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靠撒謊拿到 offer 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2020-12-18 騰訊網

知乎上有個話題,關注者8444,瀏覽次數1709w:

每相隔一陣子,這個問題就會被撈出來。問題下面,不乏各種靠造假拿到高薪的崗位的人。

有報導曾指出,有81%的應聘者會在面試時撒謊,應屆生面試時,平均每10分鐘撒2.19個謊!

不過鹿格格還是奉勸各位應屆生,沒有遭受過社會毒打的你們,真的真的真的不要妄想通過撒謊拿到offer!

你們太嫩了,撒謊,HR一眼就能看出來......

一、HR的「火眼金睛」

與這個問題相對的,知乎還有一個問題:

下面各個HR各抒己見:

@Wicky Liang

真想測謊,抓的是邏輯漏洞

事先做點功課,把簡歷不同模塊寫到的內容串聯起來,打亂時間軸,針對可能矛盾的地方追問細節,連續追問看有沒有自相矛盾的地方。這個辦法百試百靈!

@點爸

有一種最常見的方法叫行為事件訪談法

要求候選人聊一下過去做過的事情,在什麼樣的背景情況下,獲取了一個什麼樣的任務,目標是怎麼樣的,在這個情況下你是怎麼樣想的,然後怎麼樣開展工作的,工作中碰到了什麼問題。這個問題怎麼解決的,最後的結果如何,還可以揪住中間的一個環節問題再往下追問。

如果候選人說的這件事是虛假的,那麼幾乎很少有人能夠比較完美的把整個流程細節說的很完美,人在回憶事情和想像一件事情的時候的狀態也是完全不一樣的,有經驗的HR很容易看的出來。

如果這個事情的確做過,只是誇大了一些結果,那麼針對一些好的結果還可以一直推導後續的一些事情,就像一開始說的,說了一個謊肯定需要更多的話來圓的,很容易就能發現其中前後的邏輯問題。

@大招

我從面部表情、動作、身體傾向、手勢、眼神就能看判斷,一般都很準,具體我就不說了。

身體動作真的太誠實了,一些潛意識的動作其實很容易揭露你有沒有撒謊。

@Luke

我愛刨根問底,像剝洋蔥一樣,層層追問,窮追猛打,問清各種細節,直至問到真相大白或對方答不出來為止。

如果應聘者對整個過程和大部分的細節都一清二楚,這件事情他親身經歷的可能性比較大;但同時,如果他對任何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能對答如流,他可能是在撒謊,因為人對過了一段時間的事情多少有些遺忘。

@小裡君

有一個辦法很好用,我會在開頭問候選人3-5個實地細節,比如他上一份工作的飲水機是什麼牌子的、公司廁所有幾格、前臺叫什麼名字——當然要在候選人能記得的情況下。

然後到面試最後或者第二次面試的時候重複問這些問題,一般對不上的嫌疑都很大。

鹿格格僅僅節選了幾個回答,實際上,HR還真有不少法子專治撒謊精。HR的工作遠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簡單,

所以,真的別以為自己能夠瞞天過海,接下來我們說說,具體的「謊言」HR是怎麼應對的.....

二、那些自以為能瞞天過海的謊言......

一、誇大實習內容

有的同學,覺得自己的實習內容相對比較簡單,所以就強行使用一些高大上的詞彙來描述自己的經歷。

比如:

「通過XX項目掌握了企業IPO的全流程」

實際上就是做了一個IPO項目的助理,日常工作是資料整理、列印和裝訂。

「工作職責:項目核心負責人」

實際上是三個實習生一起完成資料收集,他只是小組長。

還有下面這種全能型選手:

對於這些表述,HR看過千萬遍,肉眼就能判斷其中的水份。繼續我們加上嚴肅臉+一直追問,很多編造的經歷,求職者會下意識的停頓思考,眼神慌亂,前言不搭後語...通過這些,我們也能判斷他是否有說謊。

