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雲龍縣:長新鄉大巖場生豬養殖合作社的產業扶貧樣本

2020-12-23 雲南網

內容提要:

大巖場養殖專業合作社法定代表人為雲龍縣長新鄉長春村村民楊娟花。2006年2月,楊娟花聯合6戶養殖戶組建成立「長新鄉生豬養殖產業協會」,帶動周邊養殖戶共同從事生豬養殖及銷售服務;2012年10月,養殖協會籌資110萬元建設示範養殖基地,啟動培植生豬養殖示範實體;2013年6月,掛牌成立「雲龍縣長新鄉大巖場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規範發展實體經濟。自2014年起,依託脫貧攻堅產業扶持政策,合作社發展不斷壯大,發展規模迅速提升,至目前,加入合作社共同發展的成員從成立之初的132戶增加到379戶。

雲南網訊(記者 張瑪睿)10月12日,2020年「同心奔小康·奮進新雲龍」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暨愛國衛生專項行動媒體採訪雲龍行記者團,來到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長新鄉大巖場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看雲龍縣如何通過生豬養殖業進行產業扶貧。

大理雲龍縣通過生豬養殖業進行產業扶貧 官喬明 攝   記者了解到,生豬產業是雲龍縣畜禽生產中的第一大產業。據統計,2019年全縣共出欄19.32萬頭,豬肉產量1.84萬噸,佔肉類總產量的58.04%,養豬產值5.69億元。生豬養殖戶佔全縣農戶的82%,全縣現有存欄200頭以上的生豬規模養殖場45個,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49個(其中,國家級示範合作社1個),社員805戶、生豬養殖行業協會1個(會員114戶)。

其中,雲龍縣長新鄉大巖場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在產業發展過程中,全面推進落實「養殖戶與合作社綁定發展」、「合作社與龍頭企業、市場綁定發展」的雙綁發展機制,不斷擴大貧困戶覆蓋面,拓寬產業到戶的精準扶貧路徑,充分發揮專業合作社聯結農戶、對接市場的紐帶作用,輻射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大理雲龍縣通過生豬養殖業進行產業扶貧 官喬明 攝   據介紹,大巖場養殖專業合作社法定代表人為雲龍縣長新鄉長春村村民楊娟花。2006年2月,楊娟花聯合6戶養殖戶組建成立「長新鄉生豬養殖產業協會」,帶動周邊養殖戶共同從事生豬養殖及銷售服務;2012年10月,養殖協會籌資110萬元建設示範養殖基地,啟動培植生豬養殖示範實體;2013年6月,掛牌成立「雲龍縣長新鄉大巖場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規範發展實體經濟。自2014年起,依託脫貧攻堅產業扶持政策,合作社發展不斷壯大,發展規模迅速提升,至目前,加入合作社共同發展的成員從成立之初的132戶增加到379戶。

目前,合作社社員共建成養殖圈舍5萬㎡,生豬存欄2.6萬頭,出欄商品豬6萬頭,銷售收入突破9000萬元,盈利6000萬餘元,平均盈利13萬元/戶,其中建檔立卡戶平均盈利3萬元/戶。培育年出欄生豬1000頭以上示範基地4個,出欄生豬200頭以上示範場點124戶。大巖場養殖專業合作社379戶社員中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18戶,佔社員比例31%。輻射帶動長新鄉12個村民委員會和周邊白石、檢槽、寶豐3個鄉鎮1657戶農戶參與產業發展。生豬產品重點銷往怒江、迪慶、麗江、大理、昆明等州市,構建起穩定的市場銷售渠道體系。

大理雲龍縣通過生豬養殖業進行產業扶貧 官喬明 攝   據介紹,當前,雲龍縣正積極爭取以諾鄧火腿為支撐的生豬產業「一縣一業」示範縣創建。按方案規劃,到2023年,按照諾鄧火腿及生豬產鏈綜合開發思路,以「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為發展方向,堅持「專心致志養好一頭豬、做優一塊肉、做精一條腿,堅定不移打造綠色食品牌」的理念,把雲龍縣打造成為中國特色發酵火腿優勢區,山區種養結合循環農業試驗示範區,高原地區無公害有機食品品牌打造先行區;優質黑豬發酵火腿的數量、品質全國第一,生豬標準化、規模化、綠色化、生態化養殖與生豬飼用綠色飼料種植面積、產量全國領先。

