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火鍋和老北京火鍋的不同,一個涮羊肉,一個涮「下水」

2021-01-09 一壺春秋

重慶有兩個經典文化符號:「火鍋」和「吊腳樓」,其中「重慶火鍋」更是「重慶十大文化符號」之首。很多人旅遊去重慶,是奔著解饞去的,吊腳樓上把酒臨風吃火鍋,人生最美不過如此。

那麼,重慶到底有多少種小吃呢?曾經有一本書叫《重慶風味小吃》,裡面對150種重慶小吃進行了詳細描述,應該是較為全面的。但是,資深吃貨們表示不同意,進入書籍的僅僅是大眾的,最獨特的味道深藏在民間,而這種小眾美食才是最重慶的味道,它的數量1500種也不止。

的確,深藏於民間的才是最有鄉愁味道的,我們今天不去追究重慶小吃的種類,要說的是這裡的火鍋和老北京火鍋的不同。

我們先簡單介紹一下老北京火鍋的由來。據說火鍋這玩意是滿族人發明的。金代時候,滿族的先人們吃飯時候習慣用陶罐將牛羊肉和青菜放在一起煮熟了吃,這是火鍋的雛形。延續到努爾哈赤時期,他帶兵打仗奔波於野外,白山黑水、天寒地凍,為節約時間,及時補充體力,就讓夥夫將大塊牛羊肉切成片狀,放在大鍋中煮熟了吃。

清朝入主中原以後,這種方式在北京得到進一步完善,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火鍋。當時,火鍋是權貴一族中流行的美食,普通老百姓根本吃不到。有一年乾隆皇帝在紫禁城中宴請全國百歲以上老人,舉辦了千叟宴,吃的就是火鍋。

老北京的火鍋是清湯為主,主要是涮肉,羊肉或者是牛肉。但是,重慶最正宗的火鍋不是涮肉的,是涮「下水」,也就是牛羊的內臟。

為什麼這樣呢?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小故事。據說,重慶火鍋出現於清道光年間,地點位於朝天門附近。當時,長江與嘉陵江在這一段交集,商貿極度繁華,沿岸住的都是貧困的縴夫。江邊有專門為達官貴人服務的回民屠宰場,宰殺牛羊後,只留下肉、骨頭和皮,心肝肺肚等內臟「下水」直接就丟到了江邊。

為了能吃飽肚子,縴夫們就把這些「下水」撿回家,清洗乾淨後煮熟了飽腹,由於江水寒冷,溼氣大,在煮的過程中,加入了大量的辣椒和姜、蒜等辛辣佐料。這就是最初的重慶火鍋,最好吃的就是麻辣毛肚火鍋。發展到上世紀20年代,毛肚火鍋成為沿街叫賣的特色小吃,挑擔的小販一頭挑著切好的「小水」小塊,一頭挑著小泥爐,江邊一放,就有人們圍爐大快朵頤。

這種「下水」火鍋一度不被有錢人認可,認為是下等人的食品。轉折是從上世紀30年代開始的,一戶鹿氏夫妻在朝天門附近開設了第一家火鍋店,然後接連開了5家分號,食客雲集。

其他大的酒莊看到後,也逐漸增加了火鍋一項,繼而出現了雲龍園、橋頭等名店,重慶火鍋,這才真的火起來了。在此基礎上,重慶火鍋也升級了,演化出海鮮鍋、兔子鍋、蟲草鴨鍋、魚頭鍋、童子雞鍋等等新種類。

所以,目前去重慶,如果你坐下之後就點清湯鍋,然後來一桌子羊肉卷,一看就是外地遊客。你要點三大件:毛肚、肝腰和牛血旺,然後準備好充足的紙巾,用來邊吃邊擦眼淚,因為太辣了。

