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負能量」治癒?方方日記,可以當「心理諮詢師」用!

2020-12-18 八段錦的心理八八

文 | 八段錦,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01 用日記替代「心理諮詢師」?

自從日記被傳播,罵方方的人就各顯神通,不過罪名統一的:「負能量」,喜歡曝光陰暗面。

他們可能打破頭也想不明白,如此「負能量」,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人「追捧」?

方方日記每天凌晨更新,不少人一定要等看完日記才能安心睡覺,特別是疫情嚴重的那段時間,看不到就坐立難安;文章的留言發出來不久就滿了,還要另外再單開第二留言區。

這讓本來就是隨便寫寫、習慣於小眾閱讀的方方自己也大吃一驚。

從小在武漢長大的方方,對那裡的一切都很熟悉,眼見這麼多人在身邊受難、與死神較量,而自己卻無能為力,心情說不出來的難受。

從正月初一開始,她通過日記記錄所見所聞,本來也就是當日記寫,絮絮叨叨嘮家常,誰送來什麼吃的,給沒給狗洗澡,疫情又有了新進展。

「想到哪就說到哪,隨意自由,還經常不小心有錯別字」。

本來她計劃要在這段時間寫小說,可是她和全國網民的心情一樣,心思都集中在疫情上,靜不下來,而寫日記卻能讓她定下心來。

文字此時很無力,但是她覺得,記錄下真實的場景和自己的想法很重要。難過的,驚訝的,溫暖的……都是實實在在發生著的。

鋪天蓋地的災難裡無人能倖免,人人都有創傷。雖然方方沒有被感染也不是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但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她說,

「連我自己都想找一名心理諮詢師,疏導心理問題,我天天寫武漢日記,也算是自己疏導情緒的一種方式吧」。

原來方方寫日記,是在充當自己的「心理諮詢師」。

不管多麼不像「正能量」,只因它的真實,同時撫慰著寫的人和看的人。

02 為什麼「負能量」能治癒?

心理學家詹姆斯·彭尼貝克做過一個實驗,他給上千個人(A組)發放問卷,在三天內記錄下對自己生活影響重大的事件(一般是讓人感到痛苦的),並且要挖掘事件背後的深層想法。

然後讓另外一組人(B組)記錄生活中不痛不癢的話題,比如吃了什麼,去哪裡玩等等。

隨著時間的推移,B組的人還是沒什麼變化,但A組的人不僅心情漸漸好轉,還會帶來學業進步、缺勤次數減少、免疫系統功能提高等效果。

記錄痛苦不是「負能量」,心裡藏著不能觸碰的秘密才真的有「毒」。

把那些創傷性或者壓力事件寫出來,可以引發持久的情緒和心理變化。僅僅三天,每天15分鐘的表達性寫作就可以大幅減輕抑鬱症狀,這些好處在寫作6個月之後仍然明顯。

《少有人走的路》的作者派克醫生說過,如果人都能做到真實,就不需要心理諮詢師了。(詳見「如果能這樣活著,所有心理諮詢師都將失業」)

心理諮詢師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幫助你說出真話。說真話看似容易,可又有幾個人,能大大方方說出真話呢?

畢竟,「真」並不那麼容易被接受。

6歲的小孩,看到櫥窗裡漂亮的玩具,想要而不可得,哭,爸爸打了屁股,說「不許哭!」

16歲的女孩,暗戀班裡的男生,日記被媽媽看到,罵「不要臉!」

26歲的研究生被導師壓榨,寧可跳樓都不敢反抗,還被人嘲笑「玻璃心!」

……

傷心、迷戀、脆弱……都是不被接受的,原來我們自然而然的欲望和情緒,是這麼不受歡迎的「負能量」。

明明沒做錯什麼,也只能忍耐。

每走一步,我們就會變得更「懂事」一點。甚至,我們寧願傷害自己,也不敢暴露真實的自己。

《心靈捕手》中的威爾是個數學天才,但只有在別人看不見的時候,他才會展露才華;

他愛上了一個美好的女孩,但是他寧願讓她以為自己是個混蛋;

他極其渴望得到關愛和認可,卻用冷漠的態度故意趕走那些想要幫助他的人。害怕拒絕,害怕失去,乾脆就不要擁有。

直到他遇到了看起來和他一樣潦倒的心理醫生,西恩。

西恩失去深愛的妻子,整個人都是頹的,頭髮亂糟糟,辦公室也亂糟糟,工作保不住,自己都快抑鬱了,又能拿什麼來治癒威爾呢?

