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至日閉關,一陽來復

2021-02-07 三七養生論壇


後天就是冬至了(12月21日),又到了先王閉關之時,。


十二消息卦之復卦,震下坤上,在時正應冬至。


辭曰:反復其道,七日來復。

由乾至坤,凡六月而六陽消盡,至復卦而一陽復來,故曰反復。七日者,冬至前以日計之,則一日消陽一分,六日而陽氣消盡,至極而復反,故曰七日來復。


《象》曰:雷在地中,復。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後不省方。

閉關,閉門謝客,關門不出也。商旅不行,不貿易往來也;後不省方,君王不出宮巡查也。


冬至,至陰之地也。陰氣收斂至極,陽氣復歸最內,而後漸返於外,在卦為復。


復,入極反出之始也。而後陽氣漸長,地澤臨至於地天泰,二陽乃至三陽展開,復之利全顯矣。陽載陰升,萬物復甦,至春季發陳,陽氣出地,草木再生,一年之計重始矣。陽氣歸根反出之途,春氣漸蒙,驚蟄出地,雲行雨施,則一切阻滯必隨龍雷發越,此則病退命復之象也。屆時以麻桂青龍之品宣散陰霾廓清迷霧 ,則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矣。



冬至前六日至冬至日,共七日,正當陽氣歸根反出之時。老子曰:「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 至日子時一陽來復,氣歸於根,此靜曰復命之時也。陽氣降極而升,當靜以候之,慎勿擾動,以待陽氣歸根復命。至日不藏,陽氣開洩,則生氣不得歸根,命根轉淺,反常不明之道也。


冬至前後七日,合冬至共十五日,陽氣潛藏至極,用藥忌發散,麻黃桂枝之類皆所不宜,至日前七日尤甚。一切治病之藥皆當停用。長期服藥者冬至前後尤當停藥休息一下。


如有可能至日前後三日當閉關不出,至少冬至日閉關一日。屏除事務,閉關守靜,收攝陽氣,待其來復。


閉關期間最適合的活動:睡眠或靜坐,一切視聽言動擾動收藏的行為能少就少。當此潛龍勿用之時,尤忌冬不藏精妄動腎氣之舉。這幾天養的如何,關係到陽氣歸根的深度和來年春天奉生者的多少,至關重要,慎不可忽也。

