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喜粿,每年每個時節都會做粿吃粿。
粿——可以說是潮汕人的心頭好之一。
吃粿已經成為潮汕人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有的人家還是沿襲舊習,自己動手做粿。
對於現代潮汕人來說,做粿源於氛圍,吃粿則源於傳統。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幾款常見的粿類。
紅桃粿
推薦指數:★★★★★
一說起潮汕的粿,大多數人最先說出口的便是紅桃粿。粉粉嫩嫩的,其形如名,就像一個紅色的桃子。我最喜紅桃粿裡面包裹著的炒飯,有肉沫,有香菇,有花生,還有蔥花。不僅料足,飯粒也是顆粒飽滿,粒粒分明。小小的、尖尖的米粒,和平常吃到的炒飯完全不一樣。它還帶著些許粿皮的味道,香香柔柔的。連著皮一塊咬,外柔內淳,香軟可口,十分美味。
韭菜粿
推薦指數:★★★★★
想必不少人在學生時代,都曾在學校門口或小巷攤子上吃過烙韭菜粿蘸辣椒。那烙韭菜粿時飄出十裡的韭菜香,總能讓人單單聞之就垂涎三尺。將韭菜粿下鍋烙,噼啪咧叫。隨著油升溫,韭菜粿的皮被炸得焦黃透明。黃白之中透著綠,那便是填滿餡的韭菜。我自幼不喜吃韭菜,但是韭菜過卻是唯一的例外。就著焦香的粿皮咬下,隨即裡頭的韭菜溢出。細細咀嚼,焦韌香脆的粿皮帶著濃鬱誘人的韭菜香。若是吃前蘸點辣椒醬,會更加美味爽口哦。
菜頭粿
推薦指數:★★★★
菜頭粿,顧名思義,就是蘿蔔製成的粿。菜頭粿選材不用甜厚的胡蘿蔔,而用更為清甜的白蘿蔔,使之更富有嫩感,吃起來也不會覺得膩。由於其嫩白柔彈,也有人稱之為「潮汕人的年糕」。只不過不同於蒸煮炒的白白嫩嫩的年糕,菜頭粿是用煎的,煎完外焦裡嫩,嫩而清香,別具一番風味。
馬鈴薯粿
推薦指數:★★★★
其實,馬鈴薯粿剛製成的時候還是誘人的土豆黃,只是放置一段時間後氧化了,才變成灰黃灰黃的樣子。再加之其形狀橢圓不成橢圓,圓柱不似圓柱,看上去就覺得不是很好吃。儘管顏色變了,卻完全不會影響它的味道和口感。「粿不可貌相」,別看它其貌不揚,嘗過它味道的人都說香。和潮汕的大多數粿類一樣,馬鈴薯粿也是放入油鍋煎,煎之前切成片,煎完一面,翻過來煎另外一面。兩面焦香,外酥內嫩,不同於菜頭粿的是,它用料簡單,更有韌勁,帶著些許馬鈴薯的滋味。簡簡單單的口感,香而不油,很有嚼勁。
如今,許多粿鋪現成的粿又好吃又便宜,比起動手自己做粿,不用需花費時間精力,也不怕萬一做得不好吃「落人口實」,方便划算許多。然而還是有不少人家逢年過節時仍會自己動手做粿。
大家覺得自己動手享受做粿氛圍過節好,還是簡單方便只享口頭美味好呢?歡迎來評論區留言,說說自己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