威爾故技重施,故意貶低西恩的妻子來刺激他。

可是,西恩不像之前被他氣走的任何一個心理醫生,他們個個看起來情商很高、聰明能幹,但是沒有一個人敢於暴露「負能量」,承認他們被威爾輕易激怒了。

只有西恩,毫不掩飾自己的憤怒,拼命掐住威爾的脖子,威脅要殺死他,還不客氣地反駁威爾,你什麼都不懂卻裝作什麼都懂。

憤怒是負面的嗎?

什麼時候,當我們為捍衛尊嚴和摯愛衝冠一怒,卻成了負能量?

該憤怒的時候憤怒,它就是巨大的能量;該憤怒的時候忍耐,不該憤怒的時候又忍不住要爆發,它才會顯得「負面」,就像威爾。

被父親家暴,他不知道該怎麼表達憤怒和委屈。他用暴力、冷漠來逃避,看到西恩的憤怒,他才知道,原來在被傷害時,還能直接表達憤怒。

不管那個人是誰,你都可以憤怒,因為你就是很憤怒。

為什麼有時候「負能量」更能讓我們治癒?

一個正常的人,在快樂的時候就快樂,悲傷的時候就悲傷。如果反過來,快樂時候讓你悲傷,悲傷的時候逼你快樂,能量被阻塞,生命力就枯竭了。

而這個時候有人告訴你,你還是可以在悲傷的時候悲傷,可以因為憤怒而憤怒,能量就又可以重新流動了。

扭曲了太久,只有被真實狠狠地撞擊,我們才敢於真實。

在一個真實不太容易的世界裡,真的很感激願意在我們面前展露真實的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成為我們的朋友。

最能治癒一個脆弱迷茫的人的,不一定是一個勇士,可能只是另一個同樣也會脆弱迷茫的人;當我們為別人的錯誤買單的時候,多想也能有一個人像西恩那樣告訴我們:

這不是你的錯

你可以生氣

而那些不顧你的感受一味逼你「正能量」的人,不是蠢,就是壞。

03 做自己的心理諮詢師

邁阿密大學心理教授愛德華認為,手寫日記的療效,和心理治療師的面談不相上下。

這話雖然有點誇張,但療愈型的寫作,確實就是自己當自己的諮詢師,引導自己把那些在諮詢室裡要講的真話寫出來,和自己共情。

嚴格意義上來說,公開的日記還不是最適合療愈的方式,看別人的日記也是不夠的,你要自己動筆去寫,而且不需要給別人看。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一直被要求不能哭,不能發脾氣,不能表達不滿,我們一直是活給別人看的。

