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累!九江家長吐槽給孩子批改作業出題做手工:啥時叫停?

2020-12-15 掌中九江

不久前,網上一起家長退群事件火了,該家長不僅退群,還撩下了一句話: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一時之間,此事引發了潯城家長之間的熱烈討論。

連日來,不少市民通過九江報業融媒各媒體平臺留言,表示被家長群裡的「家庭作業」所累,甚至出現了家庭成員逃避、推諉的現象。更有人發問:國內有些省已經明確叫停「家長改作業」,江西何時能跟上?

讓家長給孩子出題,是家長的「大難題」

「每天晚上要檢查作業,倒也不會弄到很晚,最煩的是有考試的時候。」市民蔡女士的兒子上小學五年級,她告訴記者,平時檢查作業倒也還能接受,只需做完一門檢查一門就好。最怕的就是考試。通常,每次考完試一天要發幾張試卷,家長在家要負責給孩子訂正試卷,等到孩子做完作業再訂正試卷,就要花費很長時間。由於蔡女士愛人不在九江,加上自己又在銀行工作,遇上加班晚了,大人孩子都比較遭罪。「我公公婆婆年紀大了,搞不來這些,只有等我下班。如果只是家長督促孩子完成作業,我非常願意配合,孩子做完了作業就可以去睡了嘛,等我們家長回來再檢查是不是都完成了就行。但是現在要求不僅要檢查還要訂正,有時候還要求我們出題,就有點過頭了吧。」

令汪先生最頭大的,正蔡女士所說的出題。「孩子做錯一道題,要求我們家長重新出一道類似的題目,有時候要出三道,讓孩子再做一遍,這不是磨人嗎?」汪先生,隨著孩子年紀增大,出題無疑是給家長出難題。「我們又不是老師,怎麼會出題?更何況叫我們做題都難,還要出題,太難為人了,我每次都只能求助我的大學同學,找多了都很不好意思。」

家長群裡的「作業」有時候有些「出格」。手抄報、畫報、手工作業、小作文,對於這些孩子獨立完成難度較大的作業,基本上離不開家長的幫忙。久而久之,家長直接代勞,這也加重了家長們的抱怨。

更令不少家長無奈的是,家長群還會變成一個令人尷尬的「誇誇」群。「可能只是老師在群裡簡單地說了某項工作已完成的時候,總會有一個家長跳出來表示感謝,接下來就會被『感謝』刷屏。」劉女士仍然記得被滿屏「感謝」衝擊的那晚,那是兒子剛上幼兒園的第一天,「每個家長都出來說一句,謝謝老師,您辛苦了,還要附帶一朵玫瑰花。這麼多人都說感謝了,我想了很久我要不要發。」當天,劉女士最終還是發出了那句「感謝」,「大家都說了,你不說不太好吧?」

群裡的「作業」更像是一種督促

家長群,無論是建於QQ還是微信平臺,對家長來說,基本是個標配。有些家長手機裡的微信群,還不止一個。

「作為一名家長,誰沒幾個家長群呢?」李妍的女兒今年上三年級,李妍不僅在女兒學校的班級家長群裡,女兒所上的興趣班,也各有一個家長群。「每天班上的家庭作業,老師都會發在群裡,我們每天都要比對著看看她完成了沒有,甚至還要檢查。興趣班的家長群,老師每次上課會發一些課堂實時照片,像我們報了一個舞蹈班,在家也是需要練基本功的,每天要在群裡發視頻打卡。」李妍手機裡有4個家長群,她坦言,儘管覺得疲憊,但她認為這是一個家長應盡的責任與義務。

「其實我覺得這就跟以前讀書的時候,做完作業老師要求家長籤字『已閱』,寫完作文要求家長『批改』,背課文要求家長籤上『已背熟』是一樣的吧,只不過平臺不同了。」說這話的是80後丁秦秦,她認為家長群的存在是家校溝通的橋梁,認為家長群更是一種督促,「我覺得家長群是一個必須存在的群,沒有了這個群,你跟老師很難做到這樣的無縫交流。總體而言,還是利大於弊吧。」

希望家長群能更加「規範」

對於家長群裡的「作業」,全國很多地方已經做出了回應。2018年的山東、陝西,2019年的山西、貴州、廣西、浙江、河北,還有2020年的廣東、海南、遼寧陸續叫停「家長改作業」。不少潯城家長,同樣也期待著家長群能更加「規範」。

劉陽是一名家長,同時也是一名培訓機構的老師,她本人對「家長群」非常支持,「我覺得孩子小時候的學習離不開家長的培養,畢竟小時候才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對於正常的要求,身為家長還是要配合老師和學校的,孩子是自己的,家長不可能做到都讓學校和老師去管。說實在話,一個老師面對40多名孩子,也管不過來呀。我個人覺得,越是好的學校,家長越配合吧。」