二、時間造假

常見的情況是,明明這段實習只做了3個星期就跑路了,但在簡歷上寫了3個月;或者畢業了其實沒工作,但把上一段實習延長到至今等。

比如某個同學寫了在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做產品實習生,6個月的時間,負責xxx工作。結果在面試的時候,HR一問就發現,他那點經歷,根本不需要6個月完成。

所以,對於時間的造假,企業在面試的時候通過幾個問題,就能輕易的辨別出來。一旦被判斷出來,就會被貼上信用有問題的標籤,有的公司還會執行永不錄用的政策。

三、假實習

也有一些同學,因為學業緊張等原因,沒有時間實習。但是為了提高求職的成功率,偽造實習經歷,常見的兩種方式是:

1、偽造一家假的公司出來,心想小公司HR也不知道

2、通過家人的關係,開了實習證明,但沒有去實習

四、誇大公司規模

現在的應聘者在來面試之前都懂得上網查一下公司是否靠譜,HR在招人的時候也要懂得利用網絡來搜索我們想要的信息。

有些求職者的上家公司本來是個小公司,硬是寫了公司員工八百人,這種在智聯招聘裡搜索一下,公司規模就一清二楚了。

造假,對於很多團隊負責人、HR來說都不可接受,因為我們會擔心:

1. 我不知道你還有什麼地方也造假了。

2. 我不知道你未來會不會也在工作上造假。

3. 讓造假的人加入團隊,團隊其他憑真材實料加入的人會怎麼想?

忠告:請做一個認真對待自己的人,不要有任何造假行為。也不要指望進團隊以後,有人能幫助你改進,如果你自己都做不到,這種「你們幫我養成好習慣」的預期也是不可信的。

但是,好的實習畢竟不好找、社會經歷比較匱乏,不會寫簡歷都是大學生的通病。BUT,這不是我們造假的理由。

今天,鹿格格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應屆生不造假的同時寫出一份亮眼簡歷的方法。

一、個人信息

首先,簡歷照片應該是正面照。

以前我們都會覺得證件照是最醜的照片之一,但是近期的「最美照相館們」,簡直是福音啊!強烈建議各位小夥伴們求職前,先去拍一張美美的證件照,特別是文秘公關銷售等行業,尤其注重顏值。

其次,儘量放對自己有利的信息。比如我之前有個同事,去應聘一家公司。她一直在擔心像她這種離異帶娃的人很難找工作。屁咧,那個公司的HR看到已婚已育已離,簡直9秒9速度要人好嗎....

(好吧,女性在職場確實會遇到這種情況)

二、自我評價

喏,個人評價這塊就很關鍵了。能看出你是不是真正的了解自己,以下幾點請同學們拿出小本本記下!

真實:從客觀實際出發,不要有太多誇張的描述。

賦予真情:寫到你獨特之處,特長和性格特點,一定要寫出你與別人的與眾不同在哪裡?

與勝任力相關:自身優勢的描述儘量與求職崗位密切相關,對你的個人技能以及重要工作經歷進行總結歸類,挑選出和目標職位需要的技能和品質,利於出挑。

比如應聘會計,那就要突出你的邏輯、細心、細緻;比如市場,那就突出的你創意、idea、有趣!

禁忌:避免使用空洞老套的話,或者過於大眾化,迴避缺點描述。

三、文字、語言

業績及相關量化指標表現形式:

1、儘量使用數字,凸顯量化數據

比如,同樣是描述做一個項目做得非常好,別人是這麼寫的:

項目受到了廣泛關注,得到了上級的高度認可,同事的讚許。

而你是這樣寫的:

該項目覆蓋受眾10000人次,合計傳播23個不同省市,為公司直接帶來廣告利潤12萬。

秒殺?分分鐘的事哦。

2、規模數據儘量透明,具體化,不要含糊描述,比如「下降很多」這種詞,不ok的啊。

很多?是多少?