相關焦點

  • 都是火鍋,老北京火鍋、重慶火鍋、潮汕火鍋在吃法上大有不同
    在吃不同地方的特色火鍋的時候,咱們就需要有不同的順序,畢竟不同地方的火鍋湯底是不一樣的,有些甚至連鍋都長得不一樣,因此咱們要根據鍋底和鍋來安排正確的放菜步驟。第一種:老北京火鍋說起火鍋,不得不說老北京涮羊肉火鍋了,這可謂是火鍋的鼻祖。羊肉銅鍋一般用的是清水,所以它的湯底是比較清淡的,我們在吃火鍋的時候,應該先涮羊尾油,聽這個名字就知道,羊尾油是一塊純肥肉,先放入鍋中就能使鍋底沒有那麼清淡。然後我們再放入手切羊肉。手切羊肉有一個非常大的特點,即使盤子倒扣羊肉也不會掉下來,而是緊緊地粘在盤子上。
  • 老北京銅鍋涮肉為什麼比重慶火鍋好吃?秘密在這!
    寒風凜冽的天氣裡,腦海中閃過的食物只有三種:火鍋,火鍋,火鍋。這世上只有兩種人,愛火鍋的和不愛火鍋的。要說火鍋,最好不過老式的北京銅鍋涮肉。曾有人說,面對老北京銅鍋涮羊肉,人對美食的欲望便大面積裸露。聽那咕嚕咕嚕的開水聲就在耳畔,看那炭火熊熊煙霧繚繞就在眼前。
  • 記住,老北京涮肉≠火鍋!
    清末民國時期,四九城內外以涮羊肉聞名的飯館達數十家。這些經營涮烤肉的店鋪都在門前設有「烤涮」的門燈,或在門前放置「涮」字招牌,是街市上的獨特景觀。北京人把吃火鍋稱為「涮鍋子」,「涮羊肉」也早已與北京烤鴨、烤肉並列齊名,成為北京著名的風味佳餚。
  • 吃過涮羊肉的老北京人,你會吃正宗的老北京涮羊肉火鍋嗎?
    老北京涮羊肉是正宗老北京火鍋的風味,傳承老北京涮羊肉的特點,採用銅鍋炭火,羊肉講究肉質細且無羶味,鮮嫩無比,其他食材新鮮。老北京涮羊肉製作簡單,清湯鍋底最大限度的保證了羊肉的鮮美,吃起來是羊肉最鮮嫩的味道,口感很棒。
  • 重慶火鍋、老北京火鍋、東北白肉火鍋....火鍋到底哪家強?
    中華美食博大精深,火鍋作為一種簡單易烹飪的美味,得到了各地人民的歡迎,也衍生出了許多品種的火鍋,據說已經達到30多種。東北酸菜白肉鍋、老北京銅鍋涮肉、重慶麻辣火鍋、廣式打邊爐、潮汕牛肉鍋、臺灣一人鍋.你最喜歡哪一款?1、川系火鍋川系火鍋以辣為主,對於我這種想吃但不能吃辣的人,簡直是一種折磨。不過我還是會偶爾去吃一頓。
  • 吃涮羊肉火鍋的那些講究
    貼秋膘在不同的地方講究也不同,北方人的貼秋膘有它特殊的含義,就是吃烤肉;民國前的烤肉都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鮮嫩的羊肉,放在一種叫炙子的鐵箅子上,熱的炙子和烤肉發出吱吱的響聲,烤熟之後拌上醬油、香油、料酒、香菜、大蔥之類的調料。自己烤,嫩一點、焦一點、可以隨意。
  • 拼胃火鍋-老北京涮羊肉
    不吃羊肉你吃不好火鍋 畢竟是宮廷御宴,哪能一門子全肉 好一些的銅鍋涮肉 涮完所有的肉是沒有沫子的 這是驗肉的根本 當然有一些人認為沫子是精華 那就隨你的便了
  • 沸騰吧,火鍋——聊聊老北京涮羊肉的規矩
