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前列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只有美國一半,專家呼籲加強篩查

2021-01-10 澎湃新聞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醫生前往上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前列腺癌篩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供圖

「近年來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前列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僅為53.5%,而美國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達到了99%。」12月4日上午,在第八屆上海泌尿腫瘤國際論壇召開前夕,中國抗癌協會泌尿男生殖系腫瘤專業委員會候任主委、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副院長葉定偉教授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採訪時透露了這一消息。

葉定偉表示,中國目前沒有明確前列腺癌的篩查標準,老百姓篩查意識不夠強烈,這導致中國前列腺癌的死亡率居高不下,遠超西方發達國家。對高危人群進行篩查、早期診斷和治療是提高中國前列腺癌患者總體生存率最有效的手段,同時還可以減少患病後的醫療支出負擔。

前列腺癌:

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

前列腺癌可以說是一種「富貴癌」。

美國等發達國家的發病率是中國的20倍左右。中國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最新癌症數據顯示,前列腺癌隨城市化發展程度逐漸上升,大城市前列腺癌發病率17.26/10萬,幾乎是小城市的4倍。在上海地區,前列腺癌已經位列男性常見腫瘤第5位和泌尿系統腫瘤第1位。

在葉定偉看來,前列腺癌發病譜的顯著改變,與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改善密切相關,人均壽命逐步提高,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逐漸變化,都會導致前列腺癌這種「富貴癌」的高發。從目前中國前列腺癌的發病原因來看,主要與年齡相關,年齡越大,發病率也越高,城市預期壽命越高,發病人數也就越高,而就生活方式而言,目前沒有明確的科學定論,但紅肉的攝入過量、過早的性生活等成為影響這一疾病高發的潛在原因。

為什麼中國前列腺癌的死亡率遠超西方發達國家?葉定偉認為,這其中主要的因素在於中國超70%的前列腺癌患者,初診時已經是中晚期,絕大部分患者因此喪失了根治的機會。而在美國,初診前列腺癌患者中只有19%是中晚期。

「一方面,我國沒有明確前列腺癌的篩查標準,國內人群的篩查意識並不強烈,即使是通過有效篩查手段,診斷出血清PSA(前列腺特異性抗原)為陽性之後,也僅僅只有20%的人群會選擇進一步穿刺來確診是否患癌,一些人會擔憂穿刺帶來的危險性,如出血、感染等,但這種危險性其實不超過3%,也並不會影響人體的生理功能。」葉定偉表示。

專家:對高危人群進行篩查

葉定偉在臨床中發現,晚期患者的總體治療費用比早期患者高出很多。

「如果早期發現,95%的患者可以通過手術治療,總體費用在3.5-4萬元,出院後也不需要再服藥治療,但對於晚期患者來說,一旦失去了手術的機會,就需要長時間服用阿比特龍這一藥物。」葉定偉表示,如今在國家醫保談判下,阿比特龍已經從每盒3.7萬元降至1.7萬元,即使有醫保覆蓋,按照一個月一盒的用量,每月仍然需要自付6000元,同時還會伴隨肥胖、骨質疏鬆等一系列疾病。」

他認為,對高危人群進行篩查、早期診斷和治療是提高中國前列腺癌患者總體生存率最有效的手段,同時還可以減少患病後的醫療支出負擔。目前,早期發現前列腺癌的有效手段包括血清PSA篩查等途徑。

「PSA是一種前列腺上皮細胞分泌的前列腺特異性抗原。癌細胞在增值的過程中破壞了微循環和一些血管系統,PSA就會大量進入血管,最終表現為血清中的PSA水平增高。臨床篩查體檢中發現PSA水平異常增高,就意味著前列腺癌可能性很大。」他說。

葉定偉團隊曾率先在全國範圍內推出《前列腺癌篩查中國專家共識》,呼籲對前列腺癌高危人群要儘早開展基於PSA檢測的前列腺癌篩查。

何為高危人群?他表示有兩大類:一類是年齡大於50周歲的男性,一類是年齡大於45歲且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或40歲時基線PSA指標大於1ng/ml的男性。這部分人群應當養成良好的體檢篩查習慣,以密切警惕前列腺癌的發生。