3、提升和下降儘量用同比數據百分比,比如提升100萬就沒有提升10%有感覺。

四、結構版式

排版很重要!這影響了一個HR要不要把你的簡歷給讀完!重點有:

1、對於工作職責,一定要提煉小標題,工作職責從最重要的開始列出。小標題舉例:採購管理、供應商管理,等等。

2、在對一段工作描述的時候,應該包括:日期、公司、崗位、工作責任和工作業績。

3、在同一家公司有幾次晉升,建議用大綱的形式,不要和主簡歷的格式混在一起,容易給人一種頻繁換工作的感覺。而使用大綱式呢,就會給人一種不斷晉升的印象。

4、項目經歷怎麼寫?首行:項目起止時間,項目標題,項目職位。

內容要包括:項目簡介、項目職責,項目難點,項目業績。

五、個人技能

高含金量的證書,目標崗位所在意的技能,例如cpa等等,都要清晰列出來。

六、投遞

噔噔噔噔~最後一步投遞啦!

1、首先要用pdf的格式投遞(這個格式的好處是,HR下載下來不會亂!)

2、簡曆命名和郵件命名都應該是:姓名+投遞崗位。

(當然也要看看企業放出來的JD,有些會有具體的命名要求呢!)

最後鹿格格想說,校招,真的不要想這些歪門邪道,校招尤其區別於社招,流程緊密,校招對於不少企業來說都是一個非常值得重視的項目,也因為這樣,很多核心崗位也是通過校招來補充新鮮血液。

不少企業的校招最後都會有相關的背調,比如打電話到你說的實習的地方問你的實習情況,又比如要求遞交實習時獲得的成就,即使你天賦異稟,能夠走到最後,在辦理入職手續的時候也很容易被發現。

最後祝福大家都能站著把心儀的offer拿到!

