉片、雞肉、魚丸、三文魚、對蝦、扇貝、白菜、茼蒿、香菇、金針菇、白蘿蔔、胡蘿蔔、牛蒡、小蔥、油豆腐、麵筋、魔芋絲。

其實相撲鍋是一種健康飲食。相撲手如此肥胖,只是因為他們遠比常人吃得多得多,以及吃飽就睡的生活習慣。

如果要選擇一種鍋物來代表東京,我會推薦並不那麼著名的軍雞鍋。

軍雞即鬥雞,是產自東京的特別雞種,不僅肉味鮮甜,肉質更是格外緊實有彈性。

↑ 軍雞鍋,材料有雞翅、雞腿肉、雞肉丸子

太過漫長的烹調,反倒可能讓軍雞失卻肉質的特點;快煮快食、原味至上的火鍋最能體現其魅力。

↑ 軍雞做成的親子丼

就連人氣極高的丼飯品種「親子丼」,都是從軍雞鍋發展來的呢!

雖國內比較難覓鬥雞的影子,但是國內的霸王雞、散養黑土雞等都能完美勝任。

在蒲燒鰻流行之前,泥鰍常被視為夏季的風物詩,承載了一代代人的美好回憶。

如今製作泥鰍鍋的店家已少之又少,但無礙它曾是江戶時代叱吒風雲的菜餚之一。

↑ 泥鰍鍋

昏暗的燈光,緩緩燃燒的木炭,整尾泥鰍置於鍋中,大把地撒上蔥花,用湯汁煨至柔軟入味,蔥花配泥鰍,最後抿一口老酒。

做法雖簡單粗放,卻非常好吃,泥鰍無比鮮美滑嫩,蔥花更是香氣十足,一吃就停不下來。

以泥鰍製作的鍋物,柳川鍋可能比泥鰍鍋更有名。

柳川鍋其實源於東京江戶時代的名店「柳川屋」,至於來由同福岡縣柳川有無關係,已不可考。

↑ 柳川鍋

在泥鰍鍋的基礎上,加入牛蒡與大量蛋液。雞蛋的甘甜能使泥鰍風味更加柔潤。

若換作鰻魚,則稱「鰻柳川」,有些鰻魚店也會提供。

由於宗教的原因,日本人曾在一千餘年中都被禁止食用畜肉。

江戶時代,儘管政府依舊禁食肉類,百姓中卻有專賣野味的「萬獸屋」。

不過各種野獸、野禽並非作為食物,而是作為滋補藥品出售。

當時流行的做法不是別的,正是火鍋:野豬肉鍋稱為「牡丹鍋」,鹿肉鍋稱為「紅葉鍋」。

而把這兩種山中美味疊加起來,就是「山賊鍋」!

↑ 山賊鍋少不了野豬肉和鹿肉

如今在日本鄉下依然能找到山賊鍋的身影,獸肉野味十足,緊實有力,加上大量蔬菜,吃下後周身暖和,瞬間理解為何江戶人把野味當補藥來吃~

↑ 山賊鍋

在國內,沒有野豬肉和鹿肉怎麼辦?黃牛肉、黑豬肉、黑牛肉都是完美的替代者。

↑ 味噌田樂

關東煮得名於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味噌田樂」。

這是一種將豆腐、茄子、芋頭等抹上味噌醬後製作烹調的祭典小吃。

據說是有人嫌各種食材分別蘸味噌太麻煩,就一股腦將材料丟進高湯裡煮入味。

關東煮便誕生了。

↑ 關東煮

在日本的關東煮專門店,會直接上一口鍋,裡邊燉著各色食材,從形態上已可算作鍋物了。

除了從「田樂」延續而來的豆腐、蒟蒻之外,魚糕、福袋、章魚、雞蛋等都是人氣很高的品種,蘿蔔更是被很多人稱為關東煮的「靈魂」。

介紹了這麼多鍋物料理,無非就是將食材碼入湯汁中,煮熟食用。

除了主要的肉類,蔬菜品種可謂萬變不離其中,一般有豆腐、大蔥、茼蒿、魔芋、胡蘿蔔、白蘿蔔、菌菇等。

火鍋涮出新高度,在盒馬火鍋節裡,我找到了一個神器——壽喜鍋調味汁,不加化學調味劑,跟水混合一下就可以輕鬆駕馭各式火鍋和丼飯。

按照推薦比例1:4進行混合,遍能輕鬆做出飯店味道的日式火鍋;按照1:2調配,便能成為牛肉飯或者天婦羅蓋飯的醬汁。

既然是壽喜鍋調味汁,今天就來介紹一個壽喜鍋的做法吧。這個冬天有了火鍋不太冷~~~~

材料:

紐瀾地冷鮮黑牛肉金錢腱火鍋片——260g

光杆茼蒿——300g

娃娃菜——100g

蓮藕——200g

金針菇+香菇——200g

胡蘿蔔片——100g

京蔥——100g

壽喜鍋調味汁——若干

水——若干

蘭皇可生食雞蛋——若干

做法:

1 將蔬菜、菌菇鋪底,最上面鋪上牛肉,放上京蔥。

2 水和調味汁按照1:4的比例混合,倒入鍋中。

3 蓋上蓋子,大火燒沸後,煮1-2分鐘,至牛肉熟透即可。

4 食用時可搭配打散的生雞蛋。

相關焦點

  • 日本火鍋大起底:櫻花鍋,楓葉鍋...日本人用火鍋涮花吃?
    在日本吃火鍋,可能會在有些店裡的菜單上看到「楓葉鍋」,「櫻花鍋」,「牡丹鍋」的字樣,聽著很吸引人,很想點一鍋一探究竟,難道日本人真的用火鍋涮花吃嗎?其實「紅葉鍋」,「櫻花鍋」,「牡丹鍋」並不是真的吃花,其實這些花並非是指真正的花,而是各自有代表的肉類。這個名字的由來有兩種說法。
  • 寒冬只有這個日式涮涮鍋可以冶愈我,煮煮涮涮真歡樂
    想想暖暖的火鍋心就動了。日式壽喜鍋吃過,但日式涮涮鍋倒是第一次聽說,也從沒吃過。正好可以嘗試下。這家餐廳叫煮樂,意思是在慢煮中體會食物的美味。所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要有點耐心哦。先看看這個鍋,魔都不多見的日本手打錘紋銅鍋,升溫速度很快,可以避免食物營養的流失。據說要幾千元一個呢,燈光下閃閃發亮。因為每種食材有最佳的涮煮時間,所以每桌都有服務員可以幫忙涮。
  • 冬天必吃火鍋:日式涮涮鍋做法推薦!再搭兩種沾醬就像飛到日本
    冬天吃火鍋,涮涮鍋再合適不過!日式、中式常見涮涮鍋,清爽的高湯而夾取肉片在鍋中快速涮過更是有趣的料理過程。冬天火鍋種類推薦裡,日式涮涮鍋吃到飽的滿足滋味務必試試看!追求日式正統涮涮鍋做法的你,跟著經典日式涮涮鍋的做法推薦,準備這些火鍋食材與日式調味沾醬:涮涮鍋Shabu-shabu「Shabu-shabu」(しゃぶしゃぶ)是狀聲詞,也就是用筷子夾著肉片、在火鍋裡涮肉所發出的聲音。這是日本、中國典型的火鍋料理。
  • 這家平價自選涮涮鍋,用火鍋一半的價錢,就可以吃一大桌!
    月18日登陸義烏 食全食美平價火鍋超市,只涮自己只想吃的,更加乾淨衛生,也更投其所愛,不用再糾結吃辣和不吃辣的問題,小火鍋一人一鍋,人均5元,只屬於你一個人,口味也由自己選擇,食全食美小火鍋有四種火鍋鍋底,滿足你對口味的不同要求,紅湯、清湯、菌菇、番茄,選你所愛,涮你的菜! 菜品超多超新鮮!
  • 日本人氣No.1的自助涮涮鍋,西南首店登陸成都萬象城!
    >無數美食達人爭相打卡的溫野菜日本涮涮鍋西南首店終於來成都啦不僅美食達人好評如潮甚至曾留學日本的朋友也強烈推薦溫野菜深受顧客的喜愛成為日本本土人氣No.1的涮涮鍋品牌門店也從1家店發展到全球的370多家甚至在中國、泰國、越南等多個國家也發展了相應的門店
  • 在這口銅鍋裡涮牛肉的昆明人,一涮就涮了六年~
    熱到虛脫,熱到無力~來一鍋涮牛肉,包你精神百倍,神清氣爽!!!添源銅鍋涮牛肉,一家主營農村生態黃牛肉的小店。一口銅鍋,滿盆牛肉打天下。果然,涮肉還是要傳統銅鍋,千百年的文化也不是沒有道理。你以為銅鍋涮牛肉只有牛肉?
  • 涮!涮!涮!
