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餘地叫停「家長批改作業」!光喊口號不行,必須健全問責機制!

2020-12-14 騰訊網

愈演愈烈!家庭作業本就不該是「家長作業」,看似簡單的問題,為何會掀起軒然大波?

有關「家長是否應該批改作業」的問題,近日引發不少網友討論,衝上熱搜榜

11月10日,遼寧省教育廳在其官網公布《遼寧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管理「十要求」》,其中明確指出,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嚴禁家長、學生代勞。對於不按時批改作業的教師,一律取消職務晉級、評先評優資格。

而就在10月底,山西太原教育部門也明確規定: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打掃教室衛生、點讚轉發各類信息。(詳情戳連結:明確了!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點讚轉發各類信息…

記者梳理發現,從2018年至今,已有遼寧、浙江、海南、河北、廣東、山東、貴州、廣西、山西和陝西等至少十個省份教育部門出臺相關文件「叫停」家長批改學生作業,有的地方明確定期開展作業督查,甚至將作業管理納入績效考核。

政策「叫停」,

但現實問題依舊未停!

家長叫苦,老師委屈!

家長叫苦連連:「自己都不會,怎麼敢教孩子?」

老師也很委屈:「夾心餅乾不好當,成績落後還是得我負責!」

2017年,教育學者李鎮西曾做過一項關於教師減負的調查,來自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2787名教師參與其中。

調查結果顯示,應對各級各類檢查任務、臨時交辦的非教學任務、完成網上各類學習、參與各級各類會議培訓是佔用教師時間的四大主要因素。而教師真正用於教學及相關準備的時間其實不足四分之一。

家長固然要關心孩子完成作業的情況,

但絕不是越俎代庖,

直接接替教師完成批改,

削弱學校教育應當堅守的專業價值。

多地叫停「家長批改作業」,

值得慶賀麼?

如果套用這樣的規定,這不就是相當於說農民種地必須下田、醫生看病必須接觸病人麼?所以,這樣的規定實際上也顯露了那些讓家長批改作業的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教師批改作業,其所面對的並不是一張紙,而是給自己的教學成果打分,是教學活動中的最重要的師生互動內容。缺少這一環節,可以肯定地講,學校教將不教,學將不學。亦因此,將教育的底線性常識明示於規定,這樣的規定如果不被視為可悲的話,至少不值得慶賀。

光明網評論

既然已被全國多地命令禁止,

為何批改任務把家長「逼瘋」的現象

還是時常出現?

「老師沒有精力批改作業」聽起來像笑話,

但在重重非教學任務的壓力下,

這樣脫離主業的困境確實存在。

面對相關部門交付的各項事務性工作,老師們往往難以回絕,只得「兩眼一睜,忙到熄燈」。而在整日連軸轉的情況下,把批改作業的本職推給家長,便成為一種教師角色錯位下的壓力傳導。

因此,要真正根除讓家長批改作業的亂象,首先就要擺正各方職責,解決好對教師的時間擠壓問題,讓他們得以把最寶貴的精力放到教學工作上。

批改作業之爭,並不該成為家長和教師之間的兩方對峙,家長當然不應承接老師的任務,但一味批評教師的懶惰也失之偏頗。理性分析這種職責失位背後的形成機制,在明確各方責任後強化規定落實,才能真正避免家長批改作業屢禁不止的困境。

中國青年報 任冠青

一項政策貼地而行,

光喊口號不行,

必須健全問責機制!

問責機制的缺乏,恰恰是《意見》難落地的重要原因。所以,減少乃至杜絕「家長批作業」現象,需配置一套賞罰嚴明的評價體系。

在這方面,不妨像抓「教師工資不低於公務員工資」一樣,充分發揮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的作用,讓教育督導「長牙齒」。對於那些尚未執行《意見》要求的地方,國務院有必要加強督導,督促各省份儘快制定相關文件,如果遲遲不肯動議,也有必要給予一定懲罰。

總而言之,教師將批改家庭作業的責任轉移到家長身上,不論在科學性還是從義務教育分工層面,都經不起考量。既然中央已經出臺了明確的《意見》,各地就得儘快制定相應的執行細則,別因為短時的利益,而破壞了長久的教育生態。

