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9日上午,「宣德堂」文化大講堂第六場活動「暮春中山陵觀飛鳥」在中山植物園舉行,生態攝影師範明帶著40多觀鳥愛好者在園內尋找飛鳥的蹤跡、講解南京留鳥與侯鳥的種類、鳥與南京生態環境的關係,範老師最後提醒我們,如果在路邊遇到一隻受傷的小鳥,應當如何救護。
當天大家看到了十多種鳥,其實還不算多,有時走了一大圈也沒有發現鳥。但觀到鳥是收穫,尋鳥的過程是另一種樂趣。
範明是南京最早一批鳥類觀察者之一。展翅翱翔的鳥兒,綻放出的生命之美,深深地吸引著他。他喜歡觀鳥,也樂於用背著「長槍短炮」東跑西跑,記錄這些可愛的飛羽生靈。
當天,範明老師提前一小時來到中山植物園,在園內仔細地走了一遍,以尋找鳥聚集最多的地方。
9點多,範老師帶著我們從植物園大門右轉的一條小路,邊尋鳥邊講解鳥的知識。
據範老師介紹:從目前江蘇野鳥會的統計情況看,目前南京常見鳥類約有300多種,其中不乏珍稀的國家一、二級保護鳥類。紫金山現有常見的鳥類大約100多種,絕大部分發現於中山植物園,原因就是這裡的植被豐富、品種多樣,可以滿足大多數留鳥和候鳥的生存要求,再加上相對封閉管理,鳥類生活其間也比較安全。
觀鳥對於生態的監測也有異曲同工之妙。由於鳥類對環境變化極為敏感,鳥類種群數量變化與棲息地環境質量關係密切,因此觀鳥也成為環境質量監測的一種手段。
觀鳥活動有這樣一個特點:收穫有著相當的偶然性。在同一地點不同的時間看到的鳥大不相同,甚至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收穫也很不相同,甚至是站在一起的一群人中有人看到了某種鳥有人就怎麼也看不到。
凡是發現可觀鳥的地方,我們就停下來。範老師帶了五六個望遠鏡,一些愛好者也帶瞭望遠鏡,鏡頭之下,鳥的一舉一動特別清晰。
白鷺:別名小白鷺、白鷺鷥、白翎鷥。棲息於沼澤、稻田、湖泊或灘涂地。尋食時不結群,而以分散形式或單獨在河灘、湖邊窺視食物。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唐 杜甫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唐 王維
白鷺全身羽毛雪白,無論是飛行,還是漫步,向來是從容不迫,姿態優雅斯文,好像一位披著白紗的斯文少女。體態輕盈,婀娜多姿,嫋嫋婷婷處,顧盼流轉。纖細的腿,隨時都可以一躍而起,給人以一種優雅和從容的視覺和精神的享受。
山斑鳩:前額和頭頂前部藍灰色,頭頂後部至後頸轉為沾慄的棕灰色,頸基兩側各有一塊羽緣為藍灰色的黑羽,形成顯著黑灰色頸斑。上背褐色,各羽緣以紅褐色;下背和腰藍灰色,尾上覆羽和尾同為褐色,具藍灰色羽端,愈向外側藍灰色羽端愈寬闊。
「關關睢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
「嘟」「嘟」「嘟」,聲音短促,三五秒鐘又叫一次,如此循環不停,歌聲渾厚低沉,這是什麼鳥在叫,是斑鳩在歌唱,兩隻灰色羽毛的斑鳩,立在兩米高的樹上。那小小的頭,頸項還套著一個黑白相間的「項圈」;長長的尾巴,孔雀開屏似地張著,仿佛一把諸葛亮的羽扇,一晃一晃;紅色有力的小爪,如鸚鵡色彩的羽毛下裹著一團鬆軟雪白的絨毛。
它們正交頭接耳地聊著什麼,看這親熱勁,像是一對在談情說愛的戀人,他們絲毫沒有覺察到我的窺視。
