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十年苦讀都是為了能夠出人頭地。而在古代能夠中個狀元的更是鳳毛麟角了,但是因為各種原因獲得狀元而又丟掉狀元的也不是沒有,據傳,唐時鐘馗中了狀元後,皇帝李淵就嫌棄鍾馗貌醜,拿掉了他的狀元頭銜。我們今天的主人翁卻是因為特殊原因撿到一個狀元。
是什麼原因讓那個中了狀元的倒黴蛋丟到狀元呢?說起來還真是讓人非常的無語,而狀元郎更是無語了。
話說乾隆43年(1778年)的殿試結束之後,狀元的人選雖產生了一些分歧,但最後還是由主考官拿定了主意,取北京大興考生邵自昌為狀元,江西大餘考生戴衢亨為榜眼。
乾隆皇帝在檢閱前十名考生的卷子之後,同意了主考官的推薦。按照程序到了拆封試卷時候了,這時候該禮部尚書程景伊上場了。
如果此時能夠順利進行下去,也就沒有什麼好說的了,但是到了關鍵時候卻出現了一個小問題。之所以說是小問題,那是因為程景伊拆封狀元的試卷是拆了好幾下也沒有拆開。
也許是程尚書年紀大了,手腳哆嗦;或是因為緊張;或是古代膠水製作的太優良了,導致狀元的試卷多次未被拆開。但不論什麼原因,你無法拆開,有人就不樂意了,於是乾隆皇帝命人拆榜眼的卷子,但是榜眼的拆完,狀元的還是沒有拆開;那就再拆探花的吧……直到第四名的卷子拆開後,狀元的卷子終於被拆開了。也許是覺得這樣不是什麼好兆頭,乾隆發話了「狀元就不要給他了,把他放到第四名吧」
就這樣,狀元莫名其妙地調到了第四名,榜眼升至狀元,第二名的戴衢亨意外撿到了一個狀元。
但是這個狀元卻是個為官清廉之人,在他擔任戶部侍郎的時候,有部下為了巴結他,給他出了一個主意「將鹽價提起來,這樣多獲取的利潤,政府和鹽商五五分成,可謂皆大歡喜。」屬下的這個提議看似戴侍郎無甚好處,其實不然。只因為戴大人有個身為鹽商的親戚,如果這個馬屁拍好了,那自然是「皆大歡喜」。但戴衢亨卻是頭也不回地丟給屬下一句話「老百姓可是在這皆大歡喜之列?」
聞及此話,屬下知道,這馬屁拍錯了對象,趕緊回去終止了這個提議的實施。
自古清正廉明之人都不可避免的要得罪一些人,戴狀元也不例外。於是就有人合夥收集戴衢亨的所謂「罪證」,總結出「五大罪狀」提交皇帝定罪。
此時早就改朝換代,皇帝已經是乾隆的兒子嘉慶帝了。嘉慶帝在看到小嘍囉花傑提交的「五大罪狀」之後氣急而樂「這也算罪狀?這些要都是罪,只怕世間已沒有好人了。你們乾脆連我這個皇帝也抓起來得了。」
有了這些人的鬧騰,不僅沒有將戴衢亨打壓下去,反而讓嘉慶更加的信任他了,讓他做了太子少師、體人閣大學士,位居一品大員之列。還專門寫詩嘉獎戴衢亨:
「知遇先皇早,欣看晚器成。予申三錫命,汝矢一心誠。鳳闕隨雙彥,鰲頭冠眾英。荷天作霖雨,江右燦臺衡。
獲此殊榮的戴大人受寵若驚,將皇帝親賜之詩謄刻於石碑之上立於自家門口,還在上面修上了亭子,早出晚歸都要拜祭石碑一番。看來,古板的戴狀元也是會拍馬屁的,時間、火候掌握的精確至極。
戴狀元去世後,嘉慶親自參加追悼會,並且給予了戴狀元很高的讚譽,以極高的論調為戴衢亨蓋棺定論。稱讚他是一個高尚且有道德的人,一生所做之事都是有益於人民、有益於朝廷社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