新京報 社論

家長和學校都要

清楚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不缺位、不越位,

把各自的角色扮演好。

如此,

關於「誰來『改』我的作業」這個問題,

才不會成為問題!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體事業部

編輯:劉燁燁、李楊詩宇(實習生)

責任編輯:王迪

「人民名品」

了解不一樣的「人民」國貨,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人民旅遊」

分享你的遊記與攻略,展示你的美景與美食,代你體驗不一樣的風景與風情。

「民生周刊」

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 ,中國唯一專注民生的新聞周刊。

相關焦點

  • 全國多省份叫停家長批改作業 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
    全國多省份叫停家長批改作業 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 2020-11-11 16:02:54 來源:千龍網  |  作者:佚名| 字號:A+ | A- 【全國多省份叫停家長批改作業】全國至少十省份叫停「家長批改作業」,個別納入學校績效管理家長是否應該批改作業連日來引發不少網友討論。
  • 3年內10餘省份「叫停」家長批改作業 能否給家長減負
    11月10日,遼寧省教育廳在其官網公布《遼寧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管理「十要求」》,其中明確指出,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嚴禁家長、學生代勞。對於不按時親自批改作業的教師,一律取消職務晉級、評先評優資格,學校校長取消評先評優資格。
  • 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教育部叫停「家長作業」
    教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的現象屢見不鮮,不只給家長增加了負擔,也激化了教師與家長之間的矛盾。》,意見明確,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或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不得布置懲罰性作業,教師要認真批改作業,強化面批講解,及時做好反饋。
  • 十餘省份叫停「家長批改作業」,此舉真的能減輕家長負擔嗎?
    孩子作業亂象問題一直是家長和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最近,遼寧省公布了《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管理「十要求」》,明確規定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嚴禁家長代勞,違者一律取消晉級、評先評優資格。據悉,目前全國已有十餘省份出臺類似規定。此舉一出臺,不少網友紛紛點讚,認為家長終於解放了。那麼,這一規定真的能夠減輕家長負擔嗎?筆者認為不見得。
  • 湘江評論|黃躍成:叫停「家長批改作業」 各司其職更有利於孩子成長
    家長是否應該批改作業連日來引發不少網友討論。11月10日,遼寧省教育廳在其官網公布《遼寧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管理「十要求」》,其中明確指出,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嚴禁家長、學生代勞。對於不按時親自批改作業的教師,一律取消職務晉級、評先評優資格,學校校長取消評先評優資格。此舉得到不少網友點讚支持。
  • 還記得前段時間「家長退群」事件嗎?現在多省已叫停家長批改作業
    此事件一出,立刻在網上引起不小的轟動,不少家長站出來,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說明,原本家長群是方便學校和家長溝通的橋梁,結果卻成為家長的「壓力群」。老師每次用公告方式通知各位家長幫孩子批改作業。如果家長批改作業出現錯誤,比如標點符號打錯,都要被老師在群裡點名批評。這給家長帶來了很大的負擔。
  • 家長迎好消息!十餘省叫停「家長批改作業」,不負責老師取消評優
    3、老師讓家長批改作業,因家長不滿 「老師讓家長批改作業」是一個很大的矛盾點 因為「批改作業」引發家長和老師之間矛盾的事屢屢發生,家長和老師雙方也是各執一詞。
  • 弄潮·視評丨讓家長批改作業,這個「懶教」該治了
    ,再次引發家長共鳴。但是家長圍觀,只能點讚勇氣可嘉,不敢仿效揭竿跟進。師令如山倒,誰都不敢跑。在批改作業的責任問題上,如果老師撒手不管,家長這頭也撒手,兩頭落空,孩子的學習成績就從半空中掉下來了。那個痛,家長和孩子都承受不起。遼寧省最新出臺的禁令,讓很多家長看到了批改作業得「解放」的希望。
  • 緊急叫停!全面取消!家長要不要幫孩子批改作業:教育廳正式發話了……
