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和平!跟第一次世界大戰有關的電影大盤點

2020-12-14 影迷匯

相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甚至伊拉克戰爭,近代電影對於一戰的作品不多。可能是史料不夠完整,但更可能是人類史上首次戰爭,沒有讓人振奮的現代戰術,只有漫長的壕溝對峙,與橫屍遍野的泥濘戰場,武器拍起來也不帥氣,只剩下人類互相殘殺的痛苦血肉模糊屍臭現場。

但,或許唯有一戰電影那最接近原始的殘酷畫面,才更能帶領觀眾感受到戰爭的恐怖,和其多麼的愚昧與不值。

1、《西線無戰事》

改編自德國作家埃裡希瑪利亞雷馬克1929 年出版描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反戰小說, 1930年被美國導演劉易斯·邁爾斯通翻拍成有聲黑白片。

電影敘述一戰期間,一個德國青年、受到愛國思想鼓舞而志願參戰,經過十周的嚴格訓練後,就被派到前線與法軍作戰。但滿目瘡痍的戰場,陣亡或傷痛的同袍的殘酷經歷,逐漸取代了他為國光榮奪勝的幻想!

有次因傷放假回到後方,卻發現家鄉仍充斥著戰事即將勝利的謊言,更多的青年被鼓舞上前線。在重回前線後,漫長的戰爭與同期的死亡讓他晉升連長,但在對峙的壕溝中,為了伸手觸摸一隻蝴蝶,而被敵軍擊斃。

2、《漫長的婚約》

2004年美法合制電影,由法國導演讓-皮埃爾·熱內執導,主演的當然是與他在《天使愛美麗》合作愉快的奧黛莉·塔圖主演。

電影改編自法國同名小說,以一戰時期的法國為背景,描述一位目送未婚夫上戰場的女子,在戰後獲知未婚夫在服役時企圖自殘來脫離戰爭,而與其他五個法國軍人被判處死刑,被押到德法兩軍戰火交界處的戰壕。

但深信愛人未亡的女子,開始了尋找未婚夫的旅程。像是懸疑電影般,許多殘酷戰火下的悲傷故事被一一掀開!

3、《聖誕快樂》

是一部一戰電影但也是一部聖誕電影。改編自傳教士間口耳相傳的真實故事,一戰初期德國與英法聯軍交戰的前線,戰事陷入膠著,兩軍在不斷的相互進攻中,許多人在無人區或自己的戰壕中死去。

時間來到平安夜,一對德國聲樂家夫妻來前線,為德軍獻唱。但歌聲不僅感動德軍,也讓另端的聯軍感動,一同演奏唱和,最後甚至放下武器、走出戰壕,沒有隔閡的互相把酒言歡渡過了和平的一夜。

這部溫暖電影入圍了金球與奧斯卡外語片,但說他溫暖,不如說殘酷,因為故事發生在戰爭爆發不過半年的1914年底,但戰爭一直到1918年11月才結束,平安夜的奇蹟,不過只是馬上被熄滅的和平燭火!

4、《空戰英豪》

一戰於1914年爆發,距萊特兄弟首次成功飛行不過11年,儘管技術尚未成熟,但作為偵察或是轟炸等空中優勢,讓空軍在一戰也佔有一席之地。

2006年由詹姆斯·弗蘭科主演的《空戰英豪》,是少數幾部能體會這類駕駛員在外吹風的雙翼機如何空戰的電影之一。

電影描述戰爭初期美國保持中立,但許多美國人自願加入歐洲戰場,以「拉斐特飛行小隊」支援法軍!

5、《戰馬》

史蒂芬·史匹柏導這部改編自1980年的英國兒童文學,亦是知名的舞臺劇,不同於以往的戰爭電影,藉由一隻馬的經歷,打破了戰爭雙方正邪的設定,並比喻了戰爭中所有士兵回家的渴望。

電影從一位農村男孩的父親買下一隻幼馬喬伊開始,隨著一戰爆發,這隻馬被賣給了皇家騎兵。

在驚險的戰場上,喬伊努力求生,在戰場上,它們並不屬於任何一方,也因此喬伊當過英國軍官的坐騎,也幫德軍拉過大炮,還曾經來到無戰事的農場,讓法國女孩學會騎馬。最後與幼時主人在戰場團聚,並與主人在戰後一同回鄉。

6、《他們已不再變老》

《指環王》導演彼得·傑克遜「做」出來一部「真實」的一戰紀錄片,藉由包含帝國戰爭博物館所提供一戰時的黑白無聲影片、及老兵的訪談。

團隊整理2200小時的影片與600小時的老兵談話,最後將重新剪輯的影片修復、上色,解讀片中人物的唇語,並加上後制後的人聲與環境音。將這些以被人遺忘的史料,化為栩栩如生的歷史警惕。