相關焦點

  • 大理雲龍:諾鄧火腿香飄萬裡 助力百姓增收致富
    新華網發(邢蘇蓉 攝)  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諾鄧鎮果郎村的諾鄧火腿食品廠裡,掛著一到三年不同年份的火腿,工廠的院子裡飄散著火腿濃鬱的香味。諾鄧火腿不僅是讓味蕾沉醉的美食,還是讓雲龍百姓增收致富的好產業。  諾鄧古村是一個有著1600多年歷史的白族村寨。這個隱藏在山林中的古老山村,傳承著用鹽泥敷醃火腿的千年工藝。
  • 帶動諾鄧火腿產業升級,拼多多扶貧車間落地大理雲龍
    然而,聲名鵲起的諾鄧火腿,很快遇到產業發展的瓶頸——標準化、規模化不足,加工出廠的產品類型和銷售渠道單一,這也成為雲龍縣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道路上的「攔路虎」。「雲龍脫貧難,難在山高路遠,交通不便,產業發展不足。」出產諾鄧火腿的雲龍縣,集「民族、山區、貧困、偏遠」為一體,是大理州貧困面最大、貧困程度最深的縣份,也是國家扶貧攻堅重點縣。
  • 印江天堂鎮:生豬養殖正當時 產業發展正紅火
    去年,得知此情況後,該鎮沙壩村農牧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黃光權把他找來到自己合作社發展的生豬養殖場上班,每月付2000元的工資,包吃住。「這份家門口找到的工作讓我每月有了穩定的收入,夠我和老伴兒每月的生活,還能存下不少嘞。」現在,盧達紅對日子更加有了期盼。2017年,黃光權成立沙壩村農牧專業合作社,並修建佔地15畝的養殖場。
  • 校領導赴雲龍縣調研脫貧攻堅工作
    6月8日,中共雲龍縣委、雲龍縣人民政府發來致同濟大學的感謝信,向長期以來傾力傾情關心、支持和幫助雲龍縣脫貧攻堅、助力雲龍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濟大學全校師生致以衷心的感謝。自2013年以來,根據教育部統一部署,同濟大學定點幫扶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
  • 拼多多助力諾鄧火腿產業升級
    《舌尖上的中國》短短6分鐘影像,讓出產於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的諾鄧火腿一夜間風靡全國。 特殊的地理氣候以及有著千年歷史的諾鄧天然鹽井,共同造就諾鄧火腿獨具特色的美味。然而,聲名鵲起的諾鄧火腿,很快遇到產業發展的瓶頸——標準化、規模化不足,加工出廠的產品類型和銷售渠道單一。
  • 校領導赴雲龍縣調研定點扶貧工作
    11月11日至13日,常務副校長伍江率隊赴雲龍縣調研定點扶貧工作。調研團先後到諾鄧鎮諾鄧古村、永安村、長新鄉初級中學、雲龍一中新校區、諾鄧鎮福堂幼兒園、永福服裝公司扶貧車間、諾鄧火腿廠等地,對古村保護、公廁及村民議事中心建設和使用、教育扶貧、就業扶貧、研究生支教、產業扶貧等工作進行調研,雲龍縣委書記段冬梅、縣長李鬱華陪同調研。
  • 祥雲遷喜樂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
    一、合作社簡介:為了認真貫徹中央、省、市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戰略部署,深度落實省、市、縣精準扶貧工作要求,積極探索推廣"合作社+貧困戶"以黨員幹部帶頭,貧困戶參與,合作社的新型特色產業扶貧模式,著眼於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 產業扶貧 花開貢鄉
    摘要:宣恩縣牢牢抓住產業扶貧「牛鼻子」,「輸血」與「造血」相結合,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大力發展茶、果、畜、煙、藥、菜六大產業,全縣特色產業基地面積達81萬畝,年出欄生豬60萬頭,農村人均經濟作物2.49畝,貧困戶人均經濟作物1.35畝,基本形成「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特色產業格局。
  • 聚焦黔江生豬產業(上)|扶貧添路子 農戶增票子
    自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黔江區生豬產業扶貧增收行動」隊伍穿梭於群山之間,扶貧的腳印已走過了石會鎮、沙壩鎮、黃溪鎮等十多個鄉鎮(街道),為黔江區建卡貧困戶送出仔豬近1000頭。這只是黔江區大力開展「生豬產業扶貧增收行動」的一個縮影。
  • 雲南舉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大理專場)
