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德宏這個展後 復旦師生:這是一段沉重的歷史,催人奮進

2020-12-18 澎湃新聞

看了德宏這個展後 復旦師生:這是一段沉重的歷史,催人奮進

2020-12-16 18: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12月15日

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抗日歷史圖片實物展

在復旦大學開展

這是南僑機工精神首次走進高校

將在復旦大學展出至21日

復旦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陳志敏,州委常委、州委宣傳部部長趙冬梅致辭並為展覽揭幕。

此次展覽由復旦大學和州委、州政府主辦,復旦大學黨委宣傳部、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抗日紀念館承辦,以「不能遺忘的衛國者」為主題,分「狼煙籠罩 華夏危急」「義捐款物 輸財救國」「未雨綢繆 築路滇緬」「祖國召喚 告別南洋」「生死搶運 喋血滇緬」「顛沛流離 重聚生力」「抗戰勝利 英雄無悔」「赤子功勳 千秋銘記」等八個部分,通過歷史圖片、珍貴實物、紀念視頻等鮮活史料,重現了80多年前3200多名南洋華僑機工在祖國危難之際,拋家舍業、遠渡重洋、勇赴國難,用青春熱血和寶貴生命保障滇緬公路暢通、保證援華物資輸入的壯闊場景。

趙冬梅說,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抗日是中國華僑史上有組織大規模援助祖國的一次壯舉,是中國華僑史上永遠的豐碑,被光榮地譽為「華之魂·僑之光」。此次舉辦圖片實物展,就是要大力弘揚南洋華僑機工的愛國主義精神、奉獻精神、艱苦奮鬥精神、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她希望大家把自己的命運與祖國的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充滿信心,在困難面前樂觀面對,精誠團結,互助合作;以此次展覽為契機,與復旦大學加強深入交流合作,結出更多合作果實。

歷史不容忘卻,華僑機工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更應被繼承和發揚。「這是一段沉重的歷史,催人奮進。」「總有一群人讓人熱淚盈眶。」觀展師生表示,將銘記歷史,沿著先輩的足跡,堅定信心,艱苦奮鬥,勇往直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年力量。

據了解,近年來,復旦大學和德宏州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復旦—德宏「一帶一路」南亞東南亞區域發展研究中心成立、復旦大學教育實踐基地在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抗日紀念館掛牌、復旦附屬兒科醫院與德宏州人民醫院建立了幫扶關係,雙方在人才培養、醫療合作、幹部交流、決策諮詢、愛國主義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很好成效。

相關連結

為儘快將大批國際援華物資運進中國,

急需招募大量司機和汽車修理工。

面對祖國的召喚,

3200多名南僑機工義無反顧

共同奮戰在滇緬公路上,

夜以繼日地搶運軍需物資及兵員,

確保抗戰生命線暢通,

支持祖國的抗戰事業。

▲陳嘉庚先生發出號召

▲新加坡民眾歡送「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抗戰服務團」

▲南洋華僑機工運輸抗戰物資

面對險惡崎嶇的路況、

瀰漫的瘴氣和瘧疾、

日軍飛機的狂轟亂炸,

南僑機工捨生忘死,

以百倍的勇氣夜以繼日地

搶運軍需物資及兵員,

組裝維修車輛,確保抗戰生命線暢通,

成為粉碎敵人封鎖戰略的「急先鋒」。

「南僑機工」之名由此誕生。

1938年8月,僅用8個多月時間,

全長1154公裡的滇緬公路通車,

成為當時中國最後一條陸路輸血線。

南僑機工,

一群為共赴國難甘願拋家舍業的海外赤子,

一群為忠勇報國不畏艱難險阻的熱血男兒。

多年來,

德宏非常重視發掘和發揮南僑機工檔案的

史料價值和宣傳教育作用。

2005年12月11日

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抗日紀念公園竣工

2017年7月7日

中國首個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抗日紀念館

在德宏畹町開館!

整個紀念館呈三角形,

代表著3000餘名南僑機工,

又象徵著歷時三年的漫漫援戰之路。

同時三角形,像一個V字,

同英文勝利的意思。

2018年5月30日

在韓國光州召開的世界記憶工程

亞太地區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上,

《南僑機工檔案》成功入選

《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名錄》,

填補了雲南省在該目錄中的空白。

2019年9月3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暨

紀念南僑機工回國抗戰80周年慶典儀式

在畹町舉行

來自國內外的南僑機工眷屬

手捧鮮花,深切懷念先烈

「南洋華僑回國抗戰」是中國抗日戰爭,

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戰場的一部分,

是中國人民、軍隊、海外華僑先鋒、

傾民族之力、煥民族之魂

鑄造的血肉之盾、正義之劍!

當今世界,並不安寧

身處生機勃勃的中國

有強大國家做後盾

我們倍加珍惜、倍感自豪

經歷過苦難的中國人民

更懂得和平的珍貴

牢記歷史,才能開創未來

我們致敬先輩

致敬那場永不妥協的抗爭

更提醒你我

勿忘歷史,珍愛和平!

振興中華,吾輩自強!