    再想起平時那一幕幕,批改作業、拍攝上傳背誦視頻、活動打卡、作業籤字,她就更頭疼了。看到這裡很多家長表示感同身受。掙錢養家、幹活帶娃,還要輔導作業、批改作業。一個人當真是活成了千軍萬馬。批改作業為何如此「遭人恨」呢?
  • 叫停「家長改作業」讓教育回歸本義
    11月10日,遼寧省教育廳公布的《遼寧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管理「十要求」》指出,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嚴禁家長、學生代勞。對於不按時親自批改作業的教師,一律取消職務晉級、評先評優資格,學校校長取消評先評優資格。此舉得到不少網友點讚。
  • 教育部叫停!這一行為要嚴處
    教育部叫停!」的話題引起熱議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10日表示,將從健全作業布置的機制、提升作業的質量、加強日常監管等三個方面落實好作業的管理工作。
  • 2021年國考申論申論熱點:叫停家長改作業讓教育回歸本義
    叫停家長改作業讓教育回歸本義 【背景連結】 11月10日,遼寧省教育廳公布的《遼寧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管理「十要求」》指出,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嚴禁家長、學生代勞。
  • 作業批改家長代勞,輔助學生學習也是家長,那麼老師做什麼?
    也正是因為如此,多省發文「叫停」讓家長代替老師批改作業的做法從2018年至今,已有遼寧、浙江、海南、河北、廣東、山東、貴州等10多個省份的教育部門出臺相關文件「叫停」家長批改學生作業的做法,有的地方還明確定期開展作業督查,甚至將作業管理納入績效考核其中遼寧省的發文相對來說更為嚴厲
  • 叫停家長代改作業 回歸教育本位
    會上,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教育部將嚴格落實作業的管理工作,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12月10日 人民日報)教師讓家長批改作業的現象時有發生,家長們的吐槽也並非最近才有。
  • 「教啥啥不行,叫家長第一名」,如此叫板教師真箇天下第一名
    前一段時間,人民日報也直接點名了教師讓家長批改作業的問題,要求教師必須要承擔起自己應當承擔的工作,而不應該把自己應擔的責任推給家長。各地省市也先後出臺了文件,對此做出了積極地回應,叫停了教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的問題。但是,只是這樣的一個政策並不能徹底扭轉教師和家長之間的矛盾。
  • 家長群壓垮成年人——不能把批改作業推給家長!學生、老師、家長應...
    對於現在老師在家長手機布置作業,要家長批改作業等,家長真是怨聲載道。 我一個同事,四十幾歲生了一個兒子,現在兒子讀小學,為了輔導孩子做作業,50多歲的老太婆不得不自學英語。她給我傾倒苦水:真不該生這個孩子啊!輔導孩子做作業實在是苦不堪言呀!以前小學、初中、高中的課程內容早就忘得一乾二淨了。現在不得不從頭自學小學內容。
  • 問教丨杜絕學生作業變為家長作業,怎麼做到「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10日表示,將從健全作業布置的機制、提升作業的質量、加強日常監管等三個方面落實好作業的管理工作。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發現一起,嚴處一起」的表態是很嚴格的,而要真正做到,必須發揮教育督導的作用,完善問責機制。
  • 教育部:要求家長批改作業 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在10日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對於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個問題,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 教育部表態:嚴禁老師讓家長批改作業!今後家長「解放」了?
    江蘇這位家長因為十分不滿老師每天在微信群中讓家長為孩子批改作業而憤然退群,他直言將孩子送到學校,老師就應該承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批改作業是老師的分內之事,不應該甩手給家長。
  • 九江家長吐槽給孩子批改作業出題做手工:啥時叫停?
    連日來,不少市民通過九江報業融媒各媒體平臺留言,表示被家長群裡的「家庭作業」所累,甚至出現了家庭成員逃避、推諉的現象。更有人發問:國內有些省已經明確叫停「家長改作業」,江西何時能跟上?「其實我覺得這就跟以前讀書的時候,做完作業老師要求家長籤字『已閱』,寫完作文要求家長『批改』,背課文要求家長籤上『已背熟』是一樣的吧,只不過平臺不同了。」說這話的是80後丁秦秦,她認為家長群的存在是家校溝通的橋梁,認為家長群更是一種督促,「我覺得家長群是一個必須存在的群,沒有了這個群,你跟老師很難做到這樣的無縫交流。總體而言,還是利大於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