相關焦點

  • 【冬至】南懷瑾先生談「冬至閉關」:陽氣來時,只宜溫養
    《易經》有句話,「先王以至日閉關」……「至」是一陽來復的時候……什麼叫閉關呢?齋戒、沐浴、清淨,萬緣放下,什麼都不理,這也就是溫養了,就好像嬰兒剛剛生下來,放在溫室裡保養。這個時候陽氣一來,只宜溫養之,這就叫做子午溫養,像培養幼苗、嬰兒一樣。
  • 冬至: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
    《易》曰:「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白晝時間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並且越往北白晝越短。用陰陽自然消長的十二消息卦來代表二十四節氣,冬至節氣當然用陰氣盛極的《坤卦》來代表,這是順理成章的事。然而,由於人們對《易經》一知半解,甚至歷代大家們也多有誤解訛傳,所以普遍認為冬至節氣應由十二消息卦中的《復卦》來代表,理由就是坊間流傳的一句話,叫「冬至一陽生」,這句話正好和《復卦》相符。
  • 從「一陽初動處」說起,說說冬至節氣
    仲秋之月,節氣為白露、秋分,天時為酉,酉正即為秋分日。秋分日太陽又直射赤道,地球上晝夜等長,陰陽又達到平衡,故《周易》以陰陽平衡的消息卦《否卦》來對應仲秋之月,天時曰「酉」。仲冬之月,節氣為大雪、冬至,天時為子,子正即為冬至日。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陰氣盛極,故《周易》以陰氣盛極的消息卦《坤卦》來對應仲冬之月,天時曰「子」。
  • 冬至,陰寒至極時,一陽始生,補心養陽待來春
    冬至 2020年12月21日(星期一)18:02
  • 冬至,至暗時刻,也是光明之始!
    今日冬至,這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二十二個節氣,鬥指子,隱含萬物靜寂、生機禁閉、陰陽交割之時。但在至暗時刻,也是新機方始之時,所以《易經》用《復卦》來代表之一時節,這就是由《坤卦》的至陰而來的「一陽生」。在此時,雖然陰氣佔據上風,天氣至寒,日照最短,但一陽已經頑強地生入眾陰之中,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絕望中看到了生機,這就是古人的智慧與哲思!冬至過後四十六日,就是立春,新年新春就來了,所以英國詩人雪萊在《西風頌》中的那句「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成了激勵無數人的名句,看來,古今中外的智慧是息息相通的!
  • 時|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
    冬至吟 宋·邵雍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玄酒味方淡,大音聲正希。此方如不信,更請問庖犧。冬至(Winter Solstice),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 運用安全工程實務——冬至是哪一天,2018年冬至時間
    「西北風襲百草衰,幾番寒起一陽來」的冬至節氣,又名「一陽生」,是我國民間通用的農曆中一個相當重要的節氣,更是自古流傳的一個傳統節日。  根據以上場景回答下列問題1、2018年冬至是幾月幾日?  答:2018年冬至是2018年12月22日06:22:38,農曆2018年十一月(大)十六,星期六。2、冬至三候是指什麼?  答:冬至三侯  蚯蚓結: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
  • 庚子冬至 一陽初始
    2020年12月21日18點02分(農曆庚子冬月初七),太陽到達黃經270°,我們居住的北半球,進入二十四節氣的冬至。
  • 冬至——夜長晝短 一陽始生(節氣·物候)
    按公曆,冬至交節一般是在每年的12月22-23日(今年是22日12時48分),這天太陽運行至黃經270度,緯度最南,陽光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北極圈以內則24小時都是黑夜)。冬至這天,北半球中午太陽的高度也最低,比如在北京,太陽高度只有26°42′,因為這天中午的表影最長,故也稱「長至日」。
  • 冬至養生有多重要?很可能超乎你的想像!
    七日者,冬至前以日計之,則一日消陽一分,六日而陽氣消盡,至極而復反,故曰七日來復。《象》曰:雷在地中,復。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後不省方。閉關,閉門謝客,關門不出也。商旅不行,不貿易往來也;後不省方,君王不出宮巡查也。冬至,至陰之地也。陰氣收斂至極,陽氣復歸最內,而後漸返於外,在卦為復。復,入極反出之始也。
  • 今日冬至 | 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
    今日冬至 | 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 2020-12-21 09: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冬至快樂!今天中國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那在日本大家都有什麼習俗呢?
    不過一陽來復(いちようらいふく)「一陽來復」出自《易經》意思是一元復始否極泰來是古時冬至的別稱意指春天的到來新的一年開始>冬至過後日照時間較短厄運就都隨之而去了由於冬至日照時間較短日本人認為在冬至當天吃「ん」(日文:日光及運氣諧音)的食物就能驅除厄運因此在日本冬至這天人們會吃南瓜做的菜
  • 【今日冬至】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
    冬至(本年度第22個節氣)——— ——— ——— ——《冬至吟》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冬至這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最少。冬至節即一陽生,新歲實始。《載敬堂集》載「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冬至節,春之先聲也。冬至過後,夜空星象則完全換成冬季星空,並且從今天起開始「進九」。而此時的南半球正值酷熱的盛夏。由周到秦,以冬至日當作歲首一直不變。
  • 【二十四節氣】冬至,2016年12月21日(農曆十一月廿三)
    2016年12月21日(丙申農曆十一月廿三)【冬至】冬至養生方  冬至這個時候適合於養陽氣,冬至是白天最短冬至是陰氣到頂點了,最盛的時候,所以陰盛就一陽生,很微弱的一絲陽氣開始升起來,如果他年紀很大,然後又是久病,本來元氣就很少、很弱了,他在升的時候沒辦法升起來,沒辦法升起來當然他也就走掉了,所以中國古人對於夏至、冬至這兩天是非常重視的,一般來說這兩天是閉關。上古先王,冬至、夏至閉關,閉關其實是為了養陽氣,冬至的時候讓陽氣順利地能夠升起來,夏至的時候讓它能夠開始下降,陰能夠升起來。
  • 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冬至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至」是極致的意思,冬藏之氣至此而極。
  • 【24節氣◎冬至】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
    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玄酒味方淡,大音聲正希。此方如不信,更請問庖犧。——【宋】邵雍冬至這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最少。冬至節即一陽生,新歲實始。《載敬堂集》載「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冬至節,春之先聲也。冬至過後,夜空星象則完全換成冬季星空,並且從今天起開始「進九」。而此時的南半球正值酷熱的盛夏。由周到秦,以冬至日當作歲首一直不變。
  • 冬至,冬至何以大如年?讓百官放假,皇家祭天,民間祭祖,文人消寒!
    冬至大如年,納履添新歲。此時節,合家圍圓,劏雞宰羊祭祖,餃子湯團乞福。或寒中取暖,閒話今年往事。或寒暄一壺酒,圍爐饋別舊歲。或安身靜體,做個羈旅獨眠人。無論如何,冬至可長歌,可醉飲,惟不可離去。 地雷復卦,稱為冬至一陽生。易曰: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中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
  • 今日「冬至」:陰伏長至日,陽從地底回
    今日冬至始於2016年12月21日 18時02分冬至,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冬至在古代是十分重要的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這一天北方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糰、冬至長線面的習慣。
  • 隱藏在《周易》中的丹道秘密:一陽來復
    不僅如此,《尚書大傳》記載:「周人以至日為正,殷人以日至後三十日為正,夏人以日至後六十日為正。」因此周正的正月一日,就是冬至這一天。十二月、十二消息,看似完美的對應,但這實際上和《周易》「七日來復」的原文產生了矛盾,如果按照十二個月來對應十二消息卦,乾卦到復卦應該是七個月,而非七日。
  • 易經:冬至前後,做好這3點,來年做事更有精神,稱心如意
    很多地方都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早在唐宋時期,人們更換新衣,備辦飲食,祭祀祖先,像過年一樣慶祝冬至。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祝往來,一如年節。」古人為何如何重視冬至?《易經》中有說法。一年之中,夏至陽之極而陰生;反之,冬至陰之極而陽生。對應的是復卦,復是返本,一個陽爻返,陽消陰,將逐漸消去五個陰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