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個千古絕對,曾難倒過無數人,第一個被乾隆作為考狀元的題目

2020-12-26 史家怪談

對聯是漢族傳統文化之一,到現在已經有了非常久遠的歷史,可以算得上是中華瑰寶,歷史記載最早的對聯出現在三國時代,到現在我們國家在春節都還有著貼對聯的習慣,對聯講究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字數相同,結構相同,一副好的對聯讓人賞心悅目,流傳千古,但歷史上也出現過一些千古絕對,構思巧妙讓人無從下手,今天就帶大家欣賞一下這四個比較有名的千古絕對。(排名不分先後)

第一個:煙鎖池塘柳,這個對聯算得上是千古絕對裡知名度最高的,是當初乾隆考狀元時給兩位才子出的題目,這對聯看起來很簡單,畢竟只有五個字,但這五個字裡卻包含了金木水火土五行,這個對聯至今都沒有出現過工整的下聯,雖然也有不少人出過飛看似工整的下聯,像「茶烹鑿壁泉」「燈深村寺鐘」之類的,雖然工整,但意境卻差了很多,在這裡也不得不佩服乾隆老爺子出對聯的水平,就是不知道在之後能不能有一個合適的對聯出現

第二個: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這個對聯寫的是程度的望江樓,而且「樓」和「流」又同韻近音,整個上聯的意境和手法都堪稱一絕,但這個對聯倒是有一個還比較符合的下聯,這個下聯跟宜口古井有關,同樣是在成都,因為井旁邊有一塊「印月」的石碑,於是就有人寫出了下聯「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萬年,月影萬年」,這個下聯還是比較工整的,但意境上面還是差了那麼點意思

第三個:妙人兒倪家少女,這個對聯屬於拆字對,上聯「人兒」組成「倪」,「少女」組成「妙」,構思可以說是十分的巧妙,當然下聯也還是有,有人就寫道「信言者諸姓人言」,雖然看起來很工整,但是整句話沒發解釋,所以這個上聯,到現在也沒有出現合適的下聯

第四個:月照紗窗,個個孔明諸格亮,這個對聯秒在哪呢?「諸格亮」是「諸葛亮」的諧音,而孔明就是諸葛亮,「個個」也有「諸」的意思,對應上月照紗窗,整個對聯的意境和文採非常不一般,這個對聯倒是出現過一個比較符合的下聯:風送幽香,鬱郁畹華梅蘭芳,梅蘭芳字畹華,這個下聯不管從名字還是意境上來說,還是比較有水準的,稱的上是工整。