7、《神奇女俠》

被認為是DC擴展宇宙(DCEU)最好的一部電影,蓋兒加朵飾演來自全是女性的天堂島的亞馬遜族公主黛安娜,美軍上尉史提夫崔佛駕駛的飛機因被德國軍艦追擊而墜落於海邊,得知一戰慘況的黛安娜認為是戰神阿瑞斯所導致,於是與史提夫來到人類世界阻止德軍釋放致命毒氣。

片中最讓人振奮的一幕莫過於,原本要繞過無人區的他們,卻因為黛安娜放不下被德軍佔領的平民村落安危,而獨自衝上無人區(No Man's Land),帶領聯軍擊退德軍且順便嘲諷了英文字彙上的性別歧視。

8、《1917》

導演薩姆·門德斯與攝影指導羅傑·迪金斯,挑戰一鏡到底之作,但其挑戰的困難點並非只是單單的透過剪輯的視覺魔法將約莫20個長鏡頭串成完整一部電影。

而九成以上的外景與大量的群眾演員跑動,重現一戰時的泥濘壕溝和橫屍遍野的戰場。電影以一戰時德軍戰略性撤退到興登堡防線為背景,兩位年輕英軍奉上級命令,穿越無人區到另一前線,以阻止英法聯軍貿然進攻可能會造成的傷亡。