德宏傳媒集團全媒體記者 李俊臣

部分內容有德宏傳媒集團新媒體中心整理

原標題:《看了德宏這個展後 復旦師生:這是一段沉重的歷史,催人奮進》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南僑機工回國抗日圖物展在復旦大學舉行
    12月15日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抗日歷史圖片實物展在復旦大學開展這是南僑機工精神首次走進高校將在復旦大學展出至21日歷史不容忘卻,華僑機工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更應被繼承和發揚。「這是一段沉重的歷史,催人奮進。」「總有一群人讓人熱淚盈眶。」
  •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十七世紀後中外珍報展」:回望歷史的底稿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十七世紀後中外珍報展」:回望歷史的底稿 澎湃新聞記者 範佳來 2019-10-27 13:28 來源:澎湃新聞
  • 復旦師生這樣迎新春
    1月14日、17日晚,2020年復旦大學師生迎春聯歡會、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師生迎春聯歡會分別在邯鄲校區和楓林校區舉行。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校長許寧生、上海市教委主任陸靖出席活動並致辭。復旦大學、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黨政領導桂永浩、金力、袁正宏、尹冬梅、金海燕、張志勇、陳志敏、張人禾、徐雷、楊偉國、張豔萍、徐軍、吳凡以及學校相關部處、院系相關負責同志、院系教師代表和留校學生千餘人歡聚,辭舊迎新,共慶佳節。」「回望舊歲千重錦,躍馬揚鞭鑄輝煌!在這一年裡,復旦人壯志滿懷、奮發有為。上海醫學院也開拓進取、砥礪奮進。」
  • 115名復旦師生齊聚雲端合唱校歌獻禮復旦115周年校慶
    5月27日晚,115名復旦師生雲聚一堂,以虛擬合唱團的形式共唱校歌,共同演繹了校歌的又一全新版本,表達對復旦的深厚情誼和美好祝願,向復旦大學建校115周年獻禮。作為「雲聚復旦 共沐光華」復旦大學115周年校慶大聯播的結尾,此次虛擬合唱團由復旦大學黨委宣傳部出品,復旦大學黨委研究生工作部指導,研究生團工委發起,復旦大學Echo合唱團製作完成。
  • ...衛國者——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抗日歷史圖片實物展」在復旦大學開展
    在中華民族抵抗侵略,保家衛國,救亡圖存的偉大歷史洪流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南僑機工。今天上午,由復旦大學與德宏州共同主辦的「不能遺忘的衛國者——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抗日歷史圖片實物展」在邯鄲校區光華樓志和堂開展。
  • 「鳥」人到德宏後,他們說:今後不用去亞馬遜了!
    他播放了一段視頻,為了拍攝黑猩猩,當地嚮導帶著他一路披荊斬棘找到了它們,發現兩隻小可愛根本不怕人,在地上翻滾賣萌。「蜂鳥會飛到你的手上,讓你盡情地去拍攝;巨嘴鳥近在咫尺,以至於長焦鏡頭只能拍個頭;原本打算隱蔽著靠近去拍攝,突然天上飛下來幾十隻鳥在你周圍嬉戲。」
  • 曾德宏書法作品展(圖)
    作品介紹  出版著作《閒言碎語》、《曾德宏
  • 湘鄉東山學校開學典禮表彰124名師生 榜樣引領奮進
    上午,湘鄉市東山學校全體師生在教學樓前隆重舉行2020年下學期開學典禮暨教育發展基金頒獎大會。湘鄉東山學校開學典禮活動現場這次湘鄉東山學校舉行的開學典禮顯得務實和勵志,通過表彰獎勵優秀的老師和學生,鼓勵其他學生向榜樣學習,在新的學期裡開啟新的夢想。
  • @可愛的德宏寶貝:兒童節快樂!
    德宏州老體協與孩子們一起歡度節日,為孩子們捐贈了價值3487元的教學音響和教學書籍。嶽妹告訴記者,木姐地區沒有3D電影院,更別說4D電影院了,看3D電影要到離木姐很遠的曼德勒、仰光等內地城市才看得到。但是很多人的家庭條件又不允許到那麼遠的地方看一場電影。非常感謝中緬相關部門給予大家免費的觀影機會,讓大家提前過一個記憶深刻的兒童節。
  • 復旦中文學科百年論壇|「復旦中文」的精神財富與驕傲
    今天上午,復旦中文學科百年論壇在光華樓舉行,中文系系主任陳引馳教授在論壇上致辭,澎湃新聞經授權轉載致辭全文如下。尊敬的各位復旦中文的師生系友,尊敬的來自海內外文學院、中文系的學者嘉賓,尊敬的校長:誠摯地歡迎大家在這個初冬時分相聚於此,相信我們的心是熱烈的。
  • 【奮進·國中】一次特殊的升旗儀式,開啟一段滿懷期待的徵程
