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的一後一妃兩貴人,為什麼都被溥儀稱為「犧牲品」?

2020-12-23 騰訊網

溥儀三歲登基。慈禧指定以溥儀入承大統,有兩個原因:一是內親關係,便於鞏固自己的政權;一是立幼君,可以由她擺布。但是她沒有料到,溥儀進宮才三天,她便一病不起了。

溥儀有四個妻子,皇后婉容是正白旗郭布羅氏榮源之女;淑妃文繡是額爾德特氏端恭之女;慶貴人譚五齡原姓他他拉氏;最後是福貴人李五琴。溥儀的夫妻關係極不正常,一後一妃兩貴人都被溥儀稱為「犧牲品」、「擺設」、「掛名的妻子」,從未生育過子女。

一、皇后婉容有神經病

婉容和溥儀結婚時年十七歲,當時溥儀還住在紫禁城裡,新房設在坤寧宮,但是新婚之夜,溥儀並沒有和婉容住在一起,仍回到原住的養心殿去獨宿,以後也很少和婉容同居。溥儀在偽滿稱帝以後,打算廢掉皇后,曾經藉口去旅順避寒,準備把婉容帶去,留在旅順,打入冷宮。由於日方不同意,婉容也不肯去旅順而作罷。

長久以來溥儀和婉容分居在緝熙樓上東西兩頭的房間,但很少見面。溥儀的妹妹二格格,還有一個姓劉的太監和崔小姐,都是溥儀派來監視婉容的。婉容會見宗室內眷,或陳曾壽進講時,二格格經常躲在屏門後或窗外竊聽,婉容的一言一行,隨時通過她報告給溥儀知道。婉容左右的人,包括陳曾壽在內,提起了「二格格」莫不恨之入骨。

陳曾壽的長女邦巽、次女邦荃、兒媳毓倩文(惇親王之後,溥儀的侄女),經常入內廷陪伴婉容,陳曾壽再三叮囑兩女兒和兒媳對婉容講話要特別慎重,以防格格竊聽,在溥儀面前搬弄是非。有一次,邦荃覲見,婉容凝目不語,但以手指書寫作「宮中黑暗」四字。婉容有神經病,又染上鴉片嗜好。邦荃有一次覲見,婉容躺在煙榻上,直瞪著眼,隨手抓一把煙泡亂灑,邦荃知道她是神經病發了,嚇得不敢吭聲。但婉容在神經正常的時候,談話很有條理,也風趣。態度也平易近人。溥儀接見外賓從來不讓婉容陪同。

一九四五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投降,偽滿垮臺,「帝室御用掛」吉岡安直打算帶著溥儀逃往日本,偽滿大臣和溥儀的眷屬,乘火車由長春到通化臨江縣大慄子溝,換乘飛機。因機少人多,溥儀便把婉容和李玉琴扔下來不管了。不久,婉容病發而死。

二、淑妃文繡下堂求去

淑妃文繡是溥儀的第二個妻子,溥儀大婚之日,與婉容同時進宮,年齡不滿十四歲,同樣是溥儀的掛名妻子,長期過著苦悶的生活。她從小讀過不少書,能寫作。入宮後,曾經寫一篇題為「哀苑鹿」的文章,把自己比作「悲鳴宛轉,奄奄待斃」的御苑之鹿。到天津後,向溥儀提出離婚,溥儀認為有損於皇帝的尊嚴,不同意。文繡鼓足勇氣向法院申訴,溥儀拗不過她,終於同意離婚。給予生活費五萬元,條件是不許她再結婚、為了粉飾皇帝的體面,下了一道上諭把淑妃文繡廢為庶人。文繡回到娘家後,所得的五萬元生活費,被律師、中間人以及娘家人剋扣佔用,所餘無幾。

她的哥哥在「天津商報」上發表了一封公開信給她,內有「我家受清帝厚恩二百餘載,我祖我宗四代官至一品,且慢雲遜帝對汝並無虐待之事,即果然虐待,在汝亦應耐死忍受。……自是小星本分,實命不由,抑又何怨?……」等等詞句。文繡的生活費被人榨乾了,而且挨了哥哥一頓責罵,但她畢竟獲得了人身自由。

