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照蒼涼,遠山含黛,天低鴉歸,村樹炊煙。有斷壁殘垣,於蒼穹之下,沖天迎殘照,矗地慟悲歌。圓明園的西洋樓以西式的殘存,火炬一樣煊著中華民族的羞紅,浸辱於斯。
我之所以又寫圓明園,首先是因為它曾是世界上最大最好的園林,萬園之園。其次因為它是侵略者的罪證,再次則是為我收藏的幾尊銅爐曾是圓明園的舊物。
▌圓明園遺址
庚寅年端午後,友人三湘張先生來京,讓一八卦紋飾銅爐,工藝精湛,造型高妙,義同簋制,色如青銅滴翠,周身一圍「八卦」紋飾,氣象極為高貴,款識「袖雲居」,當是圓明園高貴處所用【已著錄於拙作《鐘鼎茗香》(二)一書之中】。
京城友人楊坦閱書之後,稱是幾年前他讓出去的,我急言願聞其詳。楊先生道:「我是在英國一小鎮的拍賣上看到的,好像是曼徹斯特的一個鎮子吧。那時我不懂銅爐,但看圖錄上有一照片,在燒毀的圓明園背景前,站一英國軍士,腳前擺著許多銅器,其中此爐靚麗招人,很是漂亮,又是圓明園的東西,我就毫不猶豫買了下來,不久就讓出了。」再問能找到那本圖錄否?至今,楊先生還在努力著。
遙想當年,康熙皇帝、乾隆皇帝都六下江南,既喜其秀美,斂其帛財之際,固其疆土,歸京後,即仿江南園林之俊形,摹江南氣象之盛景,臨西洋建築之奇俏,集西洋萬園之堅重,斥天下勞力,舉傾國錢糧,造成這富麗堂皇的萬園之園,實是當時環宇之內舉世首園。然而,值清廷百年躊躇之際,英法聯軍打進北京,慈禧太后攜了光緒皇帝逃亡西安。樹倒猢猻散,北京城便一任鬼子燒殺擄掠,圓明園燼於這一場大火之中。其中,典雅浪漫的中式木質建築全部化為灰燼。大水法、西洋樓等,因為石質結構,留下了幾處斷垣殘壁。之後,圓明園的稱謂後面加了兩個字,改稱為圓明園遺址,成了歷來愛國主義教育的紅場。
歷史的殘酷在於客觀,在於存在,更在於驚醒國人,無論何時想起來,都是痛。可還要永遠地去祭奠。
日本的名古屋本是南京的友好城市,前些年,該城市市長公開否認日軍侵華時的南京大屠殺,南京市立即停止了與日本的一切活動,後來,十多名倖存者去日本打官司,索賠情況至今記憶猶新。
2012年清明節,也就是4月4日,「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會(倖存者)口述史分會」成立,中國人民沒忘國恥。那天,我和幾位友人正於榮齋品茗,是西康四十年代的茶馬古道磚茶,都有些沁膏狀,以我舊藏戰國青銅釜煮烹,正品的入道,忽聞此信,皆大怒:真是荒唐至極,可惡至極!」性格豪爽的李昂越說越生氣,竟然隨手將手中的茶杯一摔,(只是等義憤填膺之後,大傢伙都散了去,工作室一片狼藉,一套清代鹹豐年間的上好民窯仿官的粉彩茶杯,8件碎了3件,後來就送人了。此後,我喝茶就再也不用古董了。)當即高唱:「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眾皆高唱且大呼一一好!
後來大家稍安,都懶散的靜靜面對香几上那尊「袖雲居」銅爐,眼神隨著那飄逸的沉煙,彷徨地散向無窮,仿佛沉煙一樣,去往寧靜淡泊的天堂,去演繹「袖雲居」爐周身的「八卦」萬象,沉湎在「袖雲居」周身的青銅碧綠,追思夏商周超過全世界的青銅器文明,找回中華民族強大與輝煌。
▌袖雲居銅爐
「袖雲居」的沉煙依舊祥瑞的飄逸,怡然地升起著,勾著大家心底的恥辱與憤怒。其實人們都知道,憤怒不解決任何問題,只有國家既強大又強權,才不會被欺負。秦始皇、漢武帝們便是最好的榜樣。
而今,西洋樓這夕照殘樓的巴洛克式建築,遺存悽,,固然可惱,但這種石質建築物,卻留給了我們思考。並不只因為它美或是醜,並不是因為它強與大,而因為它是石質的。
於是乎,消失成就過去,遺存即為現實。這種地域文明與民族審美的巨大差異,導致了中國與西方建築所用的材料不同。而選擇材料的不同,至使中國古代秦、漢、唐輝煌的宮殿,一把大火,皆成灰燼,而希臘的帕特農神廟、羅馬的鬥獸場、羅馬劇場,甚至於許多更為古老的城堡,卻依然完好的存在。我們國人在嘆惋之際,既刻骨銘心於國恥,又不得不承認石頭建築的永恆與藝術魅力。
本文原標題《圓明園舊物》,刊載於2020年03期《收藏》雜誌掃碼可直接微店下單購買
本期《收藏》微信責編 陳碩
微信運營合作請發消息至公眾號
sczz029
❶ 點擊歷史信息,查看更多內容
❷ 《收藏》微博ID @收藏雜誌
❸ 長按識別右側二維碼,關注《收藏》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