    這期間,最最辛苦的就是每一位絲毫不因線上教學而馬虎應付,反而始終以更負責任的態度面對教學的國中老師們,還有每一位天天面對電腦,越來越自律,努力跟好每一堂課的孩子們。這是所有人都前所未有的一段經歷,它帶給我們的除了警示、更是對未來的信心!真心祝願每一位老師和同學都能在這個充滿愛和力量的集體中,收穫你們的成功!」
  • 「不能遺忘的衛國者——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抗日歷史圖片實物展」在...
    在中華民族抵抗侵略,保家衛國,救亡圖存的偉大歷史洪流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南僑機工。今天上午,由復旦大學與德宏州共同主辦的「不能遺忘的衛國者——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抗日歷史圖片實物展」在邯鄲校區光華樓志和堂開展。
  • 吃得再撐,一見這又餓了......德宏人都是合格「乾飯人」
    「芒市穀子遮放米」是德宏地區廣為流傳的諺語,芒市遮放鎮以貢米聞名,歷史上曾把遮放米作為皇宮貢米,素有「貢米之鄉」的美譽。米飯被裹上火腿油的金黃,粒粒分明。,「乾飯人」有時候是直接上手的!這就是傣族特色手抓飯!香茅草烤雞、烤五花肉、烤脆豬皮...各種傣味,裹上飯糰手抓上就吃!
  • 德宏歷史上的九月
    1958年9月16~21日,德宏地委在騰衝召開工具改革現場會議,168人(含邊5縣1鎮)參會。會議要求「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以騰衝為榜樣,大反在工具改革上的「右傾」保守思想。提出「土洋結合」,要求邊疆各縣消滅「巴掌犁頭、手推耙,推廣內地大犁頭,雙牛抬槓,深耕1.5尺」「三天公路化,鄉鄉公路化,田邊地角通車路」三天車子化,二人一車,改變人背人挑。
  • 「乘風破浪十五載,會鑑古今計未來」 復旦大學MPAcc十五周年暨2021...
    剛剛經歷了一陣冬雨,上海於2020年即將謝幕之際迎來了真正意義上的寒冬,但是天氣的寒冷阻擋不了復旦cc人的熱情。伴隨著激昂的音樂,復旦MPAcc項目十五年來的光輝歲月如同畫卷一般徐徐展開,從2005年的繁星點點到2020年星漢燦爛,現場師生穿越時間的層層阻隔,見證復旦cc的卓越成就與累累碩果。回顧視頻之後,師生們共同聆聽了來自復旦管院的老師們送來的寄語。
  • 德宏人舌尖上的「酸溜溜」
    德宏在祖國西南邊陲,緯度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德宏人積攢了喜酸制酸的智慧。綠檸檬,成了一款居家必備調料。德宏人吃檸檬撒一定是要放涮涮辣(學名叫燈籠椒),有一個笑話是這樣的:在艱苦年代,沒有辣椒,全村人共用一個涮涮辣,從寨子最頂頭一家涮到寨子最後一家,結果最後那一家最辣,家裡人全被辣翻。涮涮辣在昆明買不到,只能拿小米辣充數。我十分喜愛檸檬撒,每隔幾個星期都要吃到那點酸味,吃不到渾身不舒服。
  • 拳拳之心映照初心,殷殷之舉催人奮進
    拳拳之心映照初心,殷殷之舉催人奮進。近日,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公布「最美公務員」評選結果,劉立飛等32名同志確定為「最美公務員」。「最美公務員」反映出新時代公務員尤其是基層幹部的精神風貌,既是一份榮譽,也是一種鞭策;既是一種動力,也是一種力量。
  • 繼清華、北大之後,復旦又給茂名這間學校發來賀信!
    近日,繼清華、北大之後,復旦大學又向我校發來賀信,祝賀我校2020年高考取得驕人成績,祝願我校教育事業百尺竿頭、宏圖更展! 賀信中,復旦大學對我校多年來弦歌奮進、果行育德,為復旦輸送一批批優秀學子表達謝意,對兩校攜手同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前景表示期待。
  • 脫貧摘帽不脫手,復旦-永平攜手8年,今天好朋友們帶著好故事來了!
    面對發展基礎薄弱、歷史欠帳較大、縣域財政困難等縣情,永平縣在抓好扶貧政策落地上做實了兩件事情,一是科學定位、選準路徑;二是搶抓機遇、精準脫貧。「從復旦人身上不僅學會了做事,還學會了做成事背後的深層次理念和高品質精神。」阿澤新說。
  • 奮進中的恩陽實驗中學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學校成立以來,四川省巴中市恩陽區實驗中學的領導班子,目標一致,共同向前,全體幹部團結奮進,教師隊伍朝氣蓬勃,積極進取,取得了輝煌成績。防疫成效顯著。面對新冠疫情,他們認識到位,責任明確,措施科學,嚴控細節,實現了零感染、零隔離,保障了師生安全。整個過程,幹部履職盡責,教師積極線上授課,學生在家學習鍛鍊,家長支持配合,各項工作有序開展,收穫滿滿。省市區電視臺、學習強國等多家媒體報導了該校防疫防控工作。從防疫中積累了經驗,從防疫中鑄就了精神,從防疫中獲得了榮譽,從防疫中鍛鍊了隊伍。中考成績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