白頭鵯:又名白頭翁,額至頭頂黑色,兩眼上方至後枕白色,形成一白色枕環,腹白色具黃綠色縱紋。性活潑、不甚畏人,結群於果樹上活動。有時從棲處飛行捕食。
「羽輩誤教推皓首,細聽多是少年情。」——宋 張鎡
「gujeegujee」,是白頭鵯標誌性的鳴聲,清脆嘹亮,有金屬腔,頗為悅耳,一鳥鳴起,四下唱和,此起彼伏,堪為天籟。白頭鵯的鳴聲還有多種變化,或急或緩,或尖或柔,饒多韻味,不一而足,聽起來便如「同志苦不苦,同志苦不苦。」有鳥答到:「不苦不苦」,也有鳥答:「苦也苦也。」
喜鵲,頭、頸、背至尾均為黑色,並自前往後分別呈現紫色、綠藍色、綠色等光澤,雙翅黑色而在翼肩有一大形白斑,尾遠較翅長,呈楔形,嘴、腿、腳純黑色,腹面以胸為界,前黑後白。
「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五代 馮延巳
「今朝喜鵲傍人飛,應是狂夫走馬歸。」——唐 劉希夷
「晴來喜鵲無窮語,雨後寒花特地香。」——唐 韓偓
「喳」「喳」「喳」忽然扎傳來好幾聲喜鵲的叫聲,喜鵲歡快的鳴唱,我想起小時候,只要聽到房前屋後喜鵲「喳」「喳」地叫,母親總會高興的說,我們家又有好事臨門了。我仿佛穿越著時光的隧道,回到那永遠回不去的童年,那些美好的時光。
在植物園內還有其他的鳥類。
烏鶇:雄性的烏鶇除了黃色的眼圏和喙外,全身都是黑色。雌性和初生的烏鶇沒有黃色的眼圏,但有一身褐色的羽毛和喙。在植物園內,烏鶇不經意地就從身邊飛過。
星頭啄木鳥:是啄木鳥科、啄木鳥屬的小型鳥類,額至頭頂灰色或灰褐色,具一寬闊的白色眉紋自眼後延伸至頸側。雄鳥在枕部兩側各有一深紅色斑,上體黑色,下背至腰和兩翅呈黑白斑雜狀,下體具粗著的黑色縱紋。
灰頭綠啄木鳥:雄鳥上體背部綠色,腰部和尾上覆羽黃綠色,額部和頂部紅色,枕部灰色並有黑紋。頰部和頦喉部灰色,髭紋黑色。初級飛羽黑色具有白色橫條紋。尾大部為黑色。下體灰綠色。
紅嘴藍鵲:嘴、腳紅色,頭、頸、喉和胸黑色,頭頂至後頸有一塊白色至淡藍白色或紫灰色塊斑,其餘上體紫藍灰色或淡藍灰褐色。尾長呈凸狀具黑色亞端斑和白色端斑。下體白色。
黑卷尾:通體黑色,上體、胸部及尾羽具輝藍色光澤。尾長為深凹形,最外側一對尾羽向外上方捲曲。棲息活動於開闊地區,繁殖期有非常強的領域行為,性兇猛,非繁殖期喜結群打鬥。
金腰燕 :最顯著的標誌是有一條慄黃色的腰帶,因此又名赤腰燕。生活習性與家燕相似,不同的是它常停棲在山區海拔較高的地方。有時和家燕混飛在一起,飛行卻不如家燕迅速,常常停翔在高空,鳴聲較家燕稍響亮。
棕頭鴉雀:頭頂至上背棕紅色,上體餘部橄欖褐色,翅紅棕色,尾暗褐色。喉、胸粉紅色,下體餘部淡黃褐色的鳥類。
夏天將至,如果在路邊遇到小小鳥,絨毛還沒長齊的那種,到底要不要撿了帶回家照顧呢?
範老師表示,不要帶回家,因為普通市民是養不活的。它們還是脆弱的小雛鳥,需要的是爸爸媽媽的照顧。你遇到它,多半是它們因為外力或自己不小心從窩裡掉了下來,因為剛剛出飛的幼鳥還沒有嫻熟的飛翔能力,這時候把它們送回鳥巢裡是最好的選擇。
一般情況下,鳥巢就在掉落地附近。你可以找一個樹枝叉處,把小鳥放上去,這樣不會被貓或者其他動物發現。小鳥會發出鳴叫,它的媽媽非常熟悉它的聲音,很快就會找到,帶它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