小夥伴們,你們還知道歷史上出過哪些千古絕對呢?可以拿出來分享一下哦

相關焦點

  • 史上最短千古絕對,區區4個字,說透儒家思想精髓,點醒世間無數人
    對於那些難度極大、構思極妙的對聯,我們稱之為千古絕對。比如,五行俱全的「煙鎖池塘柳,燈銷江壩橋」,再比如偏旁一致的「寂寞寒窗空守寡,沙漠淚海漸漲潮」。 有時候,人們會誤以為對聯越長就越難,其實不然,很多最絕、最妙、最令人驚嘆的千古絕對反而是極短極短的短聯,比如著名的單字聯,上聯只一個「墨」字,下聯是一個「泉」字,「白水」對「黑土」,再合適不過。據說,這則對聯出自康熙與乾隆這對爺孫,是個家喻戶曉的對聯故事。
  • 這篇唐代「高考滿分作文」,憑什麼成為千古傳誦的經典?
    其實,這首詩是錢起在唐玄宗天寶十年(751)參加進士考試時所作,是一篇真正的「高考滿分作文」。自科舉制度創立以來,無數學子於考場揮毫,窮盡所學寫下應試之作,但這些「作文」卻極少在文學史上留名。錢起的《省試湘靈鼓瑟》為什麼是「滿分作文」?又憑什麼成為千古傳誦的經典?
  • 乾隆嫌狀元長得醜,便出一上聯刁難他,他對出下聯後,乾隆:探花
    但這到底只是電影中的橋段,總是有很多藝術加工和前期設計的,雖然周星馳兩人的表演十分自然,但我們也都知道,這是經過無數個NG之後才達到的效果。但乾隆和劉鳳誥之間的故事卻是真正的即興發揮了。按理說他應該直接被淘汰了,但在場的禮部尚書常青卻十分欣賞他的書法和才情,特意給他延長了考試時間,讓他得以將所有題目都答完。就這樣,劉鳳誥得以去往乾隆殿前。乾隆從常青口中聽到這年出來了一個叫做劉鳳誥的極其優秀的考生,一時之間提起了興趣。可當乾隆看到劉鳳誥的時候,卻是眉頭一皺心裡一緊。這個劉鳳誥長得也忒有些磕磣了!
  • 秦檜後人考中狀元,乾隆帝問其祖先是誰?他用7個字來巧妙回答
    不要以為古代科舉就比今天簡單,明清科考和當今高考一樣都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何況秦大士居住在江蘇南京,在還沒有包郵區的年代,南京絕對是清帝國南方當之無愧的中心。經濟的發達自然造就了昌盛的文風,秦大士的考場就在這樣的魔鬼賽區。饒是年少有名的他也要30多歲才得以中舉。
  • 在古代考中狀元未必便平步青雲,大多數最終湮沒無聞
    在「學而優則仕」的年代,封建社會的讀書人都把科考作為躋身仕途的唯一途徑。科舉殿試第一名稱作狀元,號為「大魁天下」,又稱殿元、鼎元,為科名中最高榮譽,然而考中狀元絕非易事。天下學子在「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等等,勵志名言的激勵下,忍受十年寒窗,晝夜攻苦,頭懸梁,錐刺股,屢敗屢戰,勇跳龍門。
  • 只需改一個名字,就能獲得狀元稱號,此人為何拒絕乾隆
    這四件事中,只要遇到一件,就足以令人開心了。其中「金榜題名」,對於寒窗苦讀數十載的學子來說,無疑是出人頭地,光宗耀祖最好的途徑。然而,有的人辛辛苦苦考上狀元,最終卻沒能得到善終。就好比明朝的黃觀,他已經足夠厲害了,有多厲害呢?他是我國古代史上,唯一連中六元的人。平時我們所說的「三元」,是指解元、會元和狀元。
  • 這篇高考狀元的文章,激勵過無數人
    一個個相似卻不相同的日子,在我現在的腦海裡已經成為了回憶: 空氣中恆久漂浮著的粉筆屑, 擦了又寫寫了又擦不停更換的板書, 班主任用來「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神棍」, 數學課上,講析一道題目
  • 這篇高考狀元的文章,激勵過無數人
    一個個相似卻不相同的日子在我現在的腦海裡已經成為了回憶: 空氣中恆久漂浮著的粉筆屑, 擦了又寫寫了又擦不停更換的板書, 班主任用來「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神棍」, 數學課上講析一道題目N遍了我們還沒弄懂時老師恨鐵不成鋼的鬱悶表情
  • 一醜人高中狀元,乾隆出一對聯刁難,他答出下聯後被乾隆封了探花
    但凡事都會有例外,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一醜人高中狀元,乾隆出一對聯刁難,他答出下聯後,乾隆封了探花,這人是誰呢?一、清朝官員「大挑制度」清朝是封建制度統治的最後一個朝代,文明的進步、基因的進化,使清朝在各方面的發展都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尤其是康乾盛世時期,更是封建社會政治、經濟與文化的巔峰。
  • 他本是欽定的狀元,卻因為試卷打不開被乾隆劃到第四名!
    有人能拿下狀元這個頭銜,就也有人會落榜。當然了,也不是說拿不到狀元的是因為沒有真才實幹,很多人大多是因為沒有運氣。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從隋煬帝設立進士科到1905年廢除科舉制的這1300多年來,考中狀元的有700人左右,可是被後人記住的狀元卻沒有幾個。能夠被人記住的反而卻是那些落榜的。