未來,葉定偉團隊將在全國成立4-10個前列腺癌區域篩查中心以及100家以上城市中心,主要覆蓋一些腫瘤專科醫院以及部分綜合性三甲醫院,以推廣篩查、早診早治的理念。

相關焦點

  • 前列腺癌PSA篩查:是惹禍還是拯救生命?
    與20世紀90年代初的峰值相比,美國的前列腺癌死亡率已從每10萬名男性中39例降至19例,基本下降了一半。雖然所有人都認為死亡率下降是好消息,但在死亡率下降的原因卻有很大分歧。這一爭論對於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篩查的未來具有深遠意義。
  • NEJM|前列腺癌PSA篩查:是惹禍還是拯救生命?
    醫師報與20世紀90年代初的峰值相比,美國的前列腺癌死亡率已從每10萬名男性中39例降至19例,基本下降了一半。雖然所有人都認為死亡率下降是好消息,但在死亡率下降的原因卻有很大分歧。這一爭論對於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篩查的未來具有深遠意義。
  • 倫敦大學學院呼籲在2030年之前將肺癌五年生存率提高到35%!
    據全球醫官網權威報導:皇家學會發起,領先的UCL癌症專家根據多年的診斷和治療進展,確定了為實現所有癌症的宏偉目標所需要採取的措施。該報告的作者呼籲制定一項新的積極的國家癌症戰略,支持英國範圍內對晚期癌症患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以及世界級護理的投資。UCL是癌症研究的全球領導者,其主要試驗研究MRI掃描前列腺癌,早期發現肺癌,跟蹤癌症進展等等。泰勒教授在評論該報告時說:更早的診斷以及迅速而協調的治療措施是答案的一部分。
  • 國內首個前列腺癌篩查門診開診,將開展一站式診療服務
    隨後,秦曉健給了朱先生詳細的篩查建議及平日健康生活建議。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泌尿外科教授葉定偉表示,前列腺癌患者療效的提高不能僅僅著眼於治療端,而應該將早期篩查「關口」進一步前移。他介紹,中國城市地區前列腺癌發病高峰年齡自60歲開始,相比於美國50歲的發病高峰要延後10年。
  • 國內首個「前列腺癌篩查門診」浦東開診!
    前列腺癌篩查門診每周四下午在都會有泌尿外科副高及以上職稱的醫師輪流坐診,對於指標異常且高度懷疑前列腺癌患者,將啟動綠色通道,給予患者從「早期篩查-及時入院-隨訪康復」的一站式診療體驗。首診患者早期比例不足4成據了解,我國城市地區前列腺癌發病高峰年齡自60歲開始,相比於美國50歲的發病高峰要延後10年。
  • 普及前列腺癌PSA篩查,守護男性「生命腺」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副院長、中國抗癌協會泌尿男生殖系腫瘤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葉定偉教授日前指出,前列腺癌發病率在全球男性泌尿腫瘤中位居第一,且發病率和死亡率逐年遞增。而在我國,超過2/3患者初診時已屬中晚期或局部晚期,錯過了最佳治療機會,晚期前列腺癌的致死率也相對較高。
  • 滬上癌症五年生存率持續提升,大腸癌篩查成效顯著
    市疾控中心說,根據最新監測數據顯示,2016年上海市新發癌症病例7.4萬,發病前三位的癌症依次是肺癌、大腸癌和甲狀腺癌;癌症五年生存率為53%,十多年來呈穩步增長趨勢,年均增長
  • 南京前列腺癌篩查確診率超1% 鼓樓醫院免費篩查PSA持續進行中
    這一數據與此前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披露的篩查數據相接近,南京鼓樓醫院泌尿外科趙曉智主任指出:過去一般認為前列腺腫瘤多發於歐美人群,但最近的普篩數據反映了中國男性群體的真實發病情況,建議50歲以上中國男性群體每年做一次PSA篩查,儘早發現儘早治療。
  • 前列腺癌,這個殺手不太冷?
    前列腺癌,這個殺手不太冷?      前列腺癌是全世界最常見的男性癌症之一,據估計,每年有1,600,000例前列腺癌新發病例(想想似乎挺恐怖的)。而與此相對的另一個事實是,前列腺癌的生存數據還是比較樂觀的,局限性前列腺癌(腫瘤限於前列腺)或僅區域性擴散的前列腺癌患者5年相對生存率可達100%(想想似乎又不那麼恐怖)。
  • 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前列腺癌早期篩查項目已啟動
    醫藥衛生報記者 徐琳琳 通訊員 王俊傑近期,鄭州市前列腺癌早期篩查公益項目在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啟動。該項目為採取精準前列腺特異抗原(PSA)篩查模式,覆蓋全市6000例符合篩查要求的應檢人群,實現「全市出擊、精準覆蓋、願檢盡檢」。
  • 江西省婦幼保健院開展脊髓性肌萎縮症義診 專家呼籲加強篩查
    8月7日,江西省婦幼保健院產前診斷中心舉辦了脊髓性肌萎縮症(SMA)專家義診及SMA基因免費檢測公益活動,普及相關知識,呼籲民眾婚前孕前要加強篩查。現狀:新生兒中的致病基因危險性很高據悉,脊髓性肌萎縮症(SMA)是一類由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變性導致的肌肉無力、肌肉萎縮的疾病,屬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 腫瘤防治宣傳周 | 李長嶺:前列腺癌預防及診治的10大問題