    距離2月14日陳曉卿最新的作品《沸騰吧,火鍋》播出還有1天的時間,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看這樣一部美食紀錄片,會勾出多少人的食慾和饞癮。放眼全國,一個烤串、一個火鍋,是最適合聚會、適合解饞的兩大視頻。回到北京,火鍋是和涮羊肉劃等號的。確實,到了冬天,尤其在下雪,唯有銅鍋涮羊肉最搭配。吃法簡單實在,紅紅火火、熱熱鬧鬧,最實在的解饞方法。這涮羊肉有人說是忽必烈行軍打仗而來,有人數是乾隆爺千叟宴來的,不管總而言之,吃火鍋涮羊肉有年頭了。
  • 火鍋到底是老北京火鍋正宗還是四川火鍋正宗?
    老北京火鍋與四川火鍋雖然都叫火鍋但是這兩者之間不是一個菜系,各自代表著各自的餐飲文化,無所謂誰是正宗。火鍋在中國的起源比較早幾乎每一個朝代都有不同的火鍋,老北京火鍋主要以涮羊肉為主且口味單一。四川火鍋發展到明末清初到近代以後才逐漸形成目前的麻辣。老北京火鍋。
  • 冬天第一頓火鍋 老北京銅鍋涮肉 別被那些規矩忽悠掉了美味
    人到哪裡,吃喝也就到哪裡,全國各地有名的餐廳都開了不少,味道各異,風格不同。老北京人哥幾個湊一起,姐幾個約上一局,都愛去熱鬧的地方,吃的人餐廳的人情味和樂呵。無論是整桌的席面,還是叫上三五個小吃甜點,會吃的都有一定的講究和規矩,讓廚師和服務員都知道您是個吃主,廚師不能隨便弄點什麼東西來糊弄,服務員也不放飛揚跋扈的沒有了儀式感。
  • 老北京銅爐爆肚涮肉火鍋登陸杭州!新式老北京火鍋,帶你暖暖貼秋膘
    初秋的杭州下著綿綿的細雨 ,這不,天氣一涼就想吃熱氣騰騰的火鍋了!最近,一家老北京銅爐火鍋首登杭城——東門口老火鍋來看看一手打卡攻略!東門口火鍋源於老北京 始於金陵城總店坐落於南京城的秦淮河旁 在古香古色的環境薰陶下 孕育出的東門口可以較好地調和南北雙方的火鍋口味 東門口在原老北京火鍋的基礎上進行了升級迭代既保留了傳統涮肉法還開創了新工藝吃法「泉水爆、泉水涮」 保障了原材料的原味本香
  • 老北京銅鍋涮肉,到底比重慶火鍋好吃多少倍?
    但在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嘴裡,你不會聽到「火鍋」二字,永遠都是直接說「涮羊肉」。沒錯,雖然吃的時候也涮別的,但就是非常霸道的只管它叫涮羊肉,這是老輩兒留下來的講法。不像現在在家吃涮肉都用電磁爐、電鍋,在幾十年前的北京,幾乎每家都有一個紫銅掛錫裡兒的大鍋。深秋時拿出來開涮,等開春兒之後再擦乾淨擱置起來,等著天兒冷了再用。
  • CT5和老北京涮羊肉的搭配指數
    (好吧我先劇透一下,噪音和人機互聯) 以及關於我們老北京涮羊肉的一些小故事和大美味 以及文章最後的老北京涮肉館吐血大推薦! 還有一種說法是涮羊肉起源於清朝初期。中國人吃火鍋其實是很有歷史淵源的,據說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清朝的時候火鍋已經發展的非常完善了。無論是歷史文獻還是現在的影視劇中,我們都能看到,皇帝大宴群臣的時候,經常會上一道「暖鍋」。而清朝人的火鍋,也藏於故宮博物院,跟現在的火鍋非常相似。據傳說,康熙、乾隆時期所舉辦的幾次規模非常大的「千叟宴」,裡面就有羊肉火鍋。