但在這個只給你自己看的日記裡,你可以放棄那些平時堅持的信條、道德評判。

假設自己在一個安全的無人島上,是一個無知無畏的原始人。

不為了任何人,只為自己而寫。

寫下你的憤怒和悲哀,寫下你的擔憂和脆弱,越是可怕的、荒謬的、奇怪的、不道德的,你平時不敢碰觸的東西,你越要抓住它,誠實地寫出細節。

《心靈寫作》的作者娜妲莉說,「我有寫出世上最爛的垃圾的自由」

不要被錯字、標點那些不重要的細節打擾,你只管不停地寫下去;也不用擔心「負能量」太多,如果你能毫無壓抑、自由自在地寫出來,可能不用太久你就會膩了。

方方在最近的日記中也說,本來打算停筆了(畢竟大勢越來越好,可寫的「負能量」也寫得差不多了~),偏偏有人出來鬧,這一鬧還得回復,結果也沒停成。

誰會願意一直關注「負能量」呢?堵著道路的垃圾清理乾淨了,人自然就會往前走的。

《激情與理性:弄清我們的情緒》這本書裡說:「情緒是人類在這個世界生存下來的重要工具。情緒的進化和發展是為了給我們順利生活鋪平道路。」

如果完全沒有情緒,反而不太可能做出對自己有利的選擇。

珍惜吧,情緒是老天給人類獨特的饋贈,我們卻一直把這份禮物中的一部分當成是可怕的「負能量」,總想消滅它們,真是暴殄天物。

準備一個筆記本,現在就把它們記錄下來吧。

療愈自己,從接受情緒和對自己慈悲開始。

· End ·

相關焦點

  • 正能量還是負能量,方方的武漢疫情日記究竟告訴我們什麼?
    對作家方方來說,那是最揪心,也最痛心的一幕。她的良心讓她不能沉默,不能對眼前發生的一切無動於衷,她拿起了筆,把這些寫成日記,發在自己的微博上。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她的這些在武漢疫情期間寫疫情日記,一經發出來,就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其點擊量之大,關注度之高,超出了她的預想。
  • 作家方方和她的「武漢日記」
    2月22日,「武漢日記」的作者、著名作家方方(左)在武漢接受中新社記者獨家採訪。中新社記者 全安華 攝方方坦言,她根本沒想過「武漢日記」如此受到讀者追捧。「『武漢日記』裡面就是些零碎事,加上一點自己的感想,也沒有像寫散文那樣去考究用詞用句。而微博本來就是個閒扯的地方,想到哪寫到哪,隨意自由,還經常不小心有錯漏字。
  • 搏擊主持鄭環宇怒罵作家方方,張抗抗卻用轉載方方日記的方式力挺
    此後,他更是狂批了一大串名人:袁立、柴靜、曹林,以及最近身在武漢的女作家——方方及其「武漢日記」。……當然,我們只能看到這位搏擊主持人使用的概念式標籤,以及口號式、審判式的語言表達方式,並沒有看到用一個個依託證據,並有層次、有邏輯地進行理性的論述——所以,此君所喊的口號,與其罵街般謾罵作家方方的聲音,到底合理否?
  • 礄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方方武漢日記是不是該封筆了?
    因為,隨著礄口武體方艙醫院的休艙,據新華社報導,另一家方艙醫院——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同一天也有大規模治癒患者出艙,多達132人。由社區眾多人排隊等待確診,到方艙醫院休艙,這的確是一個標誌性事件,值得慶祝。由此來看,曾經火極一時,被不少人追看的武漢女作家方方的「武漢日記」,也應該到了該休的時候了。
  • 作家方方「日記」的英文版,封面已經改了,但是……
    原來的那行小字很多人翻譯為「來自疫情發源中心的信」,那新的就可以翻譯為「來自一座疫情隔離城市的信」了。這修改後的封面,想來肯定是方方作家的本意了,因為方方作家說「目前已經協商好,要求這些文字必須先給翻譯看,然後交我確認。」可是這個封面仍然有兩個問題,不太好解釋。
  • 人工智慧讀《方方日記》,會讀出什麼?
    而我們今天所要討論的對象就是這樣一系列,記錄在封城期間,身處武漢這座城市內的一位「特殊」公民所思所想的日記——《方方日記》。 首先,我們將《方方日記》和一篇新聞報導,就用詞方面進行了對比。
  • 想做心理諮詢師,卻不知道還有哪些心理諮詢師證書可以考?
    很多朋友出於對心理學的熱愛,或者說覺得自己比較少於傾聽、熱心幫助身邊的人,所以想從事心理諮詢工作,想先考個證書,但是卻不知道該考什麼證書,下面陌路就來說一說心理諮詢師資格證那些事。
  • 方方《武漢日記》英文版已在亞馬遜預售
    方方的《武漢日記》前兩天剛傳出要製作英文版的消息,今天在亞馬遜官網就已經掛出預售信息了。根據官網信息,英文版《武漢日記》由英文讀物中五大出版社之一的哈珀柯林斯出版社(HarperCollins Publishers)出版,將於今年8月18日發售,售價為21.99美元(約合154.87元人民幣)。武漢解封的第一天,這份日記在海外上市售賣。
  • 李立:方方的武漢日記為何爆紅?
    方方的武漢日記為何爆紅?文 /李立近日來,作家方方的「武漢日記」爆紅於網絡,成為了抗疫期間文藝創作的一個現象。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一個自傳性的日記,隨筆體的紀錄引發了全國性的共鳴,也招受了不小的非議。喜歡的人覺得方方的文字堪比魯迅,非議的人以道德為制高點批判方方的寫作立場和態度。方方日記到底有什麼樣的美學特色?方方日記最主要的美學特色是真實,這種真實是屬於生活細節的真實。方方把生活中的點滴日常娓娓道來,以日記的形式敘述著所思、所見、所想。