    (早先吃涮鍋子只限羊肉,很少用牛肉的),似乎又嫌早了一點兒,北平各大飯館為了招徠顧客,於是先添上菊花鍋子,作為應時的供應。早年吃涮羊肉有許多講究,火鍋一定要用炭火,鍋子火扇旺了,發出一股子銀炭香,迎風襲人,比用液體酒精、固體酒精或瓦斯都來得夠味兒。東北吃涮鍋子,可以羊肉、牛肉、豬肉三種同涮,在北平吃涮鍋子必定是羊肉、羊肝、羊腰子,甭說牛肉,連牛肚牛腦都不能在同一鍋子裡涮,說是牛羊羶腴各異,牛羊肉一混合,湯就不好喝啦。
  • 呷哺呷哺引領LIGHT-STYLE涮涮鍋風尚,首家升級餐廳花開京城
    從22年前主打快餐的吧檯小火鍋一路走來,呷哺呷哺如今已坐擁遍布全國1000餘家門店,市值達到60.3億,成為名副其實的小火鍋之王。為了鞏固品類優勢,呷哺呷哺選擇聚焦自身特質,回歸初心,將更能代表自己品牌基因的LIGHT-STYLE涮涮鍋理念推向幕前。  在亞洲某些地區,LIGHT-STYLE涮涮鍋,這種輕鬆自在的涮涮鍋形式一直很流行。
  • 日本NO.1の「涮涮鍋」來濟南了!1XX元吃千元級放題!進店秒回本!
    這麼過於壯觀又酣暢淋漓的場面 只有『溫野菜』配!擁!有!火遍東京、大阪、北海道...350+門店,店店爆滿日日排隊日本NO.1の「涮涮鍋」自助終!咕嘟咕嘟的冒泡,熱氣騰騰隨著溫度升高而不斷四溢飄出的鮮甜氣味仿佛隔著屏幕都能聞到不愧是日本NO.1的涮涮鍋!
  • 【大董餐飲文化學院】董振祥大師美食文化隨筆之二十四:涮煙燻牛肉
    北京立秋後,要吃烤鴨,還要吃涮。涮是一烹飪技法,可涮的東西可多了。北京有涮羊肉,潮汕有打邊爐,四川有麻辣火鍋。歐洲有芝士火鍋,最著名的是瑞士的「Cheese Fondue 」,還有瑞士巧克力火鍋。韓國石頭火鍋、朝鮮「酸菜白膘」、日本鋤燒火鍋、日本紙火鍋、義大利火鍋、印度咖喱火鍋、泰國冰炭火鍋。據說還有臭豆腐火鍋,涮臭豆腐火鍋。
  • 【吃喝】北京冬季必涮的32家火鍋
    可以說,這是家1978年版的東來順。這靠的不是創始人洪大才老爺子早已名聲在外的口才,而是人家的至親曾是東來順的骨幹員工;大學學機械的洪老本人,更是親身見證了那年第一臺專供東來順的切肉機的研發和投產。而今天店裡出貨也全靠同一款「老夥計」。西城區壽長街二條(83161713),人均消費100元。
  • 涮火鍋先涮葷還是先涮素 營養師告訴你最佳吃法
    在寒冷的冬天,來一頓熱騰騰的火鍋,仿佛一切都變得美好了。看著鍋裡翻滾的紅油,咕咚咕咚地冒泡,絕對是件溫暖的事情。但是如何吃火鍋才最健康呢?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臨床營養科夏朋濱主管營養師為您支招,一個標準公式,涮好天下鍋。通訊員 王倩 劉敏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彥涮鍋底料:不宜過辣鍋底選清湯還是辣鍋呢?清湯清爽又鮮美,辣鍋火辣又解饞?
  • 雌性的火鍋涮出溫潤的肉
    冬天是屬於火鍋的季節。熱騰騰的鍋子可也有鮮明的性別屬性?如果說,老北京涮肉的喧騰和川味火鍋的凌厲裹挾著蒸騰的團團氣泡,就像帝都火鍋界兩座峻拔雄起的山峰。所謂瑤柱,就是曬乾的扇貝閉殼肌,韌性十足,筋道爽滑,再加上薑絲和陳皮,煮出來的湯汁極為鮮美。做粥的主料是精選的東北大米、泰國香米和糯米,不同時段加入不同食材,足足熬製四個小時,滿滿的一鍋溫暖和誠意才奉在食客面前。
  • 家常火鍋怎麼做?學會了做湯底,想怎麼涮就怎麼涮,冬天不再冷!