後來,在小學任教員,終身不再結婚。

 三、慶貴人被日本人害死

譚玉齡是溥儀的第三個妻子,北平人,中學生,一九三七年被選入宮,冊封為「慶貴人」。溥儀選她的動機,是為了抵制婉容。宮中上上下下都認為溥儀和慶貴人感情最好,遠非婉容、文繡可比,但事實並不如此。有一次,大公主的兒媳和兩個親貴內眷陪慶貴人打麻將,大家交口奉承貴人的福氣大。譚玉齡卻板起面孔,半晌嘆了一口氣說:「我還不是守活寡。」原來溥儀的寢室在緝熙樓上,譚玉齡在樓下,白天在一起說說笑笑,晚間仍各自回房。

譚玉齡的民族思想很強,她經常把日本軍人在華北殘酷屠殺中國百姓的情形講給溥儀聽,勸溥儀不要聽日本人吹噓「共存共榮」的謊言。一九四二年,譚玉齡病了,據侍醫徐思允診斷是傷寒,並不是絕症,吃幾劑中藥就會好的。幾天以後,吉岡安直介紹市立醫院一個日本醫生來診治,吉岡還搬到勤民殿住宿,照料一切。日本醫生開始為譚玉齡打針、輸血、吃藥,很是認真。吉岡忽然把醫生叫進房裡,關上門密談了很久。以後,日本醫生的態度突然變了,悶著不說話,也不守著譚玉齡打針、吃藥了。這天整夜,吉岡不住地打電話找護士問病情;次日清晨,譚玉齡便死了。剛咽氣,吉岡立刻手拿特製的花圈,代表關東軍司令官來弔唁,表示深切的悲痛,眯縫的三角眼裡,幾乎要灑出同情之淚了。從上述過程可以得知,譚玉齡極有可能是被日本人害死的。

溥儀追封譚玉齡為「明賢貴妃」,派貝勒載濤、宮內府大臣熙洽、參議胡嗣瑗為承辦喪禮大臣。棺殮祭奠之禮甚為隆重。棺外套上楠木製成的槨,並鏤刻一篇心經,溥儀親筆寫了「封譚玉齡為明賢貴妃」的諭旨,放在棺內。

四、李玉琴十六歲入宮

李玉琴是溥儀的第四個妻子,一九四三年二月入宮,年齡還不滿十六歲。當她被冊封為「福貴人」之後,曾經問過溥儀:「為什麼不選一個大一點的姑娘,單要我這樣一個小孩子呢?」溥儀說:「從前死的譚玉齡病勢雖然嚴重,可是還不到治不了的程度,吉岡一定要介紹一個日本大夫給她看病,結果來了兩個大夫和幾個護士,不兩天就給治死了。我非常懷疑日本人把她害死的。過不多久,吉岡就拿來許多日本姑娘的相片給我看,讓我挑選一個。我被他們管得夠嗆了,要在我床上再睡一個監視我的人,我連氣都不用喘了,我受得了嗎?可是中國姑娘,也可能受過日本人的訓練,所以我想挑個歲數小的,即使受遺!日本人訓練,我也容易把她再教育過來。」

對吉岡的話,溥儀是從來不敢違抗的。唯獨在「選妃」問題上,他破例地不肯中吉岡的美人計,堅決不要日本姑娘。吉岡只得在長春女子學校裡搜羅了一些女生的相片供溥儀選擇,結果選中了李玉琴。

李五琴祖籍山東,家境貧苦,祖父逃荒到東北當佃農。李玉琴出生於一九二八年,六、七歲時遷住長春城裡,進了免費的南嶺女子國民優級學校。校長日本人小林,受吉岡的指使,在學生中挑選拍攝了幾十張照片供溥儀選擇,溥儀選中了李玉琴。吉岡對李玉琴的父母說是選進宮裡讀書,李玉琴信以為真,被騙進宮內,溥儀安排她住在同德殿樓上,封她為福貴人。溥儀為她訂了幾條守則,主要內容是:對溥儀絕對服從,否則就是對「皇上」不忠實;不許為家人求官求錢;不許回娘家等等。李玉琴親筆照抄一份,跪在佛像前焚化。