    (2)年齡與種族:發病年齡多見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隨年齡增加患病風險也增加;非洲裔美國人發病率最高,其次為西班牙人和美國白人。(3)飲食與環境因素:多攝入酒精及紅肉類可增加前列腺癌的發病風險,番茄紅素與植物雌激素的攝入可以降低前列腺癌的發病風險。二、 哪些人應該進行前列腺癌的篩查?篩查方法有哪些?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葉定偉|前列腺癌|前列腺|癌症
    近年來,我國的前列腺癌以每年10%的速度快速增長,男人要想護好自己,專家表示,早篩、早診、早治對及時發現前列腺癌意義重大。前列腺癌增速快、死亡率高、篩查少前列腺是男性特有的器官,別看只有慄子般大小,卻被稱為男人的「生命腺」。
  • 腫瘤醫院徐兵河:我國乳腺癌五年生存率可達83%
    「我國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大概可以達到83%,但十年後比例就要低一些。」徐兵河稱, 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規範化做的比較好的專科醫院,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和西方國家基本一致。但是,一些中小城市、農村的五年生存率與大城市相差較大,其原因可能是在規範方面相對薄弱。在徐兵河看來,只有在規範化的基礎上,根據乳腺癌的分子分型進行個體化和精準治療,才能提高乳腺癌的治療效果,治癒更多患者。
  • 前列腺癌並不可怕,早期發現治癒率很高!
    南非總統曼德拉、股神巴菲特、傳媒大亨默多克、臺灣知名作家李敖,這幾個人中有偉人、有精英,各各聲名顯赫,卻在晚年患了同一種病——前列腺癌。前列腺癌常年位居美國男性惡性腫瘤發病率第一位,據國家癌症中心《2015年中國惡性腫瘤流行情況分析》報告指出,我國前列腺癌發病率已位居男性惡性腫瘤發病第六位。
  • 美國專家建議,降低結直腸癌篩查年齡
    根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的最新數據,2020年中國結直腸癌已超過胃癌,成為第二常見的癌症,僅次於肺癌。一般來說,腸癌好發於老年人,患者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但近年來,腸癌這種「老年病」,卻奪走了越來越多年輕患者的生命。據統計,過去30年,50歲以下結直腸癌發病率增加了近50%。
  • 專家:中國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超80%
    主辦方供圖專家:中國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超80% 倡導全方位、全周期管理中新網北京6月6日電 (記者 李亞南)根據國家癌症中心的統計,中國每年有233萬人死於惡性腫瘤。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國家新藥(抗腫瘤)臨床研究中心主任徐兵河教授近日在2020年全國抗癌達人風採大賽活動上表示,以乳腺癌為例,乳腺癌是中國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值得慶幸的是,目前中國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超過80%,乳腺癌已步入慢病管理的行列,如何對乳腺癌患者進行「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則尤為重要。
  • 5年,對於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意味著什麼?
    對於前列腺癌患者,路真的還長嗎?五年前,他曾被認為已接近無路可走,77歲的老人在前列腺癌症發展到晚期、傳統內分泌治療已經失效,「堅持用藥,相信醫生,生活會很好,我們的路還很長!」他勇敢地參加了一組新型內分泌藥物臨床試驗,奇蹟發生了,他不但活著,各項指標都很正常。
  • 瑞金泌尿外科專家科普談:前列腺惡疾可治可控
    十幾年來,中國前列腺疾病的發病率在明顯上升,已成為中國男性最常見的泌尿生殖系統腫瘤。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泌尿外科主任徐丹楓教授指出,前列腺癌發病跟人種、遺傳以及高膽固醇飲食、環境都有一定的關係,老年男性要定期體檢篩查、注重健康飲食、積極鍛鍊身體,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 權威機構:83.2%的五年生存率用數字闢謠
    如乳腺癌、甲狀腺癌、前列腺癌,都是生存率較高的癌症。2018年英國頂尖醫學雜誌《柳葉刀》發表了2000-2014年全球癌症生存率變化趨勢監測研究報告,其中,中國2010年-2014年,五年生存率乳腺癌為83.2%,前列腺癌為69.2%,宮頸癌為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