  • 千年歷史的老北京涮羊肉,莫非是自助火鍋的始祖?
    「涮羊肉」是火鍋的典型吃法之一,始於元朝,風靡於清代,在京城可是是婦孺皆知的美食。你知道嗎,在我們面朝北部灣坐擁東南亞的國際化大都市小南寧,也能吃到這正宗的老北京羊肉味!老北京涮羊肉▼如果說紅湯鍋是一朵妖豔的玫瑰花那老北京涮羊肉就是一朵晶瑩的白蓮花好吃偵察隊來到了位於中華路的老北京涮羊肉
  • 老北京銅鍋涮肉,曾經的御膳房特供
    要說當下有什麼吃食最受人們的喜愛,那麼火鍋絕對榜上有名。但凡下雨或者下雪,朋友圈就會出現「下雨/下雪天和火鍋更配喲」的文案。過去,北京很少有人說火鍋這兩個字,那時候老北京人管吃火鍋叫涮肉,全稱叫老北京銅鍋涮羊肉。
  • 老北京涮羊肉的那些講兒
    據古籍載乾隆四十四年8月至9月僅一個月內就吃了各類火鍋66次,在乾隆將皇權交給嘉慶皇帝那年,曾在宮中大擺「千叟宴」,當時共用了1550個火鍋,應邀品嘗的老人及大臣五千多人,成為我國歷史上最盛大的火鍋宴。北京人把吃火鍋稱為「涮鍋子」,「涮羊肉」也早已與北京烤鴨、烤肉並列齊名,成為北京著名的風味佳餚。
  • 北派火鍋VS南派火鍋,哪款才是你的菜
    北派火鍋北派火鍋裡面肉必須是主角尤其愛吃羊肉與牛肉,比如:老北京的銅鍋涮肉內蒙古的肥羊火鍋羊蠍子火鍋、山東肥牛火鍋等北派火鍋的代表當屬銅鍋涮肉這是老北京最地道的火鍋吃法講究的是銅鍋、清水、涮羊肉尤其羊肉是北京火鍋的一絕選用新鮮羊肉現切現涮並且上好的羊肉沒有一點羶腥味清水湯底也更能凸顯羊肉的品質
  • 一個涮鍋半座城 老北京涮羊肉的精妙 藏在北京昌平的陽坊鎮裡
    她是六朝古都金和國際化大都市;她是年輕人嚮往的一線城市和多元文化中心。在眾多吃貨的心裡,她眾多標籤中,最為響亮的就是「涮羊肉之都」。一個涮鍋半座城。熟悉老北京銅鍋涮肉的人都深得它的精妙,它在美食界的地位是川式火鍋,港式火鍋等等火鍋黨們不可撼動的。每當燃著炭火的大銅鍋端上桌,夾起一片薄得能透出人影的羊肉片在清湯鍋底中三上三下,然後把變色的羊肉片用濃香四溢的醬料一裹,送入口中。
  • 銅火鍋·老北京銅火鍋涮羊肉
    這個季節火鍋成了最愛,除了四川重慶火鍋,還有多少年輕人記得銅火鍋,發源於東北的滿族老北京銅火鍋涮羊肉,其實在中國火鍋歷史上最經典的一款火鍋應該是長煙筒燒炭的銅火鍋。中間一個大煙囪裡面是燒的火紅的木炭,周圍一圈可盛放湯底。吃銅火鍋講究個一貼二涮三蘸醬。
  • 涮羊肉起源於元朝,興於清朝!
    老北京涮羊肉怎麼做老北京銅鍋涮羊肉始於元代,興於清朝,現在吃的可都是歷史的產物,和當年康熙爺吃到的東西是一樣的。老北京涮羊肉,正宗老北京火鍋的風味,傳承老北京涮羊肉的特點,採用銅鍋炭火,羊肉講究肉質細且無羶味,鮮嫩無比,其他食材新鮮。鍋底做法:涮羊肉火鍋中加入適量開水,放入所有鍋底配料,待水再次煮開即可涮食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