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坡新聞消息,今天(7月21日),天剛剛放晴。這幾天,駐守在陶家鎮堅強村15社鐵路橋附近滑坡點的群測群防員稍微鬆了口氣,回憶起7月19日的經歷,仍然心有餘悸。
19日上午6點,陶家鎮堅強村15社鐵路橋附近出現滑坡險情,九龍坡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組織地質專家會同區應急局、陶家鎮政府赴現場進行了應急處置,緊急撤離受威脅群眾4戶21人(含1戶為租賃戶,租賃人員3人),無人員傷亡。
農戶地壩出現裂縫
▲農戶地壩出現的裂痕。陶家鎮供圖
最先發現險情的是15社的石匠何正祿,17日早上他發現自家的地壩有裂縫,上報到村裡,村裡的群測群防員當即向鎮上匯報情況,同時,通過群測群防系統上報到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工作人員入戶查看農戶地壩裂痕。陶家鎮供圖
當天,區規資局組織地質專家聯合陶家鎮政府到現場查看,並對周邊丘陵進行勘測,「有滑坡的跡象,必須組織這戶村民撤離!」
「當時,我們勸他搬走,房主覺得房子沒問題,只是地壩有裂痕。」陶家鎮政府建管辦的工作人員說,後來經過再三勸說,房主終於搬離,鎮上加密監測這個地災隱患點。
▲受到滑坡地災威脅的居民正在搬家。陶家鎮供圖
19日上午6點,何正祿家附近的小型的丘陵發生滑坡,嚴重威脅其他2棟農房安全,當時何正祿家房屋已嚴重開裂變形。
▲房屋出現的裂痕。陶家鎮供圖
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會同區應急局、陶家鎮政府緊急會商,按照制定的撤離方案,有序組織受威脅居民4戶21人緊急撤離,並切斷農房電源,同時,對滑坡危險區域進行警戒,嚴禁人員進入,並安排專人對現場進行值守與監測。
滑坡體積約90000立方米
這是一處新生的地災點,位於廢棄鐵路橋旁邊,之前沒有發生過滑坡,初步調查原因是受近期強降雨影響,丘陵旁形成積水池,長時間浸泡,丘陵下方土地發生鬆軟,引發的滑坡。
▲山體裂痕。陶家鎮供圖
據調查,該滑坡體縱長約100-150米,橫寬約90-150米,厚約4-8米,面積約15000平方米,體積約90000立方米。其後緣產生了一條寬約10-50釐米,長約150米的拉張裂縫,前緣也出現了明顯變形。
「目前,滑坡體已經穩定。」當天,陶家鎮立即安排人員對滑坡後緣的拉張裂縫進行夯土封閉,防止地表水灌入而加劇滑坡變形。同時,有專人對滑坡區域進行24小時值守,堅決杜絕撤離人員回流。
「4戶21人暫時住在村辦公室,後期將對受威脅居民實施異地搬遷避讓。」陶家鎮建管辦工作人員說。
「這次滑坡因為發現得早,處置妥當,並未出現人員傷亡。」九龍坡區地質環境監測站站長馬建忠告訴記者,這次緊急撤離得力於群測群防系統。「2016年基層監測員成功預警陶家一起泥石流災害,災害發生時,住戶5戶17名群眾已經及時得到轉移。」馬建忠說。
記者 鄔姜
原標題:成功應急處置滑坡 4戶21位村民安全撤離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