  • 封開西村 唐代嶺南第一個狀元莫宣卿故裡狀元村
    封開河兒口鎮西村 唐代嶺南第一個狀元莫宣卿故裡狀元村唐朝中期稱長樂,歷史上還設立過鄰、裡、村等建制。唐代嶺南第一個狀元莫宣卿出自長樂裡,故此地稱為狀元故居,這裡是唐宣宗皇帝筆下的南方遠地;是唐懿宗帝賜字文德的家鄉。至今遺存的千年城堡、唐宋古井、明朝長樂裡牌坊、清朝古居等,無不述說著西村悠久的歷史。西村民俗獨特,有著兩廣(廣東廣西)和南北(南方和中原)文化的交融,孕育了獨樹一幟的西村文化。
  • 古代考個狀元相當於現在什麼學位?
    而且只要你學習夠好,中間沒有複雜的過程,也不存在初中沒學好就不讓你上高中,哪怕你小學初中成績像屎一樣,只要你高考第一名,照樣是狀元。但是在古代,就沒有這麼幸運。古代要想參加考試是有門檻的,不是什麼阿貓阿狗都能參加。首先你得過了縣試和府試才行,考過了就是童生,才有資格參加院士,如果很幸運地通過了,才稱之為秀才。
  • 「山東山西河南河北東西南北,山河壯麗」,下聯一出堪稱千古絕對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對聯,而且有很多千古絕對,我們經常聽說的對對子的高手都有蘇東坡,還有紀曉嵐,乾隆等等。對對子,個人的綜合素質要求很高,一般對對子都是當面對,這就考驗你的隨機應變能力還有知識儲備,所以說呢,對對子可是個難事。今天我們要講兩個很有意思的故事。
  • 史上最短絕對,區區4個字,說透儒家思想精髓,點醒世間無數人
    對於那些難度極大、構思極妙的對聯,我們稱之為千古絕對。比如,五行俱全的「煙鎖池塘柳,燈銷江壩橋」,再比如偏旁一致的「寂寞寒窗空守寡,沙漠淚海漸漲潮」。有時候,人們會誤以為對聯越長就越難,其實不然,很多最絕、最妙、最令人驚嘆的千古絕對反而是極短極短的短聯,比如著名的單字聯,上聯只一個「墨」字,下聯是一個「泉」字,「白水」對「黑土」,再合適不過。據說,這則對聯出自康熙與乾隆這對爺孫,是個家喻戶曉的對聯故事。
  • 中國史上四個危害最大的罪人,第一個罪孽深重,最後一個遺臭萬年
    在我國歷史上有許多為我們所牢記的功臣,同樣也有被人永遠唾棄的人,他們每一個的所作所為使得他們名流千古或者遺臭萬年或者默默無名在時間的長河中消失。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四位最不可原諒的人,每一位都遺臭萬年,為世人所唾棄,他們所作所為被世人永遠牢記,因此他們的罪名永遠不會被人們所忘記。
  • 鍾馗因為貌醜丟掉狀元;乾隆時期卻還有更奇葩丟掉狀元的人存在
    而在古代能夠中個狀元的更是鳳毛麟角了,但是因為各種原因獲得狀元而又丟掉狀元的也不是沒有,據傳,唐時鐘馗中了狀元後,皇帝李淵就嫌棄鍾馗貌醜,拿掉了他的狀元頭銜。我們今天的主人翁卻是因為特殊原因撿到一個狀元。
  • 康熙皇帝是千古的一帝嗎?他為大清帶來了鼎盛,是一代明君嗎?
    千古的一帝只不過是清朝一群馬屁精的吹噓,就像乾隆自稱十全老人,十全武功,實際上乾隆頂多算是一個富二代,敗家子,如果真要算有什麼特別大,對後世有什麼功績的話,那就是乾隆對新疆的統治,但是這對比秦皇漢武等等,更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好了言歸正傳,康熙的這些功績恐怕連東漢劉秀都未必比得過,更不要說和秦皇漢武比,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
  • 怎麼才能儘快考過科三科四?幾位車主給了答案,考駕照的看看!
    怎麼才能儘快考過科三科四?幾位車主給了答案,考駕照的看看!車主一:科目三考試時間從科目一考試開始計時,為期三年,三年期間如果沒有考完四個科目,三年過後駕校取消檔案,你只有重新報名考試。看到你題的問題可以看出,你已經考過了科目一和科目二這兩科,還有兩個月的時間考科目三和科目四是完全足夠的,時間方面得安排緊些,如果你科目三補考一次,時間就要安排得更緊,我是2014年考的駕駛證,我把當時科目三從刷學時到報考到練車時間作一個概括,希望對你有幫助。
  • 文天祥:「狀元中的狀元」,中國歷史上有趣的狀元,你知道幾個?
    答案是504位,其中唐朝139人,位列第一,五代十五期間有11人,宋朝時期有118人,元朝只有32人,明朝也未能突破百人,只有90人,反而是清朝有114人。 當然,這裡面還有一些數據並沒有寫進去,比如另外,遼、金兩朝也有狀元誕生,遼有18人,金有15人,還有太平天國4個狀元之類。如將這些狀元同唐、五代,宋,元、明、清的狀元算在一起,那麼中國歷史上一共有552名。
  • 她是最牛考生,考英語睡著了,考語文忘寫名,最後卻考個廣西狀元
    而在2007年的高考裡就有這麼一個故事,她是最牛考生,考語文沒寫名字,考英語睡大覺,結果考出個廣西狀元。早在隋朝大業元年(605年)科舉制誕生的那一刻起,考試在我國歷史上就有著舉重若輕的地位。科舉選拔人才的制度在我國延續了一千多年,也被世界各國廣泛學習,直到1900年的清朝才被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