  • 諮詢師人格的整合是畢生的功課|學霸日記
    每一周的打卡日記都讓寶寶有很多新的收穫和學霸一起努力呀△以下內容節選自一期技能提升訓練營學員打卡日記普通的進入到諮詢室,普通的和助理打招呼、填表,但真的和諮詢師面對面坐在沙發上,聽她用輕柔的聲音問我:「你到這裡來,是抱有什麼樣的希望呢?」我整個人就直接淚流滿面。當時的我非常震驚,因為也說不出來有什麼情緒,並沒有感到痛苦或者悲傷,為什麼突然間就哭了呢?
  • 方方封城日記終結時,連嶽靠批判方方上了熱搜!
    方方的疫情日記,篇篇十萬+連嶽說,別再用納稅人的錢養一堆作家了,別以為養著他們就自然是你的吹鼓手,更大可能是享受你的待遇、福利與特權,還要搏一搏反體制的美名。,那些小人物的困境和痛楚,她記錄了下來,用一個作家特有的悲憫和感懷。
  • 方方,為什麼不像人想像中的作家,倒像巷子裡嘰嘰歪歪的大媽
    為什麼武漢作家方方,突然在人們心目中,不像想像中一個有頭有臉有影響的大作家,倒像巷子裡一個整天嘰嘰歪歪的大媽呢?也許有些人還不知道方方,更不知道《封城日記》。很簡單,只要在網上搜一下,你一定會看到很多關於《封城日記》的各種報導,評論。它像疫情裡的一把火,點燃了不少人的情緒。方方被貫以中國「新寫實」派代表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屬於「新寫實主義」風格,曾經紅及一時,位至地方作協主席,可以說,算是名利雙收。
  • 就方方2月28號日記說話
    長在自己肩上的別再是「二」腦袋——就方方2月28號日記說話方方很熱,就她的日記來說話,難免會有蹭熱度之嫌。不同意《流浪地球》,讓那不惜一切代價的英雄主義回頭,為人類找到精神歸鄉回家之路,借著它的熱勁怎麼就不可以?方方的日記熱,正好就著把真話說開。什麼是真話之「真」呢?同一個事實,左派有左的看法,右派有右的看法,那方說的是真話呢?怎麼判定誰說的是假話呢?這要看判定者是誰了。當人們只懂具體上的真假,就永遠不會有共同所認的真假。說真話,須對具體真假二方的擺脫。
  • 方方《武漢日記》英文版要出版了,真是一件大好事!
    以下為正文:方方的英文版本的武漢日記要出版了,已經在亞馬遜預售了,這真是一件大好事呀。1、方方日記英文版的出版讓我們看到了美國出版商的效率。最後一篇方方日記是什麼時候寫的?3月25日吧。60篇日記,如果3000多字一篇,也有20多萬字吧。今天是4月8日,不到半個月時間,就已經預售要出版了。
  • 方方寫完60篇日記,宣布「封城日記」終結,成了網際網路時代的網紅
    大年初一開始,方方連續60天以日記形式,記錄武漢人民的所思所想和悲催遭遇。每天深夜一發出,短時間內閱讀量就千萬+,數萬人點讚留言轉發,篇篇都是爆款,方方成了網際網路時代罕見的網紅。本月24日,方方寫完60篇日記,宣布終結,她引用《聖經》的話說: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這是方方日記的終結宣言,「打過了」「跑盡了」「守住了」這三個句子的背後,讓人們洞見了她的豪邁,還有幾許無奈。
  • 德國出版社撤回《方方日記》封面設計並推遲發行,希望能中止出版
    時下最引人關注的話題有很多,深陷輿論漩渦的人也不少,但許可馨、鮑毓明和方方無疑能夠擁有自己的姓名。而這三者好巧不巧也具有某種共性,就是不太容易用明確的法律條文去界定。方方的擁躉常常以如果方方有問題,為什麼警察不抓她來作為自己的論據。
  • 心理諮詢師證書現在主要用在什麼地方?
    對於自身的生活品質也越來越高,很多人除了滿足身體物質健康以外,也越來越注重心理健康的營造。同時,隨著社會經濟壓力的增大,人們面對的心理壓力也越來越大。如果沒有專業人才積極引導,勢必會造成很大的影響。這也是很多行業引進心理諮詢師的初衷。提起心理諮詢師,自然就免不了要提心理諮詢師證書。
  • 質疑、支持與誤解:我們應如何看待「方方日記在海外出版」?
    方方:得到了我的授權。但並不是像網上某些人說的那樣,是事先約稿。「約稿」的是《收穫》雜誌主編程永新。而我因心情不好,當時並沒有同意。後來想想,覺得可以記錄一下,所以初一那天上新浪微博開始記錄。這個過程,我在第一篇裡已經都寫到過。批我的人,想必根本沒有看我的記錄。而且我一開始並不叫「日記」。甚至沒有打算天天記,比方初二我就沒有記。
  • 什麼樣的心理諮詢師靠譜?
    因此,心理諮詢師這個職業就油然而生了,也是很有必要的職業之一。那麼,尋找心理諮詢師時又有哪些值得注意的事情呢? 心理醫生顧名思義是幫助我們解決心理問題的人,也就是說,心理醫生的專業水平直接影響著我們的心理健康,因此,在尋求心理醫生的過程中一定要格外謹慎,確實選擇一位可以真正幫助到我們的人,具體的方法可以參照以下內容。
  • 方方回應《武漢日記》在美國出版:是我授的權!稿費會全捐!
    近日,《方方日記》被傳出由美國哈珀柯林斯出版社出版發行後,引起軒然大波。方方本人也為此捲入輿論的風口浪尖中。沉寂了幾天之後,4月11日,方方在某公眾號接受專訪,首次回應就日記在海外出版等相關細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