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之前先給大家看個新聞!
河南一家牛肉湯館疑似被競爭對手惡意派發傳單,為此賠了數千元。
最近幾天牛肉湯店裡突然來了一些手持傳單,以1元的價格購買牛肉湯的客人。
傳單上明文寫著:
持此券進店消費原價15元的牛肉湯只需1元、原價20元的牛肉湯只需5元,60歲以上的老人更是可以憑身份證直接進店享受優惠,轉發朋友圈並保持3天可全家享受優惠1次。傳單上有地址,圖片以及聯繫方式。
在之後的幾天裡,每天都有上百位客人持傳單到店裡消費,這讓牛肉湯店困擾不已,幾天內賠了數千元。
店老闆認為可能是競爭對手所為,競爭對手剛剛開業,店內裝修、菜單、定價皆和自家店極其類似,但人氣卻非常一般。
日前,已經報警,並聯繫了媒體公開徵集線索,提供有效信息者可以獲得店內5000元的牛肉湯券。
曝光後,一些網友評論稱楊先生可以發布公告,拒絕兌換傳單上的1元牛肉湯。
但如若楊先生真的這麼做了,那才真的是中了競爭對手的圈套。
拒絕客人兌換傳單只會影響牛肉湯館的路人緣,被店家拒絕後,這些客人大概率不會再次上門消費,為了維護自家店鋪的口碑,楊先生必須"打碎了牙往肚裡咽",向客人提供近乎免費的牛肉湯。
面對競爭對手的陰謀,楊先生該如何應對呢?
楊先生現有的處置方法便相當妥當。
第一、報警,通過調取附近的監控攝像頭查到底是誰在派發這些虛假傳單,如若能找到派發傳單者,楊先生店裡的虧損自然可以由其承擔。
第二、積極聯繫了媒體。接受媒體採訪,一來可以公開徵集線索,儘快找到派發傳單者。二來也可以藉此機會在電視宣傳自己的誠信舉動,順便給店面打個廣告,將壞事變成好事。
媒體的報導也可以有效震懾那位尚未浮出水面的陰謀者,防止虛假傳單進一步流出,導致損失擴大。
在餐飲行業,這種惡意競爭手段並不少見,較為常見的惡意競爭手段大概分為兩類。
第一類是惡意抄襲,楊先生的這位競爭對手使用的便是這種手段,這些競爭者會模仿附近較為成功店面的菜品以及裝修,並會通過低價促銷的方式,吸引一批願意嘗鮮的顧客。
面對這樣的競爭對手,很多店家只能被迫和對方打起價格戰,最終致使兩敗俱傷。
第二類為惡意差評,現如今許多店家都開展了外賣業務,通過外賣平臺增加收入,但外賣平臺是有評價機制的,很多消費者在訂外賣之前都會查看其他消費者的評價。一些惡意競爭者便利用了該機制,通過捏造差評打擊對手聲譽。
面對競爭對手的惡意差評,除了向平臺方申訴之外,店家們其實是找不到什麼有效的應對方法的,很多人只能默默吃下這個啞巴虧,通過其他客人的好評慢慢扭轉自己的聲譽。
除了以上二點,我們還想再補充一些方案,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在前天的文章裡面我們發布了小縣城的吸粉案例,現在這家店的流量這麼大,正好可以吸粉。
在店鋪門口貼出補救版方案,以此完善宣傳單面上面的內容。
第三,以上面4條方案之上,增加限制方案,每天限時限量供應50份,以到店籤到順序為準;
第四,在店鋪門口貼出店鋪老闆或公眾號二維碼來吸引留存用戶,方便後期二次推廣及變現;
第五,增加會員充值方案,長久鎖定用戶。
比如:
預存50元,送價值100元禮品,另贈送1元券10張,可以自用或送人,卡上設置有效期;預存100元,送價值100元禮品,另贈送1元券15張,可以自用或送人,卡上設置有效期;另外,也建議店內增加小吃類的菜品,一般牛肉湯店菜品較單一,增加品類之後,就算牛肉湯真的免費喝,也不會賠錢。
至於這家店到底是自我營銷還是被競爭對手惡意營銷,也就沒有那麼重要了。
不過話說回來,不管是自己我營銷還是惡意營銷,這一波廣告的影響力,可不是7000塊錢能搞定的。
如果你還有更好的方法,歡迎留言分享。
今天的福利課程:
實戰篇《頭條付費專欄訓練營》從新手到月入2W+完整流程全打通
點擊頭像私信回復關鍵詞:付費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