    Plutocookie:沒有吃解決不了的事,只有不會吃的人隨著天氣的轉涼,熱騰騰的#火鍋#成了人們的首選,幾樣小菜一鍋湯,熱湯熱菜下肚,一天的疲倦便隨之消散。可是火鍋雖好,但天天往火鍋店跑也是筆不小的開銷,此外還需要花上大把的時間排隊,委實有些得不償失。
  • 臺灣最正宗的鍋神涮涮鍋低折狂襲新塘,還送旗魚花枝漿和冬瓜汁,正
    別急,今天要推薦的就是新塘體育館新開業的鍋神涮涮鍋,人手一個小鍋,又衛生,隨意搭配,滿足不同人對不同口味的小小願望。說真的能讓小編吃過還想回頭再吃的火鍋真不多,這家算是很特別的一家!就兩個字!來自臺灣最正宗,最優質的火鍋連鎖集團,在此提供最好的用餐環境和熱情服務,並不惜成本嚴選優質高級火鍋料及海鮮魚物與你見面,讓你吃的飽,更能吃出健康和快樂鍋神的海龍王,雪花牛肉,芋頭貢丸,魚子魚包蛋,魚包蝦
  • 自助涮涮鍋不限量!M級澳洲和牛無限續!128元限時搶溫野菜單人自助...
    しゃぶしゃぶ溫野菜  日本涮涮鍋專門店來源於日本  19年陸續在日本各地區開350+家到處都有它的身影  是日本知名的涮涮鍋品牌  NO.1的涮涮鍋品牌!  切成薄薄一大片的牛肉最適合涮火鍋了  煮沸的壽喜鍋裡遊個泳,5秒就變色!
  • 涮鍋、老火鍋、打邊爐,都到碗裡來
    涮鍋其實就是滿族火鍋,和東北漢人的「一鍋亂燉」完全兩碼事。據說這東西是成吉思汗的發明,在我看來,附會大人物的成分居多,尤其是成吉思汗這樣蒙金的一代偉人。但涮鍋起源於行伍倒是可信的:士兵們用鋼盔煮水燙肉,行軍打仗分秒必爭,為求速熟,用隨身攜帶的軍刀把牛羊肉切成薄片,完了也不求調味,用隨身攜帶的油鹽蘸蘸就吃。到了努爾哈赤時代,涮鍋已經是滿人中很流行的食物了,再後來又隨著多爾袞部的進關而被帶到北京,成為宮廷的時尚。
  • 多功能涮烤煎炸一體鍋,火鍋烤肉我都要!
    那必須是火鍋、烤肉啦! 不過想要同時吃上這兩種美食,還挺麻煩的,要準備的鍋實在有點多!最近小T就發現了一款好東西,就是下面這款刷烤一體鍋了,煎、炒、烹、炸,它都能搞定!而且,沒有油煙不易粘鍋,不會燒焦燒糊。可以2種菜餚一起做,直接省時一半!以後家庭、朋友聚會就靠它了!
  • 重慶火鍋和老北京火鍋的不同,一個涮羊肉,一個涮「下水」
    重慶有兩個經典文化符號:「火鍋」和「吊腳樓」,其中「重慶火鍋」更是「重慶十大文化符號」之首。很多人旅遊去重慶,是奔著解饞去的,吊腳樓上把酒臨風吃火鍋,人生最美不過如此。那麼,重慶到底有多少種小吃呢?的確,深藏於民間的才是最有鄉愁味道的,我們今天不去追究重慶小吃的種類,要說的是這裡的火鍋和老北京火鍋的不同。我們先簡單介紹一下老北京火鍋的由來。據說火鍋這玩意是滿族人發明的。金代時候,滿族的先人們吃飯時候習慣用陶罐將牛羊肉和青菜放在一起煮熟了吃,這是火鍋的雛形。
  • 小丫涮 溫暖一座城-—老北京涮鍋
    在鄭州,對於冬天的體會,是城市心跳最直接的表達;人們在尋求暖意的同時,身體更加傾向對味蕾的滿足;對於一個上千萬人口的城市而言,渴望開啟取暖的旅程,「涮食」的含義就顯得尤為重要。冷和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內和外拼接出生活的含義;「造物無言卻有情,每於寒盡覺春生」,走近老北京、明識小丫涮、溫暖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