相關焦點

  • 那些努力考美國律師證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那麼當初那些年不顧一切,死啃著書,硬著頭皮背法律英語,夢裡都在背誦判例,不考到BAR不罷休的律師們,後來都怎麼樣了?Darius不經意間,我成為美國執業律師已經有三、四年了。我現在都還記得當初拿到執業證書的樣子,揚眉吐氣,覺得世界都在自己的腳下。
  • 《令人心動的offer》收官,「好運」組合拿到offer,心疼梅楨
    而在這八位實習生當中,實力最靠前的,最有可能拿到offer的,就是李浩源,何運晨,鄧冰瑩,梅楨。   經過了前面的幾期我們可以看出,他們的實力是真的很強,這四個人無論誰最終拿到offer,我都不會感到意外,但是最終得到律師所offer是何運晨和李浩源,以及觀察團爭取得來的第三個名額
  • 《令人心動的offer》收官,他們拿到offer不意外
    備受關注的職場綜藝《令人心動的offer》於1月7日晚收官。經過為期一個月的實習生涯的磨練,這批95後職場新人從剛出學校的稚嫩變身成熟的職場。其中,李晉曄、王驍、詹秋怡拿到offer。對於熟悉這檔綜藝的觀眾來說,名校畢業的李晉曄和王驍實力不錯,表現也很突出,這兩人拿到offer,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至於詹秋怡脫穎而出,則實現了她和李晉曄搭檔的「一葉知秋」cp的圓滿感。總體而言,本季的結果令人滿意,實力和顏值兼具。比如,實習生王穎飛就評價李晉曄,心中是真誠與熱愛,希望錄取比重中能力超越顏值,用成熟穩健風範徵服大眾。的確李晉曄兼具才華和顏值。
  • 那些學冷門專業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想起長者那句high level的話「人的命運當然要靠自己的努力,但是也要考慮歷史的進程」……@二宮愣哉Steve: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當年算是冷門專業,基本沒人知道,對於男性來說畢業以後就業比較容易,對女性就不太友好了。
  • 何運晨李浩源鄧冰瑩拿到offer:努力的人是有回報的
    何運晨李浩源鄧冰瑩拿到offer,在《令人心動的offer》中,他們歷經9次課題考驗,終於何運晨、李浩源、鄧冰瑩三位實習生拿到最後的offer。成為了「大律師們」,他們未來可期。他們三個不僅拿了offer又收穫了默契夥伴。 在節目的最後,加油團爭取來的第三個名額,讓#鄧冰瑩拿到offer#也是來之不易了。辯論冠軍這次在節目的表現很不錯,模擬法庭後續發力,思路清晰,現場發揮很穩,這場神仙打架可以說是連幾位律師都分不出勝負輸贏。
  • offer2:詹秋怡逆襲拿offer,王驍後悔參加節目,朱一暄感謝丁輝
    《令人心動的offer2》迎來了大結局。 最終,李晉曄、王驍、詹秋怡拿到了offer,成為最大贏家。 兼具才華和顏值的李晉曄,從起初到最後每次項目測試中都位居前列,拿到offer也是實至名歸。
  • 那些考研失敗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研究生考試就像一場入場券搶奪大戰,在激烈的爭搶當中,有人搶到,那麼必定會有人落榜,每個人在考研這場戰鬥中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回憶。記得上大學的時候,每年從臨近考研的那個暑假開始,圖書館備考考研的人就特別多,如果能夠早起,或許能看見還未開門的圖書館門口會有很多早早起床準備在圖書館佔位置複習考研的排隊大軍。
  • 那些在言趣教育學習日語的同學後來怎麼樣了?
    很多同學想要知道,那些在言趣學習日語的同學後來都學習得怎麼樣啦?通過學習日語,他們的人生有沒有什麼改變,有沒有收穫更多意料之外的驚喜等等,那麼老師今天就來給大家揭曉答案。三.日語考級拿證書想要日語考級的同學順利通過日語能力考和Catti等考試,拿到證書終身受益。
  • 校招生拒掉阿里和頭條,終於拿到年薪百萬offer,網友:厲害了
    在職場上,越是優秀的人才可能越想去國外工作,當然這也有幾種原因,第一種原因是去國外大公司鍍金,比如去谷歌,微軟之類的國際大公司,只要從那些公司出來的員工,在國內是隨便找工作,而且年薪漲得也很多。另外一種就是喜歡國外的工作環境或者小孩教育等福利待遇方面的因素。
  • 那些天天喝奶茶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那些天天喝奶茶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對於很多人來說,奶茶已經成為生活中的不可缺的一部分。每天不來一杯奶茶,總感覺生活缺點啥。每到下午總會點上一杯讓人滿懷期待的奶茶。奶茶真是個萬能的玩意,我猜沒有人不喜歡吧!天氣熱,奶茶可以讓你清爽一夏。天氣冷,奶茶可以讓你暖暖身子。心情不好,可以來杯奶茶安慰安慰你。