    產業扶貧上,積極打造「一鄉一業、一村一品、多村一品」,貧困群眾的錢袋子逐漸鼓了起來。金沙江畔的賓川縣成功的探索了「黨支部+龍頭企業+貧困戶」的產業扶貧模式,以葡萄、柑桔為主體的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快速發展。小河淌水的故鄉彌渡縣立足傳統生豬養殖大縣實際,探索創新「黨組織+龍頭企業+金融機構+合作社+貧困戶」的產業扶貧模式,打造了年產達50萬頭的正大生豬扶貧全產業鏈。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衙下集鎮:做大做強生豬產業,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衙下集鎮緊緊圍繞「山坪藥材川蔬菜,發展飼草壯養殖,組織輸轉強勞務」的產業發展思路,不斷加大生豬養殖品牌培育、扶貧資金補助、技術指導、品種改良、防疫、市場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大力發展合作化、規模化、現代化
  • ——萬州百萬頭生豬生態養殖項目探索「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
    實施「百萬頭生豬生態養殖項目」2018年初,萬州區委區政府提出,引進廣西奇昌「低架網床+益生菌+異位發酵」生態養殖技術,實施有機農業產業化「百萬頭生豬生態養殖項目」。這個決定,讓很多人都難以理解——100萬頭生豬要產生多少糞便?
  • 尼勒克縣:養殖專業合作社助力馬產業發展
    近年來,尼勒克縣把培育和發展農牧民養殖專業合作社作為發展畜牧產業工作重心之一,廣泛宣傳發動,有效培育,積極引導,強化服務,規範運作,大力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如今,農牧民養殖合作社已經成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農牧民增收致富的助推器。
  • 雲南中煙紅塔集團大理捲菸廠 精準幫扶雲龍縣早陽村紀實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雲南中煙紅塔集團大理捲菸廠緊緊圍繞黨中央、國務院對脫貧攻堅工作的指示精神和各級政府部門、國家局、雲南中煙的決策部署,抓牢、抓實脫貧攻堅工作任務,舉全廠之力對掛鈎幫扶的早陽村在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提升、教育幫扶、產業發展等方面精準發力,全力協助地方黨委政府打好、打贏早陽村脫貧攻堅戰。
  • 農發行敘永縣支行 獲批15.5億元貸款支持生豬產業一體化扶貧項目
    近日,農發行四川省敘永縣支行150萬頭生豬產業一體化扶貧項目獲批,同意向四川德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發放產業扶貧固定資產貸款15.5億元。敘永縣隸屬於四川省瀘州市,地處四川盆地南緣,與雲南、貴州接壤。2月中旬,四川省政府發文宣布敘永縣正式退出國定貧困縣序列。
  • 關於2020年永州市市級產業扶貧合作社創建名單公示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和省政府精準扶貧的指示精神和工作部署,深入推進「千企幫村萬社聯戶」產業扶貧行動,充分發揮我市扶貧合作社帶貧減貧作用,通過農民合作社自願申報、縣區審查核實、市組織綜合評審,並經市局黨組研究,現將2020年度擬推薦的68家永州市市級產業扶貧合作社名單 (見附件)
  • 生豬養殖行業專題報告:生豬產業規模化紅利與相對效率曲線效應
    具體國家來看,以丹麥、德國和西班牙為例,丹麥 國內的生豬養殖場從 1982 年的 55023 家持續下降至 2018 年的 3125 家,場均存欄規模從 169 頭大幅提升至 4090 頭,年屠宰萬頭以上的屠宰場從 1970 年的 54 家減少至 2018 年的 8 家(合作社組織在丹麥的生豬產業經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 生豬、旱鴨場、養鴿專合社……樂山這些產業項目「錢」景光明
    大型生豬繁育與養殖基地即將開建近日,市中區人民政府與正邦集團籤訂《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投資協議》,從而,市中區將再建一個大型生豬繁育與養殖基地。該基地項目將有效增加市中區肉蛋品市場供應,同時助推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帶動養殖戶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