「我現在非常厭倦家長群,每天要在群裡回答家長們的問題,很多時候,群公告裡寫得很明白了,還是要來問。」張老師,是我市一所小學的班主任,對於外界所說的,家長群給家長布置作業背後的原因就是老師不備課、不改作業,她覺得很委屈。張老師說,最初的源頭是因為家長們每天都在群裡發問:孩子在校表現如何?上課是不是聽講了?作業完成得如何?考試考得如何?「本來我們在班上布置了作業,學生不記,家長問來了,我們又要在群裡發一次,慢慢地,這就變成了一項工作。」張老師表示,對於一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家長的監督和陪伴至關重要,更直言「部分家長工作繁忙、自顧不暇,但卻需要花時間教育陪伴小孩,時間久了就會積壓爆發,這也確實能夠理解。但是總體來說,還是希望家長主動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來。也希望有些問題,家長可以單獨和老師私聊,這樣也避免了對其他家長的打擾。

黃玉楓直言,家長群就應該回歸本位。「其實我感覺,需要批改作業的基本上是一些低年級的家長,或者說以小學家長群居多,等孩子大了,這樣的『作業』在家長群很難見到了。」 黃玉楓說,希望家長群裡能少一些對家長的苛刻、出格的要求,少一些家長對老師的「感謝」,家長能單獨與老師交流就無需在群裡多言,「讓家長群更純粹一點吧。