  • 小時調查|交6.8萬保你拿到好offer?起底應屆生求職機構「生意經」
    小馬老師簡單分析了她的簡歷之後,強調說:「你的資歷是很優秀的,只要再去包裝一下,加上全程輔導,一定會拿到網際網路大廠的offer。」張敏還沒反應過來,一張「保offer計劃」的長圖發了過來。「拿不到offer全額退款」「尾款付入職第一個月工資的20%」「海量網際網路崗位內推名額」……每一樣服務,都打到了她的心坎上。
  • 那些「初中畢業讀了中專的70後」,後來都怎麼樣了?
    對於70後們來說,初中畢業之後擺在面前的有兩條路,一條路是去讀普通高中,然後參加高考去讀大學,另一條就是去讀中專,因為那時候中專畢業是包分配的,很多家庭經濟條件一般的學生,往往想快速就業早工作早掙錢,緩解家庭的經濟壓力,所以很顯然那時候選擇中專的人要多一些,那麼「那些初中畢業讀了中專的70後」,後來的怎麼樣了呢?
  • 那些把健身卡當成洗澡卡來用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幾乎每一個健身的小夥伴,身邊總有一個把健身卡用成洗澡卡的人。相信也有不少夥伴都調侃過,那些把健身卡當成洗澡卡來用的人。還有很多人嘲笑他們沒有毅力,不能堅持,總是三分鐘熱度。但我想說,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有些時候事情的全貌可能根本不是我們想的那樣。那麼,這些人他們最終怎麼樣了呢?有沒有恢復去訓練?還是連洗澡都不去了?
  • 靠職業蛙內推,我就這樣拿到德勤校招Offer?!
    也正是在他這短短幾個月時間的幫助下,我邁出了職業生涯第一步,也拿到今年德勤的校招offer。二、實習經歷偏少?不存在的,得到鍛鍊才是關鍵說實話我的實習經歷還是比較少的,只有兩段。第一段實習是在我家鄉的一個大型機械製造公司做的。
  • 那些早婚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你身邊有早婚的人嗎?你是如何定義早婚的?身邊早婚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01大學一個宿舍的小米是第一個結婚的人。後來小米爸媽介紹了朋友阿姨的孩子,家庭條件優越,婚後不會因為柴米油鹽發生爭吵。從小就是爸媽做主的小米默認了這段婚姻。婚後小米說,現在的我什麼都有了,唯獨丟了那份愛情。但是如果我當時選擇了愛情,以後的日子也是一眼望到頭的。付不起房租,買不起奶粉,自己想要的衣服要考慮好久還是不敢買。所以大學畢業就選擇結婚的小米,沒有後悔這段婚姻,只收感覺些許遺憾。
  • 校聘網:拿了offer不想去,拒絕的話會被HR拉黑嗎
    收到面試通知之後因為各種原因不想去拿到一個offer覺得不滿意,想要拒絕已經拿到多個offer,並不能每家都去……這種情況會被HR拉黑麼面試被拉黑,這種情況是真實存在的麼?對於那些無故缺席,不尊重HR,缺乏面試禮儀的求職者來說,往往就會被打入黑名單。而這種情況往往就發生在沒有任何求職經驗的小白身上……哪些情況會進HR黑名單?
  • 「那些中途退學的人怎麼樣了」
    」微博今天有一條熱搜,「那些中途退學的人怎麼樣了」。我想起一個人。此處還是原汁原味的聲明:文中主人公「小顧」的故事,我親身經歷,原型絕對真實,如有雷同,歡迎對號入座。這是章子怡,別想多後來我們聽到了很多風言風語,說她「偷東西」;「撒謊」。大約過了一個學期,她有意無意的和我親近,那時候發現她真的是好溫柔一個人。她知道把自己的課外書和我一起看,她願意遊戲中做出一點退讓 ,還願意幫朋友一起做值日。
  • 那些「沒朋友」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從這個層面來說,不僅是商人,也可以說所有能夠抵抗孤獨的人在擁有有意義的人生方面都具有很強的優勢。——難道現實社會中沒有洋溢著「人際關係狹隘並不好」這樣一種氛圍嗎?很多人都想方設法地與人合群,看不起那些「落單者」。職場中也是如此,殘留著認為「沒有朋友的人沒有價值」「不和同事一起吃飯的人一定是哪裡有問題」「喜歡單獨行動的人比較自私」等帶有濃厚主觀色彩的價值觀。
  • 那些不發朋友圈的,後來過的怎麼樣了?
    writer | 圖圖Date | 2020. 11. 26Weather| sunny那些不發朋友圈的,後來過的怎麼樣了?那些不發朋友圈的背後,都藏著一個個現實的故事,而他們此刻,正努力,認真過著被教訓過的生活。01前些天同學聚會的時候,問到一個同學「怎麼現在不見你發朋友圈了?」
  • offer2大結局,李晉曄王驍詹秋怡拿offer,劉煜成朱一暄令人遺憾
    而與此同時在一個個項目、案件之中,也將所學與實際逐步結合,不再是將那些法律知識只是停留在書本之上,而是運用到現實生活中,感受到它的重量與溫度。 從理論考核,到虛構案件,再到法律援助、模擬法庭,一步步走進生活,走進現實,每個人都自我成長了不少。