李玉琴進宮後,首先學習內廷的規矩,隨時由二格格或宗室眷屬教她,對溥儀要稱「皇上」或「萬歲爺」,自稱名,不許你呀我呀的。磕頭請安都要從頭學起,行動只限於房間裡,如果想到院子走走,必須先把閒雜人趕開。每逢祖先忌辰,必須改穿素服,不許抹胭脂搽粉,不許戴花,不許唱歌,不許聽收音機,不許……。忌辰的時間是從早晨起來,到夜間十二點鐘為止,才解除禁令。

溥儀經常對李玉琴表示「禍福與共,不能同生,但願同死;海枯石爛,水不分離。」高興時說什麼都好,不高興時就擺起「皇帝」架子,對隨侍任意打罵,不過對李玉琴還算客氣,沒有打過。在內廷這個小天地裡,溥儀說了就算,誰也不敢頂撞他。

李玉琴於一九四三年二月入宮,過了兩年半的宮廷生活。一九四五年八月,偽滿垮臺,隨溥儀逃走,行經通化大慄子溝,與婉容一樣被溥儀拋棄了。

以上,溥儀的四個妻子,都被他稱為「犧牲品」,其原因何在,成了一個謎。

相關焦點

  • 溥儀為什麼不能生育?看看小的時候宮女們都對他做了些什麼
    民國十一年十二月初,宣統帝溥儀大婚,娶了一後一妃,即皇后婉容和淑妃文繡。  不過好景不長,民國十三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將溥儀一家徹底趕出了紫禁城。而接下來的事情我們也都很清楚了,溥儀一家遷居到了天津,隨後又在日本人的支持下,建立了偽滿洲國。  在這一期間內,溥儀又納了兩名妃子,即祥貴人『譚玉齡』和福貴人『李玉琴』。解放後又娶了妻子李淑賢。
  • 溥儀有後代嗎?一長春老農自稱:是溥儀女兒,還拿出一個玉璽證明
    他一生大起大落,是悲劇,又是幸運的,作為傀儡皇帝,在日本人投降後,他雖然接受改造。但是出來之後也擁有有了一份工作,天天過著養花觀魚的老年人生活。今天我們不談溥儀政治,我們來聊聊溥儀的私生活,據史書記載,溥儀因為幼時和宮女們鬧的太歡,導致身體被掏空,不行人事,所以沒有留下嫡系後人,但在吉林長春,卻一位老人對外宣稱,自己就是溥儀的女兒,還拿出了一塊清朝的玉璽,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 溥儀退位後,袁世凱每年給溥儀400萬銀元,放到現代,值多少錢?
    袁世凱在晚清時期有2件事情被大家廣為熟知,一是光緒帝戊戌變法期間,向兵部尚書榮祿告密,慈禧太后得知維新派的陰謀後,不僅使得光緒帝變法失敗,還使得戊戌六君子被誅殺了,光緒則被囚禁了起來,後來袁世凱也因為告密一事被世人所不齒,為此袁世凱專門寫有《戊戌紀略》為自己辯解。
  • 溥儀曾說,李淑賢是他最愛的女人,為何李淑賢堅決不和溥儀合葬
    (溥儀舊照) 說到溥儀,大家都知道他是封建王朝的最後一位皇帝。 1922年,16歲的溥儀娶了皇后婉容和淑妃文繡。 一夫二妻的生活本來還算和睦,誰知馮玉祥卻來了一出武力逼宮,讓原本生活安逸的溥儀只得帶著一後一妃狼狽離宮,在醇親王府暫居不久,便在日本人的張羅下,遷到了天津張園居住。
  • 郭沫若邀請溥儀當助手,溥儀冷冷地說了5個字,郭沫若聽後沉默了
    1959年,溥儀獲得特赦後去辦戶口,由於沒有上過高中、大學,只讀了十年的私塾,因此工作人員按照教育年限填了一個「初中」,不過溥儀的真實文化程度應該是高於初中學歷的。
  • 文繡當年為什麼一定要和溥儀離婚,真的是因為溥儀有隱疾嗎
