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與詩詞
獨具一格的古典文學公眾號
|古典文學|詩詞|古文|國學|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裡稱也。
馬之千裡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裡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裡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裡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韓愈《馬說》
古文同駢文相對。先秦兩漢時期的散文,形式不拘一格,內容豐富成就極高。而到了南北朝時,駢文盛行,推崇聲律、辭藻、排偶,內容空洞。
唐朝中期,韓愈等人舉起「復古」的旗幟,提倡學古文,習古道,以此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和儒家思想。這主張得到了柳宗元等人的大力支持和社會上的廣泛反應,逐漸形成了群眾性的鬥爭浪潮,壓倒了駢文,形成一次影響深遠的「運動」。
韓、柳主張「以古明道」,復古尊儒,還總結了一系列完備的古文創作理論,創作出許多不朽的古文佳作。
到了北宋時期,以歐陽修為代表的一些文人,極力推崇韓、柳,掀起一次新的古文運動。一面反對晚唐以來的不良文風;一面提倡繼承韓愈的道統和文統,強調文道統一,道先於文的觀點,寫了大量平易自然、有血有肉的散文,共同掃清了綺靡晦澀的文風,使散文走上了平易暢達、反映現實生活的道路。
人們把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歐陽修、曾鞏、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共稱為「唐宋八大家」,把唐代和宋代的兩次古文運動稱之為「唐宋古文運動」。唐宋古文運動取得的成就,大大促進了我國古代文學的進步。
『獨具一格的古詩詞公眾號,領略古典文學之美』
古文|唐詩宋詞|國學經典|古代風俗
品一首詩詞,與古人邂逅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