(九江報業融媒記者 孔穎

相關焦點

  • 湘江評論|黃躍成:叫停「家長批改作業」 各司其職更有利於孩子成長
    (11月11日澎拜新聞)  「家長批改作業」一石激起千層浪,反映出了一些學校教育工作存在的職責錯位等瑕疵,也反映了家長望子成龍的教育焦慮。一方面是學校把過多的責任推給了家長,另一方面是家長飽受不該有壓力的情況下,為了孩子成長忍辱負重,助長了此風氣的蔓延。但是,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終究不是孩子成長的好辦法,更非長遠之計,經不起時間考驗。
  • 3年內10餘省份「叫停」家長批改作業 能否給家長減負
    南京師範大學教授程平源對家長批改作業這一現象做了分析:家長批改作業使家長承擔了學校的工作量,也承擔了學校的職能。這種現象背後是教育制度、目前的社會結構等更深層次的原因。程平源說:「教育私有化以後,教育向市場開放,導致競爭急劇增加,為此家長需要通過輔導班的形式來提升孩子的成績。
  • 全國多省份叫停家長批改作業 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
    全國多省份叫停家長批改作業 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 2020-11-11 16:02:54 來源:千龍網  |  作者:佚名| 字號:A+ | A- 【全國多省份叫停家長批改作業】全國至少十省份叫停「家長批改作業」,個別納入學校績效管理家長是否應該批改作業連日來引發不少網友討論。
  • 家長迎好消息!十餘省叫停「家長批改作業」,不負責老師取消評優
    老師表示:一個班三四十個孩子,一個老師根本照顧不過來,難以做到每天批改每個學生的作業,家長有針對性地批改作業,更有助於孩子鞏固知識。 「家長批改作業」一事喧囂塵上,也引起了各地教育部的關注,這不十餘省就針對此問題發表了相關政策。
  • 緊急叫停!全面取消!家長要不要幫孩子批改作業:教育廳正式發話了……
    孩子的作業已經做不完了,還要擠出時間,去抄這樣一份毫無意義的說明?想想就心疼。再想起平時那一幕幕,批改作業、拍攝上傳背誦視頻、活動打卡、作業籤字,她就更頭疼了。看到這裡很多家長表示感同身受。掙錢養家、幹活帶娃,還要輔導作業、批改作業。一個人當真是活成了千軍萬馬。
  • 還記得前段時間「家長退群」事件嗎?現在多省已叫停家長批改作業
    此事件一出,立刻在網上引起不小的轟動,不少家長站出來,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說明,原本家長群是方便學校和家長溝通的橋梁,結果卻成為家長的「壓力群」。老師每次用公告方式通知各位家長幫孩子批改作業。如果家長批改作業出現錯誤,比如標點符號打錯,都要被老師在群裡點名批評。這給家長帶來了很大的負擔。
  • 十餘地叫停「家長批改作業」!光喊口號不行,必須健全問責機制!
    家庭作業本就不該是「家長作業」,看似簡單的問題,為何會掀起軒然大波? 有關「家長是否應該批改作業」的問題,近日引發不少網友討論,衝上熱搜榜 11月10日,遼寧省教育廳在其官網公布《遼寧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管理「十要求」》,其中明確指出,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嚴禁家長、學生代勞。
  • 十餘省份叫停「家長批改作業」,此舉真的能減輕家長負擔嗎?
    孩子作業亂象問題一直是家長和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最近,遼寧省公布了《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管理「十要求」》,明確規定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嚴禁家長代勞,違者一律取消晉級、評先評優資格。據悉,目前全國已有十餘省份出臺類似規定。此舉一出臺,不少網友紛紛點讚,認為家長終於解放了。那麼,這一規定真的能夠減輕家長負擔嗎?筆者認為不見得。
  • 叫停「家長改作業」讓教育回歸本義
    11月10日,遼寧省教育廳公布的《遼寧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管理「十要求」》指出,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嚴禁家長、學生代勞。對於不按時親自批改作業的教師,一律取消職務晉級、評先評優資格,學校校長取消評先評優資格。此舉得到不少網友點讚。
  • 沒有人再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真的就解脫了?自己的孩子自己得上心
    近日,關於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的事兒,真可謂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教育部對此明確要求,對於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等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掃衛生、做手工、查作業等,讓許多本就為生計奔忙的家長煩不勝煩。如今有了不批改作業的「尚方寶劍」,家長們就真的可以徹底解脫嗎?孩子的作業要不要看?娃是自己的您看著辦。
  • 教育部嚴處要求家長批改作業行為,家長改作業,教師做什麼?
    近幾年新聞熱搜裡時不時出現「家長沒改作業被老師批評」、「因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家長退出家長群」等此類的新聞,還有老師在家長群裡點名批評:「昨晚賺了幾百萬?你這樣將來你的孩子和你一樣可悲!」「那幾位沒改作業的家長,請配合老師的工作」這些言論引起家長不適。
  • 弄潮·視評丨讓家長批改作業,這個「懶教」該治了
    但是家長圍觀,只能點讚勇氣可嘉,不敢仿效揭竿跟進。師令如山倒,誰都不敢跑。在批改作業的責任問題上,如果老師撒手不管,家長這頭也撒手,兩頭落空,孩子的學習成績就從半空中掉下來了。那個痛,家長和孩子都承受不起。遼寧省最新出臺的禁令,讓很多家長看到了批改作業得「解放」的希望。
  • 面試題目解析:一些教師讓家長給孩子批改作業,但校方嚴令禁止
    現在有一些教師讓家長給孩子批改作業,但校方嚴令禁止,認為這樣做會造成教師責任小,而家長壓力大,對此你怎麼看?其實之前,教育部在答覆政協委員提案時表示:「教師不得通過手機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業,不得將批改作業的任務交給家長,避免出現『學校減負、社會增負,教師減負、家長增負』等現象。」因此,我們應該支持校方的態度,並可以通過分析這一做法的危害陳述自己支持校方態度的理由。
  • 2021年國考申論申論熱點:叫停家長改作業讓教育回歸本義
    叫停家長改作業讓教育回歸本義 【背景連結】 11月10日,遼寧省教育廳公布的《遼寧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管理「十要求」》指出,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嚴禁家長、學生代勞。
  • 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教育部叫停「家長作業」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多地出臺舉措「叫停」家長批改學生作業,依據的是2019年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意見明確,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或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不得布置懲罰性作業,教師要認真批改作業,強化面批講解,及時做好反饋。
  • 幼兒園讓做手工小船,小朋友家長: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 ——— · Start · ——— ——— 這年頭,幼兒園孩子的家長們,可都是傳說中的手工達人,誰要說自己沒做過個幼兒園手工作業,都不好意思跟別的家長打招呼。不過,這做手工的手藝也有精湛程度之分,一位幼兒園孩子家長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照片對比, 就深刻印證了什麼叫: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 作業批改家長代勞,輔助學生學習也是家長,那麼老師做什麼?
    家長群對於這些內容我們暫且不做評論誰對誰錯,只是想說,其實老師批改作業還真是分內之事。也正是因為如此,多省發文「叫停」讓家長代替老師批改作業的做法從2018年至今,已有遼寧、浙江、海南、河北、廣東、山東、貴州等10多個省份的教育部門出臺相關文件「叫停」家長批改學生作業的做法,有的地方還明確定期開展作業督查,甚至將作業管理納入績效考核其中遼寧省的發文相對來說更為嚴厲
  • 教育部表態:嚴禁老師讓家長批改作業!今後家長「解放」了?
    江蘇這位家長因為十分不滿老師每天在微信群中讓家長為孩子批改作業而憤然退群,他直言將孩子送到學校,老師就應該承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批改作業是老師的分內之事,不應該甩手給家長。
  • 家長吐槽幼兒園手工作業引共鳴,個個被逼成全能,網友:可以兼職
    爸媽們有給孩子做過幼兒園布置的手工作業嗎?前兩天表妹就給我吐槽了他們幼兒園剛布置的手工作業,主題是「變廢為寶,回收再利用」,是為了響應垃圾分類而舉辦的一個活動。學校裡給每個孩子發了6個紙盒,讓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開動腦筋,發揮創意,做出與眾不同的小椅子。
  • 不明白家長為何不願意批改作業,等孩子大了,再想批改已然來不及
    最近,一個家長退出家長群的視頻引發網友熱議,於是乎,所有矛頭都指向「讓家長批改作業」的教師,於是乎,各地紛紛出臺政策,要求教師親自批改作業,甚至是要全批全改。作為一個教師,我想說的是:批改作業是教師的責任,是分內事,就算是全批全改也沒意見。但是,這也不能成為家長就可以放手不管的理由。我批改了作業,請家長們至少要看一眼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