    (文繡舊照)文繡為什麼一定要和溥儀離婚呢?溥儀只給了文繡這麼一點分手費,文繡離開溥儀後,是依靠什麼生活的呢?所以等她們挑三揀四了一番後,送到溥儀手中的照片也就不多了。溥儀看來看去,照片上的女子都長得差不多,看不出誰美誰醜,於是揀旗袍花色亮一點的那張畫了個圈,算是圈選中的皇后。
  • 她和溥儀青梅竹馬,被稱為民國第一渣女,張學良評價她:混蛋透了
    其實,瑾妃也有另意圖,那就是撮合她和溥儀,瑾妃一來希望自己的家族中再出一個「帝妃」,二來也是希望可以借她來達到控制溥儀的目的。 但是,到了溥儀選妃時,瑾妃忽然變卦了,不同意溥儀娶唐怡瑩為妃。自此,唐怡瑩與帝妃擦肩而過。 這事非常蹊蹺,據小六子說,是因為瑾妃覺得唐怡瑩為人不檢點。其實,瑾妃之所以變卦的真正原因,是因為當時局勢已經變了。她意識到溥儀已經失勢,唐怡瑩如果嫁給溥儀,只會讓她的人生變成悲劇。但是當時唐怡瑩並不了解瑾妃的用意,還對此事耿耿於懷。
  • 溥儀買票後帶妻子進故宮玩,看到一老頭,溥儀停下臉色大變
    溥儀不是沒有建設好清朝的雄心壯志,但是權利全在慈禧的手中,溥儀3歲登基,一個可能還在尿床的孩子他能知道什麼,有人把清朝滅亡的責任推給溥儀肯定是不對的,溥儀恐怕比任何一個人都希望清朝能夠強盛
  • 她是溥儀淑妃文秀,最後是怎麼死的?
    「刀妃革命」指的是末代皇帝的妃子文秀,與其離婚一事。之所以叫「刀妃革命」,是因為文秀在當年被逐出宮之際,在袖子裡藏了一把剪刀,準備自殺,但是最後因人阻止未能成功。但此時給人印象極為深刻,因此民間有人將文秀稱之為刀妃。離宮之後,文秀過著極為孤寂的生活,後來日本成立偽滿洲政府,日本邀請溥儀擔任偽滿洲國的皇帝。文秀嚴詞拒絕日本政府的受降條件,並對溥儀投靠日本的做法堅決反對。
  • 文繡與溥儀離婚真相:結婚9年還是處子身,還曝光溥儀一生理缺陷
    文繡這是朝溥儀攤牌,讓他對自己重視起來,否則將離婚。一個妃子竟然向皇帝提出離婚,這是兩千年帝制歷史上聞所未聞的,儘管溥儀當時已經退位多年,可滿清遺老一直將他視為皇帝,每天對他三跪九叩,溥儀自己整天也把皇帝架子端著。文繡當年早一天迎娶入宮,為了次日跪迎皇后婉容。起初,文繡和溥儀的關係還算融洽。
  • 清末帝溥儀被逐出宮後,那些老太妃們去哪兒了?她們怎麼生存的?
    這樣一來,皇室還可以享受著一絲榮光。到了這一時間,皇室還有4位前朝嬪妃存在,他們分別是端康皇貴太妃、莊和皇貴太妃 、敬懿皇貴太妃、榮惠皇貴妃。端康皇貴太妃是光緒嬪妃,後三位皆是同治嬪妃。當時除了隆裕太后,她們是最尊貴的人。在這四位皇貴妃之中,尤以端康皇貴太妃身份地位最高,因為她和溥儀的關係最好。
  • 溥儀的悲劇婚姻:皇后婉容與侍衛產下一女,5次婚姻未留子嗣
    「自古帝王多薄情」,這句話在中國古代的任何一個朝代似乎都是適用的。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背景下,普通男子尚可納妾坐享齊人之福,身為九五之尊的帝王就更不用說了,坐擁後宮「三千佳麗」。即便我們所熟知的末代皇帝溥儀,在失去實權,苟且偷安的時候,都曾被安排選妃,在十六歲那年娶了一後一妃。
  • 末代皇帝溥儀與六個女人的傳奇秘事