在多是以二戰或是伊拉克戰爭為電影題材的近代,《1917》以高端的電影技術,真實重現了人類首次大型戰爭的殘酷樣貌。

相關焦點

  • 第一次世界大戰:被遺忘的偉大戰爭
    被遺忘的戰爭一個世紀過去,第一次世界大戰對今日的世界仍影響深遠,無法盡數。然而其所受關注卻遠不如二十年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根據網上的信息,一戰的關注度顯著低於二戰。紅色為二戰關注度,藍色為一戰談到影視作品,差距則更是巨大,從2000年至今,與一戰相關的電影僅三十多部,而有關二戰的電影卻高達三百多部,差距整整十倍。
  • 第一次世界大戰五大傑出將軍
    莫裡斯·薩拉利(Maurice Sarrail)莫裡斯·薩拉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曾是法國陸軍軍官。生於1856年,當時戰爭爆發,他已經是法國最高級的軍官之一。當他的部隊在1914年8月入侵阿登時,表現出色時,他被提升為第三軍指揮官。
  •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民主國家之間的戰爭——破民主和平論
    綜上,如果一個國家擁有常備軍或者幹涉別國內政,就違反了實現永久和平的先決條件,無論它是什麼政體,都無法實現永久和平。顯然,美國及其盟友擁有強大的常備軍,也多次出兵幹涉別國的體制和政權,所謂「民主和平」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末了。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讒也」。民主和平論者將其理論溯源至康德,卻無視康德為永久和平設定的前提,就有拉大旗作虎皮之嫌了。
  • 這部電影講述了北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被摧毀的故事
    《飢餓遊戲》是一部科幻電影,由加裡·羅斯執導,詹妮弗·勞倫斯、喬希·哈奇森和利亞姆·海姆斯沃思主演。2012年3月23日在美國發行。這部電影講述了北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被摧毀的故事。與其他同類電影不同的是,這部電影向我們講述了荒原世界新秩序建立後將會發生的種種事情。影片的一些情節也反映了殘酷的社會現實。遊戲規則是由統治者制定的。所有的規則都是為了維護統治者的統治。而且,統治者很容易改變遊戲規則,這也反映了政治的本質——欺騙。這部電影的價值在於,當它看起來很失望的時候,它總是打破「轉身」的常規,讓人們看到希望!電影一開始,就有了鋪墊。
  • 專題書單|第一次世界大戰:人類的十字路口
    環顧當今的世界,熱點持續升溫,衝突不斷擴散……多極時代,面對文明的對撞、宗教的衝突和民族的恩怨,如何化解矛盾、和平發展、共同繁榮,考驗著政治家們的智慧。戰爭殘酷,記憶慘痛,珍惜眼前來之不易的和平,讓戰爭遠離人類。新華出版社近年來出版多部有關一戰題材的著作,以饗讀者。
  • 【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上)
    成為第一世界大戰的導火線。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國家向其終極階段,即帝國主義過渡時產生的廣泛的不可調和矛盾、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強瓜分完畢,新舊殖民主義矛盾激化、各帝國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秩序劃分不對等的背景下,為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全球霸權而爆發的一場世界級帝國主義戰爭。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
  • 第一次世界大戰,你知道多少?
    德國代表在巴黎北部的康邊森林福煦將軍的行軍火車上,籤署停戰協定,第一次世界大戰至此結束。為什麼你一定要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給全世界各國人民帶來了沉重災難,這場戰爭致使整個歐洲都倒退了至少8年以上,也間接導致了另一場更大規模戰爭的爆發。戰爭之後,美國和日本開始崛起,地處歐洲東部邊陲的俄羅斯在帝國主義的鏈條上打開了薄弱的一環,取得了十月革命的勝利。
  • 第一次世界大戰—一場蓄謀已久的戰爭!
    1914年7月28號,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這場大戰歷時四年,以歐洲為中心向全球蔓延,最終以死亡1000萬人,傷殘2000萬人的慘痛代價宣告結束!縱觀當時的世界形勢,這場戰爭已然不可避免,而塞爾維亞的「薩那熱窩」事件只是加速了戰爭的爆發而已!
  • 歐戰的旁觀者與參與者:中國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中)
    導語:前文介紹了中國政府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初的態度與應對措施,以及以段祺瑞為首的北洋政府逐步參與一戰的過程,本文將繼續介紹中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發揮的作用。1.一戰華工1917年11月,俄國爆發十月革命,俄國蘇維埃政府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並單獨與德國、奧匈帝國訂立和約,這就引起了以英、法、美等國為首的協約國集團的不滿,他們一方面對新生的蘇維埃紅色政權極度恐懼
  •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的聖誕節休戰
    1914年的聖誕節停戰發生在1914年12月24日至25日(在某些地方12月24日至1月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第一年(1914-1918)。在西部陣線進行了五個月的血腥戰鬥之後,在1914年聖誕節期間,和平降臨在戰壕上。
  • 第一次世界大戰
    名    稱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時間
  • 第一次世界大戰比第二次世界大戰更是人間煉獄
    說實在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性質上多少還有點不同,這也就決定了戰爭的慘烈程度不一樣。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帝國主義之間的帶有侵略性質的非正義的戰爭,不同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法西斯勢力與反法西斯勢力之間的戰爭。
  •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經濟繁榮的原因是什麼?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從1914年到1918年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根據戰後的數據統計,有900萬士兵死亡,包括2100萬受傷,還有700萬殘疾人。當然還有一千萬平民喪生,一戰的爆發,讓德國和法國,各自失去了80%的15至49歲男人。
  •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是無可避免的嗎?
    人們總是能夠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內政外交方面的深層次原因按其輕重緩急、直接間接來進行歸類排序。數以百萬的軍人奉令奔赴戰場,在鏖戰中陣亡。讓他們奔赴疆場的決定和命令,絕非出自某種無名無姓的神秘力量,而都是由人做出並下達的。歐洲各國的民眾以及如工業家和銀行家構成的社會精英集團也並沒有做出開戰的決定,議會和記者也並未直接參與開戰的決定。
  • 電影黑豹經典臺詞對白盤點 電影中經典語錄段子大盤點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電影黑豹經典臺詞對白盤點 電影中經典語錄段子大盤點 電影《黑豹》即將在中國上映,影片前期積累的好口碑引起觀眾的期待,電影《黑豹》中的經典臺詞同樣受到網友的追捧,那麼電影《黑豹》經典臺詞對白語錄有哪些?下面一起看看小編的介紹!
  •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如何吸取教訓,將重心從歐洲放到亞洲?
    那麼一定是戰爭,在人類歷史上戰爭的頻繁程度以至於我們很難去定義和平的概念,如果我們問和平是什麼,如何去定義和平,很少有人能夠說得上來,曾經有一句略帶辛酸與無奈的調侃,就是「和平是什麼?不過是兩場戰爭之間的間隔罷了」。在所有這些戰爭中,有兩場戰爭的烈度最高,波及的國家最廣,那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
  • 一篇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百年之際」的深度好文!
    這是建在法國貢比涅森林中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停戰協定籤字遺址上的停戰協定紀念碑。 ) (一)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英德兩國正式開戰的那個晚上,英國外交大臣格雷對著倫敦夜空感嘆:「整個歐洲的燈火正在熄滅。在我們的有生之年將不會再看到它們被重新點燃。」這句話成為那段黑暗歲月最蒼涼的註腳。
  • ​第一次世界大戰:20世紀歷史的開端(下)
    費迪南大公的遇刺是一戰的導火線,而在此背後的民族意識的形成、民族觀念的勃發可以視為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重要原因。不論是奧匈帝國境內的這些國家的民族意識,還是英、法這些國家,當一戰爆發時,原先還在高唱著「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各國工人階級的領袖也將口號改成「為保衛國家而戰鬥」,法國的反戰領袖饒勒斯被刺殺,可見民族主義的觀念是多麼強烈。
  • 聊聊第二次世界大戰那些事兒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的一場世界級別的大決戰,生命損失,財產損失不可估量,讓參戰國家記住了血的教訓,要和平、進步、發展經濟,不要發動戰爭,戰則兩敗俱傷,和則共同進步。我們知道,歷史上總共發動了兩次世界大戰,說起第二次世界大戰,不得不重提一下第一次世界大戰,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和第一次世界大戰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籤訂的《凡爾賽和約》為什麼成了二戰的導火線?
    1918年11月11日,德國籤署了《貢比涅停戰協議》,意味著第一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 法國是希望嚴懲和最大程度的削弱德國,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法國的損失是相當嚴重的,再加上兩國之間本來就是世仇,所以法國提出的方案是帶有非常強烈的復仇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