    可以說,譚玉齡既是悲慘又是幸運的,她的一生都受到了溥儀的寵愛。1937年。婉容被打入冷宮後,溥儀為了懲罰婉容也為了有個必不可少的擺設,另選了一名犧牲品譚玉齡。譚玉齡那年只有17歲,正在北京的中學堂念書。
  • 溥儀也喜歡看三國、水滸,可紅樓夢卻是不讓看,為什麼?
    偏偏讓三歲的溥儀坐上皇帝寶座的是西太后的主意,箇中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溥儀的祖母葉赫那拉氏是西太后的妹妹;再就是三歲的孩子當皇帝,西太后可以繼續「垂簾聽政」。西太后曾經把溥儀的祖父醇親王奕譞之子載湉,也就是光緒皇帝接到宮中就是用同樣的方法,因為光緒在當時也不過只有幾歲。
  • 最美格格王敏彤,痴迷溥儀終身不嫁,溥儀卻對其避之不及
    而已經經受了人生大起大落的溥儀,對舊朝的貴族女子再也沒有了興趣,無論王敏彤多漂亮,對他多好,等了他多少年,溥儀一直都很冷漠。圖|左為王敏彤王敏彤想不通,為什麼自己等了這麼多年,溥儀即便是一無所有了,也不願意回頭看她一眼。王敏彤像是入了魔怔一樣,為了證明自己是清白之身,竟然去醫院開了一張證明。她所做的一切,外人看來都是笑話,而溥儀更是不解,對她唯恐避之不及。
  • 末代皇帝溥儀的陵墓
    1967年10月17日,中國封建史上最後一個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在北京逝世,享年61歲,逝世後先葬於八寶山;1995年遷葬到清西陵的華龍皇家陵園
  • 溥儀為何放棄救妻子:不願日本醫生要為其導尿
    一九三七年,溥儀與婉容的感情業已破裂,於是他經過北京的一個親戚介紹後,從北京將她接到了偽滿洲國的首都——「新京」。  異常神速,二人結了婚,他將她冊封為「貴人」。她遂成了他的「復闢事業」中的又一個可憐的「犧牲品」。  ……  應該說,譚玉齡在那時的幾個妻子中,一度最得溥儀的寵,她對溥儀也非常「忠心」。
  • 她是末代皇帝溥儀的第四任妻子,29歲與溥儀離婚,後來怎樣了
    多年後,她在撫順戰犯管理所,見到了自己十年未見的丈夫溥儀,已經對溥儀失去信心的她,毅然決然地提出了離婚,最終,她也收穫了屬於自己的幸福。規定的主要內容包括:一切言行都要順從溥儀,即使和父母通信,也要提前得到批准;必須忠實地伺候溥儀一輩子等等,甚至還包括不許愁眉苦臉等。
  • 【軼事秘聞】為什麼婉容一定要嫁給已經遜位、沒有實權的溥儀呢?
    所以溥儀與其說期待婚姻,不如說他期待的是婚姻帶來的親政許可證。選妃挑皇后這都不需要溥儀操心,在他的自傳《我的前半生》裡描述挑選女孩子的諸事都是同治皇帝的妃子即當時的幾位太妃操辦的。但是太妃本人是不會挨家挨戶察訪女孩的,她們的下一層負責人就是皇叔載濤。
  • 溥儀晚年被滿清遺老介紹對象,只要女方跟2個字沾邊,他扭頭就走
    而淑妃文繡則是帶給溥儀最大恥辱的一位妃子,「刀妃革命」中文繡提出離婚,讓溥儀大感屈。剩下兩位貴人則是福貴人和祥貴人,福貴人幾乎沒有什麼存在感,也不被溥儀喜歡,於1957年與溥儀離婚,而祥貴人譚玉齡,卻是一後三妃中唯一得溥儀真心喜愛的女人。 譚玉齡是婉容失寵後入宮的,她溫順可愛,很受溥儀的愛重。在她去世後,溥儀將她的照片貼身收藏,背面寫著:「我最親愛的玉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